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

字數:3811   加入書籤

A+A-




    一日後,汝陽城頭。

    望著城外延綿一二裏的軍營,張繡滿臉凝重。

    他本欲舍城馳援平輿,但卻未想過,周瑜竟是來得這般神速,攔在汝陽之前的幾座縣城,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被周瑜攻占。

    “父親,周瑜以民夫兩萬跟隨,卻不押送太多糧草輜重,他這是想圍城不攻,將平輿讓與劉備不成?”

    張繡看了一眼兒子張泉,閉嘴不言。

    “嗖”也正在此時,一根箭矢,徑直射進城牆垛口,紮進一根旗杆之上。

    張繡麵色一變,湊到城牆垛口,便看到城外一騎勒馬回頭,來人正是孫氏大將韓當。

    “將軍。”親衛將箭上的布帛取來,張繡打開一看,麵色微變。

    “哼,周瑜小兒,焉敢辱吾。”

    “父親,周瑜這是代孫權向小妹提親……”張泉麵色略微動容,“不過他孫權兵不過五千人馬,焉敢提出招攬父親為將之說……”

    張繡回眸瞪了他一眼,“此事休要再提,吾為曹丞相帳下之將,焉能背主。”

    張泉麵色略微變化,欲言又止,他很想說,若非當年李傕、郭汜之爭,他們又何必退居南陽,如今又寄人籬下,受那窩囊氣。

    “張繡將軍,汝叔侄皆為西涼勇將,昔日馳騁涼州之地,統帥西涼鐵騎,威風凜凜,所過之處,無人能擋,如今,為何隨了那曹孟德後,為其鞍前馬後,卻為其棄子,徐州之戰,汝麾下西涼鐵騎折損殆盡,如今卻為曹操棄之,放任於此……”韓當在城下吐著唾沫,目光凝視著城頭,慷慨激昂地勸降。

    “韓當你,汝莫要在城外妄言,丞相以吾鎮守許昌之門戶,乃是看重本將,吾西涼兒郎作戰不利,折損殆盡,丞相又予吾三千精騎,此乃信重,吾承蒙丞相大恩,焉能叛之?”

    “放箭”

    隨著幾十支箭矢落下,韓當隻能揮槍抵擋,勒馬後撤回營。

    他一臉垂頭喪氣行至大營內,“都督,那張繡本就油鹽不進,吾等為何要白費這等功夫去勸降。”

    “若無張繡,吾等賺不開那道關門。”周瑜眯著眼笑道。

    “都督,那處貧寒之地,吾等要來何用,這宛城之地,尚且富碩,吾等若往北,怕是……”

    周瑜笑著指了指他,“吾且問汝,那董卓如何?”

    “亂國之賊也。”

    “雖是亂國之賊,卻也有奸臣之能。”魯肅笑著接過話去,“他所仰仗者,不過西涼精銳爾,張繡乃西涼舊將,如今西涼軍散亂一團,為曹操擊潰之後,返回西涼者、被俘降於四處鎮關者、還有藏於各郡村落者,若是他前往募兵,亦能招募一隻數千人之兵。”

    “但涼州如今尚有馬騰、韓遂之輩……”韓當心中仍有憂慮。

    周瑜一手放於案上,“此二人不足為懼,吾等隻要出關,這西北之地,便歸吾主所有。”

    韓當皺眉,“那該如何讓張繡來降?”

    周瑜閉嘴不言,目光看向帳內魯肅。

    魯肅眉目含笑:“自是反間計爾。”

    當夜,第三封求援戰報,自平輿呈至汝陽,李通傳訊,他糾集城內精壯千餘,已和張飛廝殺一夜,如今城破就在明日,若是張繡不救,他李通將戰死於城內。

    下半夜,張繡已點齊兵馬,“吾兒,汝吾各率一部精騎,汝即刻率軍撤往陳國境內,吾救下平輿之後,便率軍與汝匯合。”

    “喏。”張泉帶著五百精騎,星夜奔馳,出城不過十餘裏,便遭遇了埋伏。

    陷馬坑、絆馬索,還有山林間的弓箭埋伏,更有程普率領的兩百精騎攔阻,張泉被程普一刀斬下馬背,被五花大綁,送到周瑜帳前。

    周瑜大手一揮,“好生照應張小將軍,不得怠慢。”

    “都督神機妙算,竟能料到張繡必會棄城,而張泉必走陳國。”

    周瑜笑著指了指魯肅,“此乃子敬安排哨騎探知,那李通為張飛所敗,退守平輿,處境岌岌可危,張繡若不救,其必死無疑,張繡乃是降將,焉能不救?”

    “吾等是否可以張泉相挾,迫使張繡來降?”程普眯著眼道。

    周瑜微微搖頭,“吾已命韓當將軍率軍阻於斜道,落日前,劉備曾派人催促吾等進兵,此人亦是梟雄,今夜平輿必定陷落。”

    正如周瑜所言,當夜,張飛攻破平輿西麵城門,李通率領百餘殘兵自東門而走,卻為伏於道間的關羽攔阻,被其一刀梟首。

    張繡殺退韓當之後,抵達平輿,已是回天乏術。

    他正率軍往陳國趕去之際,周瑜已率程普等將,當道下寨,將其攔下。

    張繡挺槍立馬,身後兩千餘精騎與他一同凝視著對麵大營前的周瑜。

    “將軍英雄豪傑,為何甘願為那曹賊所挾,汝若願降吾主,吾等一同開創大業,他日封侯拜將,亦不在話下。”

    張繡正猶豫不決之際,後軍來報,劉備已率軍殺至。

    “父親,汝莫要再遲疑,曹操不仁,便是區區一李通亦能拿捏汝吾父子,何不反了他曹操,吾等隨周都督一同北上,打回西涼,召集舊部兒郎,共襄大業。”

    張繡沉吟之際,周瑜看了一眼身側的魯肅,魯肅立即命一軍士策馬行至張繡跟前,將一封書信遞給張繡。

    “周瑜,汝焉敢如此?”張繡勃然大怒,提槍怒指著周瑜。

    若是讓他將這封張泉的親筆書信上交許昌,他便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他一臉恨鐵不成鋼地瞪了一眼張泉,最終,無力垂下頭去。

    “若將軍願隨吾主共襄大業,吾周瑜願上表天子,為將軍請為涼州刺史。”

    “涼州刺史?”張繡心中有些心動,他於馬上拱手一輯,“某願從都督共襄大業。”

    他翻身下馬,上前與周瑜相見之時,心中還有些猶豫。

    他身後兩千精騎大可正麵和周瑜一戰,隻是,張泉已被孫權命為宛城令,他若是不降,光是這一份詔令呈於許昌案前,曹操都難以再信任他,畢竟,他和曹阿瞞之間,還有很大的仇怨。

    張繡仍是那個昔日的北地槍王,但他身邊,已無能左右他想法的賈文和。(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