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老掌櫃遇到新挑戰
字數:3238 加入書籤
大盛魁能夠賺取超額的利潤,很大一個原因是壟斷了蒙古草原上的貿易。這個壟斷一方麵來源於前清政府的許可,一方麵來源於大盛魁對其它試圖開拓蒙古貿易商號的無情排擠和打擊。
那日鬆的話引起了王順廷的警惕,立刻進行追問:“哎呀,掙到錢了,真是恭喜你了。不知道是賣給誰了呢?按什麽樣的價格賣的?”
那日鬆開心地說道:“當然是庫倫城裏的中華供銷社了。王掌櫃的好久沒來的,怪不得不知道。這個中華供銷社啊,他們可是敞開了們收購活羊、羊毛和羊皮,價格公道。而且啊,他們還賣鹽、米、茶磚、藥材、各種鐵器和其它許多東西。”
看著王順廷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那日鬆越發說得輕快:“這些中華供銷社的老爺們可是積了大德了,一頭羊可以賣到1兩半銀子,可以換到10斤的茶磚!”
天地良心,這些給普通牧民們補充維生素、纖維素的茶磚能是什麽好東西?在產地的話,一兩銀子買100斤都不止。
當然了,庫倫就是庫倫,距離產地數千裏之多。用騾馬、駱駝運輸,得走上大半年以上。
路途遙遠不說,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的關卡,每過一個關卡就要交一次錢,這成本當然是要加入茶磚的價格裏去。
光是這樣也算了,路上還不太平,土匪如麻,不想貿易商隊無聲無息消失,護衛人員那就必不可少。這裏的成本當然也要加入茶磚的價格裏去。
商隊畢竟是求財,以和為貴,為了避免無謂的打打殺殺,少不了拜拜那些大匪幫的山頭,獻上足額的禮物保平安。這裏的成本當然也要加入茶磚的價格裏去。
林林總總加起來,這茶磚到了庫倫,一兩銀子就隻能買兩斤了。客觀地說,這價格並不離譜。
可現在供銷社裏的茶磚,一兩銀子可以買到10斤,這就凸顯出大盛魁的價格高的離譜。
如果是別的商隊這樣幹,王順廷自然就想辦法了。請匪幫借刀殺人也好,甚至自己親自動手也好,反正有的是辦法讓對方消失。
可這是供銷社!供銷社的大名,王順廷早已聽得耳朵生繭。
雖然也不知道是誰傳出來的,但大家夥都說,這供銷社擁有皇家背景,甚至就是皇帝的錢袋子。理由非常簡單,也非常充足:在供銷社第一批開張的分店裏,那些掌櫃的有很多都是太監。
或許這個傳言是真的,因為供銷社裏有很多常人難以獲得的物資。比如洋人的機器,比如鋼材、水泥。就連煤、木材、銅礦石等材料都能買到。
更加神奇的是,就算有些貨物暫時沒有,隻要提交訂單,不過10天半個月,總能送到當地,真真是不知道如何做到的。
別的不說,王順廷在大盛魁的大本營歸化城即嫦娥位麵的呼和浩特的時候,就吃到了新鮮的海魚。要知道歸化城離大海有千裏之遙,想在這種地方吃到新鮮的海魚談何容易?
以大盛魁的實力,如果有那個大掌櫃想吃新鮮的海魚那是輕而易舉,用幾批人不惜馬力接力就可以做到,無非是多出點錢而已。
可這是廉價賣給普通百姓的日常食材,不是耗費巨資供高官貴人享用的奢侈品!這多出的錢卻會讓海魚的價格飛上天,普通百姓是完全不可能接受的。
不光如此,供銷社店裏還出售米、布等各種日雜貨物。無論有多少人去買,那米似乎永遠都賣不完,更不用說那種有著鮮豔色彩的布,質量優良卻價格實惠,任憑大盛魁派了多少人去打聽,卻始終也無法知道是哪裏生產的。
有傳言說,這種布本來是專門上供給皇家用的,因皇帝見百姓困苦,才大發慈悲之心,責令供銷社廉價銷售給百姓的,市麵上自然找不到有誰在生產。
正因為有種種神奇之處,供銷社自開設以來,雖然開遍了大大小小的城市,雖然每個店都人滿為患,卻一直都沒有哪個刺頭敢去挑釁。
否則,早該有人去摸摸他們的底了,看看他們到底有何能耐。
別的不說,找一群無賴,打著買了供銷社的東西,吃壞了身體的幌子,去堵門、砸東西總是可以的,這種事再容易不過了。
雖然現在街麵上看不到什麽閑人,無賴什麽的都給拖進了集訓大營,但是,有錢還會找不到人做事不成!
本來,供銷社的生意和大盛魁關係不大,畢竟大家不走一條商路,買賣的東西都幾乎完全不同大盛魁跑外蒙、俄國做長途生意,供銷社做本地生意,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事不關己,大盛魁上下也是樂得看受到衝擊的其他商號的熱鬧。
隻是沒想到,連庫倫這麽偏遠的地方供銷社都開設分店了,這可就闖進了大盛魁的地盤了。
供銷社在歸化城賣茶磚,和在庫倫賣茶磚,對大盛魁來說有著完全不同的性質。
供銷社從與己無關的商號變成了直接競爭的對手。
如果那日鬆說的沒錯的話,以供銷社收購活羊的價格及銷售茶磚的價格,隻要保證貨源,供銷社對大盛魁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如果供銷社隻做這兩樣生意也就罷了,但是鋼材那日鬆已經說了,這種可能性不存在。誰都不傻,誰不知道草原上的牧民需要什麽呢?就算是再外行的人,也該知道草原上需要鐵器、鹽、藥材等物資。既然能運送茶磚過來,為什麽不把鐵器、鹽、藥材等物資一起運送過來呢?
參考茶磚的價格,可以推算出供銷社售賣的其它物資價格也應該是相當低廉,這是要把大盛魁在庫倫的生意趕盡殺絕的節奏!
想到後果,王順廷冷汗直冒。他決定去庫倫城看看情況,看自己能做些什麽。
雖然,理論上存在大盛魁也把價格降低,和供銷社來一場價格戰,勝者為王,獨占庫倫乃至整個蒙古的市場的選項。但是,對於大盛魁或是王順廷來說,這個選項從一開始就不存在。(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