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兵事論戰

字數:3068   加入書籤

A+A-


    董小宛看著他意氣風發的模樣,好似又見到了那個一指開天的睥睨風姿,心裏不由一陣悸動,研墨的素手竟微微沁出了細汗。楊蕭凝實的目光望向幼安,聚精會神的聆聽著他的解答。

    “水師的戰力確實要勝出倭人許多,尤其表現的正麵放對,無論是水戰和陸戰,都可以做到零傷亡全殲敵軍。”辛幼安這一年間與江浙沿海多次親自參與狙擊倭寇,所以對於水軍的戰力還是極有信心的。

    “遭遇戰、巷戰或是倭寇偷襲呢?”楊蕭眯起了眸子,在他眼中辛幼安正在犯一個年輕人最長犯的錯誤——以偏概全,盲目樂觀。在他的認知裏,倭人能夠為禍中華數百年,其頑固和強悍的程度絕不至於此。

    “倭人的長刀本就適於近戰肉搏,所以如果真是要比近戰來說卻是他們強一些。隻不過金陵水師控弦五千,幾乎不會給對方肉搏的機會!”對於楊蕭的質疑辛幼安還是並不放在心上。

    “那為何以強戰弱,倭人還是屢剿不滅?”楊蕭又問道,這個年輕人在他眼中是有些軸的,不過帶兵之人就應該有這等傲氣。

    “這也是我想問先生的!”辛幼安目光凝視著楊蕭,先生二字出口,方才融洽的氣氛便徹底灰飛煙滅了。

    薛青見二人氣氛緊繃,好似有一言不合便要大打出手的架勢,便欲去打圓場。就在這時沈縝輕輕的拍了拍他肩膀,微笑著笑了笑頭,薛青見此將拳頭握的緊了些,終於還是將要出口的話咽回了肚子裏。

    看著對方投來銳利的目光,楊蕭不閃不避的直直迎了上去,嘴角微微上勾,說道:“這便是攻與守的區別。攻城者,攻十城,下五城便是極大的功勳。但守城卻是不同,今日楊家守西北,百座城池俱是無恙,隻丟了一座雁門關,你可說這是九成九的勝利而無過嗎?”

    “遺矢重要 關口,輕者貶官三級,重者充軍流放!”辛幼安說道這裏當即恍然!忙又說道:“先生的意思是倭人與我國戰,便有得利便無休無盡?”

    “對了一點,錯了大半!卻是隻要有便宜占便會無休無止,隻不過這與國戰並無半點幹係,隻是單純的剿寇而已!定位明確才可得償所願,不然便是做那大炮打蚊子之事!”楊蕭說著臉上便浮出了一絲笑紋,這個姓辛的將領頗為對他的胃口。

    “大炮打蚊子,楊公子這個比喻生動的緊!”沈昔若掩口輕笑道,當然她這一笑大半是為了緩解氣氛。

    “那依楊兄所見,這剿匪要如何做才能備之完全?”沈昔若這一笑果真有些,幼安的語氣明顯緩和了許多。

    “所謂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我記得有一段史書曾作如此記載:貞觀年間,天下大稔,流散者鹹歸鄉裏,鬥米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東至於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取給於道路焉。

    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如果這般倭人能夠有個太平溫飽的生活,誰又願意幹這把腦袋別再褲腰帶上的活計?”楊蕭讚許的看了沈昔若一眼,複言時便說的愈發情真意切。”

    “東至於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鬥米不過三四錢,行旅不齎糧,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沈昔若幽幽的念著這些才出自楊蕭口中的話,不由心生向往之情,如此海晏清平的盛世,該是怎樣一副祥和的景象啊?隻見她目光中閃著希冀的光輝問道:“敢問楊公子,這盛世天下處於哪段史書?昔若回去一定盡心拜讀!”

    “沈姊姊,這書你可是看不到咯,它是語出《資治通鑒》,記載的是唐貞觀年間的盛世氣派!”女人的醋總是吃的沒來由,但見沈昔若如此出的女子的不善眼神,董小宛便停下了手中的研磨,截口答道。

    沈昔若自是不知這《資治通鑒》是何許文章,唐貞觀年間是哪段曆史,隻是以她的鍾靈聰慧,便猜到了自己方才的神態讓這位其實遠比自己美的多的董姑娘誤會了,所以她當即微笑點頭致歉,不再多言。

    楊蕭對於董小宛的莫名飛醋到不反感,在他心中,她做一些出格的事才好,女孩家真被太多約束綁著,反而失去了靈氣。所以他對她報以一笑,轉身又對眾人說道:“今日呢,楊某有一套數術見笑於大方之家,諸位呢,權當看著玩!”說著便舔筆飽滿,於早已在條案上鋪好的紙上寫畫了起來。

    落筆的開始以圖表呈現,上麵清楚的分析著大周水師與倭人的優劣所在,對於各自存在 的機會和威脅更是進行了充分的說明與描述。楊蕭上一世便是以字寫的難看而著名,為此還時常被人嘲笑,對此他自己也十分無奈。在練字方麵其實他到真沒少下功夫,對於字形、字魂、字意更是研究的十分認真,隻是最終仍是寫不好這件事,是無論怎麽洗都洗不掉的。

    可誰成想,這一世他竟峰回路轉,此時落筆遒勁、豪邁到真見幾分大家風采!董小宛見狀不由狠狠的踩了他一腳,小聲的怨念道:“你不是寫字難看麽?”

    “我上一世寫字真挺難看的!”楊蕭無賴道。

    董小宛見他那副神情,輕輕的哼了一聲,丟了一個“你給我等著瞧!”的眼神過去,便低下了頭,安靜看著他那落筆處的神韻。但見他於圖表之後便分別在紙的兩端寫下了“日本”、“大周”,中間則上上下下填進了大量的詞如:“戰亂”、“饑荒”、“倭寇”、“真倭”、“偽倭”、“水師”、“沿海百姓”等等,最終又以線段將他們逐一相連。做完這些,楊蕭抬起了頭,長長的出了口氣,環視了眾人一眼,微笑道:“看的懂麽?”

    前麵的表格分析到還好說,那個說到底不過是對於雙方進行清晰的比對,讓人更容易去抓住問題的關鍵所在,揚長避短。而後麵這個辭藻連線,可就看的人一頭霧水了!眾人苦思良久,似乎都未能將其參透,抬起頭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副迷茫的表情。

    就在這時沈縝抬頭說道:“我來試試!”

    ps周末了,今日還是爭取三更,也可能最後一更的時間會晚一些!臨江在這裏祝大家周末愉快!明天爭取能夠多寫一些!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