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孫思邈

字數:5233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李世民早朝後去拜會“神仙”,一入寢殿,隻覺得嚇了一大跳。眼前的“神仙”麵容憔悴,哪裏還有半分仙風道骨的模樣?

    當然了,無論誰醉酒後吐了一晚上,都不可能容光煥發的。

    程啟有氣無力,說道:“陛下,貧道有理了。”

    李世民問道:“仙長,為何如此憔悴?”

    程啟苦笑,說道:“昨晚陛下和眾位大臣太過盛情,貧道喝多了。可歎貧道功力還是太淺,所以,就是現在這般模樣了。”

    李世民驚歎原來神仙也會喝醉,說道:“哎呀,仙長辛苦了!如今不要緊吧?”

    程啟不敢點頭,直著脖子說道:“感謝陛下,貧道已經好些了。”

    李世民說道:“世民前來,首先是要感謝仙長大恩!”

    李世民對著程啟深深鞠了一躬。

    程啟連忙扶起,說道:“陛下不必如此。”

    李世民直起身,說道:“世民為仙長準備了一些禮物,還請仙長笑納。”

    李世民拍了拍手,很快從門外進來一隊宮女,隻見一個個宮女都手端木盤,有的盤子上放著卷軸,有的放著古琴、古箏等樂器。

    李世民一一介紹,什麽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平安帖》、《何如帖》還有《奉橘帖》啦,什麽綠綺啦、焦尾啦,又什麽琴譜《九弄》啦,還有閻立本的《帝王圖》、歐陽詢的《千字文》、虞世南的《破邪論》和褚遂良的《陰符經》等等。

    程啟身無雅骨,既不懂書法,也不懂圖畫,更不要說什麽古音樂。但他聽得懂嫦娥在他耳邊說的:“字畫都有李世民的印,很有收藏價值。尤其王羲之的字帖可以說是稀世奇珍。”

    稀世奇珍啊,程啟喜歡,笑得嘴都合不攏。程啟自然不會和李世民客氣,他拂塵一甩,連盤子帶“稀世奇珍”都收進時空通道,自有嫦娥好好保管。

    看到“神仙”如此開心,李世民也就放心了。

    李世民慢慢說出自己的打算:“世民想請仙長為我大唐護國國師,與國同休,再建一個天下第一道觀,請仙長傳道,不知仙長意下如何?”

    程啟一聽,覺得可以利用一下,說道:“這樣很好。這樣吧,我這裏有一些東西,希望可以換一些黃金、玉石,用來給太上老君塑金身。不知道陛下能否幫我召集一下長安的富貴人家?”

    李世民當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他也很好奇,不知道這位“神仙”到底要拿什麽來“換”呢?

    知道了“神仙”需要黃金和玉石,李世民雖然沒有什麽太多黃金,但是上好的玉石還是有那麽幾塊的。

    李世民當下叫宦官去內庫,把最大最好的玉石給送過來。

    很快,四個身強體壯的宦官就小心翼翼抬著一塊巨大的玉石過來。嫦娥掃描後說道:“上好的羊脂玉,重90千克。估計2000萬元人民幣。”

    程啟微微一笑,手一揮,玉石消失。四個抬著玉石的宦官隻覺得肩膀上一輕,身體差點失去平衡,好容易才沒摔倒。

    程啟甩了一下拂塵,說道:“感謝陛下!這裏有些東西,就獻給陛下吧。請跟我來。”

    程啟走出寢殿,拂塵一指,好好一個禦花園裏就堆上了50噸土豆和50噸紅薯,畫風說不出的怪異。

    但在知道了土豆紅薯的效果後的李世民眼裏,哪怕禦花園鋪滿土豆紅薯,那也是最美的圖畫。

    對於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來說,畝產高達千斤的土豆紅薯,就是不折不扣的神奇,千金不換。尤其現在整個大唐都在為糧所困,程啟給出的這50噸土豆和50噸紅薯,明年就會變成至少5000噸土豆和5000噸紅薯,以後產量更是會如同滾雪球一般越來越高,大大緩解糧食壓力。

    對統治者來說,糧食永遠都是最重要的,這關係到國家的安穩,說什麽“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無兵不安”,不強也可以過日子,不富也可以過日子,不穩就會造反,不安就會被人打。整個古代中國,統治者的核心問題都是耕和戰也就是農和兵。

    程啟又讓李世民拿密封容器來,給了他半噸青黴素粉和10隻針筒,告訴他兩個禦醫已經會用,讓他們傳授給更多的醫生就好。

    土豆紅薯可以安民,青黴素可以救命,至於救誰,由李世民自己決定去吧,反正程啟還留下了一些。

    得到高產作物和救命“仙藥”的李世民,興高采烈地去安排人幫神仙宣傳消息了,10天後在朱雀大街將搭起高台,到時候由程啟在高台上展示“寶貝”,有意者在台下喊價,價高者得。唐朝版拍賣大會正在醞釀。

    在那之前,程啟卻先見到了聞名已久的孫思邈,他很高興自己為孫思邈準備的禮物不會浪費。

    看著孫思邈,程啟很好奇他的真實年齡。

    傳說中的孫思邈,是個醫德高尚的人,他主張“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誌,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

    傳說中的孫思邈,是個醫術高超的人,發明了導尿術,曾救回棺材裏的人,還能懸絲診脈;

    傳說中的孫思邈,是個有高度醫學成就的人,著作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被尊稱為“藥王”;

    傳說中的孫思邈,是個善於養生的人,他用自己的漫長的壽命證明他的理論的正確性雖然有些在現代看來並不靠譜;

    孫思邈在曆史上留下的最大謎團就是他的年齡。傳說唐初李世民(公元630年左右)見他時,他已是七十多歲白發蒼蒼的老人,到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才過世,算算至少活了120歲以上。

    眼前的孫思邈隻是個平凡無奇的中年道士。他本來是應翼國公府的邀請,來長安給翼國公看病的,結果到了長安,翼國公已經好了,卻要自己來見“神仙”。麵對最近轟傳天下的神仙,尤其還是一副道士打扮的神仙,孫思邈誠惶誠恐。

    程啟開門見山,問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你今年多少歲了?”

    孫思邈恭敬的回答:“稟仙長,我生於前隋開皇初年,現在45歲了。”

    程啟算了算,那也至少活了102歲,在唐朝,很了不起了。

    對於這麽一個醫德高尚,醫術高超,未來還將獲得終極成就“藥王”的人,程啟還是充滿尊重的。

    程啟溫和的說道:“今日叫你來,是有東西交給你。”

    程啟拂塵一甩,地上出現了數十匹絹。

    孫思邈很疑惑,難道是要賞賜給自己絹?

    程啟吩咐宦官將絹攤開。又吩咐一個宮女去請皇帝過來。

    隨著絹逐漸攤開,孫思邈看見上麵寫滿了字,分明就是自己從未見過的醫書!孫思邈如獲至寶,死死盯住絹。

    不知道神仙有什麽要緊事的李世民匆匆趕來。他站在門口,隻見宦官接連打開所有的絹,將整個大殿鋪得密密麻麻,全部都是醫書。

    不,有一匹不是。程啟指著一匹絹說道:“這是我道家的文章。”

    程啟先讓孫思邈拜見李世民,李世民顯然知道孫思邈大名,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手扶孫思邈不讓下跪。

    程啟繼續指著“道家的文章”說道:“這書從鴻蒙初開,盤古開天開始,到三皇治世,重點講了封神之戰,最後結束於老子化胡為佛。這是我道家極為重要的典章。”

    原來,程啟讓嫦娥將後世的一些故事綜合一些,建立起一個完整的道教神仙體係來。

    道教的一個很大問題就是神仙太多太散,不同的流派自己都能打起來。程啟希望統一的神仙體係能增加這個本土宗教的傳播能力,不要連故事都編不圓。

    不過這隻是附帶而已,如果不是因為孫思邈是個道士,程啟才沒有這個閑心。

    重點是這些醫書。程啟讓嫦娥“打印”了孫思邈後來的著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這並不是程啟的惡趣味,而是為了孫思邈能更進一步。

    人類文明不斷的發展,是因為文明不斷的傳承,後人在前人的基礎上推陳出新。

    45歲的孫思邈就擁有了自己畢生知識的結晶,他還能不能更進一步?程啟很期待,雖然他看不到了。

    但程啟不希望孫思邈一條道走到黑,又讓嫦娥翻譯、“打印”了伊本西那的《醫典》和拉齊斯的代表作《曼蘇爾醫書》。

    這兩本書同屬於不朽的醫學著作,在世界醫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相信對孫思邈會很有幫助。

    文明的交流會促進發展,改變世界。程啟相信醫學也一樣。

    嫦娥充滿喜悅的聲音證實了這一點:“這個位麵的時空能量損失開始變快,我們的收獲大大增加了。”

    程啟大笑,笑得李世民和孫思邈麵麵相覷,不知道到底有何可笑的事,讓“神仙”笑得如此開懷。

    【作者題外話】:新人新書,求收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