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帝師
字數:3210 加入書籤
司徒楊賜已經注意到了太平道教頻繁的活動,還有他們大肆擴張的事情,而先前何進因為在朝中提出這個問題,也被楊賜所矚目,但是就在趙申去酒肆的時候,楊賜找上了何進,趙申回到何進的府邸之中,何進去詢問趙申這件事的時候,趙申才知道楊賜來過。
而趙申給王澈和曹滿的消息,便是楊賜派遣了劉陶前往冀州等地調查太平道教的事情。
“動蕩就在眼前了啊。”王澈扶額說道:“沒成想來的這麽快。”
“但是現在表麵上還看不出什麽苗頭,所以咱們也隻能在洛陽隨波逐流。”曹滿說道。
表麵上是如此,但是可以暗地裏做準備啊,並州那邊呂布麾下已經有了千餘人,而潁川夏侯家兄弟手下也有五百多人,雖然人數少,但卻都是實打實的精銳。
“眼下太平道教的信徒雖然人多,但是還沒有形成什麽凝聚在一起的趨勢,即便是要動蕩,估計也不是今年的事兒。”王澈說道。
張角兄弟三個自信心膨脹,也得有個過程,到最後才能產生結果,現在過程有了,但是想要凝聚出個結果來,肯定還是要聚集太平道教的信徒,到時候即便是起事,也不至於是一片散沙。
“我如今在朝中也不過是個議郎而已,當朝三公在陛下麵前都說不上什麽話,我還是繼續老老實實的蹲著吧。”曹滿無奈一笑。
她倒是想憂國憂民,但是可也得有人聽啊。
為什麽當初橋玄說大漢將頹?為什麽王澈說當官救不了大漢朝?別說你人微言輕沒人聽了,當朝司徒分量夠不夠重?說話不也沒人聽?
且不說楊賜不僅僅是當朝司徒,還是皇帝劉宏的老師。
當年年劉宏還年幼的時候,楊賜就被那個時候的三公舉薦為帝師,後來劉宏做夢夢見一條青蛇出現在皇帝的寶座之下,於是就向楊賜請教這是怎麽一回事。
楊賜也不可以的回應他,說古人把熊作為代表陽的動物,所以夢見熊,會生男孩兒,而蛇為代表陰的動物,夢見蛇,會生女孩兒。
劉宏當時很納悶,說難不成後宮的人會給他生個女孩兒不成?楊賜說,寶座這等地方可不是蛇應該出現的地方,這是上天在暗示宮中“陰物”權勢太大,已經一想到了天子真龍的陽威。
皇帝依舊不理解,宮廷雖然大,但是還沒有那個妃嬪能影響得了他。
楊賜也就直說了,宮中的陰物不是說後宮的妃嬪,而是指的宦官。
楊賜的話說的這麽明白了,但是劉宏還是舍不得動宦官,末了隻是提拔了楊賜做了司空。
帝師的話劉宏都聽不進去,更何況是別人的話,劉宏喜歡聽誰的話?宦官的,因為宦官實在是能取悅劉宏。
“袁家對於這件事兒就沒有什麽動靜?”王澈問道。
“怕是袁家巴不得亂起來呢,雖然袁家在朝中舉足輕重,但是對上宮中的那些宦官,依舊是束手無策,畢竟陛下根本就不停他們這些朝臣的,要是有個機會,能清理掉宮中的宦官,袁家在朝中的地位,還會重上三分,這樣的機遇,袁家會錯過?所以朝中袁槐並沒有站出來說什麽,唯一對此事擔憂的,就隻有帝師楊賜了。”曹滿說道。
楊賜對大漢朝簡直是盡心盡力了,太平道教的亂象初顯,他便已經了然於心了。
王澈依稀記得,開啟黃巾之亂的一個重要人物就是馬周,正是因為馬周的告密,所以大賢良師張角不得不提前發動叛亂,而在洛陽宮廷之中的黃巾內應則是被朝廷抓了起來,車裂於市。
所以隻要千機閣的人看緊了這個馬周,那麽他們就能夠掌握到比較具體的動蕩時間,這對他們來說,也是優勢。
雖然現在曹滿的這個官位不掌兵,但是真的亂起來之後,朝廷要用人了,肯定是要啟用一大批青年將領的,總不能全都是盧植、皇甫嵩、朱儁這些老將上陣吧?這三人做主力,掌管大軍可以,但是真正的到地方上打仗,還是要看中層的將領。
“估計明日早朝,對於太平道的事兒,帝師就要拿到朝堂上來說了。”曹滿說道:“而且,帝師提起,陛下怎麽著也會往心裏去一去的,今年春天的時候,大漢北境爆發了瘟疫,官府處置不當,一直延續到了夏天,夏天的時候,又遇到了幹旱,到處都是幹涸的河渠,龜裂的土地,枯死的禾苗,百姓生活下去的希望,都在這場天災之中給扼殺了,這時候太平道教站出來,百姓們都拿著他們當希望,太平道教擴散的這麽快,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隻能說帝師楊賜真的是個盡心竭力為了大漢朝著想的忠臣了,也是個能臣,隻是不逢明主啊。
次日曹滿參加宮中的早朝,果不其然,楊賜上書劉宏。
“啟奏陛下,關於太平道教一事,臣已經派遣劉陶前往冀州等地查詢,太平道教之信徒已經遍布大漢各地,人數眾多,範圍廣泛,朝廷若是再不做處置,怕會生出禍端。”楊賜跪坐在殿中,手持著笏板拱手說道。
“老師不是已經派人去查了嗎?等有了結果,朝廷再下詔處置此事不遲。”劉宏說道:“而且,不過是一些道士,鼓動了一些百姓,讓百姓相信他們,以便於他們傳教罷了。”
劉宏身居深宮之中,依舊沒有意識到太平道教對於大漢朝的危害。
“陛下,今年春天朝廷有過一次大赦,按理來說,那些負罪之人應當借此良機改邪歸正才是,可實際上,一大部分人卻是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實在是需要警惕啊。”麵對劉宏的不知輕重,作為帝師的楊賜依舊是苦口婆心。
而朝堂上的其他人呢?大多都是眼觀鼻,鼻觀口。
楊賜的這段話也是有兩層的意思,第一層便是昨天曹滿所說的,關於天災的事情,大漢朝眼下正麵臨嚴峻的天災的考驗,百姓的生機,被天災扼殺,這是否說的誇張呢?一場旱災就能危及大漢朝的統治?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