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比張遼更厲害的師傅

字數:4460   加入書籤

A+A-


    聽說是江砍頭寫的建議書,韓暨的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江嶽砍腦袋是一把好手,土功建築的事情也來湊熱鬧,不怕丟人現眼麽?

    但是盧安已經推薦了,姑且一看吧。

    這一看,就是小半個時辰。

    當天晚上,江嶽所作的這幅規劃圖,出現在曹丞相的案頭。

    韓暨在旁邊仔細講解。

    江嶽設計的霸府新城,和韓暨的原始計劃,主要有三點區別。

    首先是選址不同。

    江嶽的選址,多了三座山,一條河。

    這三座山都不高,從北到南呈一條直線狀,正好當做新城的縱軸,主山和第二座小山之間,有很大的一片平地,就是新城的基址,人工和自然巧妙結合,再加上一條蜿蜒的小河,既有秩序性,又有豐富的層次感和深度感。

    尤其是這條河,讓城市變得生動起來,還能提供水源和水路運輸。

    第二個區別,是中軸對稱。

    在霸府新城中,以宮城城內的大殿引出主軸線,作為城市主軸線,采用軸線對稱的手法劃分城市分區,主次分明,結構清晰,東西一條大道通向兩座城門,再加上南北三條幹道,把整個城市劃分成六大分區。

    第三個區別,就是功能分區。

    整個城市劃分成六大分區後,改變了宮室和閭裏雜處的局麵,從無序到有序,城市平麵布局方正整齊,便於管理也更加安全,再加上筆架式起伏的山,金帶式彎曲的水,嚴肅的對稱構圖變得輕靈。

    曹丞相仔細看了兩遍,向韓暨問道:“公至,以你之見,這幅圖畫中的霸府新城,是江嶽本人而作,還是請哪位大匠捉刀?”

    韓暨猶豫了一下,答道:“我以前從未見過這樣的城郭設計,許都城中也沒人有這樣的大匠,應該不是捉刀,但是這樣一來,更加匪夷所思。”

    “為什麽?”

    “這個城郭雖然隻是一幅圖畫,卻設計的精妙非常,兼又大氣磅礴,我反複參詳仍然覺得意猶未盡,江嶽不及弱冠,怎會有如此才幹?”

    韓暨是個技術型官員,搞了一輩子土功建築,深知設計一座新城的難度,在他看來,江嶽設計的這座霸府新城簡直不像出自凡人手筆,而是無數能工巧匠反複打磨出來的極致之作——韓暨不知道的是,江嶽模仿的後世的北*京和南*京古城,不僅是無數能工巧匠反複打磨出來的極致之作,更是用無數城池的建設經驗凝聚而成的巔峰之作,代表了中國古代城池建設的最高水平,哪怕隻借鑒了幾分皮毛,也足以把三國時代的所有城市遠遠甩在身後。

    “嗬嗬嗬,也許得自天授吧,此子亂世之良將,盛世之大匠,他畫的這幅圖既然可用,就依此圖築城。”

    曹丞相無知者無畏,並不是太過驚異,江嶽雖然能畫出一幅讓韓暨都深感佩服的城市規劃圖,但是和他的寶貝神童兒子曹衝相比,也沒什麽了不起。

    兩天後,曹丞相親口宣布,霸府新城將按照江嶽的設計進行建造,並對江嶽獎賞百金,記大功一次。

    霸府中的大小掾吏,無不目瞪口呆。

    自從小張遼來到兵曹,江嶽就和他混在一起,不是探討怎麽打仗,就是探討刀法武藝,桌子上擺著的那些書籍,已經好幾天沒有動過了。

    大小掾吏深感欣慰,江砍頭就應該喜歡練武,喜歡打仗,這才是正常的節奏,身為武將卻天天抱著大部頭刻苦攻讀,搞得大家的壓力都很大,何必要豬鼻子插蔥裝相,搶讀書人的生意?

    用後世的話說,江嶽讀書,就是三分鍾熱度。

    可是誰都沒有想到,江嶽突然一鳴驚人,用一幅霸府新城的規劃圖奪得頭籌,把大家都比下去了。

    很多人都不服氣。

    但是韓暨很快公布了新的霸府新城設計圖,江嶽的那幅規劃圖也一起亮相,看到江嶽的規劃圖後,霸府中的大小掾吏全都閉上了嘴巴,再沒有半點質疑之聲。

    江嶽個人的榮譽,也是兵曹的集體榮譽,徐邈揚眉吐氣,穿梭於霸府各曹之間,不停的嘚瑟。

    “為將者必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江嶽乃是丞相的‘一字師’,能者無所不能,修廨築城隻是小道,對他又有何難哉?”

    “江君高才,我等也深為敬佩。”

    霸府中的各曹掾屬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君子,輕易不能失了風度,雖然很膩味徐邈的嘚瑟嘴臉,也都微笑點頭,連連稱讚江嶽——江嶽為曹丞相修改詩作,又在霸府新城的設計中拔得頭籌,這些身居高位的掾屬也不得不承認,江砍頭的確有幾分才氣,不是一個粗鄙武弁。

    掾屬都是各曹的主官,底下還有大批的小吏,很多人仍然對江嶽不太服氣。

    是的,江嶽的規劃圖的確被曹丞相采納了,但是那又怎麽樣?你看規劃圖上江嶽的字跡,歪歪扭扭實在不成樣子,很多還是粗鄙的假體字(簡化字),所用的口吻也是大白話,囉裏囉嗦唯恐說不清楚,如果把江嶽換成一個文官,肯定會被大家嘲笑一輩子。

    終歸還是一個粗鄙武弁。

    當然了,江嶽的官職不低,在曹丞相麵前又正當紅,這些小吏隻能私下裏發發牢騷,誰也不敢公開說他的壞話。

    對這些毀譽參半的風言風語,江嶽並不在意。

    利用這幾天的時間,江嶽已經講完火燒博望坡的戰例,也把“破陣刀”完全學會了。

    下一步,還要長時間的反複練習,再上馬練習,讓這些招數變成身體的本能反應,然後才能運用到實戰中。

    “你的悟性不錯,一般人都要三五天的時間,才能學會這套刀法。”張遼對江嶽的表現還算滿意,學武和帶兵一樣也是講天賦的,有些人不是練武的材料,哪怕苦練十年仍然摸不著門檻。

    “嗬嗬,還好吧。”能夠得到張遼的誇獎,江嶽有點小得意,又隨口問道:“兄長當初學這套刀法,用了幾天?”

    “兩個時辰。”

    “……”

    好吧,不能和你們這種怪胎比。

    江嶽暗暗吐槽,如果沒有係統外掛,自己哪怕苦練一輩子,和張遼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有了係統就不一樣了,學會這套“破陣刀”後,江嶽收到了一條新的係統消息——基本刀法+3。

    雖然升級的技能點越來越多,但是一次加了3級基本刀法,仍然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張遼這個師傅的確不一樣,比卞秉給力多了。

    江嶽趁熱打鐵,繼續向張遼討教,想再學兩手絕招,卻被張遼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貪多嚼不爛,刀法練習應當循序漸進,你先把‘破陣刀’練好再說,另外你的刀法練到這種程度,一般的戰爭廝殺足可以應付,想學新本事,可以向侯成學騎術。”

    “侯成?”

    “是啊,侯成槍法平平,騎術卻極為精湛……”

    聽完張遼的介紹,江嶽才知道,侯成能夠位列呂布麾下的八健將之一,和張遼、高順平起平坐,就是因為騎術精湛,彌補了槍法的不足,如果和張遼放對廝殺,沒有二三十個回合,張遼也拿不下來。

    張遼和侯CD是並州邊軍出身(並州大致是後世的山西),經常和遊牧民族的鮮卑作戰,所以並州兵的騎兵也很厲害,侯成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單論騎術的話,在呂布麾下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張遼也比他差了一截。

    難怪了!

    江嶽暗暗點頭,侯成最有名的事跡就是白門樓盜走赤兔馬,以致呂布束手被擒,赤兔馬那樣的馬中之龍,大概隻有侯成才能馴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