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韓非入魏

字數:3460   加入書籤

A+A-


    李園一向是一個聰明人,隻是之前不太關注朝堂上的事情罷了,如若不然前世的李園也不會在最後鬥倒春申君,扶持自己的外甥成為楚王且自己成為楚國的一代權臣。

    故而答應龐癝入朝為官之事後李園稍微一細想便明白了其中的彎彎繞繞。

    跟隨了龐癝這麽些年,龐癝是如何行事的李園也能猜出個幾分,因而想明白了其中的彎繞之後不用龐癝提醒,李園便已知道該如何行事了。

    且李園的外表太具有迷惑性了,魏王一瞧李園那看起來一副老實憨厚的模樣便覺得此人乃忠厚之人,這使得本來就對儒家弟子有意見的魏王更加的厭惡他們了。

    知道了龐癝心中的真實想法之後,李園便也不急著對儒家弟子下手,而是先在朝堂樹立自己的形象:一個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的禦史。

    李園常年混跡於大梁城的三教九流之中,自然聽到過不少權貴之家的陰私,故而上任的第一個月李園便接連舉報了十餘名權貴。

    這些權貴有罪無罪暫且另說,但李園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的形象倒是初步立了起來。

    整個大梁城的人都知道了朝中有一個叫李園的禦史不畏權貴,視惡如仇。

    “隻是一個李園也不行啊!”

    龐癝深知李園為人,讓其衝鋒陷陣可以,出些小主意也行,可李園確實沒有什麽才華,對國政根本就一竅不通,故而龐癝左思右想之下便想到了那個說話有些口吃的韓國公子。

    於是龐癝便修書一封,洋洋灑灑千餘字,字裏行間充滿了恭維敬佩之色。

    其大概意思就是說自從上次見到韓非你之後就被你的才華所折服,雖然在其中一些方麵上我確實和你的意見不同,但你大部分的意見我還是讚同的,現在我誠心的邀請韓非你來我魏國入朝為官,希望能得到你的答複,最後的落筆是龐癝親筆。

    身為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的才華自不必細說。

    韓非之前,法家先賢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別提出重法、重勢、重術之說,其中各有優劣。等到了韓非之時,韓非將法、勢、術三者緊密結合,一舉奠定了其在法家的崇高地位。

    龐癝並不是不待見法家,而是不待見如秦國那般被獨尊的法家。

    來自後世的龐癝深知,無論是學術還是思想都是需要交流的,如果固守己見的話,那就是一潭死水:一如秦國被獨尊法家,一如後世被獨尊的儒家。

    整個戰國時代秦國的思想都是一潭死水,沒有一絲活躍的氣息。反觀關東六國,各家學術、思想之間互相競爭互相交流,互相改善。

    漢武帝後統治華夏大地兩千餘年的儒家思想更是不堪,甚至一步步倒退,最後儒家弟子大多成為腐儒。

    這就是沒有競爭、沒有交流的後果。

    人的思想、觀念都是每時每刻都在改變,來自後世的龐癝也是如此。

    以前龐癝自以為自己來自後世,雖不曾瞧不起諸子百家,但心中難免有高人一等的念頭,可隨著時間的流逝,龐癝察覺到了自己的各種不足之處,思想也因而逐步自覺或不自覺的被轉變。

    但龐癝還是堅信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思想想要得到發展,就不能聽不到其他反對的聲音。

    有時候這種聲音或許很刺耳,但我們卻不能不注意,不能裝著聽不找,因為或許就是因為這個聲音,我們的思想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改善。

    韓非的回複很迅速,或者說韓非明白自己在韓國除非當一輩子的紈絝子弟,否則很難有出頭的機會,因而在思考了一夜之後韓非就決定了入魏出仕。

    三天後,收拾好行裝的韓非出新鄭向東而去,期間沒有一人送行,隻有一個孤獨的身影在朝陽下逐漸遠去,消失在地平線。

    韓非的到來受到了龐癝極高規格的接待,待把韓非安置下來之後龐癝便又向魏王寫了一封舉薦信。

    “相邦,寡人聽說這韓非有口吃的毛病況且又是韓國的公子,他能行嗎?”對於是否任用韓非,魏王心中充滿了疑慮。魏國被封國二百餘年來,還沒有任用過身體有毛病,且同時還是別國公子之人。

    龐癝勸道:“大王,昔日孫臏臏腳,齊威王得用而稱霸東方。我國公子魏章戰敗被秦國俘虜,卻被秦惠文王用,而敗強楚,斬首八萬,得漢中之地。穰侯魏冉也是我魏國宗室之後(杜撰,談古也不知道),在秦國卻擁立嬴稷,舉薦白起,功莫大焉。因而在微臣看來,一個人的身體情況是否良好、出身如何並不影響其才能的發揮。

    大王,韓非雖是韓國貴公子,又有口吃之疾,然大王如果用韓非,必使大王賢明之名傳揚四海,天下群賢必蜂擁而入我魏國,請大王三思!”

    “善!”魏王點頭同意,而後又道:“那相邦你看著韓非當任何職?”

    龐癝道:“韓非乃韓國貴公子,因而官爵不能太低,且韓非又是法家之人,微臣以為九卿中的廷尉恰好合適!”

    “廷尉一職是不是太高了?”魏王話剛一出口,就想起了什麽,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那好吧,就命韓非為廷尉吧!”

    “諾!”

    在魏王看來,廷尉一職是三公九卿中最得罪人的職務。韓非身為法家之人,如果被任命為廷尉的話審理案件時必定不畏權貴。且其出身高貴,別人也說不出什麽反對的話來,要知道韓非不同於孟嚐君田文,是列國第一個主動來魏國出仕的貴公子啊!

    果然,第二天早朝魏王宣布拜韓國公子韓非為廷尉之時,並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這不僅是因為韓非的出身,更大的原因是韓非所代表的法家勢力。

    法家門人中,韓非、李斯是最被人們看好的兩個人,如果有人敢反對韓非的話就是說正式向法家宣戰。

    所以即便禦史大夫孔斌對於魏王拜韓非為廷尉一事有所不滿,但還是沒有站出來反對。

    在昨日龐癝說了魏國任用韓非的好處之後,魏王覺得一個九卿之位並不能證明自己對韓非的重視。因而見韓非被拜為廷尉一事無人反對後魏王又道:“公子韓非出身高貴,今特意投奔魏國,寡人決定封韓非為棠溪縣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