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洗頭
字數:3460 加入書籤
最好的賣情懷方式,就是直原原本本地呈現那個時代最樸素的人事物,而不是刻意做個情懷來賣。
最近,翻看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廣告,看個一兩小時的廣告都不覺累,特有意思。
在那個沒有網絡的年代,手工製作、木工、泥工、瓦工,都可以親自動手,生活布滿質感,哪怕錢不多,但是知足、踏實,就像青椒肉絲裏的肉絲,恰到好處,不會因為成天吃肉生病或不滿足。
每次看電視劇簡介寫到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就知道該叫老媽來看了,她一定愛看,邊摘菜邊看,但沒有一部劇都是完全與她經曆相貼切的,都是各種各樣的苦。
之前數字電視欠費停機了,那個月沒有來賬單就忘記了繳費,天,我打了好多電話,我們家什麽都可以破,就是不能沒電視看。
今天找到的電視劇,明明已經付了信息費,說還要再包月,沒想太多,就繼續訂購,又說對衝了套餐,隻能花了二十三點三三三個菜包子的錢,訂購另一個套餐,等著看呢!
雖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現在怎麽覺沒有上層建築,沒經濟基礎就什麽也不是,有經濟基礎,繼續追求經濟基礎,就像一棟沒有鋼筋混凝土的樓,經濟就像一塊塊磚塊,沒有鋼筋混凝土的支撐,砌得越高,越岌岌可危,轟然倒塌也就在於時間。
這是題外話了。
後來我發現,最近看的五部劇的導演都是用一位。好強。
說回以前的生活。
以前在老房子裏呢,有時候沒什麽吃的,就用白糖拌粥吃,若是有點肉鬆點綴在粥上,那就太完美了。
跟著媽媽去餛飩店,老板阿姨會拿出一個小碗給我,用來放餛飩涼著。
樹上落下一隻蟬,媽媽把它放到紅色塑料盆子裏,那是九幾年的夏天。三個人隻買一根布丁冰棍,黃色的冰棍,頭上有些巧克力,夏天搬個折疊床去門口搖蒲扇,還是涼快的。
媽媽說過我是她的命,但她給我洗頭的時候就是要我的命啊。小時候最可怕的日常就是洗頭了,災難啊!
我的頭發總是被剪得很短很短,剃頭發時,插上電的剃刀,那個聲音滋滋滋,超可怕!去醫院不哭,洗頭也要哇哇大哭。但我還是不會亂動。
洗頭發時,媽媽會放個臉盆在大門口,我就蹲著。給我梳頭發的時候還總是刮到耳朵,直到小學四年級左右我才給自己紮了小辮子。
我媽說,“短頭發好洗。”
每次剪完頭發,感覺很輕鬆倒是真的。然後就一個這樣的我,男孩頭,女孩裙,奇奇怪怪的,有時候媽媽還說女孩子留長辮好看,那還給我剪好打理的短發,哭。
以前剃頭發平民價,就在街邊擺個椅子,掛一麵鏡子,現在在外麵也有看到這種,懷舊風格的發廊也很有感,沒有辦卡推銷產品,隻有犀利的理發師傅,一年一年累計的手藝,幹脆利落。
床板上的一根木頭,枕頭上的一縷繡花,無不闡釋著那個時代的樸素、實在。
這是二十一世紀生的孩子所不知道的過去,若他們生在那個年代,他們也會懷念。那時候是真的沒什麽錢,都不用保險門,孩子都可以踹開的木門,也沒人踹,東西不貴,幸福感強。沒錢也會比較安全。換到現在就不行了,會活不下去的。
那時,我們家有擀麵杖,床貼著牆朝南北放,側門朝著東麵,擺著木馬桶,還帶著蓋子。
早餐攤位,桌子和板凳,蓋著擋風的,像蛇皮袋的布,卷子來的麵粉下到油鍋裏,逐漸膨大,就變成了油條,用像粗毛線棍的筷子夾起油條放到籃子裏。油條泡在豆漿裏,泡軟了特別好吃,米白色的豆漿上浮著一些油花。以前的豆漿比現在裝在紙杯裏的好喝,一般都是拿著鍋子去打的。
還有兩種糕點,一種叫糖糕,一種叫老虎爪子。
糖糕的形狀特別像手肘,油炸麵粉製品,我小時候不愛吃,表麵上撒著一些白糖粒,老虎爪子就是取它的名字,外形像老虎爪子的麵粉製品,我每次吃東西吃到一半不吃了,媽媽都要叫我吃完別浪費。
媽媽最愛燉奶白色的鯽魚湯,還有骨頭湯,我特別喜歡骨頭裏的骨髓。不知道是製作方式還是養殖的問題,現在的鯽魚熬不出當初的奶白色和小油花,但我不喜歡吃魚,怕卡刺。
沒有有線電視的電視機,就像沒有網絡的大屁股電腦。我們家好像總是落後於別人一步,階層這種東西,我仍然覺得是可以改變的。
從很小,比起高樓大廈,我就更喜歡農田水鄉,不會給人以壓迫感。
那時候的路麵建設沒有現在平坦,心裏很平坦。
媽媽廠子的一角落裏有個砌著藍色馬賽克磚的花壇,表麵像是花壇,其實是個金魚池子,裏邊有黑色的金魚。
以前我媽媽的朋友騎車帶我,大人總說不要把腿貼到輪子上,這不說還好,越說越好奇,依稀中記得我的腳被輪子卷進去過。
小賣部玻璃櫃裏藏著童年。屋子漏雨的水滴裏藏著時間。
小學的時候,我媽很愛說一眨眼就長這麽大了,我說你再多眨幾下眼睛啊。
在我們這代人都說著自己老了,老了,那爸媽不是更老,明天不是更老。
所以很討厭這樣的說法,隻要活著的一天就要有童心和少年的心氣。
我媽年齡上六十六歲了,但總覺得她四十多歲那個心態一直都在。
隻不過身體不如從前,可能生孩子晚,外加操勞,看起來也不顯年輕。而我爸,看起來就不像六十五歲的小老頭。
上次跟我爸去廠裏,與我想象的大門、或者領導威嚴難說話不一樣,食堂的青菜都像農家自己種的,生在這網絡通信發達的二十一世紀,換三班地鐵去郊區的工廠,像坐了時光機,回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人情。
工人們穿著製服,書記為人和善,一點領導架子都沒有,像有問必答的數學老師,對於我爸爸這一個小人物,普通工人都記得很清,說我爸是個老實人。
而且,那時代的人寫的一手好字。一筆一畫來自於心,和力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