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湯婆子裏的電池

字數:3333   加入書籤

A+A-


    煤爐的煙有些嗆人,縹緲的煙升到空中,拖著長長的尾巴。當時代表了一種生活上的不便,現在卻成為一個時代的烙印,一段歲月的痕跡。

    對於結婚晚、生孩子晚的家庭來說,他們的孩子壓力是很大的。比其他同齡人更快感受到父母年紀增長,給自己帶來的緊迫感,沒有父母在身邊,任何成功都沒人分享,苦難都沒幾個人理會。

    在老房子的時候,有一天我坐在家裏在本子上畫畫,那個本子有些數字和圖片什麽的,還記得上麵有三個和尚的故事,和一些數學加減法。

    然後媽媽的朋友,一個阿姨敲門來,她說兒子離家出走,還是怎麽了,然後我媽媽就跟著一起出去找,當時也不懂怎麽回事,後來問起我媽媽是不是她有個朋友的兒子找不到了,她也不記得了,於我來說就跟做夢似的回憶,但我知道是真的。

    凡事都有兩麵性,雖說打字不如寫字,思考麵麵俱到,有質感,不容易浮躁,但這個時代信息傳播得快,機會多。

    我媽又說吃絲瓜吃怕了,皮蛋也怕吃,以前在娘家吃多了,別看家裏人多,又沒什麽錢,種的蔬菜都能吃到吐。

    以前買西瓜,老板都會拿刀在西瓜上劃一個三角形,然後把刀尖紮進去,再把刀拔出來,這樣就會有一個三角形的西瓜片卡在水果刀尖上,客人吃了甜,就掏錢買西瓜,厲害的是,我總覺得那塊西瓜是最甜的,有一段時間吃瓜,我偏要在西瓜上劃三角形,正方形,各種形,然後拔出來吃……

    對於夏天的回憶,就溶於灑了幾滴花露水的洗澡盆裏。

    對於冬天的回憶,不得不說的就是湯婆子了。

    那時候沒有什麽充電暖手寶,不是用有橡皮味兒灌熱水的熱水袋,就是用銅製湯婆子。

    老物件裏,除了家裏那個被我跳斷木板的老床,就是這個湯婆子年紀最大了,銅製,有些分量,黃得有些發黑,而不是現在外麵買的金色的,又薄又輕的湯婆子。

    原來家裏還有一對蟑螂都不敢靠近的樟木箱呢,是我媽媽自己買的陪嫁。

    這個湯婆子被我小時候塞進了兩顆電池……到現在都拿不出來,所以拿起來咣當響。

    冬天的時候,燒開了水灌進湯婆子,還必須包上一層衣服才能暖腳,不然能把腳底板燙壞咯。

    說到吃的,要補充一下,媽媽做的一些菜,就挑幾個介紹:辣冬瓜、涼拌蒜泥茄子、麵粉蟹,外加一個鹹菜肉飯,蝦仁餛飩。

    辣冬瓜是最下飯的,吃到嘴裏水溜溜,甜度鮮度都恰到好處,幹辣椒帶吃的熱辣刺激味覺分泌唾液,涼拌茄子是把長條的茄子放水裏汆,而後用竹簽挑成絲,加上麻油鮮醬油和蒜泥膜。

    麵粉蟹用的是海裏的蟹,塗上蛋液攪拌的麵粉放入油鍋炸至金黃,吃下去的每一口麵粉都像是蟹黃的口感,鹹菜肉飯是用電飯煲煲製而成的,有時候用蠶豆卷心菜臘肉,有時用鹹肉和萵筍葉,比外邊買的好吃不知道多少倍。

    最後是蝦仁餛飩,正方形的餛飩皮和圓形的餛飩皮都是麵粉皮,同樣的餡,也能包出不同的口味,一直覺得很神奇。蝦仁餛飩取豬肉醬和鮮蝦仁為餡,那些吃的時候是正好蝦仁多出來了才買餛飩皮包的,後來刻意包幾次,都沒有那次的好吃,吃東西也是看天時地利人和的麽?

    應該是,天時地利肚餓。

    那時候流行粽子糖和椰子糖,還有話梅糖和牛軋糖。被我跳斷的床板、扔進電池的湯婆子都還在,被我倒了兩瓶藍藥水的側門外那片地上邊建了學校。

    那時候還流行一種荔枝味飲料,和一種巧克力味豆奶飲料,都是盒裝的。

    每過一段時間,爸爸的廠子裏就會發飲料啤酒好多東西,我和媽媽去車站接爸爸回家。

    用那種禮物繩子綁起來提回家,印象中一捆飲料就有到我現在的腰部那麽高提久了手上都會被繩子勒出印記。

    有一種帆船的筆筒也很流行,整個透明的筆筒裏裝了深藍色的液體,裏邊有一個塑料的帆船,像是一個人在衝浪,媽媽打工的那家人家送過給我一個,後來的一天我在蜂窩煤爐裏發現了筆筒,不知道怎麽掉進去的。

    家裏的房門朝著北,開門就能看到東方明珠的球星建築,曬衣服自然要到外麵的電線杆邊拉繩子。

    遙記得一天媽媽拉晾衣繩的時候,我思考著,到底是天上的雲在轉動,還是地球在轉動。把地麵看作靜止,就是雲在移動,把雲看作靜止,就能感到地球在轉動。相對靜止或者運動。

    夏天吃鹽水棒冰的時候最怕舌頭粘在上麵了。

    幼兒園邊上有個零食店,用玻璃櫃裝零食,稱斤賣,店裏邊有哈哈鏡可以看,不過我倒是對這些沒興趣,就像我也不喜歡吃冰糖葫蘆一樣。

    現在偶爾看看過去的電影電視節目,還是很懷念那個時光的,除了回不去的樸實與簡單,還有在那時候沒有來得及去看的電影和演唱會。

    對於二十一世紀生的人,他們也會很喜歡之前的時代,就像我經常希望早生個十年二十年,有時候隻有失去了過去了,才會意識到擁有過的經曆過的有多好,就像隻緣身在此山中,才看不清這座山整個麵目,身在福中就經常不知福。

    在老房子裏的時候,就是看完動畫片看電視劇,頻道不多,節目卻特別好看。

    現在還能找到八十年代以前開的店和一些老建築,我就特別喜歡這些在別人眼裏“有什麽好駐足留意的”破房子。

    以前沒有網絡,沒有太多分散注意力的東西,也沒有太大的貧富差距,東西也不貴。

    現在生活的環境太多套路,是非黑白混淆顛倒,有太多不純粹,所有的信譽人品都要與物質扯上關係,好像隻有無盡的金錢才能替一個人奪回話語權。總覺得內心缺了什麽。

    隻有嘴上的價值和不行動批判別人的是空談,隻有實幹創新,才能鑄造未來。

    帶著過去時代的實在,加上創新改變,不斷前進,希望把兩個時代的優點結合起來,具有科技進步經濟發達,人的內心又能夠有歸屬感。(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