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發展實業(一)

字數:6976   加入書籤

A+A-




    可是發展實業,談何容易?

    原本趙寒梅與莫氏簽訂了協議,海城日報社出地,莫氏蓋樓。可是由於莫氏莊園的銷售並不是很理想,蓋大樓的計劃也就無限期的延遲了。

    而海城日報社雖然與各大房地產商都簽訂了協議,每年定期舉辦房展會,可那終究隻是個平台而已,說白了就是個中介的性質,距離實業差了不是一點點。

    該發展什麽實體經濟呢?

    趙寒梅沒有什麽好的打算。她覺得黃磊是個商人,應該會有點好主意吧。

    “什麽?你想發展實業?媒體可是少有這樣的先例啊。你敢投資嗎?”黃磊對於趙寒梅的這個想法有些不認同。要知道,發展實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現在的海城日報社缺的就是錢,怎麽可能拿出一大筆錢來投資呢?

    “自古以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的,不是嗎?”趙寒梅仍舊堅持自己的想法。

    “那你有具體的方向嗎?現在全球的大環境都不景氣,哪行哪業都在降薪裁員,你要發展什麽呢?”黃磊還是有點擔憂。

    趙寒梅也是因為沒有好的想法才找來黃磊商量,可是如今看他並不是很認同自己的想法,也就沒有再繼續與他商議這個問題。

    正當趙寒梅感覺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時候,武尚君的登門,讓趙寒梅看到了一絲曙光。

    趙寒梅對於武尚君的主動登門拜訪有點吃驚。要知道,他現在已經在購物狂發展的很好了,沒有必要再與海城日報社有任何瓜葛。

    可是他此番主動登門,想必是有事相商。

    “武老師,快請坐,您怎麽有時間回來了?蘇城那邊不忙了嗎?”趙寒梅知道武尚君此時已經將家搬到了蘇城,回海城肯定是因為有事。

    武尚君看這時的趙寒梅也是能夠獨當一麵的帥才了,心中一陣欣慰,因為這可是他的高徒,做老師的肯定很高興看到自己的徒弟如此有成就。“前天回家祭奠老人,就順便多請了幾天假期,這幾天沒什麽事了,就想過來看看你。”武尚君說道。

    “嗬嗬,有勞老師掛記了。正好,老師,您見多識廣,我正有件事情沒人商量苦惱呢。看看您這有啥高見不?”趙寒梅趕緊將自己的想法提了出來。

    “哦?什麽事情能夠難住我們的寒梅啊?說來聽聽?”武尚君喝了一口趙寒梅遞上來的茶水。

    “是這樣的老師,前一陣民生晚報又給咱們報社下了絆子,好在我找到了他們的破綻,負責後果不堪設想。這次我也沒有客氣,也給他們使了陰招。不過,從這件事情上我突然間想到了一件事情。”

    “報社在人們心中的定義從來都是文化單位,但是現在與以前的情況大不相同。以前的報社是事業編製,有政府的扶持,可是現在的報社卻是事業編製企業管理,咱們的員工都是企業編製。說句難聽的話,一旦報社撐不住了,這些企業編製的人員都要麵臨失業的困境。其不說咱們單位裏有很多人夫妻雙方都是在報社工作,單是那些年紀稍長的人,除了報社的大門,我都替他們著急,他們除了會寫新聞,真是啥技藝也沒有了。”

    “這些人經不起失業的打擊的,而報社目前的狀況卻是極為令人擔憂,也是經不起任何風吹浪打。因此,我想有國才有家,隻有報社重新強大了,我們的員工才能真正的過上安心的日子,才能有心思真正靜下心來做新聞。”

    “哦?那你是想將報社重新振作起來了?怎麽振作?你自己也知道如今的狀況與以往不同,沒有政府的扶持,報社就是一家企業,需要參與競爭的。你不可能逃避時代的潮流,獨自發展的。”武尚君從趙寒梅的口中聽出了不一樣的信息,或許,與他此次前來的真正目的有所相同。

    “我想發展實業,武老師,隻有有實體經濟的支撐,才能真正的將自己的腰板給挺直了。”

    果然,與自己的想法有些相通,不愧是自己的徒弟,想都這裏,他心中不禁一陣欣喜。

    “發展實業?可是你知道報社適合發展什麽實業嗎?”

    聽武尚君如此問自己,趙寒梅原本眉飛色舞的神情頓時落寞了。“就是因為還沒有合適的方向,我才不得不將這個想法暫時擱淺的。可是,武老師,我是真的想做點什麽,為現在的報社改變一下現狀。”

    “前幾天,我去了首都參加了全國的媒體人培訓。我發現,雖然都說現在的傳統紙媒不好做,但是各地的情況卻也並不相同。我們海城位於東部的發達地區,各種行業競爭激烈,就連媒體也不能幸免。可是在西部、南部那些較為落後的地區裏,很多媒體的總編輯竟然都不知道什麽叫做競爭。在他們看來,做新聞的人還需要參加社會競爭嗎?這哪裏是做新聞的人該做的事情?更離譜的是,有一家報社的總編輯做了近兩年的老總,還不知道自己家的報紙每天是多少版麵,報紙竟然還是可以對開從中間折疊的。但是人家這樣的編輯卻從來不愁廣告來源。為什麽?競爭少啊。”

    “但是,這樣的媒體現在趁著還沒有任何競爭,就不好好發展自己,遲早以一天會和我們一樣遭遇困境。就像現在的我們,如果不早點主動出擊,尋找到新的出路,早晚被拍死在沙灘上。”

    “武老師你看,凡是受到了新媒體衝擊的傳統媒體都在吆喝著自己的日子不好過,可是有幾家媒體是在真正的尋找出路呢?總是這麽下去,早晚有一天會被淘汰的。我不想海城日報社有那麽一天,隻想把實業經濟做進新聞裏麵,但是沒有什麽具體的方向。”

    說到這裏,趙寒梅沉默了。

    武尚君何嚐不知道這些道理?按理說,趙寒梅已經是盡心盡力了,然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麵前,盡心盡力並不代表就能夠被認同,就能夠不被淘汰。趙寒梅探索出與莫氏合作蓋大樓,可是因為莫氏的單方麵不合作,報社的商業經濟走不通;趙寒梅還利用報社的大平台將海城的所有房地產商都集中到一起,抽取賣房的利潤點,然而,如果房地產商的日子都不好過了,何來抽點找利潤?

    武尚君在購物狂待了這幾年,學到了購物狂的精湛,卻也了解到了購物狂的一些不容忽視也不可避免的缺點。

    購物狂再怎麽發展壯大,也還是個家族企業,段國章與周傑的意見稍有不合,便會影響整體的進展。雖然購物狂也聘請了外來的專家顧問團,可是這個企業總是他們段家的,“一言堂”的情況總是會時不時的體現在各方各麵。

    從這一點上來講,購物狂的發展是有局限性的。

    相反,海城日報社就不一樣了。這是個好幾千人的大集體,使勁往上屬,還是天朝的產業,容不得“一言堂”的存在,但是卻需要一個好領導的帶領。

    好的領導日報社裏不缺,趙寒梅是最合適的人選了。可是,這個好領導有魄力、有能力,卻沒有經驗和背景。

    “寒梅,你如果真的想發展實業,當老師的要說你一句了。報社發展實業有風險,如果真的要發展就一定要慢慢探索,先從實業的邊角上入手,有資本了,再把事情幹大。不知道我說的話你能不能接受。”

    趙寒梅聽武尚君這麽說,比黃磊一味的打擊自己是好多了,當然會很高興。“嗯恩。老師,風險肯定是有的。但凡是投資都是與風險相伴的。但是一味的固步自封,不敢前進,被大環境所淘汰也是遲早的事情。與其被淘汰了,還不如放手去拚一把呢。您說呢?”

    “你打算怎麽拚?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如今報社還欠著銀行近一個億的貸款吧?你從來了報社償還了這麽多的貸款已經是實屬不易。想要再貸款做實業嗎?”武尚君說道。

    “銀行的錢肯定是不能再貸了,否則,到時利滾利,報社被利息就給壓死了。”趙寒梅堅決不同意再貸款發展經濟。

    “那你的錢從哪裏來?廣告部賬麵上的錢估計留著給員工發工資都很緊張吧?”

    趙寒梅盯著武尚君的臉,仿佛下了決心一般,一字一句的說:“我想把報社現在的這棟大樓賣了,在南郊那塊地上重新蓋一棟辦公大樓。南郊的那塊地是很早以前報社的產業,因為地理位置太偏,在上次的賣房賣地時,無人問津。而現在報社的這棟大樓可謂是黃金地帶。很適合大型商場的介入。這次如果要賣了這棟大樓,我會采取競標的方式,價高者得。”趙寒梅此意很明確,上一次趙寒梅將距離報社大樓不遠處的一塊空地讓給了莫氏,可是至今莫氏也沒動靜,這讓報社很是被動。

    這次如果再要賣大樓,可不能再單純的指望著莫氏了。此時的海城已經進駐了不少國內的一線房地產商,這些大型的房地產商蓋樓不僅僅是局限於住宅區,更傾向於住宅、商業兩用,建立一個完整的商業圈。

    而目前的海城日報社的地理位置恰恰就具備了這些優點。

    “啊?你要賣報社的大樓?”武尚君有些震驚了,如果不是他很了解趙寒梅的為人,肯定會覺得趙寒梅是個敗家子,想方設法的折騰報社家底中飽私囊。

    趙寒梅對於武尚君的反應並不驚奇,也不生氣。海城日報社在海城屹立了近百年的曆史,由於是一座文化單位,已經在海城成了地理標誌。到了這一代掌門人,竟然想到要把這棟建築給賣了,換給誰也不能同意啊?就算是武尚君現在不是海城日報社的員工了,可是他畢竟在海城日報社待了這麽多年,那份情還是有的。更何況武尚君的新聞情懷一直沒變過。

    “寒梅,你知道我此次找你來是為了什麽事情嗎?老師老了,在購物狂待了這幾年,明顯覺得自己的思維已經跟不上你們這些年輕人的步伐了。與其到時被人給趕回來罵我還不如自己選擇明智的離開。我已經和海城的高校聯係過了,他們願意聘請我做客座教授,教授學生們新聞職業寫作。可是你知道我為什麽想要離開購物狂,卻也不選擇回到海城日報社嗎?”

    趙寒梅搖了搖頭,其實她心中是有一個不成熟的答案的。她潛意識裏認為武尚君還是對海城日報社有敵意的,之所以不願意回來就是因為一直解不開與報社這麽多年積攢下的那些過節。

    可是這個答案是不能在自己嘴裏說出來的。於是趙寒梅就故意裝作不知道一般,搖了搖頭。

    武尚君自顧自的繼續說道:“我做了大半輩子的記者,謝了無數的稿子,可是現在卻做不明白了。在購物狂也有新聞網站,經常哪個地方發生的新聞被搜索引擎一搜就搜出來了,轉載,刊發,就是一瞬間的事情。媒體的發展超出了我們這些老人的認知。不做也罷了。可是你不一樣,你還年輕,正是好時候,該拚搏一下的。”

    “購物狂的經營模式你也知道一些,其實說白了,購物狂開始也就是個中介平台,他們提供網站,供網店店主們刊發商品信息,東西賣出去了,購物狂收取廣告費用。這一點上其實與我們媒體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直到後來,購物狂開始擴寬了自己的經營思路,從單一的做網站平台發展到有了自己的實體經濟。而購物狂的實體經濟我們是學不來的。因為他們是利用自己龐大的購物網站售賣自己工廠加工的商品。可是如果報社也學著購物狂那樣發展的話,銷售渠道受限,情況不容樂觀的。”

    “老師,不如報社聘請你做我們的顧問吧?專門負責實體經濟這條路。”趙寒梅聽著武尚君的分析,句句在理,突然間覺得放棄了這麽個人才真的是很可惜。

    武尚君輕輕的搖了搖頭:“不了,寒梅,如果我還想做一些事情的話,肯定也不會再和報社有任何的交集。我累了,從海城日報社到購物狂,遇到了各種事情,受到了各種設計,高校裏,或許不會再有這些糾紛吧。”

    趙寒梅猜想,武尚君在購物狂裏肯定也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是被人穿小鞋之類的遭遇。或許與他屢次向自己通風報信有關吧。周傑,這個女人可是個睚眥必報的人。她當初想報複海城日報社,竟不顧一切的要毀掉報社。武尚君屢次破壞她的計劃,她能輕易的放過武尚君?

    “那老師您就更應該去報社了,都是我連累你了啊。”聽到這裏,趙寒梅越發覺得自己對不起武尚君了。

    “不去啦。這次我回來,一是祭祖,再就是去學校那落實一下聘請我做顧問的事情。不想在職場中再做這些勾心鬥角的事情了。但是來找你之前,我沒想到寒梅你現在的想法與我的想法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我馬上就要從購物狂離開了,希望能夠把裏麵一些精華的東西都教給你,希望能對你發展壯大日報社有所幫助。也算是我對報社能夠盡的最後一份力吧。”

    趙寒梅很感激武尚君的無私。他沒有抱怨海城日報社曾經對他的不公,隻是因為曾經做過對不起自己的事情,想彌補當年的過失;隻是因為自己心中對新聞的那一份執著,還能有人堅持下去,才一次一次的幫助自己、幫助海城日報社。

    這樣的人,真得很值得尊敬。

    “老師,您說的話我都謹記了。即便是我賣了報社現在這棟大樓,有錢了,可是依舊沒有日後發展的方向。您能給我提點建議嗎?”

    “可以仿照購物狂的模式,探索適合報社自己的經營模式。購物狂的網站是麵對全國各地,因此購物狂的工廠所生產的商品就能售往全國各地。額款式海城日報社隻是本地的媒體,渠道也僅限於海城本地。你可以在已經有的那個電子平台上做做文章。據我了解,這個平台是很久以前與購物狂合作的成果。平台主要經營農副產品,你何不在這些農副產品上多考慮一下呢?”

    “農副產品的原材料很充分,寒梅你的老家就可以為平台提供很好的原料供應。等時機成熟了,你可以將農村的地包下來,雇人栽種,這樣農民們也有了固定的工作來源。我隻能給你提供這些建議了。因為我也隻能想到這麽多了。”武尚君說完就想告辭離去。

    t(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