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越南人在京城

字數:2994   加入書籤

A+A-


    "chi luo"著上身,身披羊皮,這對“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2c有服裝之美謂之華”的華夏子民來說,這絕對是天高海深的侮辱,更何況還脖子上係繩,像羊一樣被人牽著,連做人的資格都被剝奪了。

    這還不算完,據說他們又下令兩個皇帝的皇後入金宮“賜浴”。宋欽宗的皇後朱璉當時二十六歲,豔麗多姿,一路上本已經飽受金兵的調戲,還勉強能忍辱偷生。在當天卻終於不堪汙辱,投水自殺身亡。

    好吧,對於某些人來說,就算是皇後,終究也就是“一件比較華麗的衣服”,隻有皇帝本人才是重要的。那麽,這件事就絕對值得他們自省:在度過了漫長的囚牢生活後,金主完顏亮命欽宗出賽馬球,當時的欽宗皇帝身體孱弱,患有嚴重的風疾,又不善馬術,很快從馬上摔下,被亂馬鐵蹄踐踏死。

    可憐一代皇帝,最後竟然死在馬蹄之下!

    有比如寫出“朝來寒雨晚來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李後主,雖然一生的最佳藝術作品幾乎都是亡國後創作的,但如果可選的話,他是絕對願意做個文盲,而不是做個雖然多才多藝卻生死操於人手、任人宰割的“違命侯”。

    據傳,李後主雖然投降後被帶到了北宋的首都汴京,卻沒有同為後主的阿鬥的智慧,做不到“樂不思蜀”,終日懷念故國,最終被宋太宗賜了一杯牽機藥。可憐一代詞人皇帝,被灌藥後全身抽搐,最後頭腳相接而死。

    雖然這些越南官員可能並不知道這些,但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隻要一個人的腦袋裏還有些腦子,沒有全部被替換為豆漿什麽的,這些事情自然可以推論得出來。

    所謂落毛的鳳凰不如雞,亡國的皇帝的遭遇已是如此糟糕,大臣們的遭遇簡直不堪設想。

    當然了,曆史上有很多投降的大臣也能繼續自己榮華富貴,可那些都絕對不是被帶到京城去陪亡國之君的人!

    看著恐慌的越南大臣們,馮子材的心情卻幾乎要飛起來。這阮洪任實在是太知情識趣了。

    本來,為了更好實現對越南吞並後的統治,不要橫生枝節,這個越南國王是必須遠遠帶走的。為了不要太過動蕩,雖然明知道是個日後的隱患,馮子材還是無奈何準備讓大臣們留下。現在好了,阮洪任以國王的身份要大臣們一起去京城,馮子材可以名正言順地把這些亡國君臣一起帶走了。

    馮子材大手一揮,說道%3a“就這樣吧!來人,送越南國王君和大臣們出發!各位大人放心,你們的家眷和家中財物隨後給你們送到!”

    能說不嗎?雖然馮子材說得客氣,士兵手裏的槍卻死死指著這些君臣,沒有必死的決心還是不要去嚐試為好。

    等他們到了京城後他們才發現,其實也沒有那麽糟糕。並沒有什麽人有興趣去理會他們,這也意味著沒人去折辱他們。雖然上百號人擠在一個“小小的”四合院也實在是太擁擠了點,雖然他們並沒有走出四合院的自由,但勝在平安哪。

    阮洪任也曾和前來看望他的中華帝國的官員楊廣傑交涉,希望能多安排一些住房,現在實在是太擁擠了。

    然而,楊廣傑用冷淡而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3a“陛下隻給國王準備了這一套宅子。要知道,京城和鄉下地方不同,這裏可是寸土寸金,光是這套宅子就價值巨萬。你們能住在這裏已是皇恩浩蕩,還是不要妄想非分尊榮為好。”

    聽了楊廣傑的話,阮洪任好懸沒有一口鮮血噴出來。是啊,皇恩浩蕩,就給了115個人一套小小的四合院,除了阮洪任作為昔日的國王還能睡在床上,其他人都隻能密密麻麻躺睡在地上,就連阮洪任的床底下,也要躺兩個!

    人多房子小也就算了,還沒有仆人,什麽事情都要自己做。可憐阮洪任和許多大臣自小錦衣玉食,身邊仆役成群,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又哪裏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辛虧好歹還有一些大臣算是平民出身,多少知道一些生活常識,總算還能生活煮飯吃,沒把這些人給餓死。

    然而,楊廣傑給他們的物資供應是有限的,除了阮洪任名下每天有一斤肉兩斤菜外,其他人就隻有每天半斤米。

    阮洪任自覺已經遭到了亡國之君的待遇,終日長籲短歎,心裏其實也很是後悔,早知道會全都住在一個院子裏,又何必帶著這群廢物呢?

    要說這群昔日的君臣,他們現在的相處和以往也有了本質的不同。

    往日裏阮洪任高高在上,對大臣們生殺予奪的,今天卻同為階下囚,地位頓時變得平等,而阮洪任最後更是把這些大臣們一起帶入了火坑,所以大臣們對阮洪任是一個好臉色也沒有的。

    要不是楊廣傑偶爾會來看望阮洪任,要不是門口還有衛兵,要不是阮洪任還能給大家帶來肉和菜,就算這些大臣們不動什麽手腳,光是不幫阮洪任做飯就能把他餓死。

    等他們的家眷快到時,或許是阮洪任的交涉有了效果,或者是不知道誰大發慈悲了,又或者是幾百上千號人這麽擠著實在是不像話,反正楊廣傑給他們中的不少人新安排了住房,雖然位置偏遠了點,而且還打散了安置。

    可那也是寬敞的住房不是?和擠成沙丁魚一樣相比,能獨占一個四合院簡直是天上掉餡餅。分到房的大臣開開心心搬走了,沒分到房的就一邊心裏暗罵分到房的小人得勢,一邊皺眉,也不知道中華帝國的官員是依據什麽分房的。

    也不怪他們疑惑,因為分到房的官員有的官大有的官小,有的有錢有的沒錢,有的年輕有的年老,完全看不出規律。

    當然,也不能說完全沒規律,至少他們都是富貴人家。不過這一條誰都沒放心上。多新鮮哪,在京城的這些人裏,又有誰不是富貴中人呢?(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