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發展實業(二)

字數:7134   加入書籤

A+A-




    “老師,您就真的不再考慮一下我的提議嗎?我知道您的心理還是舍不得咱們報社的,為何不願意回來呢?報社裏是有很多勾心鬥角的地方,但是隻要現在您能回來,我保證,你的周圍絕對不會有小人出現。”趙寒梅看武尚君要走,有點急了。

    武尚君能理解自己發展實業的初衷,就是個誌同道合之人,她知道,自己選擇的這條路會遇到很多的阻撓,黃磊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

    黃磊雖然沒有阻攔自己,那是因為他還不是報社中的一員,更何況她還想把報社的大樓給賣了,到時報社中的那些個老古董肯定會百般刁難的。有武尚君這樣的人幫助自己,起碼不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麵對趙寒梅的極力挽留,武尚君卻仍舊是堅決的搖了搖頭:“寒梅,我知道你的心情,可是我也是真的有些累了。這麽多年的你爭我奪,就讓我明白了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今天的勝利可能就是為明天的失敗做準備的。我不想再這樣患得患失了。現在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我們這樣的老古董也該退到幕後了。你以後有什麽事情盡可以去找我,我還是你的老師,你還說我的學生,行嗎?”

    “哦,對了,寒梅,你想要把現在報社的大樓賣了填補賬麵的窟窿,這件事不易操之過急,否則很容易適得其反,小心失了民心。但是你可以先將南郊的那塊地給規劃起來,或許會成為你順服大家售賣這棟大樓的最好的理由。”武尚君叮囑道。

    趙寒梅心中很是感激這位老師。

    時間退到多年前,武尚君還曾為了與自己爭奪那個早報新聞部主任的位置,設下陷阱。可誰會料到日後,在漫漫的求職路上幾次三番的幫助自己的人,就是這位老師呢?

    真是世事弄人啊。趙寒梅相信了一句話:種善因,結善果,如果自己當時對武尚君處處緊逼,可能就沒有今日他的傾力相助了。

    看到武尚君如此堅決的拒絕了自己,趙寒梅不再勉強,感謝之後,恭敬的將老師送出了報社的大門。

    發展實業,武尚君建議她從那個電子交易平台著手。趙寒梅才想起,報社裏的這個平台真的可以好好做做文章。她已經在農村聯係了不少農戶為自己提供貨源,由於海城的農產品豐富,平台交易情況一直很好。也是時候發展一下了,當初這個平台成立的時候是當做公益平台的,可是現在名聲已經打出去了,是時候像購物狂一樣發展廣告經濟了。每位在平台上交易的農戶都要根據銷量的好壞,繳納一定數量的保證金。

    可是這樣仍舊隻能是算個中介平台,距離發展實體經濟,相距太遠。該怎麽辦?

    趙寒梅進一步改變了這種合作模式:如果農戶不想與報社維持這種關係,也可以將自己的土地轉租給報社,由報社出麵雇傭他們來管理土地,秋收的時候,報社統一派人采摘,統一銷售,銷售平台當然就是那個電子交易平台了。

    趙寒梅還有更長遠的計劃:發展報社自己的菜園,建設生態園,種植屬於自己的果樹、蔬菜,再利用報社的資源,大規模的轟炸廣告,將報社種的瓜果蔬菜做成品牌,銷往國內外。

    隻是,建立生態園的設想太過耗費資金。如果真的要建設一個生態園,趙寒梅相信,屆時的資金來源肯定是要出賣報社的這棟大樓了。

    該怎麽動員報社裏的那些老古董們同意自己的意見?趙寒梅知道這件事絕對不能一意孤行了,涉及到根本的事情,弄不好,真的會眾叛親離,失去民心。

    真的是那樣的話,自己這個社長也是幹到頭了。

    算了,還是一步一步的來,先發展農戶吧。

    在過了不久的中層班子會議上,趙寒梅將自己的想法說與大家聽。這還沒提賣大樓蓋生態園的事情呢,下麵卻已經是炸了鍋。

    “什麽?報社要種地?搞沒搞錯啊?咱們可是文化人,怎麽弄來弄去還成了農民了?”

    “堂堂的海城日報社現在竟然要與農民站在一個起點上,亙古未有啊,這也真是幹出了新花樣了。”

    “什麽什麽?讓我們去種地?沒聽錯吧?我可丟不起這個人,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寧願回老家陪我老爹種我們自己家的地。”

    ……

    雖然這些人的話都是在與身邊的人竊竊私語,可是終究還是有一些被趙寒梅聽了去。她心中那個氣啊:就你們這些人,矯情什麽?與農民為伍怎麽了?退回三代去,你們哪一個都是從泥土地理滾打出來的農家娃。這吃了幾天的城裏飯,就忘本了,還真是有辱文化人的名聲。

    於是,趙寒梅的眉頭不由自主的開始皺了起來。

    趙寒梅的表情變化被一些心細的人看在眼裏,悄悄禁了聲。慢慢的,會場的聲音停了下來。她這才開始環顧四周,準備發表自己的看法了。

    “我知道大家都不能理解我為何要讓大家去種地,。可是這個種地可是與你們剛才說的種地大不相同。你以為我說的種地就真的是讓你們去種地嗎?我是讓你們去聯係農戶,成為我們的雇員,利用咱們的平台去銷售手中的農副產品,我們要做實體經濟。懂嗎?”

    “可是社長,你說讓我們去聯係有潛力的農戶,這本就是一件難事啊。這些農戶在我們的平台上銷售的很好,他們賣一斤蘋果得2元錢,即便是要繳納我們收取的廣告費,或許還能有1元錢的純進賬。可是你如果讓他們把地交出來,給我們報社,他們能願意嗎?”劉棟梁首先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趙寒梅終於聽到了一個頗有觀點的反對聲,起碼不是那種純碎的、無理由的反對。

    “劉總的問題我考慮過。但是有一點劉總您可能並不了解。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從小就看著爸媽到了秋季為各種事情犯愁。果樹不豐收,覺得這一年的努力白費了;可是如果果樹豐收了,看著心裏美,可是一想到要將這些果品都賣出去,就愁得一整晚的睡不著覺。農民不是商人,他們很缺乏出售的經驗,如果有一條道路能讓他們徹底擺脫果樹豐收也發愁的困境,我相信他們很願意與我們合作。”

    “還有,我們現在平台上的一些交易大戶其實並不是果農,而是一些大的果品收購者從海城各地將農夫產品收集上來之後,再拿到我們的平台上出售。你想想啊,農民們連手機或許都隻是打個電話,連條短信都不會發,你讓他們熟練掌握上網銷售,難度可不是一般啊。與其讓那些果品販子從中賺取了這部門利潤,我們為何不自己去把這些錢給賺回來呢?”

    很多人並沒有想到這麽多的事情,不禁對趙寒梅的觀點另眼相看。

    他們都是一些高高在上的為官者,哪裏會真的深入基層去考察真正的市場狀況?如果不是這次趙寒梅想利用這個電子交易平台發展實體經濟,她也不會發現這些問題的。

    這都是她這幾天集中考察電子交易平台采集到的反饋信息。

    “社長,即便是我們雇傭了農戶幫我們種植果樹,可是你幹保證這農戶就不能在管理的過程中耍奸,耍滑?這件事的實際操作難度太大。還有,你剛才說要利用這個電子平台做咱們報社實體經濟的開端,可是我看來看去,咱們的這種做法仍舊沒有脫離中介的性質啊。”說話的是海岸線的王傲軍。

    這可是趙寒梅的心腹,卻也是在這麽重要嚴肅的場合中提出了與趙寒梅不一樣的意見,讓趙寒梅略感吃驚。不過再仔細想想,王傲軍的此番提問並不是針對趙寒梅個人,而是就事論事,到時為了報社日後的發展。

    “王總的正給問題確實是提到了點子上。怕農戶耍奸耍滑,所以我要去大家都去發動身邊的親朋好友來參加咱們的這個計劃,是自己人才會知根知底。再說了,我們隻是租用農戶的土地,並不是完全的拿過來,寫上咱們海城日報社的名字。可以與農戶約定,到了果實豐收的季節,根據地裏的產量來指定工資水平。平時咱們的農民一般就是靠著到了秋收時,收獲點果實、糧食,出售之後的收入作為這一年來的全部收入。因此,咱們雇傭他們也不用每個月都開工資。入鄉隨俗,給他們的工資也都是根據到了年底的收成來定。咱們可以提前找人給預算一下,一畝地的收入能達到多少,我們給農戶支付多少的傭金,才能既保證了農戶的收入,又能保證咱們報社的利益不受損失。”

    趙寒梅對王傲軍提出的問題,信心百倍的予以解答,讓在坐的各位領導心服口服。

    “可是實體經濟真的要從做農副產品入手嗎?我們不能適當的提升一下我們的檔次?”說這話的是人事處的一位副處長。

    “怎麽,林處長是覺得種地掉身價了?那你幫我出出主意,除了賣農副產品,咱們海城日報社還有哪些優勢?賣服飾?我們幹不過購物狂;賣家電?人家每個品牌的家電都有地區的銷售總代理;賣電子產品夠高級,可我問問你,咱們的銷售渠道呢?”

    趙寒梅接著說:“林處長我並沒有針對你的意思,隻是就事論事,我知道大家很多人其實也有林處長的這種想法吧?覺得咱們堂堂的文化人與泥土地打交道也太掉價了。”

    “還要謝謝林處長將你們大家心中的想法給說了出來,說實話,我不怪你們有這樣的想法。我本來也曾與你們有一樣的顧慮,我是堂堂名牌大學的科班畢業生,如今也是報社的社長了,按理說,我最應該在意這個職業名聲了。可是我趙寒梅在意不起啊。咱們的銀行欠債每天都要吞掉廣告部的同事們辛辛苦苦拉回來的廣告費,咱們的競爭媒體都在虎視眈眈的盯著咱們海城這原本就不大的一塊蛋糕呢。民生晚報現在是走了,可是我們與之抗爭的過程有多麽艱難與危險,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不用我多說了。你們還在端著架子,高高在上的俯視眾生麽?”

    “還有,種地怎麽了?農家樂,你們知道現在有多火嗎?很多高級白領一到周末就驅車到了農村嗎,去看自己領養的地,他們在地裏種上了黃瓜、茄子、西紅柿,為的就是吃個健康的蔬菜水果。”

    “有人問,哎?我們周圍怎麽就沒有這樣的人呢?不是沒有,那是你們不知道,也或許是你們的檔次還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什麽人在郊外、農村種地?都是一些手裏有著閑錢沒處使的人才能有這種閑情雅致去做這件事情。”

    “現在的人最在意的是什麽?不是天下無賊裏黎叔的那句人才了,是健康。沒了健康要人才有個屁用?還不是等著賺足了錢,再拿到醫院裏做化療?”

    “既然話都說到這一步了,我也不怕你們再反對了,我準備在年後就成立屬於咱們報社的生態園,種植一些天然環保的蔬菜瓜果,再利用我們的報紙,將咱們的品牌給打出去。這才叫做做我們報社的實體經濟了。現在,你們誰都可以幫助報社物色地角,來發展生態園。”

    趙寒梅的一席話讓很多人不由得唏噓不已。

    我的媽呀,雇傭農民還不算,這下還真的要種地了。建立生態園,那不是政府的事情嗎?怎麽輪到報社出頭了?再說了,報社現在都困難成這樣了,哪裏有錢再建什麽生態園?這個社長是瘋魔了,真不知道她想幹什麽了。

    頓時無人再應聲了,場麵有些尷尬。

    趙寒梅見無人再接自己的話茬了,知道在場的人都在消化自己剛才說的話呢,更或者是在笑話自己剛才說的話呢。可是無論怎麽樣,自己都不會動搖這個決定,除非,自己的這個社長不幹了。

    不過趙寒梅也知道適可而止,看到大家都在為自己剛才說的話沉默不語,她還是沒將出售報社現有大樓的這件事給提上日程。她怕自己真的把這件事再說出來的話,恐怕真要鬧地震了。

    過了不久,趙寒梅就宣布散會,不過她將王傲軍、劉棟梁幾個人給留了下來。

    “劉總,王總,你們是不是覺得我的決定有些過分了?讓報社去種地,真的是降了我們的身價?”

    王傲軍與劉棟梁這對冤家此時已經握手言和,聽到趙寒梅的詢問,彼此相視一眼。劉棟梁先開口說話:“社長,恕我直言,這件事情為何不提前與我們幾個商量一下?起碼讓我們心中有點數了,也好幫你在會上多爭取一下。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麽樣的,反正我是被驚著了。我相信社長你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這個決定,。但是不得不說,你剛才的話很缺少說服力,很多老人都不服啊。”

    隨後,王傲軍也接話說道:“是啊社長,讓報社參與到種地這樣的農家事之中,無疑是讓秀才去扛槍,連個思想準備都沒有啊。我覺得您還是應該找人做個詳細的策劃方案,而不是在會議上空空而談。”

    這個事情趙寒梅倒真的是疏忽了,確實是應該有個具體的方案讓堵住這些人的嘴。她其實是沒有想到這些人能夠這麽在意種地這件事。可是武尚君為何就能接受自己的理論?看來人的眼界真是應該適當的出去開過一下的,否則,很容易固步自封。

    “好吧,我一會找於大姐給做做方案,再和你們商量一下這件事的可行性。發展生態園隻是個初步的設想,可以先拋開不談。”

    “可是社長,我還有個問題,不知當問不當問。”劉棟梁畢竟是老練成精,總是能從言語間找到最重要的那一點。

    “劉總有什麽話盡管問,咱們之間不用藏著掖著。”趙寒梅示意他不必忌諱這些繁文俗節。

    “你剛才開會的時候說要發展生態園這件事,我相信也並不是隨口一說。我想問問,社長你到時建設生態園的資金如何解決?要知道,一個生態園的資金周轉沒有幾千萬打底,根本不可能實現。”

    趙寒梅抬頭深深的看了劉棟梁一眼:“劉總,若這件事我交給你去具體籌建,您會想到去哪裏弄來這筆錢呢?”她將皮球又踢給了劉棟梁。

    劉棟梁深吸一口氣:“自從趙社長你上任以來,一直在積極的償還銀行的貸款,此番建設生態園的計劃肯定不會再考慮銀行貸款前麵為了償還銀行的貸款,報社已經是賣房賣地了。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如果生態園的建設真的提上了日程,社長恐怕還是要在報社的固定資產上做文章吧?”劉棟梁其實已經想到了趙寒梅的打算,隻是很是聰明的沒有將話給捅破,將皮球再次踢給趙寒梅。(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