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調查乞丐幫(上)
字數:5214 加入書籤
寒梅決定按李大偉的計劃一一照辦,但她沒有忘記武尚君給予的幫助,隻是和武尚君說自己有些累了不想參與這些紛爭,正好趁著停職一個月在家先休息幾天。
趙寒梅的話都這麽說了,武尚君也不能再提其他的建議,反倒是覺得自己沒有在關鍵的時間幫上她有點對不住。“不知道這件事會給這個女孩帶來怎樣的影響。”武尚君暗自想著。
單位給的處分要求寒梅停職、寫檢查,都不是難辦的事,唯獨臥底調查乞丐幫讓寒梅著實頭疼。
想要調查行乞者,談何容易?先不說這些人都是來自外地,語言不通,單是他們那種警惕性就足以讓臉皮薄的趙寒梅退避三舍了。
說到這裏,有必要解釋一下記者這個職業。記者,被冠以“無冕之王”但卻“有幸”被戴上“高危職業”的帽子,在十大危險職業中位居第三,僅次於礦工和警察。不少記者因為臥底調查屢屢身居險境,甚至被打也是常有的事。而李大偉給趙寒梅安排的這個采訪任務無疑是件頗有危險性的臥底調查。
乞討者,處於社會的最底層,他們每天卑微的期待路人的施舍但卻很難接近。而更讓人頭疼的是,現在社會上的行乞者也有真假,更有一些犯罪團夥利用各種殘忍的手段將健康幼童、成人傷害致殘並逼迫其乞討。對於趙寒梅來說,想要調查清楚這個乞丐幫的真相,必須要先弄清楚以上的幾種可能性。如果是真的行乞者,趙寒梅或許可以從中挖取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如果是那種“開著寶馬上班”的職業行乞者,趙寒梅也能寫出一篇不錯的報道,最關鍵是前兩種都不具太高的危險性。但如果是最後一種,帶有犯罪性質的組織行乞的團夥,對於趙寒梅這樣的女性新聞工作者來說,臥底調查,無疑危險重重。這樣的調查,李大偉難道就沒有考慮過其中的危險性嗎?難道隻是為了幫助寒梅度過眼前被誤解抄襲的難關?
對於寒梅來說,這樣的新聞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放過了,就有可能永遠都遇不到,況且用李大偉的理論來說,隻有寫出高質量的稿件才是解脫目前困境的上上之策。
為擺脫困境,為寫出高質量的新聞稿件,倔強的趙寒梅使勁跺了跺腳給自己鼓勁,對自己說:趙寒梅,你是可以的。
想要接觸乞丐這群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必須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好在報社給了她一個月的“假期”在家反省,這令她有了足夠的時間來接近這群看似有組織的乞丐幫。
要接觸這群乞丐,趙寒梅從外形到心理都要有一個徹底的改變。
首先,趙寒梅必須要改變一下自己現有的外在形象。趙寒梅本就是個美人胚子,一張鵝蛋臉不施胭粉卻精致無比。參加工作之後有了固定收入,她的著裝也開始有了自己的風格,越來越有女人味,儼然一個精明能幹的城市白領。這樣的趙寒梅如何能接近乞丐呢?隻會加深他們之間的距離感。於是,趙寒梅從箱子底翻出來了自己大學時代的舊衣服。並將原本拉直的一頭長發用黑皮筋紮成了一個簡單的馬尾辮,讓整個人看上去就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
趙寒梅還需要突破自己的心裏障礙。她對於髒兮兮的乞丐其實還是有一點歧視的,因為愛幹淨的寒梅總是覺得他們身上有一股難聞的味道,心理上是不願意和他們近距離接觸的。再就是寒梅並不認同他們行乞這種求生存的方式,即便是撿個塑料瓶子也靠著賣破爛換得一毛錢的收入,為何要低三下四的乞討呢?趙寒梅知道,自己的這種心理不僅不能幫助她了解這些行乞者,更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於是,趙寒梅努力轉換自己的思維。趙寒梅同樣是窮苦人家出身,一到冬天的時候家中那四間破爛的平房也是同樣無法洗澡的。趙寒梅也是上了大學才知道,原來在城市中還有太陽能、暖氣這樣的東西,可以讓人們在冬天也能洗上熱氣騰騰的熱水澡。至於他們為何要選擇這種方式行乞,自己不就是為了調查這事來的嗎?更不用糾結了。
在趙寒梅自認為所有需要克服困難的地方都想到了的時候,便開始了主動出擊,希望能夠找到點滴線索。可是,這幫行乞者的難以接近令趙寒梅的第一次出擊便铩羽而歸。
因為,趙寒梅根本就聽不懂他們說的什麽話。
比如趙寒梅第一次向一位在商場門口蹲守的爺爺問話:爺爺,您覺得咱們海城人咋樣?
老人隻是用狐疑的目光看了她一眼,說了一個字,寒梅聽著像是個“nao”的發音:(孬)
第二次,寒梅鼓足了勇氣問一位走起路來有點坡腳的人,說:“您的腳受傷了嗎,怎麽走起路來好像很難受的樣子啊?”
對方用鄙視的眼光看了她一眼,用生硬的普通話回應她:“關你屁事”,接著邊和同伴用極快的方言交流起來,眼睛還時不時望向趙寒梅,看得趙寒梅一陣陣的頭皮發麻。
趙寒梅甚至在市區幾處頗為熱鬧的地方多次慷慨解囊,想與他們多攀談幾句,但都被對方的方言給難住了。“說的太快”是趙寒梅唯一的感受。一次問太多的話,又唯恐引起對方的懷疑,隻能彼此之間打打手勢進行交流,但是人家忙著要錢呢,哪有那麽多的閑空陪你“聊天”?
幾次碰壁,讓趙寒梅不敢輕舉妄動了,她隻好每天輾轉在不同的地方觀察著每一位行乞者,希望從中找出相對好說話的人來。
接連七八天,趙寒梅覺得自己真的沒有希望了,有點泄氣,心裏也開始埋怨起李大偉這是給自己找了一個什麽樣的采訪啊。不過再一想,如果是好采寫的調查早就被別人搶先了,哪裏還能輪得到自己?再者說了,不費力氣得來的稿件肯定也沒有什麽轟動效應,反倒是掩蓋不住抄襲事件帶來的影響了。想到這裏,趙寒梅就又有了動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屢敗屢戰的堅持下,她終於在自己所居住小區不遠處的一座過街天橋上找到了一位長相頗為和善的老奶奶,這位奶奶每天早晨6點左右就會帶著孫女開始沿街乞討。更讓寒梅欣喜的是,老奶奶還會說幾句普通話,時不時的與給她善款的人說聲“謝謝”、“好人好報”之類的話語。趙寒梅也注意到了奶奶她們與別的行乞者不同的地方:雖然頭發很亂,衣服很破、手腳很瘦,但是都不髒,
“就是她們了,突破口一定要在她們身上打開。”眼見著一個月的時間已經過了一半,趙寒梅能不著急嗎?遇到了這對祖孫,讓趙寒梅重新找到了希望。
該如何接近?趙寒梅覺得也得講究個策略。女性本就有讓人親近的優勢,而誇獎別人的孩子往往能獲得雙倍的效果。穿著單薄的下小女孩偎依在奶奶的懷中,她的眼中總是流露出害怕的神情讓寒梅覺得格外惹人心疼。於是,憑借著自己是女人的這份優勢,決定先從接觸小孫女開始。
“小妹妹,你叫什麽名字啊?這個蝴蝶結給你戴好不好?”趙寒梅在掏出一塊錢放進他們那個用鐵皮做的盒子裏之後,又拿出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送到了小女孩的身旁。小女孩怕生,看看奶奶,又看看趙寒梅,便將蝴蝶結退了回去。
趙寒梅知道不能太著急,於是就將東西拿回了自己的兜裏。但是趙寒梅看到了小女孩眼中的不舍,隻是沒有奶奶的同意她不敢伸手去接趙寒梅這個陌生人的東西。
第二天,趙寒梅又裝作經過她們的身旁,再次將蝴蝶結遞了過去,但小女孩還是沒敢伸手要,隻是,這次的拒絕明顯比上次猶豫了更長的時間。趙寒梅依舊沒有著急,又拿了回來;
第三天,趙寒梅給她們帶來了包子、熱稀飯和水果,而小女孩一看見這位漂亮的大姐姐又來了,眼中的神情也開始變得像這個年紀的孩子一般正常,眼睛看著趙寒梅那個漂亮的蝴蝶結也不再躲躲閃閃,隻是仰頭哀求奶奶收下來吧。
年邁的奶奶經不住孩子的哀求,自己伸手接過這個蝴蝶結,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說了一句:謝謝。但是對於趙寒梅帶來的包子、稀飯卻沒有伸手去拿。
“這已經很好了,起碼她們不排斥我了。”寒梅十分欣喜。
第四天,趙寒梅依舊帶著熱乎乎的包子、稀飯送給了祖孫倆,沒等做出拒絕的舉動,她便自己轉身走了。
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一點點的接近,逐漸降低了這對祖孫對趙寒梅的提防與警惕,她們有時還會主動與路經天橋的寒梅打招呼。一直到第十天,趙寒梅發現自己的努力終於有了實質性的回報,奶奶邀請寒梅在自己破爛的墊子上坐了坐。
這次,趙寒梅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了,她試著邀請祖孫倆去小餐館吃一頓飽飯。不得不說,奶奶的警惕性太高。雖然和趙寒梅已經看上去很熟絡了,但是仍舊拒絕了趙寒梅的第一次邀請。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或許是趙寒梅的執著打動了奶奶,看著眼巴巴望著自己的小孫女,奶奶終於同意了趙寒梅的請求。
一個雨後的清晨,奶奶祖孫二人跟著趙寒梅在附近的一個小吃攤上,吃了一頓熱乎乎的油條、稀飯。就著稍微帶點辣味的小鹹菜,小孫女吃的嘴裏“刺啦刺啦”的響。
都說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奶奶等著孩子吃完了之後,主動問寒梅:“閨女,你有啥想問俺的是不?”
“奶奶,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請你們吃頓熱乎乎的飽飯。”趙寒梅知道這個時候不能問太多的問題,否則很容易前功盡棄。
“哦,謝謝你,能看出來你是個熱心腸的好閨女。”
“奶奶吃飽了嗎?飯錢已經給老板了,那我就先走了。”說著,趙寒梅就作勢要走。
“哎,閨女,你√x¥♂♀?????…。”奶奶見寒梅要走,趕緊說了句話,可是寒梅隻聽懂了幾個字。
聽到奶奶喊她,趙寒梅又轉身回來,問道:“奶奶,您說什麽?我沒聽明白啊?嗬嗬。”
“哦,嘿嘿,一著急剛才說了俺們那塊的話,你肯定是聽不懂。”
“奶奶,您是哪裏人啊?好像不是我們這一塊的哈?”
寒梅的這個問題,奶奶並沒有回答,讓原本融洽的場麵有點冷場了。但是奶奶卻又接著和趙寒梅說:“我們說話有時是特意那麽快的,就是為了不讓你們本地人聽不懂在說什麽。”
這,讓寒梅再次見識到了這幫人那不一般的警惕性。就在寒梅正為該如何打消奶奶的警惕性而著急時,一件看似壞事的出現讓寒梅的調查重現一線生機。(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