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調查乞丐幫(中)

字數:3924   加入書籤

A+A-




    與奶奶祖孫的接觸令趙寒梅知道他們對本地人的警惕性太強,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很可能當趙寒梅真的和他們做了朋友之後,他們又要去另一座城市乞討了。

    這,可急壞了趙寒梅。

    急歸急,但是不能在奶奶麵前表現出來。趙寒梅依舊每天早晨借著跑步經過天橋想與奶奶攀談。這就在她請奶奶祖孫二人吃了一頓早飯之後的第三天,趙寒梅發現小孫女不見了,隻有奶奶在橋頭上不時緊張的看著匆匆忙忙上班的人群,好像是在尋找什麽人。

    當奶奶看見一身運動打扮的趙寒梅時,神情頓時一鬆,並且破天荒的主動迎了上來。奶奶的這個舉動讓趙寒梅有些吃驚,心想肯定是出什麽事了。

    “閨女,你發發善心幫幫我吧,俺那小孫女病了,那頭滾燙滾燙的,這一晚上就一直在迷迷糊糊的。”奶奶也顧不上平時裏的那些拘束了,伸手拉著趙寒梅的衣服就急急的說道。

    “奶奶,您別著急,小囡囡(那個小女孩的小名)怎麽了?”

    “可能是發燒了,昨天被雨淋了,你看這可咋辦?”

    “囡囡現在在哪?”

    “這孩子都走不了路了,我也背不動她,讓在家躺著呢。”

    “那您快帶我去吧,孩子發燒可不是鬧著玩的,很容易燒出毛病的。”

    一聽趙寒梅要去自己住的地方,奶奶猶豫了。

    “閨女,你能不能幫我去買點藥就行了?我肯定俺那孫女就是發燒了,吃點藥肯定好。”

    “奶奶,這都什麽時候了,您還不相信我啊?等我去買了藥您再拿回去,孩子的病不給耽誤了嗎?”

    心急的奶奶一時間也沒了主意,但想想家中那個病重的孩子,奶奶仿佛下了很大的決心,說;“走,我知道你是個好人。”

    奶奶的年紀大,趙寒梅看著老人的身影心中估計得有70多歲了,可是著急家中的孩子,這位老人走路甚至比寒梅還快,終於喘籲籲的將寒梅帶到了位於市中心的一片拆遷區內。趙寒梅知道這片拆遷區,是在年前才開始動工拆遷的,這些老樓房都已經被拆的隻剩下基本的框架,窗戶、門早就沒有了。而奶奶口中所說的“家”,其實就是這些等待拆遷的老樓房。四處透風不說,隨時都有被驅逐的可能,更為關鍵的是,這已經屬於拆遷區域了,樓房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性,住在這裏真是太危險了。

    而趙寒梅在一棟稍微完整的房子裏看到了蜷縮在草席上的小囡囡。此時的囡囡已經閉著那雙漂亮的大眼睛開始說胡話,趙寒梅伸手試了一下囡囡的額頭,燙的嚇人。趙寒梅趕緊抓起囡囡的小手,將她背到了自己身上,對奶奶說:“奶奶,這孩子病得不輕,我得帶她去醫院。”

    一聽要去醫院,奶奶猶豫了。去醫院看病自己沒有錢不說,趙寒梅畢竟是個外人,能放心的將孩子交給她嗎?此時的奶奶因為著急帶著趙寒梅回家,已經是氣喘籲籲再跟著去醫院隻會耽誤時間。

    趙寒梅知道這位老人的顧慮,看著老人誠懇的說;“奶奶,你相信我,我是想幫助你們的。你如果還是不放心,我就把我的身份證先押給你。但是不管怎麽說,這孩子的病不能拖了,咱先去醫院好嗎?”

    老人看了看因為發燒滿臉泛著不正常潮紅色的孫女,又看了看真誠的趙寒梅,已經是帶著梗咽的聲音對寒梅說:“閨女,奶奶謝謝你了,求求你救救這個這個苦命的孩子吧。”

    得到了老人的準許,趙寒梅趕緊背著小囡囡出了這棟危樓,從路邊攔下了一輛出租車直奔最近的社區醫院。

    趙寒梅一個人帶著孩子掛號、看醫生、掛吊瓶,一直忙活到下午小囡囡才醒了。她看見身邊沒有奶奶,就嚷嚷著要找奶奶,趙寒梅也知道不能讓小女孩離開老人的時間太長,就和大夫商量了一下,等著燒退了就帶著孩子先走。不過,寒梅還是給孩子買了一些退燒藥,以備病情反複。

    當趙寒梅背著孩子出現在那棟危樓前時,老人正著急的來回走著,看見自己的小孫女平安回來不禁喜極而泣連忙將孩子摟在懷中,老淚縱橫。趙寒梅其實很能理解老人此時的感受,將孩子交給一個陌生人實屬無奈之舉,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孩子病死吧。可如果將孩子帶走的是壞人的話(要知道那會人販子已經成為社會公害了),或許老人這輩子就再也看不見這個孩子了。這會兒看見孩子完好無損的出現在自己的麵前,怎能不高興?

    已是風燭殘年的老人千恩萬謝的感激著趙寒梅,不僅徹底的放下了對趙寒梅的警惕心,還邀請她到“屋”裏坐坐。

    聽聞老人請自己進屋,趙寒梅心中一喜:難不成自己的調查又有希望了?

    趕緊跟著老人又走進了這棟危樓,這時,她才有時間仔細的將老人的“家”看了個清楚。這裏的破敗深深的震撼了趙寒梅。她很難以想象在這五彩斑斕的城市中,還有如此貧窮的生存者。

    這裏,或許都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家”了:即將要拆遷的危樓已經沒有窗戶和門,四處都能感受到涼風襲來;地上鋪滿的破爛草席就是她們的床;因為拆遷的原因,主樓體的牆上已經出現了一道道很大的裂縫;在靠近廁所的附近有一些日常洗刷的盆盆罐罐,都已經髒的不像樣子了;趙寒梅沒有找到做飯的炊具,想想也是,他們在平時的行乞中也能收到一些人給予的食物,想必就是一天的飯了。趙寒梅在地上靠窗戶的一個稍微厚點的草席上看見了奶奶的小包裹,那是她乞討時經常帶著的。

    “奶奶,這裏是不是還有很多人住啊?”

    “嗯,旁邊不遠的那棟樓也有幾十個人住著。”

    趙寒梅還從奶奶的口中得知,奶奶和小孫女來自遙遠的南方,是從一個破落的小村莊裏走出來的,與她們一起來到海城的基本都是一個村子的村民,暫且稱為h省t縣某村的村民吧。他們會約好幾天一碰麵,商量著要不要換換地方,找到下個要前去的繁華城市。

    “奶奶,您這麽大年紀了,沒有子女養活嗎?他們就忍心讓您出來行討?再說您的孫女還這麽小,每天風餐露宿的太遭罪了”趙寒梅問道。

    “村子裏實在太窮,年輕人都受不了村子裏的貧窮,都進城打工了,就留下我們這些老人孩子。想起來了就給我們寄點錢,有時一年人也見不著,錢也沒有,不出來行嗎?我們老的走了,不能把小的留在家裏等死啊,帶出來著也是沒辦法的事。”

    “你們一起來了多少人?都是街坊鄰居嗎?”

    “差不多吧,基本一個村子裏能動彈的老人孩子都出來了,得有將近一百人吧。有些實在不能走的就留在老家了,咱們走的時候將家裏的存糧都送過去了,唉,也不知道他們能吃多久,吃完了可怎麽辦呢?”

    “你們就這樣漫無目的的走出了村子,等那些離家的年輕人回家時找不到你們怎麽辦呢?”

    “嗬嗬,他們每年能回家的日子就是快過年的時候,那會我們也就都回去了。過年,總得回自己的家才叫年啊。”

    “奶奶,你們下個城市想去哪?”、

    “奶奶,你們這樣一天能要到多少錢?”

    “奶奶,您想過有一天會過上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嗎?我想幫助你們,您相信我嗎?”這話匣子一經打開就關不上了。祖孫倆將“乞丐幫”的原原本本都講與了趙寒梅聽,讓趙寒梅震驚的聽到了一個畸形農村裏老幼留守的故事,一群可憐人背井離鄉行乞的曆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