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艱難的決定(2)

字數:3166   加入書籤

A+A-


    琉球國王尚泰死了?怎麽死的?真的是“死在了日本侵略者的手裏”?阮洪任背上開始冒冷汗。

    馮子材臉上若有慈悲之色,說道:“那尚泰臨死前還聲聲哭求,希望皇帝陛下能夠讓琉球內附。皇帝陛下仁慈,終於同意了琉球國王尚泰的請求。”

    這一番話不管阮洪任信不信,反正馮子材是一臉相信的樣子。他朝天拱了拱手,看著阮洪任說道:“聖天子既然同意了琉球國王尚泰的請求,對越南的請求自然也是一視同仁。所以本將奉皇命前來越南,平定地方,並請越南國王北上京城。”

    聽到馮子材的話,周圍的官員簡直就是炸開了鍋。馮子材冷冷掃視了他們一眼,右手一舉,隻聽得一聲響,馮子材帶來的數十個士兵抬起槍,森森的槍口瞄準了阮洪任等人。

    整個王宮立刻鴉雀無聲。

    馮子材看著阮洪任白一陣紅一陣青一陣的臉,緩緩說道:“國王不必擔憂京城的生活。皇帝陛下已經下旨,讓有司人員給國王準備了住處,那可是難得的大宅子,不光絕對不會委屈國王半分,更是羨煞無數王公大臣哪!”

    馮子材是絕對不會告訴阮洪任,那個“難得的大宅子”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四合院而已,連二進的都不是,給平民百姓住還不錯,對於權貴來說就太小了,實在想不通為什麽皇帝要說那是“難得的大宅子”。

    馮子材對房子的認知和程啟完全不在一個頻段上。在程啟看來,那可是在京城二環內的房子,而且足足有400平方米那麽大。這難道不是標準的豪宅、天價房?

    一個亡國的國王而已,能免費得到一套這麽好的宅子,難道還敢有意見?有意見就自己買去,程啟才不管。

    雖然馮子材不理解皇帝的某些“奇特”言論,但皇帝的意思卻是清楚無疑的。馮子材反過來做了一個邀請的姿勢,說道:“那麽,就請國王出發吧。”

    看著馮子材不容置疑的申請,阮洪任悲哀地發現,自己必須做出一個決定,或者現在就死在這裏,成為越南王國的末代君王,或者出發去遙遠的京城,提心吊膽、窩窩囊囊地度過餘生,然後成為越南王國的末代君王。

    尚泰被“日本人”殺死了,也許這件事是真的,但從今天的情況來看,阮洪任有著充足的理由表示這件事很可疑。

    自己有要求內附嗎?沒有。自己有再三派遣貢使請求內附嗎?更沒有。自己還寫過血水?那全是扯淡,怎麽可能!

    由此來看,如果自己不答應前去京城的話,也許自己將會被“法國人”殺死?然後自己也會“在臨死前哭求皇帝同意越南內附”吧?

    看著馮子材帶來的士兵手裏拿著的槍,看著那黑洞洞的槍口,阮洪任心下慘然。

    偌大一個越南王國,為何就沒有一個敢於護駕的忠臣?阮洪任憤恨地瞪了身邊的臣子們一眼。這些大臣,爭權奪利當仁不讓,風花雪月是一把好手,然而辦起國家大事卻是百無一用。他們以前不能對付法國人,現在也不能在清國人的麵前保全自己,真真是可惱!可恨!!可殺!!!

    阮洪任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對馮子材說道:“馮將軍,既然您奉皇命而來,小王的一切就拜托將軍了。”

    看到阮洪任懂得做人,馮子材很是滿意,說道:“那麽,請國王上路吧!”馮子材又虛虛邀請了一下。

    阮洪任連忙說道:“隻是小王還有一個請求,還望馮將軍成全。”

    看在阮洪任配合的份上,馮子材也不為己甚,問道:“哦?不知道是什麽事?能夠成全的,本將一定成全。”

    阮洪任說道:“越南是個化外蠻荒之地,我們早已仰慕天朝繁華多年,更向往京城這樣的文化鼎盛之地。”

    聽到阮洪任的話,馮子材臉色變得和緩許多,慢慢捋著胡子,點頭讚同阮洪任的話。

    作為天朝上國的大將,馮子材對阮洪任的話簡直不能同意更多。越南,不過一個小小的附庸國,國小民寡,大到城池房屋,小到服飾飲食用品,全都粗陋不堪,生活在這樣的鬼地方的人,上到國王下到平民,臣服、向往天朝那都是理所當然的。

    阮洪任接著說道:“今天我就要前往京城,小王不勝之喜。隻是,這些臣子們,”阮洪任指了指身邊的大臣,“他們服侍了我多年,實在是不忍心拋下他們。”

    馮子材心裏升起了滑稽的感覺,而那些大臣們則覺得大事不妙。隻聽得阮洪任說道:“小王想帶這些大臣們一起去京城,不知道馮將軍可否應允?” .  首發

    同意,絕對同意!馮子材笑得連牙都要掉了,雖然他本來也沒剩下太多的牙。

    對大臣來說,這絕對是無妄之災,更是滅頂之災。

    去京城做什麽?人生地不熟還是小事,身為亡國君臣,要夾著尾巴做人那是一定的,問題是就算那樣,也隨時可能死的不明不白。

    遙想北宋末年,宋徽宗和宋欽宗兩個皇帝連同整個後宮的嬪妃、宮女被金兵俘虜,被金兵押送望北方。光是在路上就有無數的宮女甚至嬪妃被金兵奸汙,被金兵淩辱致死、自殺的宮女、嬪妃無數。

    如果說宮女、嬪妃隻是某些人口中的“衣服”,愛穿就穿,愛脫就脫,完全不值得放在心上的話,那麽,宋徽宗和宋欽宗兩個皇帝的遭遇則完全可以警示那些君王,不要讓自己落到同樣悲慘的境地。

    不說兩個皇帝在旅途受盡風霜之苦,一路備受金軍的侮辱,但說到達會寧府時,金人舉行了獻俘儀式,命令二帝及其後妃、宗室、諸王、駙馬、公主都穿上金人百姓穿的服裝,頭纏帕頭,身披羊裘,袒露上身,到金朝的阿骨打廟去行“牽羊禮”。

    所謂的“牽羊禮”,指的是當時金國的一種受降儀式。牽羊禮要求俘虜"chi luo"著上身,身披羊皮,脖子上係繩,像羊一樣被人牽著,也表示像羊一樣任人宰割。(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