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百年大計
字數:4931 加入書籤
榮祿也是隔一個晚上就可以接受培訓的人,這也充分說明了他的能力,對皇帝的忠誠心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否則,像很多大臣早早就被放棄了,比如一個叫薩爾圖英翰的兩廣總督,隻培訓了不到一個小時,就被嫦娥列到了程啟的黑名單上。
不提榮祿摩拳擦掌,要做出一番業績不負皇恩。程啟卻又在為教育的事情發愁。
靠嫦娥培訓出少數精英是沒有問題的,但想要對現在全中華帝國的幾億人進行普遍教育,每人哪怕隻需培訓一天,加起來就要消耗幾百億噸原油的能量,這樣的天價培訓費程啟無論如何也是無法承受的。
更不要說還有時空通道的巨大損耗,這幾百億噸就要變成幾千億噸。要知道整個地球的石油探明儲量也不過2500億噸左右而已,所以是絕對不能依靠嫦娥的教育方法來普及教育的。
不說“百年大計,樹人為本”。光是為了程啟自己,他就必須狠抓教育。位麵世界的最大財富是什麽?程啟還記得呢,位麵戰艦、能量和“能夠發揮位麵戰艦力量的人”。
程啟準備成立教育部,仿照後世的製度,分小學、中學和大學。考慮到現在的知識沒那麽多,把學年壓縮一下,小學5年,中學三年,大學三年。再成立一些兩年製的職業學校,中學畢業就可以去報讀。
按程啟的想法,這小學、中學全免費,中午還提供一頓簡餐。至於錢從何而來,再說吧。
雖然程啟對自己能力沒啥信息,對撈錢還是很有信心的:就不信依托21世紀的豐富資源,在19世紀傾銷商品還賺不到錢!
程啟一甩頭,右手撫摸頭發:跨越位麵的男人,就是這麽自信!
再說了,實在不行的話,可以去其它位麵“拿”啊……
各年級的教材並不難,讓嫦娥拿出嫦娥位麵的現行版本,刪刪改改。數理化的都容易,注意不要超出現在的科技就行,倒是語文一開始比較難。
後來程啟臉一黑,把有時代特征的課文刪掉,剩下的課文再把作者名給全劃了,語文課本也就算是出來了……
從小學到大學的教材都編好了,可以考慮辦學校的事情了。
辦學校嘛,既需要領導,更需要大量的教師。領導好找,這教師麽,程啟搖搖頭,也隻能在那些整訓中的人當中尋找了。實在不行,就讓嫦娥播放多媒體視頻,讓老師和學生教學相長去吧。
真要開始實施,就有忙不完的事,什麽選校長和老師,什麽選校址,什麽建設學校,什麽出版教科書,什麽製定各種規章製度等等,光是要做的事情,列成清單就長得看不到底。
程啟一個頭兩個大,他需要找人來做這些瑣瑣碎碎的事。
程啟撓撓頭,將李鴻藻叫了過來。這位李鴻藻雖然看名字似乎和李鴻章很有關係,其實沒有,反而關係不大和睦。
李鴻藻可以說是帝師,又是左都禦史,說得上位高權重。本來,左都禦史轉檢察院或是紀委什麽的會比較對口,不過程啟決定了公檢法從頭來過,圖個最幹淨,就不麻煩這位帝師了。
程啟撓頭的也是因為這位是帝師,按理說論關係是比較親密的了,可誰知道程啟頂替的那位和李鴻藻是怎麽相處的?不管了,總不能一直不見麵是不是?
李鴻藻的情緒同樣複雜。同治皇帝的情況他再清楚不過了,原來不過是個傀儡而已。不曾想竟然有上天垂憐,同治皇帝竟然有當家作主的一天。他身為帝師,當然是與有榮焉,可很多做法,他看不透,也想不明白。
李鴻藻最近晚上經常都會做夢,醒來時也不知是真是假。李鴻藻感覺自己快變成兩個人了,一個是原來的自己,一個是夢中的自己,兩個人是如此的不同,自己都覺得害怕。
程啟沒讓李鴻藻叩頭行禮,溫和地讓他坐下,說起了成立教育部的事。李鴻藻倒是非常讚成皇帝的想法,興致勃勃地說起了在什麽的地方設立學校,可以請那個那個知名大儒講課,又推薦講什麽經典,發誓要將全中華帝國的冠帶男兒培養成才。
程啟苦笑連連,這是故意的吧?嫦娥應該已經培訓過他現代教育了才對。程啟看了一眼嫦娥,嫦娥微笑著福了一福,點了點頭,說道:“培訓過他現代教育知識的了,他學得很快。”
程啟笑了,說道:“李愛卿,朕希望建立的學校,不分男女都可以入學,學校中用簡化字,教授新語文、數學、物理和化學,中學開始學一些外語。
“所有的階段的學習,以科學為主,可以輔修一些文化、藝術。古文和唐詩宋詞一樣算在文化課裏,講講論語、孟子就可以了。誰喜歡諸子百家的可以自己學習,或者在大學裏開課,喜歡的學,不喜歡的不強求。”
李鴻藻立刻跪下,說道:“臣遵旨!”
在夢裏,他知道了這種教育方式,他喜歡,但也害怕。既然現在皇帝下旨,聖命不可違,李鴻藻樂得丟掉心裏的負擔。
程啟給李鴻藻先撥付了1000萬兩白銀的預算,希望他在所有的省會城市先建立起小學,再逐步擴大到所有的縣城,再辦中學,大學。
學校辦到縣城後,要去農村裏把小孩子都接出來教育,所以學校要大,要有足夠的住宿地方。
這些學校要提供學生的全部食宿,還有服裝,還有保健醫療,除了不提供父愛、母愛,等於就是把孩子養了起來。
說著程啟心裏暗暗歎氣,程啟本來是想隻負責中午一餐飯的,想著想著就變成“養孩子”。按照這種做法,1000萬兩白銀夠用來做什麽?不過,有些事情總要去做,凡事也總有個開始。
以今時今日的衛生水平和生活壓力,把這些小孩子接到學校,可以求學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可以得到保護,沒那麽容易死掉,更不會有被人吃掉的危險。
不知道李鴻藻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教育全國的孩童,這項事業是如此的偉大,李鴻藻願意為之鞠躬盡瘁,他也第一次心悅誠服地向準備這樣做的皇帝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臣替全天下的百姓,叩謝陛下!”
最難辦的其實就是小學,有了小學幾年的經驗,辦中學就輕鬆了,老師也好找,更不要說大學。
說起大學,程啟在京城的遠郊畫了一個大圈,大致相當於在嫦娥位麵的五環以外,告訴李鴻藻在那邊修築大學,不要嫌遠,京城會發展的很快。
李鴻藻走後,程啟疲憊地靠在了龍椅上,享受著嫦娥的高科技按摩。他其實很想提出“義務教育”這個詞,可現在學校都沒有一間,怎麽個“義務”法?
程絡上看到很多日本明治維新後如何如何的文章,其中一條就是日本極度重視教育。現在的程啟並不想比什麽,但程啟很確認,在這個位麵,日本絕對占不到中國的便宜。
程啟倒想等著看看,沒有中國的賠款,小小的一個島國,沒有市場,沒有原料產地,沒有能夠和列強競爭的工業能力,隻依靠教育,到底有何能耐發展得起來。
其實,程啟說日本是“小小的島國”,雖然似乎大部分中國人都這麽認為,但這真心屬於偏見。
看看嫦娥位麵,日本總麵積約38萬平方千米,總人口超過1億2千萬。公元3世紀中葉,其境內出現較大的國家“大和國”,也說得上是個曆史悠久的國度了。
看看歐洲一些強大的國家,英國,麵積不過24萬平方千米多些,人口6000多萬;德國,麵積約36平方千米,人口約8000萬。
英國和德國都是公認的大國,強國,但它們的國土麵積和人口還不如日本呢,說日本“小”,真心是天朝上國的優越感真情流露了。
不光日本,在中國的周圍,還有不少“小”國,其實都“不小”。
比如越南,麵積約33萬平方千米,人口約9千萬;朝鮮加韓國,麵積約22萬平方千米,人口約6千萬。
真心不小了。
擁有這樣一些國家的東亞,在18、9世紀遭到西方列強的欺壓,不得不說是中國這個東亞霸主的失職。
但這些道理並沒有什麽用,一點也不妨礙程啟“愛日本美女,恨日本”,現在更是等著看日本的笑話。
啥?日本可以殖民東南亞?難道強大起來的中國就不需要東南亞的資源補充嗎?那裏不光有香蕉,更有橡膠好不好!
東南亞有各種儲量巨大的礦藏:光是呂宋島附近諸島的礦藏,就有儲量居世界第三位的金礦、儲量居世界第四位的銅礦、儲量居世界第五位的鎳礦、儲量居世界第六位的鉻礦!要知道這些都是中國緊缺的物資!
東南亞那裏還有豐富的石油,在嫦娥位麵,東南亞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產油地區之一。這一切,正好滿足日益增長的中國人民的需要。
地球君將中國大陸緊缺的礦產就放在它腳底下,多少華人在千百年前也到達了這些地方,可惜,這頭懶惰的巨龍卻從不願意伸伸腳。
不和任何人商量,程啟在亞洲的南邊劃了一個圈,把東南亞和澳洲全劃進去了。這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