第十五章 正統風流人物

字數:5449   加入書籤

A+A-


    皇帝的一聲令下,小則對普通人生殺予奪,主宰其悲歡離合;大則百萬大軍征戰敵國,血流漂杵。

    正統皇帝一聲令下,不過5個小時,乾清宮擺好了盛大的國宴。

    正統皇帝招待仙師東海啟道人,召文武大臣、勳貴等共100人作陪。

    這種場合,太監是沒有資格入席的。當然,皇帝的“先生”,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可以入席,而且還要“上座”。

    下午6點,陪客早已到齊,當他們看到皇帝的寶座前竟然並排放著兩張金龍大宴桌,那些親身被傳送過,知道啟道人厲害的大臣也就罷了,其他的人就各有心思。

    心思靈活的,感歎啟道人得寵,不知自己如何才能如此;忠直、死板的,卻憤怒不合禮數,歎本來就皇帝不明,小人當道,現在更多了一個啟道人,不知大明的未來會如何。大殿中一時議論紛紛。

    聽得太監的尖嗓子一聲:“皇上駕到!仙師駕到!”

    眾人離座行禮。聽得皇帝一聲“免禮”,眾人站起,卻看到皇帝身邊站著一個年輕的道士。

    那道士,頭戴金冠,手拿金色拂塵,身穿金色道袍,那道袍胸前太極,背後八卦,更繡有八條五爪金龍。有沒有仙風道骨不好說,一身金光閃閃,貴氣逼人卻是瞎子怕也看得出來。

    這並不是程啟騷包,是王振為他準備的。以王振的審美觀,才能做得出在道袍上繡八條金龍,一身金光閃閃打扮的事來。

    那朱祁鎮看了也不覺有什麽不妥,直說仙師儀表不凡。

    天可憐見,程啟不過165cm身高,長相不說醜吧,也就7、80分水平;說氣質,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程啟肚子裏酒肉是不少的,書就不好說了。說什麽氣勢之類的更是沒影。這朱祁鎮擺明了睜眼說瞎話。

    程啟卻也不在意。他在這個位麵收獲已經多到不知道帶什麽回去才好,現在是無欲無求。所謂無欲則剛,再加上這些人可能永遠都不會再有機會重逢,程啟現在是放得很開,隻是當在玩遊戲了。

    在惡搞的心態下,程啟還讓嫦娥全程多角度拍攝。一來為了紀念,能和一個大國的皇帝、重臣一起喝酒的機會可不是隨便有的;二來想以後有機會時在死黨麵前顯擺。

    這文武大臣們剛站起來呢,又聽到王振說:“皇上有旨!”好嘛,大家夥又跪下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有東海啟道人神通廣大,忠君愛國。敕封東海啟道人為護國仙師!欽此!”

    “貧道領旨謝恩。”程啟做了個稽首,他才不跪。

    “眾卿平身,歸座吧。”朱祁鎮說道。

    大臣們這才站起來,各自歸座。那太監、宮女如流水般開始上酒、上菜。

    朱祁鎮率先舉杯,說道:“這次也先帥大軍來犯我大明,虧得仙師相助,這才全殲了那瓦剌大軍。來,各位與朕一起,謝過仙師……”

    這話音未落,早惹怒了兩人。

    隻見他二人猛地站起,喊道:“陛下!”,兩人對視了一眼,匆匆走到空地,跪下。

    “臣兵部侍郎於謙,”

    “臣展書官商輅,”

    “有事啟奏!”

    朱祁鎮大為掃興,氣惱的一甩右手,仿佛長長的衣袖可以將不喜歡的話掃走一樣,“講!”

    於謙,字廷益,號節庵,是個被評為“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的人;是個“社稷為重,君為輕”的人,在另一個時空中,也先俘虜了朱祁鎮,試圖用皇帝做籌碼,勒索明朝一筆,結果被於謙給“不許”;是個“憂國忘身”的人,最後竟然被“枉殺”在自己曾誓死保衛的京城;是個“清廉”的人,被抄家時,除了皇帝賜予的東西,竟然“家無餘財”。

    商輅,字弘載,號素庵,是明代近三百年科舉考試中第二個“三元及第”,史載他“豐姿瑰偉”,仕英宗、代宗、憲宗三朝,曆任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時人稱“我朝賢佐,商公第一”。

    本來,商輅現在是沒有資格參加這個規格的宴會的,是程啟好奇這個“三元及第”到底帥到什麽程度,會讓史書特意記載他“豐姿瑰偉”,才特意和朱祁鎮提起,想在宴會上見上一見。沒想到他卻和於謙一起站了出來。

    看到帥哥程啟的心情就不大好,這個帥哥還是自己叫來的,程啟就心塞了,現在這個帥哥更要和自己過不去,程啟開始反省自己的好奇心。

    那於謙當仁不讓,率先說道:“啟稟陛下,此次北伐成功,乃英國公指揮得當,將士血戰有功。今陛下不嘉獎有功將士,卻因為荒誕的緣由,將功勞歸於一道士。臣以為這不妥,恐怕會損害陛下的英明,讓天下人失望。”

    那商輅接著說道:“臣附議。臣乞陛下將那妖道趕出乾清宮,以正天下風氣!”

    他二人壓根就不信朝廷上下傳開的什麽仙師神通,隻當是皇帝和諸位隨軍大臣為了遮羞而胡言亂語。和尚、道士用障眼法什麽的謊稱神通,獲得皇帝崇信,使得皇帝行事顛三倒四、不可理喻的事,史不絕書,他們見的多了。

    他們絕對想不到,有一天會遇到科學的“神通”。

    忠臣鬥奸臣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節目,但當奸臣是自己的時候就另當別論了。程啟心思複雜。

    朱祁鎮大怒,他好不容易遇到一位真仙師,正要竭力討好,以圖獲得好處,更不要說得罪一位真正的神仙可能帶來的禍患,讓人想都不敢想!

    眼看有大臣蠢蠢欲動,朱祁鎮怕他們也要“附議”,正要開口鎮壓,卻聽的王振叫道:“陛下,這二人素來狂妄,今日竟敢質疑陛下,藐視仙師!臣請陛下治他二人‘大不敬’之罪!”

    好麽,抓住機會就要望死裏整。

    程啟趕緊雙手下壓,讓嫦娥用能量將那些準備從座位上站起來的大臣按住,亂了可就沒意思了。

    程啟說道:“哎,大家不要激動。今天皇上請我們喝酒,我們就喝嘛,酒桌上言者無罪,啊,言者無罪,陛下,您說是吧?”

    聲音中正平和,但在嫦娥牌聲音擴大器的作用下,每個人都聽的清清楚楚。

    那些不相信皇帝“編的”故事的人,現在無論如何也站不起來,這才知道了厲害。

    朱祁鎮也不想在酒宴上弄的一團糟,隨聲附和:“仙師說的是。你們還不退下坐好?”

    於謙和商輅兩人還想要說些什麽,卻發現有一股力量強迫自己的身體站起來,走回座位坐下。兩人心中的驚駭難以言表。

    那王振還要不依不饒,卻看到程啟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嗯?”

    王振連忙低頭,不敢再說。

    酒宴重開,然而氣氛終究尷尬。

    程啟也不急,對朱祁鎮說道:“感謝陛下盛情款待,無以為報,就把這些送給陛下吧。”

    神棍程啟右手一指,地上出現了兩麵鏡子,又一指,紅薯、土豆、白糖還有辣椒等香辛料出現了。

    紅薯和土豆已經給了一半給朱勇,剩下的程啟全拿出來了。

    滿座嘩然。

    滿大殿的人既為程啟的手段吃驚,又好奇拿出的是什麽。

    程啟離座,緩步來到鏡子邊,朱祁鎮緊跟在旁。大臣們也紛紛湊過來看。

    程啟指著鏡子,對朱祁鎮笑道:“陛下,這是穿衣鏡。人間隻有這麽兩麵。”

    現代工藝下的玻璃鏡讓習慣“以銅為鏡”的大臣們嘖嘖稱奇。

    程啟拿起一袋塑料袋裝著的散裝白砂糖,說道:“這是白砂糖,可以衝水喝,身體疲勞時喝很有好處。”

    糖並不稀奇,可這麽白,這麽漂亮的就稀奇了。

    程啟又拿起一袋散裝辣椒,說道:“這是辣椒,是海外之物,和茱萸類似,可以驅寒。辣椒裏麵有籽,可以種植。”

    又拿起一袋散裝胡椒,說道:“這是胡椒,也是海外之物,可以暖胃。以前張騫使西域時也曾帶回有,可惜沒能培育好。”

    又指著紅薯和土豆,說道:“這是紅薯,那是土豆。種植容易,不需太多的水。輕鬆畝產千斤,種的好了,2000斤也不在話下。”

    朱祁鎮可能不是很明白這個畝產多少斤到底意味著什麽,窮苦出身的王振、做過多年巡撫的於謙可知道的很清楚哇,這兩人難得一致地認為,這兩樣將對大明產生巨大的好處。

    那王振對朱祁鎮諂媚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有這兩樣神物,萬民都將讚頌陛下的聖明,大明江山永固啊!”

    於謙卻對程啟拱手彎腰,感謝道:“於謙替大明兆萬百姓,謝過仙師大德。”

    一是一,二是二,於謙拎得門兒清。

    程啟卻又對朱祁鎮說道:“陛下,這些東西雖好,也要有精明能幹的大臣,來負責培育推廣才好啊。”

    朱祁鎮自然沒有不讚同的,正想讓王振安排,卻聽的“仙師”說:“我看,就交給於謙和商輅兩位大人吧,於謙大人是兵部侍郎,他為主,負責各地軍戶、各邊軍軍屯的推廣,商輅大人就做個戶部侍郎,負責民間的推廣吧。”

    朱祁鎮連聲說好,一疊聲讓王振去安排。程啟自己回座喝酒,也不理兩位新上任的“種紅薯官”的心中悲喜。

    【作者題外話】:新人新書,求收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