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雙贏的交易
字數:4274 加入書籤
曹丞相是個雷厲風行的領導,在他的推動下,霸府上下很快動了起來,把修建霸府新城當做頭等大事來抓,荀攸又代表曹丞相宣布,鼓勵大家對霸府新城的選擇和修建提出建議,建議一旦被采納,將給予重獎。 . 免費連載小說閱讀網
短短幾天,專管土功公廨建築的霸府士曹,已經收到了近百條建議。
曹丞相平定北方後,八方才俊紛紛來投,霸府中的大小掾吏都是這個時代最有能力的精英,哪怕隻是一個最低級的小吏,也受過良好的教育,自信天文地理無所不能,築城修廨隻是小道,信手指點一二,又有何難哉?
更何況霸府中的掾吏藏龍臥虎,暗藏著不少通曉風水堪輿之術和土功建築的高手,或者親朋好友中有通曉風水堪輿之術和土功建築的高手,對他們來說,這正是一個展現才能的大好機會。
如果不懂風水和建築,也沒有這方麵的親朋好友,沒關係,後世裏各種專業隔行如隔山,這個年代的學問劃分卻沒有那麽細致,所謂一法通則萬法通,越是跨界,越可以顯出水平,大家天天都住在城池裏麵,日積月累的所見所思,總能提出一些建議。
實在提不出什麽建議的,也會趁此機會做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從霸府的職能引申出去,聯係實際工作,針對時弊提出批評,再拿出改進的建議,把自己的為政理念一吐為快。
於是乎,各種封裝精美的建議書堆滿了士曹屬韓暨的案頭,其中不乏用了好幾編竹簡的鴻篇巨著,也有像江嶽一樣寫在絲絹上的,都裝在規製相似的盒子裏麵,和後世投標工程的標書一樣漂亮。
(按照曹魏官製,大致上掾是正官,屬是副職,韓暨身為士曹屬,相當於主管建築的副部長。)
江嶽這天早上來到兵曹,拿出一卷絲帛,交給徐邈。
徐邈微微一愣,聽說是江嶽寫的關於霸府新城的建議書,高興的連連稱讚,江嶽的規劃圖隻用了一幅絲帛,又輕又薄,看起來沒有多少內容,但是徐邈對江嶽的期望值本來就不高,還是非常滿意。
“好啊!太好了!沒想到小江也能做出這麽大一篇文章,快去拿個文櫝來……”
文櫝不是文牘,而是裝公文的盒子,這個年代的公文用絲帛或者竹簡寫成,裝在盒子裏麵利於運送和保存,一個小吏取來文櫝,徐邈親自動手,把江嶽的建議書裝進盒子,和正式公文一樣加封火漆,外人無法偷看其中的內容。
“送去士曹吧。”
在霸府諸曹中,徐邈的兵曹是一個排名前三的大曹,和軍謀曹一起掌管天下兵馬,事務最為繁忙,曹中屬吏都是實幹為主的軍事人才,交上來的建議書並不多,徐邈為此深感臉上無光,江嶽身為武將,能寫出一份建議書,也算是意外的收獲。
“你還懂築城?”小張遼也感到很意外,好奇的對江嶽問道。
“不懂,我都是亂畫的。”江嶽的規劃圖是按照北*京城的大致格局,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炮製出來的四不像產品,到底能不能被這個時代認可,自己心裏也沒數。
徐邈得隴望蜀,笑道:“文遠啊,你也要盡量提幾條建議,這個東西其實不難。”
小張遼連連搖頭:“我不行,城池關隘我還能看出個好壞,修建公廨卻是一竅不通。”
“霸府新城其實就是一座城池啊,該如何屯兵,如何宿衛,你也可以講一講嘛。”
“士曹那些人都是大匠,何需我一個外行指手畫腳。”
小張遼笑道:“不說這個了,我還要向江賢弟請教兵法,不知江賢弟今日可有空閑?”
江嶽微微一笑,非常標準的露出了八顆牙齒,就像一個訓練有素的業務經理:“老規矩,我陪你探討一個時辰的兵法,你教我一個時辰的刀法。”
“成交。”小張遼滿意的點了點頭,和江嶽並肩走向偏廳。
江嶽穿越以來,曆經大小戰鬥數十次,其中不乏得意的經典戰例,可是江砍頭的名氣太大了,外人隻關心他砍了多少腦袋,斬殺了多少名將和大人物,很少有人仔細研究這些戰例。
小張遼卻是一個例外。
他來到兵曹後,就對江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把他的過往戰例反複看了幾遍。
曹軍上下這麽多將領,仔細研究江嶽過往戰例的,小張遼是第一個人。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小張遼在兵曹坐班,有條件看到那些戰例的詳細戰報。
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小張遼在兵曹坐班,實在閑得無聊。
看完那些戰例後,小張遼鄭重其事的提出,要向江嶽請教用兵之法。
張遼身為千古名將,竟然要向自己請教用兵之法?!江嶽一開始還以為他是來砸場子的,畢竟小張遼也隻是一個中郎將,江嶽身為後輩,竟然和他平起平坐,爵位上還壓了他一頭,對方很可能是氣不忿,故意找茬。
江嶽堅決推辭。
可是怎麽都推不掉。
小張遼太誠懇了,不惜放下身段和江嶽稱兄道弟,又幾次設宴相請,一定要把江嶽肚子裏這點貨都掏出來,江嶽終於明白,小張遼是真心實意的向自己請教。
既然如此,當然要趁機敲他一筆竹杠。
江嶽提出和小張遼互幫互學,用兵法換刀法。
張遼不是一個善於討價還價的人,很痛快的答應了江嶽的要求。
江嶽覺得自己賺大了。
張遼的刀法武功比卞秉高了好幾層樓,有他做師傅,自己肯定一日千裏,進步飛快。
張遼也覺得自己賺大了。
用兵之道一向都是不傳之秘,如何帶兵打仗的訣竅,誰都不會輕易教給外人,所以大漢王朝才會產生那麽多的世代將門,漢末諸侯混戰,很多將領都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張遼現在還遠未到達他的巔峰時期,每次和江嶽探討兵法,都會感到打開了新的思路,收益良多。
今天要討論的,是壽春之戰。
壽春之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八公山之戰和附亭之戰,江嶽和朱靈、卞秉等人,以五千新兵大破二十萬黃巾(包括老弱婦孺),其中的亮點是先打敵人的偏師,把黃巾軍的士氣打下來後,再在附亭和張曼成決戰,從而輕易取勝。
聽完江嶽的講解,張遼拍案叫絕,如同暢飲美酒一般暢快。
他反複的進行推演,以五千新兵對十餘萬黃巾軍,這一仗怎麽打都沒有勝算,最可能的結果就是困守壽春城,等待援軍,江嶽卻出人意料的脫離主要戰場,先打八公山的韓忠,堪稱神來之筆!
壽春之戰的第二階段是水淹雙月蕩,也是一場酣暢臨湘的大勝。
張遼卻皺起了眉頭。
這一仗勝得有些僥幸,朱儁如果搶先出擊,或者把大營建在雙月蕩的外麵,水攻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我隻是賭一把而已,如果賭輸了,大不了拍拍屁股回壽春。”江嶽笑道:“本小利大,值得賭一把。”
這話說得實在,張遼點了點頭,深以為然——打仗就是鬥智鬥勇,很多時候都是權衡得失,冒險一搏。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又懟翻一個三國》,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