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風雲再聚(下)

字數:3142   加入書籤

A+A-


    泰來樓仍是那個古樸素雅不見奢華的泰來樓,隻是五月的天氣卻見不得風雪到成了憾事。依舊是天字間那個最宜賞景的位置,楊蕭一行緩步行至二樓。但見樓梯口處,那個沈家大小姐的跟屁蟲王然王公子依舊是油頭粉麵的模樣,在那裏對著沈昔若獻著殷勤。

    沈昔若看見大哥一行到來不由眼前一亮,借了個機會便將那個王公子甩在了身後,搶步上前斂袖施禮道:“楊公子、董姊姊,昔若這廂有禮了!”

    二人見沈大小姐也忙的一一還禮。楊蕭拉著沈縝的手湊趣道:“今日沈兄引我等見的兩個妙人,頭一位是沈大小姐,第二位莫不是沈二小姐咯?”

    “楊兄這次可是猜錯了!”沈縝搖頭笑道。

    “莫不知楊芷青,楊姑娘?”楊蕭複猜到。

    “那兩位呀,都是男子!”沈縝說著不由開懷大笑起來。

    被冷落一旁的王然一眼瞧見愈發天香國的董小宛一時間竟被迷的連步子都邁不動了,心裏不斷叨咕道:“可惜我心中早已有了昔若,唉!竟辜負了如此美人,王然啊、王然,你果然是個癡情之人啊!”

    對於他的那點小心思,自是無人理會。隻是楊蕭從他身邊經過時與沈縝湊趣道:“原來不是王然兄啊?不過王公子可是個大大的妙人呢!”

    外麵如此動靜,屋內之人早就聽在了耳中,隻見一黑一白兩個年輕男子大步流星的迎了出來,連聲告罪!隻見那白皙男子劍眉、星目,俊逸非凡,八尺有餘的身材更顯修長,單論形貌之出眾不輸沈縝,而若較蓬勃英氣則猶有過之!再看那黝黑漢子,比起身邊之人稍矮,莫約七尺五寸的樣子。形貌質樸敦厚,唯一雙眼睛亮的出奇,一雙厚實的臂膀是在場男子中看起來最為結實的。

    沈縝見狀趕忙介shao 道:“這位白袍公子姓辛名幼安,是山東都督府都督辛景通,辛老將軍的獨子,你別看他長的俊逸,馬上步下,沙場衝陣可是一把好手!另一位就不用我介shao 了?”說完他又一指楊蕭說道:“這位便是才學見識勝我太多的楊蕭楊公子!”

    “停!我說老沈,咱們不要養成相互吹捧的壞習慣,我還勝於你太多?你的意思那個傳唱整個大周的歌謠應該改成若論天下誰人堪魁首?且看楊蕭比沈縝更風流?你自己信麽?”楊蕭說著笑嘻嘻的摟過沈縝的肩膀說道:“我說老沈,你這個人就是太正經了,這樣不好,會讓兄弟們的壓力很大的!”

    “那我該如何?”其實沈縝也覺得跟楊蕭在一起時,自己是發自內心的覺得輕鬆,漸漸地便真覺得過去那些文人做派顯得有些矯情了。當然這並不意味說沈大少就打算來一次徹頭徹尾的大變樣,隻是有了楊蕭這個朋友,和這樣一個解放天性的出口,至少可以在麵對他們的時候變上一變。

    “這個簡單,牛多吹,酒多喝,先生、公子少要說!”不待楊蕭開口,白衣男子率先作答道。

    “幼安說的在理!沈某記下了!”沈縝認真的說道。

    “還沈某、沈某的呢!”白衣男子撇嘴不滿道。

    “老子記下了!”說著他自己先哈哈大笑了起來。

    沈昔若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就這麽被“帶壞”的兄長,竟怔怔的愣在那裏啞口無言。

    “男兒就當有男兒的豪邁,沈公子文采、見識卻是天下無雙,便是從於商道也是當世好手,隻是較之那些真男兒卻少了一份錚錚鐵骨的豪邁。可是他寄情於的可是當世第一女子將軍,若文弱之風不減,來日陰陽顛倒,牝雞司晨的口水之言可就真的傷人了!”董小宛畢竟曾是閱曆卓然的女子,對於楊蕭的心思看的很透,此刻看到沈昔若異樣的神,女兒家之間說起話來畢竟方便些,於是便出言開解道。

    楊蕭此刻才將將回過神來,令他發愣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個白衣男子的姓名——辛幼安!那是一個曾經在無數個沉醉於故紙堆時震撼他心靈的名字,那是他自少年時便崇敬不已的名字!隻見他目光不錯的盯著那人,緩緩念道:“壯歲旌旗擁萬夫。”

    眾人目光齊齊的投向他,楊蕭見那男子並不反應,接著念道:“錦襜突騎渡江初。”那名男子隻是看著他,不見任何異樣的神采。楊蕭一咬牙一口氣誦道:“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仆姑。追往事,歎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白衣青年聽著這文采斐然的詩詞不由慨歎道:“楊兄這詞可是再說一位大兵家,少年縱橫南北無對,卻困於朝廷昏聵的故事麽?敢問這首詞可是楊兄所填?”

    楊蕭望了一眼董小宛,隻見她輕輕的搖了搖頭,他知自己大約是猜錯了,不由扭回了頭,有些尷尬的笑道:“這首詞並非我所填,隻是看著辛將軍,讓我想起來一位名將,他幼年時也喚名為辛幼安,後因山河淪陷,及冠之年更名為棄疾!這首詞便是他暮年之時親手填的。”

    “辛棄疾,辛棄疾……”白衣反複誦讀著這個名字,放佛品讀這其中的意味,忽然他一拍大腿,朗聲道:“好男兒!好名字!幼安若是能在及冠之前平定海波,也當效法先賢,沾沾他老人家的光,借這個名諱用上一用!”

    半天插不上話的薛青見到這一幕不由湊趣道:“我說楊蕭啊,你看俺老薛能想起哪個名將不?你跟俺念叨念叨,讓老薛也能得個好名字!”

    楊蕭聞言不由大笑道:“你呀,叫薛青就挺好!照我說,你最靠譜的方式就是憑著自己的本事創出個大大的名頭,讓後人讀史之時便一個個都想把名字改成薛青!”

    薛青覺得他的話十分中聽,不由咧起嘴,憨憨的笑了起來。話對知己,滿堂之上盡歡顏。

    這一年,辛幼安的老父老死於家中,大周老一輩的名將也隨著楊雄、辛景通的辭世逐漸退出了曆史的舞台。也是在這一年,以辛幼安、楊芷青、薛青為代表的新一代年輕人如彗星般的崛起,迅速走上了各自屬於他們的舞台!

    這正是:你方唱罷我登台,朝朝青史莫自哀。大江東去到海盡,總有新人入蓬萊!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