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新聞事故

字數:6930   加入書籤

A+A-




    趙寒梅得武尚君一番說教,受益匪淺。回去之後找來陳鳳和人力處的老總,一起研究改革工資方案和用人製度的每項變革。

    可是工資製度的改革首先收到了陳鳳的質疑。

    不出意外的,幾乎是受到了所有人的反對。可是卻又不得不推行下去。因為大家的潛意識裏都知道,報社現在的狀態是不正常的現象,長此下去,倒閉關門是唯一的出路。

    既然現在有一位老總肯殫精竭慮的為大家出謀劃策,想辦法,還有什麽強硬的理由再去反對?再就是,大家夥的心裏都很虛,他們知道自己的不作為還能夠領一份不薄的薪水本就是理虧。

    於是一些原本是高級職稱的老員工工資水品一下退回到了解放前;一些剛剛入職的小記者,因為肯幹活、肯賣力,拿到了一筆不菲的工資。

    這麽一比較,一些感覺自己有點資質的老員工們心裏開始不平衡了。我幹了二十幾年,工資竟然還拿不過一個毛頭小崽子。大家不敢明理反對,卻是暗地裏給趙寒梅找了不少的亂子。而這一亂不要緊,員工們幹事是更加不認真了出了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新聞事故。

    海城三麵環海,每逢到了雨季更是連綿不斷。早報的編輯在看到當天下午4點的天氣預報,說是當天夜裏就會有大暴雨,第二天將持續強降雨。正好趕上那天的新聞版麵上缺稿缺的厲害,編輯想都沒想,找了一張以前的資料片,上麵是雨夜裏,人們被暴風雨給刮的東倒西歪的背景。一版的頭題上則用粗黑的字體寫著:昨夜暴雨侵襲,海城一片汪洋。

    可是,第二天,海城不僅沒有下起大暴雨,還出現了難得的豔陽天。這下可好了,海城的老百姓們撥打報社的投訴熱線一個緊接一個,脾氣好點的讀者會埋怨幾句也就罷了,遇上暴躁的,直接就開口國罵了:你們他媽的這是辦的什麽破報紙,愣是把個接熱點電話的小姑娘罵哭了好幾次。

    自己這都是招誰惹誰了啊?一天下來,被大家罵的是個狗血噴頭,小姑娘氣呼呼的去找了辦公室老汪,直搖頭說自己要請年休假,不幹了。

    這麽烏龍的新聞竟然出現在了一份當地報紙的頭版頭條,換給誰都會覺得報社這新聞弄的也太不靠譜了。早報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粗略估算了一下,廣告投入瞬間下滑了5個百分點。

    這件事情讓趙寒梅大為惱火。

    看來,改革用人製度和工資,真不是件簡單事。趙寒梅決定給大家再開個大會,通報批評鬧出烏龍新聞的直接負責人,也該給那些蠢蠢欲動的人上個緊箍咒了。

    自從趙寒梅第一次以報社社長的身份出席全體大會,發現會議紀律很不好時,趙寒梅就責令老汪一定要整治一下這股邪風。直到今日,報社開大會時,人人都是提前十分鍾進場,這讓趙寒梅很是滿意。

    一開始,趙寒梅給大家講了一個冷笑話。

    “我今天早晨是被一位市領導的電話吵醒的。本以為是咱們申請的市裏資助那回事有了著落,興奮的我一個高就蹦了起來。可是接通電話之後,領導在電話那頭好一頓訓我,原來外麵明明是晴空萬裏,可是咱們的早報上卻是大雨瓢潑。昨天晚上明明吃燒烤的人遍地都是,可是咱們的報紙上卻是登出了有人冒著風雨連傘都大不住的照片。領導問我,難不成我在的海城市和你們報社知道的海城市不是一個城市,真是出現了兩個時空了?美國的那科幻大片真實上演了?”

    “說實話,領導的這句話把我給問懵了。那會剛剛早晨6點,我自問雖然我加夜班,但是每天早晨卻也是不到7點就起床了。可是沒想到領導們起的更早,也就更早比我知道咱們報社裏鬧出的這通大烏龍。我很慚愧啊,真的,慚愧我自己竟然連這點事情都得領導來過問我才能知道。”

    “大家夥誰能告訴我一聲,昨天晚上由我們早報報出來的這場下在海城的暴風雨,究竟是去哪裏了?還是說咱們的編輯是未卜先知,把幾天之後的大雨提前搬到了版麵上?”

    說完,底下就坐的人竟然都笑出了聲音來。

    趙寒梅很生氣他們怎麽笑出來的,明明是件很悲哀的事情,可是為什麽到了自己的員工這裏卻成了一件好笑的事情呢?

    坐在前排的人看見社長的臉色並不好看,也就趕緊停止了笑聲,可是後麵的人根本看不清社長的臉色,這稀稀拉拉的笑聲就持續了將近五六分鍾才停下來。

    趙寒梅不得不佩服這些心寬的人們,有些無可奈何。“大家覺得很好笑嗎?可是我反倒是覺得這是件太可怕的事情了,這是真正的新聞事故啊,同誌們,我真想問問大家,有什麽可笑的?是在笑我們自己太荒唐嗎?”

    頓時,大會議室裏鴉雀無聲了。

    大家都知道新社長平時一般不愛發火,可是一發火就不是小事,頓時都不敢吱聲了。

    “我想問問大家,這樣的事情為何能夠出現?我私下裏已經問過這位版麵編輯了,他給我的解釋是,當天的頭版頭條缺少好新聞,正好看天氣預報中報道的有大暴雨,他就自作主張弄了張以前的資料片,自己又糊弄了點文字,給簽在稿子裏了。”

    “不知道你們聽了之後是什麽感覺,反正我是覺得這樣做新聞真是太可怕了,已經可怕到了無知、大無畏的程度上。說的難聽點,以後你們自己怎麽沒有了工作的,都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沒有稿子,沒有好片,就可以隨意臆造新聞嗎?還有,為什麽會沒有一張可以上頭版的照片,沒有一篇可上頭題的稿子?咱們的記者呢?都忙著出去拉廣告了嗎?你們忘記了你們的職責是什麽了嗎?你們是新聞工作者,是記者,是編輯,幹的是實事求是的事情。新聞啊,怎麽可以自己編造呢?那還配叫做無冕之王嗎?”

    “我給各個報紙成了廣告事業部,我想請問一下,記者編輯們,你們還知道有這個部門的存在嗎?你們削尖了頭腦的出去拉廣告,你們的本職工作呢?你們的新聞理想呢?”

    趙寒梅越說越生氣,有些氣急的抓過旁邊的水杯,猛地灌了自己幾口水,險些嗆著。

    這時,下麵開會的人開始竊竊私語。“切,工資就那麽一點點,還談什麽理想?”“你是社長,規則都是由你定的,你問過大家的意見嗎?”“有什麽了不起的,不就是上錯了一張新聞圖片嗎?至於發這麽大的火嗎?”……

    趙寒梅雖然聽不見大家夥具體在議論什麽,可是從大家那種不屑一顧的眼神中,趙寒梅能感覺出來大家夥的那種不屑的目光。她有些寒心大家的那種態度。

    “剛開始的時候,報社出台讓大家都出去全員拉廣告時,我知道,下麵罵聲一片,說是我自己可是個記者啊,出去拉廣告,丟死人了,不同意報社的政策。後來,大家夥嚐到了拉廣告的甜頭,都開始出去拉廣告,想得到年底那些不菲的提成。於是你們開始你爭我奪的互相拆台,挖牆角。”

    “報社讓大家都出去拉廣告不是為了讓你們互相爭鬥,是想讓大家夥都能夠集思廣益,多想想策略,怎麽才能讓更多的廣告商願意投入廣告宣傳。這樣鬥來鬥去的,最後損失的是報社的利益啊。有人說,反正是你報社的利益受損失了,關我什麽屁事,可是你想過沒有,沒有報社了,你們就是失業人員,我說句難聽的話,就咱們在座的人群中,有幾個人敢排著胸脯說罵我找工作不愁,有的是單位排隊等著要我呢。這樣的人確實有,我也相信他們有這樣的實力,可是,咱們大多數人,恐怕是很難再找到下家了吧?”

    “今天開大會,我把醜話說在前麵了,從今天開始,你們手中有哪個客戶趕緊都記下來,去辦公室那裏報名,記錄在案。今年這個客戶是你的,明年、後年、大後年就都是你的,別人即使從你這裏搶去了廣告費用,到時年底的提成也是你的。所以,大家就不用再去費勁心機的互相爭鬥了。至於讓記者編輯出去拉廣告的政策現在還沒有變動,大家還是可以出去搞創收的。但是首先要保證將新聞業務給我弄好了,否則,你就不用幹記者了,直接去廣告部做業務員就挺好的。這是我今天要說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咱們現在的新聞事故是大錯也有,小錯不斷,至於那種一篇稿子裏出現三五個錯別字的我都沒給計算在內。類似於今天的發生的種新聞事故,不管你們是怎麽想得,在我來看已經是大事了。出了這種事情,一定要追究負責人的責任,從上到下,一擼到底。以後,再出現新聞事故一律用今天的規則來執行。”

    “第三,報社現在正處在改革立新的階段,我知道肯定會損害部分人的利益。你有意見可以單獨找我談。可是誰如果再敢在背後使小動作,別怪我不客氣。大家都是聰明人,知道自己應該拿多少錢,知足常樂不是嗎?”

    趙寒梅說話的時候底氣十足,一種上位者的氣勢壓倒全場。她相信即便是心有不服的人也不會在此時提出異議,而她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於是,這場由社長親自製定規則的大會就在這麽壓抑的環境中結束了。大家都偷偷的送了一口氣,幸虧沒有在大會上將自己當成典型。因為照剛才的那個架勢,社長可真是生氣了啊。

    於是,本來已經快是進行不下去的各種製度改革,又在趙寒梅的強壓下,艱難進行了。

    陳鳳用了幾個通宵的時間做出了報社所有人的工資表格,新的工資表格並不是參照原有的職工職稱,而是結合了工齡,再根據每個人當月的考核業績,算出基本工資與獎金。

    每個人的基本工資是喲啊參照工齡的,工齡長的人,基本工資水平就會高些。比如說,你在報社幹了20年,基本工資就是1500元,每少一年,就減去幾十元的基本工資。這是陳鳳給趙寒梅出的主意。因為如果真的一味的根據每個月業績進行考核發工資,可能有的老員工要喝西北風了。如果多少結合一下工齡的話,或許還能有些補充,不至於少的太明顯。

    再就是根據業績考核發放獎金,這才是真正公平的計算方式。能者多得,以記者為例,每個月寫的稿子多了,就多拿獎金,那麽綜合一下,所得的工資肯定就高了。

    趙寒梅讓陳鳳取消了對於一部分老員工的所謂的“固定工資”。這些固定工資是報社對於老員工的一種補助。無論你是否為報社出力了,可是在你的工資條裏都會有2000——3000之間不等的固定收入,這還不是基本工資。

    趙寒梅讓陳鳳粗略的計算了一下,這部門固定工資每個月就要支出將近30萬元,就是為了補助那些老員工。趙寒梅覺得這部分錢花的太冤枉。為什麽要給他們這些補助?該有的工資和獎金也都有了,為什麽還要發這些所謂的固定工資?

    陳鳳偷偷的告訴趙寒梅,這部分工資其實就是當年王大慶為了討好那些老員工的手段。報社裏一向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當一個人要升職時,必須有人推薦,而這些老員工當年都是在重要崗位上擔任重要職責的。王大慶為了讓他們推薦他當財務處的老總,不惜使出這麽個方法來。而他也不知道當時給閆峰灌了什麽**湯,閆峰竟然也是同意了。

    “這麽說我如果現在取消這部分工資,那些老家夥也不會鬧出什麽幺蛾子來了?”趙寒梅問陳鳳。

    “一點不鬧騰是不可能的,可是他們也捅不了天來,現在他們這些人都是快退休了的。等退休了就開始拿退休金了,到時候工資也就差不多了。”陳鳳也是早就看不慣報社裏的工資發放標準了。趙寒梅此舉是深受她的讚成的。

    接著就是用人製度。趙寒梅頂著所有人的壓力,在招聘會上招來了十幾個應屆畢業生,並且都親自一一麵試。最後留下6名品質優秀,業務能力強的大學生來。

    對於趙寒梅在報社資金緊張的前提下還招納新人的決定,召開黨委會的時候,幾乎是所有的黨委人員很反對。

    “社長,現在各家媒體都在裁員,可是你怎麽還在招人呢?這無疑是個負擔啊。”說話的是早報老總王凱。王凱原本是個很精明的人,可是趙寒梅此次招來的留個新人中,有三個人被她排到了早報。王凱覺得這三個新人完全是多餘的人,隻是給媒體增加了一份負擔。

    “王總是覺得現在咱們報社招納新人是種負擔嗎?我卻不覺得。咱們報社現在需要的是新的麵孔和力量,帶動一片生機勃勃。咱們報社現在屍位素餐的人太多,否則,怎麽會連一個頭版的編輯都會造假新聞的現象出現?招來的這些新人,我希望大家能夠重點培養,早日將他們鍛煉成棟梁之才。”

    趙寒梅此話指的是早報頭版頭條刊發了一則並不存在的大暴雨,說的王凱臉紅一陣白一陣。

    “這麽些沒有任何背景的大學生肯出力、肯吃苦,沒有那麽多的歪歪毛病,也不會那些歪風邪氣,這也正是我們報社現在所缺少的。咱們的老記者們現在都是滑頭的很,相信大家比我更清楚。”

    “馬上就要舉辦第二界的房展會了,我希望各家媒體能夠拿出詳細的策劃方案,到時擇優使用。被使用的房展會策劃方案將會有獎勵。海岸線要做好擔當重頭戲的準備,還請王總選好骨幹記者,到時隨時都會有突發采訪。”趙寒梅對海岸線的現任老總、以前的日報副總編輯王傲軍說道。

    王傲軍很會察言觀色,他主動說:“社長,海岸線現在正在擴大規模,正是需要骨幹記者的時候,如果可以的話,新招來的大學生,可以分個我們幾個嗎?”

    王凱在心中暗暗罵道:馬屁精一個。

    趙寒梅知道王傲軍是在變相的支持自己的決定,很高興的說:“行,一會到人力處那自己領人吧。好了,今天的黨委會就開到這裏吧,大家誰還有不同的意見隨時可以去辦公室裏找我。”

    在座的人都知道這隻是句客套話而已,誰敢去自討沒趣說說和社長不同的意見啊如果說閆峰是個獨裁者,那麽,趙寒梅則可以稱之為海城的“鐵娘子”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