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六章 攻武關,入關中
字數:3531 加入書籤
“主公,一切都已準備妥當。”宛城,收拾好行囊的親衛來到了孫權身側。
“吾父兄基業大多為吾所敗,帳下猛將除犧牲之餘,盡皆降於江東,便是義封,亦是棄吾而去,如今公瑾獻策,吾等進兵關中,卻不知,能否東山再起。”孫權立於城門樓上,他家中還有妻妾,但僅有的幾個姊妹幼弟尚未成年,如今孫氏基業,可謂前途渺茫。
“報……稟報主公,都督來報,他已勸降張繡,攻占汝南平輿以北十餘縣,招募兵馬,如今率萬人大軍,正打造聲勢,進攻潁川。”
“公瑾誠不欺吾也。”孫權聞言大喜,勸降張繡,可謂是進軍關中的第一步。
至於進入關中之後,如何與曹操留守各地的兵馬抗衡,如何在西涼軍肆掠的涼州殺出一片天地,這便不是他需要考慮的了。
周瑜、魯肅,此二人當為大將之才,好在老將程普、韓當亦在,衝鋒陷陣,亦是有人。
“出發,北上前往武關。”
——
是夜,一千精騎,帶著風塵仆仆而至武關城下。
幾百年前之秦楚,千年之前晉楚皆以此為國境。
“嗖嗖”城頭上的守將十分警醒,在大隊騎卒到來的刹那,便射下兩根箭矢,並且命人拋下火把。
“城外來者何人?”
張繡策馬行至火把前十餘步,勒馬停下,“吾乃揚武將軍張繡,快快打開關門,放吾入關。”
“張繡將軍?”城頭上鎮守的兵將一陣狐疑,他們自是聽過張繡的名頭。
“張將軍稍等。”城頭上回應了一聲,便傳來一陣騷動,緊接著,一名戴著小冠的文士湊到城牆垛口處,“吾乃藍田長趙顒,城下可是張繡將軍?”
“正是。”
城頭上,中年文士仔細打量幾眼張繡,“果真是張將軍,不過汝應當在汝陽駐守,為何來此?”
“前幾日,周瑜、魯肅與劉備聯手,出兵攻打我汝南境內,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吾與李通將軍被圍,定計夜襲……吾幾經廝殺,方才收攏了敗兵,行至此處。”
趙顒不疑有他,畢竟如今舉薦張繡歸降曹操的賈文和已官至執金吾、冀州牧,他又豈敢得罪。
“開關。”
當關門開起,入關之後的張繡,不待笑臉相迎的趙顒開口,便拔劍將其頭顱斬下,“趙顒已死,吾張繡今日之後,回歸西涼,城頭上的弟兄,亦有不少昔日吾西涼軍兒郎,不知可願隨吾共襄大業?”
“張繡,汝焉敢叛逆,曹丞相不會放過汝這逆賊的。”一名校尉指著他的鼻子喝罵,一邊拔劍出鞘。
“哧”張繡左手的長槍比他出手更快,一槍直接紮了個透心涼。
“膽敢忤逆者,便是張某槍下亡魂。”張繡冷眼環視一眼城上城下的兵卒,武關鎮守之兵,不過千人,礙於此雄關險要,方能守之,如今城門已被他所部騎卒攻占,關內可謂廣袤無垠。
數息之後,這些軍士紛紛放下了手上的兵刃,更有昔日西涼舊部的軍士衝到近前,“吾等願追隨張將軍。”
“善。”張繡頓時大喜,他當即整編兵馬,趁夜北上,於天亮之前,直接攻下藍田一縣。
待兩日後孫權、周瑜陸續抵達之後,留下魯肅鎮守武關,其餘兵馬趁勢北上,打著張繡西涼舊將的旗號,一路招攬沿途山賊和隱居的西涼老卒,五日之內,連下潼關、長安以內一二十縣之地。
一封封加急戰報,陸續呈至長安城內。
長安太守府,被曹操委以重任,留守關中坐鎮的鍾繇,此刻一臉凝重。
“虛張聲勢,攻打潁川,吸引吾河南、潁川、許昌駐兵,再策反張繡,以其西涼舊部名義,先賺武關,再取關中諸縣,一麵攻打潼關,一邊在城外派出大量哨騎,監視長安,周公瑾,不愧是能渡江攻下秣陵,險些讓劉繇功敗垂成的當世良將爾。”鍾繇抬起頭來,突然想起了什麽,猛地朝外喝道:“這幾日,西邊的哨騎可有回返?”
“回稟太守大人,未曾。”
鍾繇鬆了一口氣,心中仍是放心不下,“孫權進兵關內,意圖取這昔日高祖成大業之基,可吾長安駐兵尚有一萬五千人,盡皆是能征善戰之兵,若是他來攻,必不能討好,若是吾用兵,必先聯絡馬騰、韓遂之輩,合力攻打長安。”
鍾繇起身,在堂內來回走動幾步。
“立即傳西鄂縣長杜子緒,持吾符節,即可出城,前往馬騰、韓遂軍營,相邀其二人與吾共議大事。”
“太守此舉,莫不是要聯合馬韓二人,共擊孫權?”堂下有一員戰將出聲詢問道。
鍾繇微微頷首,“正是如此,丞相於官渡鏖戰已久,尚且勝負未分,汝南新敗,關東中原之兵,皆在抵禦劉備、劉奇兵馬,吾軍位於長安,被切斷潼關糧道,如今隻能固守待援,求助馬騰、韓遂二人,亦是試探。”
“試探?”堂中文武俱是不解。
“若此二人早有意與孫權勾結,當有所異動,若不是,吾倒希望他二人不會出兵,對付孫權帳下的周瑜、魯肅,已讓吾焦頭爛額,若再有西涼馬兒來攻,這關中之地,吾亦不能為丞相守之。”
堂下文武麵色都有些複雜,他們隻知袁紹勢大,曹丞相率兵前往官渡,已是背水一戰,如今徐州、淮北、汝南、關中皆有戰事,曹丞相以中原、關中之兵,與各路諸侯開戰,此刻局勢,無比焦灼。
與此同時,攻下平輿之後,招兵買馬,準備進攻陳國、潁川的劉備,意氣風發,也接到了孫權的親筆書信。
“孫仲謀竟主動割南陽半郡之地予吾,這是何意?”劉備聞言,先是一驚,又是一喜。
他已率軍攻下大半個汝南郡,若又能得南陽郡,這中原腹地人丁最多的兩個大郡便在他手中,僅此二郡之地,便是江東四郡之人口,亦不過如此。
孫權,與他非親非故,焉能如此鼎力相助?
劉備有些大業將成的飄飄然,但他仍想聽聽簡雍、孫乾之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