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酒醉人過

字數:3313   加入書籤

A+A-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大周以前,中華之地尚武之魂不失。縱是書生往來也常佩三尺青鋒,不是裝飾,而是行路天涯的依仗。前朝大梁更是出了書、酒、劍、詩四甲於天下的聖人。而大周立國後,重文輕武之風始興,至真宗朝,帝王禦置《勸學詩》:書中自有千種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誌,六經勤向窗前讀。如此中華大地的崇文抑武之情達到了頂峰。

    武人地位漸末,許多讀書人便不再專愛此道,從此三尺之劍,再不見於文人腰間。一些書香門第更有甚者甚至置家訓曰:“凡有子孫佩劍拉弓者,死後不得葬於家塚!”

    如此一來,無論廟堂之上還是之下,文弱之風盛行,若非一些骨鯁之臣以脊背扛大梁,累世死戍國門,中原大地怕是早已淪為異族的後花園。廟堂之人,不見無定河邊累白骨,猶自夜夜笙歌不知醉!可笑的是,就連當今皇上都認為兵者不過小道,竟妄圖親帥一軍,開疆拓土做那千古一帝!潼關一戰20萬大軍戰死的戰死,投降的投降,而對手突厥人不過隻是一萬五千騎兵。若非楊雄一夫當關,這中原大地怕是十八年前就要換主人了。

    隻是這場兵敗到了廟堂之上變成了“天子英明,罪在薛泰!”的一致說辭。當時入仕文人之無恥可見一斑。

    可世間之人並非盡是負心,百姓便對那些以身殉社稷,為天下守國門的武夫並不忘情。建廟立生祠便是常事,市井俚語、歌謠也對這些百姓心中真正 的英雄傳唱不絕。對此表麵唱作以儒道佐社稷的讀書人便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如果對此加以禁止,所謂的儒家“以民為貴。”的核心教義,便真成了一紙空談。這倒是真的應了那句:“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盡是讀書人!”

    那日辛幼安與薛青曾求沈縝,請“呂媽”從軍。沈縝本極聰明之人,聽他們一說自是明白其中要義,隻是此事最終還是被他給婉拒了。這到不是沈縝小氣,不舍得放人。而是呂笑兒自幼便有患隱疾,長年四肢若冰,便是炎炎夏日仍需一身狐裘取暖。而他房內的炭火更是二十多年都沒有斷過,每逢換季或天象突變之時便難免一場大病。以沈家富甲天下之財,請的到最好的大夫,用的起最好的藥。隻是這一切對於“呂媽”這宛若跗骨之蛆的隱疾不說全然無效,也隻是稍作緩解而已。

    故而若是勉力讓他投軍隻恐害了他性命。莫說呂氏一門世代為沈家效力,自百餘年前便是如此,呂伯更是為沈家辛勞半生,到老方得了這一子。便是他隻是尋常路人,也斷然沒有讓其冒如此危險之理。

    如今泰來樓氣氛正歡,辛幼安舊事重提問及呂笑兒身體,打算就是看看能否找到個折中的辦法。楊蕭聞聽便問起了此間經過,沈縝便又將前事說了一遍。

    這機括大師不能隨軍不能不說是件憾事,但退而求其次求一些精巧的機弩置於戰事也是大有裨益的。可楊蕭好像對此並不甘心,開口問道:“這位呂先生到底緣何會病的如此厲害?按理說這等病大多都是受了重大的內傷,全身經脈盡損才會如此?這打娘胎裏便帶這種病,實在是太蹊蹺了!”

    “這便是家父也一直都弄不明白,呂伯一家世代為沈門製造奇巧,便是連離開沈家外出都少的緊,更別說有什麽仇家了。所以這個病來的卻是蹊蹺的很,我自小便看著笑兒看遍了世間名醫,也沒能弄出個所以然來!”沈縝也是不解的說道。

    “可否讓我與他見上一見?”楊蕭開口問道。

    “改日!如今正是春夏之交,他的身子不太好,最近一直在臥床休息!”沈縝無奈道。

    楊蕭也是無奈,隻得淡淡的嗯了一聲,他畢竟不是大夫,人命關天的事,他可不敢亂來。

    “聽聞楊兄於兵法上見識卓絕,幼安心中有幾事想冒昧請教!”看話題僵在這裏,辛幼安不由轉移話題道。

    “聽沈大哥說的,還是我們的沈夫人說的?”沈夫人指的自然是楊芷青,楊蕭見氣氛確實有點沉悶不由打趣道

    “沈夫人?”辛幼安念道著,當即恍然,複言道:“你說芷青姐啊!對,就是她說的!”

    沈縝被楊蕭這個“沈夫人”的說法鬧了個大紅臉,薛青看著沈大少吃癟,不由哈哈大笑了起來。董小宛則是輕啐道:“呸,端是沒個正行,你這話要是被楊姊姊聽到,看她不撕爛你的嘴!”此時在場的就她說楊蕭最合適,以她的聰明自然知道 何時該開口。

    “哈哈,怕什麽,所謂一筆寫不出倆楊,興許我倆五百年前還是一家呢!你說是?妹夫!”他說著又將頭扭向了沈縝,放肆的調侃了起來。楊蕭的酒喝的有點多,說起話來也頗為沒溜。

    “你這般沒正行的,就是五千年前也挨不上和楊姊姊做一家!”董小宛說著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眼眸之中盡是警告之意。

    楊蕭被她這一眼瞪的,酒意登時去了八分,心中暗罵自己放浪!其實也不怪他,自第一次東歸至今,他的弦一直都崩的很緊。正正兩年多的時光,一刻都不能放鬆,便是在西方那看似輕鬆的放舟時光,也是不停的在跟教會進行著大大小小的博弈,那種實質的壓力,甚至超過了麵對**裸的追殺。所以縱使他心意堅忍,在這緊繃的狀態下能盡量保持不錯。可是當這根緊繃的弦終於能夠放下的時候,他也需要 釋放 壓力。

    酒醒的楊蕭當即向著眾人一一賠禮,尤其是對吃癟最多的沈縝,他心中的歉意也是最多,於是他便對著他一躬到地,施了個全禮。眾人對男兒酒後的放浪言行早已司空見,況且楊蕭也隻是淺嚐即止,並沒有太過分的言行,又兼之他的認錯態度誠懇,所以這一頁很快便揭過去了。

    見眾人不怪,楊蕭便又複問道:“辛將軍有何疑問便請將!”

    幼安聞言點了點頭,緩緩說道:“我大周水師戰力遠勝倭人,為何與之對決卻常常不敵?倭人犯我疆土,傷我百姓累年不絕,奈何水軍畢竟兵力有限,大周的海岸又過長,對此楊兄可有方法破之?”

    “你確定大周的水師戰力遠勝倭人?大周水師的兵源是哪裏,士兵以哪裏人?倭寇為何會擾我大周?他們的優勢和劣勢又在哪裏?”楊蕭一連串的問題如連珠炮彈一般拋了回了辛幼安,問罷,他便又對董小宛道:“研墨!”

    剛剛醉酒鬧出笑話的楊蕭,欲要在眾人麵前為自己正名!放氣 武道的他將以怎樣的姿態展現在在世人麵前呢?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