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趙寒梅的理論
字數:5199 加入書籤
2014年,傳統紙媒真的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外地竟有紙媒承受不住新媒體的攻勢,不得不開始裁員、降薪。
海城日報社也不例外。
閆峰不得不看緊了手中“海岸線”這張王牌,期望能夠在此番衝擊中為海城日報社擋下致命的一擊。
他將報社裏最優越的資源都給了趙寒梅予以支配,無論是人員配置還是資金流動,都是一路綠燈。
自從海城日報社收購了海岸線之後,海岸線的辦公地點也搬到了報社的11樓。
閆峰為了表示自己對海岸線的重視,將整個日報社中視線最好的一層樓給了趙寒梅。海城早報在12樓辦公,由於趙寒梅還兼任的早報副總編的位置,這樣的安排也是為了方便趙寒梅的日常辦公。
每個周一上午,是海城日報社決策層的例會。按理說,趙寒梅不是黨委成員,沒有資格參加這個例會,可是閆峰卻對她破了這個先例。不僅讓趙寒梅出席會議,更讓趙寒梅每次都在會議上做重要發言。
曾經有一段時間,這個周一的例會隻是由閆峰做了上周總結之後,再由趙寒梅補充一下,就散會了,其他人根本就沒有發言的機會。
閆峰做了將近二十年的海城日報社當家人,沒有人敢質疑他的權威,可是對趙寒梅卻不一樣了。
海岸線的員工薪資待遇比其他部門的員工明顯多出1000塊錢,隻要是當初主動報名在海岸線工作,基本都有一官半職,社長這樣明顯“偏心”的分配,引起了報社裏其他部門的不滿,譬如說,海城日報社的“龍頭老大”——海城日報。海城日報戴著黨報的頭銜一直沒有將海岸線放在眼裏。特別是日報的總劉棟梁,一直對海岸線對日報挖牆角這事耿耿於懷。
劉棟梁憑著自己在日報社經營多年的老資格和黨羽眾多的優勢,處處排擠趙寒梅。
圍繞趙寒梅的種種傳言又開始成為報社人飯後茶餘的談資。隻不過,這次散布傳言的人變聰明了,沒有將閆峰牽扯其中,隻是有關趙寒梅自己的私生活。
可是,此時的趙寒梅雖年輕、資曆尚淺,卻並不代表她就能被人隨意欺負了。她已經抓到了屬於自己的一份權利,雖然這份權利的末端仍舊是被閆峰牢牢拴住的。
被傳言騷擾的趙寒梅終於在一次例會上,爆發了。
她先是經過了閆峰的同意之後,開始了自己在海城日報社的第一次公眾演講。
“各位前輩們,請允許我將我心中的一些想法講出來,這將會耽誤大家二十分鍾的時間。”趙寒梅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我知道,海岸線的一些政策讓咱們報社的其他部門有些尷尬。畢竟,都是日報社的員工,為何在薪資待遇、還有崗位安排上會有這麽大的差距?,就是我要講的這份差距的原因了。”
趙寒梅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份即興演講,日後,竟然成為了媒體圈內津津樂道的談資。
“我想問大家,你們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之間最近的接觸是什麽?是手機。大家可以看看,就在我們開會的時候,有多少人時不時的看一眼自己的手機?你們每天早上起來,不看電視聽廣播,不看報紙,卻都能坐在馬桶上在自己的手機上就能看完所有的熱門信息。電視、紙媒,讓每個人在規定時間、規定的地點看咱們的記者們預先寫好、排好的內容。而手機呢?可以讓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到任何想看的內容。這就是手機的優勢。試問一下,在坐的所有前輩們,你們手中的媒體形式,哪一種能夠做到手機的快捷方便?”
趙寒梅的一連串問號,確實難住了在坐的每個人。因為他們都是做了大半輩子的紙媒。一貫的夜郎自大已經讓他們喪失了對新事物造成的威脅的判斷能力。
趙寒梅見無人應答自己的問題,便接著往下說:“我想再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麽叫做移動互聯網?可能很多做了半輩子的媒體人都不能將這個簡單的問題講清楚,更何況要弄懂它對傳統媒體帶來的衝擊。移動互聯網最明顯的改變是在新聞的形式上,在互聯網上看新聞,你看新聞不是看新聞本身了,而是開始看後麵的跟貼。我的海岸線重在策劃後麵的跟帖,我需要大量的跟帖來培養一個一個的熱點,用這些熱點來吸引廣告客戶。如何策劃熱點?我就需要我手下的們開動腦筋,想方設法的為我培植熱點。這樣的工作量有多大?海岸線的一個,需要自己策劃熱點跟帖,挨個查看每個跟貼的內容,即便是這個跟帖就是讀者一時興起在上麵跟了一句國罵,都要斟酌再三,為何讀者會如此反應。可以這樣說,海岸線的工作量太大,一個人幹了三四個人的活,我個人覺得給她們多點工資,合情合理。”
然後趙寒梅直接說明了自己的海岸線為何能獨立於整個海城日報社,擁有獨立的財務部門。她說,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瘋狂席卷之前,如果我們的記者還隻是傳統的製造文字、內容,卻不懂得將新聞作為產品進行運營和推廣,早晚被大浪淘沙。而如何學會將新聞進行運營和推廣,就需要從頭培訓傳統媒體人的理念。這些,都需要有充足的金錢做後盾。海岸線擁有獨立的財務部門對於後期的運作,都是極為重要的保障。
趙寒梅還拿出了海岸線娛樂部主任吳四月做的一份創意策劃報告書。吳四月在這份報告書中列出了幾個很重要的觀點,如何將策劃做大、做火。吳四月認為,策劃一則新聞,想引起讀者們的關注,必須具備以下幾點:一,任何大的策劃必須要具備爭議性,有正反方意見的表達,這就可以涵蓋很多層麵的人來關注;二要有基本的民調,一則新聞連個基本的民調都沒有,談何熱點?三要將這則新聞帶入一個社交的環境裏閱讀,現在都是網絡虛擬,不知道你的真實名字卻能談得熱火朝天。趙寒梅自豪的將這份報告書打印了十幾份,分給了在坐的每一個人。
“我想,如果你們的媒體中也有人能夠做出這樣的報告書,媒體轉型指日可待。”最後,趙寒梅在自己的發言末了特別感謝了各個部門的“老大”們,感謝他們允許了自己部門裏的精英轉崗到海岸線。並承諾,今年年末,海岸線的廣告創收不少於一個億。
一個億啊!不少人對於趙寒梅如此的誇下海口表示驚奇,不過再一想,早在海岸線剛剛在報社站穩腳跟的時候,趙寒梅已經拿回了5000萬的廣告合同,還是現金。按照海岸線現在的發展態勢,年末衝破一個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隻不過,她這麽一個年紀輕輕的女人,憑什麽能擁有如此好的發展平台?這讓很多人都覺得不服氣。
如果海岸線真的像趙寒梅說的這般好,為何當初閆峰不將收購海岸線的重任交給自己呢?想到這裏,個個人心裏都覺得不痛快,隻不過當著閆峰的麵不敢輕易抱怨。
閆峰浸淫官場多年,怎能不知這些人的心中所想?隻不過,他也覺得事情已經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沒有必要再說之前的事情,。隻要她趙寒梅能將這個重擔挑起來,以後看誰還敢說三道四。
說到底,還是要以業績論英雄。
但是海城日報社畢竟是經營了多年的傳統媒體,這些媒體人大多的思維已經僵化,不會變通。閆峰雖然年近六十,思想卻一直處在潮流的前鋒,他覺得正好可以借著趙寒梅的這個話頭,給他們好好的上一課,也便開始了一段發言。
“同誌們,咱們的小趙說的我希望大家能夠好好想想。互聯網時代,咱們真的不能再固步自封了。我們是了一個消費的時代,這個時代裏更加娛樂化、生活化,年輕化。這讓我們的媒體變得不再像以往那麽的嚴肅了,大家不再追求一些高上大的理論和概念而是追求一些物質上享受,距離生活、服務更近、更方便的享受。我最近還聽了一個新的名詞,叫做碎片化閱讀。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的記者要利用分眾化,要利用熱門資訊來推進內容營銷。在內容都出來以後,新媒體人還要根據用戶點擊來改標題,測試製作什麽樣的標題來吸取更多的點擊。這些,咱們的海岸線都已經在很好的運作了。介於平台的限製,我知道紙媒是沒有辦法達到後台運作這個程度,但是也希望咱們能夠團結一致,紙媒為海岸線提供好的新聞資源,海岸線甚至可以運營新聞背後的跟貼,往跟貼裏注水,以此來引發新聞傳播的熱點。有了熱點的傳播,咱們還怕沒有廣告資源嗎?”閆峰說的掏心掏肺,甚至用了從來沒有過的低姿態懇請大家能夠幫助海岸線發展壯大。
社長都如此說了,以後,誰還敢對海岸線指手畫腳?
況且,趙寒梅的一席理論確實讓很多媒體老人耳目一新。他們也知道新聞需要運作,熱點需要培養,卻沒有想過該如何更好的結合當前的形式做以創新。
而很明顯的,趙寒梅的理論得到了閆峰的認同,他們二人幾乎是在會議上唱了一段雙簧,但是說的話卻都是無懈可擊。
再想想,趙寒梅年紀輕輕就擁有了這麽令人眼紅的職位,則能不惹人妒忌?隻不過,她敢知名舉報李大偉並將之送進監獄,也讓人看到了趙寒梅心狠手辣的那一麵。
沒有足夠的實力,真的無人再敢招惹這個女人半分了。而各家媒體的負責人也表示,以後,他們得到的新聞資源願意與海岸線共享。
------題外話------
推友文:《豪門權寵之隱婚暖妻》
月上雲初/文
低調、內斂、清風朗月。他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商界傳奇,談笑間卻能將對手置之死地。
呸!喬岑斜眼,通通都是屁話!分明就是腹黑毒舌,吃醋成性!
溫婉、雅致、氣質如蘭。她是隱於人後手段過人的世家名媛,抬手間便製敵無力還擊之境。
嘖!霍少咋舌,確定這是喬岑?分明就是……老婆我錯了,這說的就是你!
【小劇場一】:
某男負手麵向喬岑:今天,我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喬岑皺眉:什麽?
某男突然單膝下跪,手舉鑽戒:嫁給我,我一直就很愛你!
喬岑挑眉:那你不直的時候呢?(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