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火鍋

字數:6212   加入書籤

A+A-


    回到家中, 蕭氏果然對陸安珩買仆人一事略有不讚同,避開蕭恪私下低聲對陸安珩道:“家中事務並不多,又有廚娘洗衣做飯, 餘下的事務我與你阿姐兩人就能打理好,何苦費這些銀錢?”

    掌管財政大權的母親們總是格外節省一些,陸安珩忍不住歎氣, 拉過蕭氏的手, 溫言寬慰她道:“阿娘,我們家現在也不缺銀錢。以往在揚州之時家中還有幾個奴仆伺候您, 沒道理到了京城還讓您受累,阿姐也能清閑點。”

    蕭氏滿臉欣慰地看著陸安珩, 眼角的細紋都散發著愉悅的氣息, 笑道:“那我便享一回福了。”

    陸安珩很有自信的對著蕭氏保證, “您的福氣還在後頭呢, 等我中了進士, 定然為您掙個誥命來,讓您風風光光地當個老太君。”

    蕭氏被陸安珩這麽一哄, 更加歡喜,美滋滋地接受了陸安珩給她買的兩個小丫頭,另外兩個則給了陸芙,又各給了陸昌興和陸安玨一個小廝。餘下的八個男子, 陸安珩都打算把他們帶進酒坊裏釀酒去。

    不過這事兒也不著急, 陸安珩看著這十四個人身上破爛的麻衣歎了口氣, 還是盡快給他們買身棉衣再說吧。

    這麽冷的天氣, 這些人還穿得如此單薄,一個弄不好就是要出人命的。

    蕭氏本就是個心軟的人,見這一群人都唇色發紫,凍得瑟瑟發抖,也沒忍心現在就支使他們幹活。

    那四個小丫頭看起來與陸芙差不多的年歲,頭發卻枯黃稀疏,麵色蠟黃眼神忐忑,全然沒有半分少女的鮮活氣息,就這麽抖著身子萬分不安的看著蕭氏。

    蕭氏心下不由一酸,眼神掃過這一群身型單薄的仆人,開口給了他們一顆定心丸,“我們府上的規矩不多,不是什麽刻薄人家,不興打罵下人。你們隻需認真將我們吩咐的事情辦好便行,聽明白了嗎?”

    仆人們臉上的神情一鬆,連忙恭敬地應了一聲“是”。

    蕭氏也不在多言,將他們暫時先安置在前院的一間偏房裏,吩咐他們自己燒好炕,先在裏頭暖暖身子。

    聽聞主人家這般貼心的吩咐,仆人們一直惴惴不安的心終於落了下來,心下慶幸自己運氣不差,碰上了一個好主家。

    蕭恪已經壓製不住自己的吃貨屬性了,望著陸安珩手中的鍋子好奇極了。想著陸安珩之前弄出來的剁辣椒,蕭恪暗自咽了咽口水,忍不住問道:“陸家阿弟,你這是要做什麽吃食?”

    蕭氏的目光也轉移到了陸安珩的手中,陸安珩失笑,無奈地看了蕭恪一眼,“我隻是把鍋子拿了過來,還沒將食材準備好。待到明日,我將一切準備妥當後,再差人去將軍府請你與大郎過來吃酒。”

    蕭恪立馬喜滋滋地應了,對陸安珩的能力有著迷之自信,搓搓手道:“你弄出來的吃食定然美味,明天我一定來!”

    陸安珩則提醒了他一句,你若是得空,不若就去方才那間鐵鋪,讓他為你做幾個同樣的鍋子。這回吃的東西,必得要這鍋子才吃得痛快。”

    蕭恪一向爽快,聽陸安珩這麽一說,連忙就應了下來。見陸安珩這會兒也沒啥事了,蕭恪也就告辭回家,順便去鐵鋪找鐵匠去做鍋子了。

    陸安珩原本已經在鐵匠那裏訂做了十個鍋子,其中早已算上了將軍府的那一份。不過考慮到蕭恪的朋友多,估摸著等到他吃完火鍋後就會忍不住跑到其他人麵前去嘚瑟,陸安珩覺得自己十分有必要提醒他再去準備一個鍋子。

    既然打算吃火鍋,就得先想要準備什麽蔬菜和肉類。這時的物產還不太豐富,不像後世,大棚一弄,想在冬天吃西瓜都成。

    陸安珩在廚房轉了轉,發現有不少蘿卜和白菜,湊在一塊兒能吃上好幾餐了。

    有這麽兩樣小菜也就夠了,陸安珩心下盤算著,蕭恪和蕭恒這兩兄弟都是肉食動物,估摸著不會吃多少蔬菜。反倒是肉類,要準備上不少。

    陸安珩問了廚娘,這才知道,現在這時節,已經有人殺了羊到市場上賣了,去的早就能買到新鮮的羊肉,豬肉每天都有,就是牛肉比較難買。因為牛能用來耕地,所以朝廷不許百姓私殺耕牛,若是要殺牛,得往上報,官府同意了才行。

    因著牛肉難得,往往是牛一宰完,肉就被人搶光了。

    陸安珩想了想,吩咐廚娘明天買菜時多買幾斤豬肉和羊肉來,若是能買到牛肉那就更好了。豬肉最好買五花肉,還要買上兩根大骨頭。

    廚娘很是驚訝地看了陸安珩一眼,不解道:“怎的還要買兩根大骨頭?沒肉沒味兒的,多浪費銀錢呐!”

    陸安珩心知這會兒大家都講究一個經濟實惠,買肉都要買肥肉,既能榨油又能有油渣吃,所以肥肉的價格比瘦肉還高。至於骨頭?既占秤又沒多少肉,花了銀錢買回去,結果扔的分量比吃的分量還重,實在不劃算,基本沒人樂意買。

    對於這樣相隔了十多個世紀的鴻溝,陸安珩也隻能微笑不語,心道那是你們沒有發掘出骨頭的正確吃法,用骨頭來熬湯,絕對是一大美味,營養又好喝。

    陸安珩便打算熬骨頭湯做火鍋的湯底,讓如今的大齊人民徹底地拜倒在火鍋的魅力之下。

    第二日,廚娘一大早就出了門,陸安珩翻出了幾件自己的舊棉衣給其中兩個略微精壯一點的仆人,讓他們跟在廚娘後頭拎東西。

    除去菜錢,陸安珩還多給了廚娘一些銀錢,讓她去成衣鋪裏為那十四個仆人各買兩身棉衣,好給他們禦寒,度過這個冬天。

    因此,廚娘這日出去的時間格外長。回來時,三人手上都抱滿了東西,除卻買的食材外,後頭還跟著一個扛著包裹的成衣鋪夥計。還在鐵匠那裏把剩餘的九個鍋子也一並拿了過來。

    陸安珩把衣服給仆人分了分,這才看向廚娘買來的食材。看到籃子裏頭的兩大塊豬肉和羊肉,陸安珩雖然遺憾沒能買到牛肉,卻也已經很滿意了。

    指揮著廚娘將骨頭剔好,斬斷成一小截摞在盤子裏,陸安珩先讓廚娘拿出家裏的辣椒麵,炸成辣椒油後放在碗裏備用後,這才讓廚娘開始著手熬骨頭湯。

    熬湯需要一兩個時辰,陸安珩吩咐廚娘一定要把湯裏浮上來的血沫都舀出來,並將所有的肉都切成薄片放進盤子裏裝好,蔬菜也要仔細洗幹淨切好分類放進盤子。

    囑咐完廚娘後,陸安珩便去了仆人們的院子。

    這會兒,十四個人已經換好了溫暖的新衣,一個個臉上都露出了心滿意足的微笑。陸安珩一出現,便收到了十四人飽含感激之情的眼神。

    陸安珩摸了摸鼻子,把他們帶到了正廳,恰好陸昌興和蕭氏四人都在,陸安珩便正式分了一下人手。

    蕭氏隨便選了兩個丫頭,取名為白芷和茯苓,陸芙依著蕭氏的思路,給自己的丫頭也起了兩個中藥名,分別叫連翹和半夏。陸昌興和陸安玨給自己的小廝取名為長風和青竹。

    剩下的,陸安珩這個取名廢便直接讓他們跟著自己姓陸,然後按照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順序給他們起了名字。並且表示今天下午自己就會帶他們去酒坊,以後他們也要在酒坊安家。

    眾人都老老實實的應了,四個丫頭互相對視一眼,其中兩個特別有眼色地去廚房幫忙去了。

    等到骨頭湯逐漸泛出了奶白色,香味兒便籠罩了整個廚房。陸安珩又在桌上架了個特製的火盆,將昨天拿過來的鍋子擺上了去。

    剛做完這一些準備工作,蕭家兄弟倆也上門來了。

    陸安珩連忙配好湯底,麻利地倒進鍋子中。

    蕭恪一看,頗覺驚奇,疑惑道:“你這湯做得怪,每一邊還都不一樣?”

    蕭恒也向陸安珩投來了不解的目光,陸安珩見狀,笑著解釋道:“這湯底,一邊加了辣,一邊沒加辣。不管吃不吃辣的,都能吃。”

    說話間,四個丫頭已經端上許多個放的滿滿當當的盤子。陸安珩對著蕭恪與蕭恒一抬手:“請吧。”

    因著男女大妨,陸安珩開了兩桌。陸家父子三人並蕭家兄弟一桌,蕭氏和陸芙單獨在內室開了一桌。

    至於廚娘他們,因著人數太多,陸安珩的食材不太夠,便讓廚娘做了兩大碗肉菜,還有一大鍋骨頭湯當午餐,簡直是白芷他們以前連做夢都不敢想的豪華大餐了。

    正廳這邊,見幾人都不太理解火鍋的吃法,陸安珩連忙給他們做了示範。端過一盤往兩邊的鍋底各倒了一部分,那肉隨著翻滾的湯底滾了幾滾,沒過多久便熟了。陸安珩拿過筷子將肉片夾往四人的碗裏,笑道:“你們嚐嚐看,味道如何?”

    蕭恪立馬夾起肉就往嘴裏放,陸安珩給他夾的是辣味湯底這頭的肉,蕭恪顯然很滿意,吃得雙眼放光,捧著碗對陸安珩連連點頭,一副滿足至極的樣子。

    一口氣吃完盤子裏的肉片,蕭恪立即學著陸安珩方才的樣子,徑直將一盤子肉片全部倒進了辣味湯底中,蕭恒也不聲不響地端過了一盤羊肉倒了進去。

    陸昌興則讚了一句,“這樣的吃法倒是新奇,自己動手也別有一番樂趣!”

    說完,立刻端過手邊的盤子往另一邊的湯底裏倒。陸安玨隻顧埋頭苦吃,眼疾手快地用筷子夾上一片又一片的肉往嘴裏放。

    陸安珩簡直哭笑不得,連忙倒了幾盤子蔬菜進去,特別對陸安玨道:“還得多吃點菜。”

    這家夥從小就圓滾滾的,現在體重還有點超標,必須多吃蔬菜!

    陸安玨吃的正高興,沒空搭理他哥,不過這些蔬菜被湯底燙熟後,味道確實不錯。別說是陸安玨了,就連蕭恪也多吃了幾筷子蔬菜。

    陸昌興吃得高興,興衝衝地開了一壇酒,幾人喝著小酒吃著火鍋,頓時覺著小日子過得真美。

    一頓火鍋下來,賓主盡歡。

    蕭恒和蕭恪吃得肚子滾圓,準備走回府消消食。陸安珩見他們要回去了,連忙把自己定做的那些鍋子給了他們一個,又把湯底的做法寫下來讓他們帶回去。

    蕭恪果然很高興,他去鐵匠鋪訂的鍋子還沒做好,這下子鍋子湯底都有了,明天就可以讓自己那些朋友們來見見世麵啦!

    陸安珩則拒絕了蕭恪的邀請,第二天去幾個大儒家跑了個遍,一人送了一個鍋子和湯底做法說明書。

    成功引起京城吃火鍋的新潮流。

    火鍋本就吃得是一個熱鬧,再加上自己動手下菜撈菜的新奇吃法,很是讓人喜歡,偶爾還能和人搶上一回菜,也是趣事一樁。

    再加上天氣越來越冷,吃頓火鍋簡直讓人渾身發熱。一群人圍坐在炕上吃火鍋,真是美滋滋。

    是以這個冬天,京城的人們全部拜倒在火鍋的魅力之下,大街小巷都飄著火鍋的香味。

    鐵匠鋪很是掙了一筆,接了不少做鍋子的訂單。南來北往的商人們果斷抓住了這個商機,在鐵匠鋪下了一大筆訂單準備把火鍋推行到各地。

    附近農戶們家裏種的蔬菜和做出來的辣椒油也因此大賣了一筆。

    整個京城都洋溢在火鍋的火熱之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