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仇人相見
字數:9053 加入書籤
及笄是女子的成人禮,一般情況下,女子及笄之後才行婚配。
因此,疼愛女兒的人家把及笄禮看得很重,很早就開始籌備。及笄禮的程序基本固定,來觀禮的賓客都是至親好友,宴席也是要經心準備的。
行禮之日穿戴的衣物首飾都要千挑萬選,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簪子。
及笄一般要加三次,每一次用的簪釵都不一樣,所代表的意義也不一樣。
女孩及笄禮上所用的簪子都由自己或父母精心挑選,也有長輩送的或身居高位者賞的。正式定了親或許了人家的女孩,婆家會送一根簪子在及笄禮上用。
汶錦要行及笄禮,範成白不能來觀禮,卻給她送了一隻名貴精致的白玉簪。
這其中的意思,隻是不是癡人,都明白。
除了那根白玉簪,範成白還送了其它禮物,還有一封信,就更耐人尋味了。
這是大事,海誠和周氏要商量,讓她回避。她不放心,想留下來聽聽。
海誠拿出信遞給周氏,說:“我父母都不在了,國公府又是那樣的情況,我們這一房的事也沒長輩能幫我出主意,隻好你我二人做主。”
周氏冷哼道:“別看平日我們遇到事沒人商量,幫倒忙的人絕不會少,尤其是國公府。岩兒年紀最大,他早就說不高中不娶妻,倒可以拖上幾年。
繡兒馬上及笄了,二姑娘的婚事今年必須定下來,能辦了最好,五姑娘也不小了。國公府女孩不少,國公爺還想靠姻親搏一把呢,能不幹涉她們的婚事嗎?”
“你先看信。”
“不看我也知道寫的什麽。”周氏看完信,衝汶錦努嘴一笑,說:“範成白家中無父母長輩,隻要我們點頭,這門親事就算成了。他還是個急性子,說等明年他再回京述職,連小禮、大禮、成親一起辦,結完婚就帶你回西南省。”
汶錦一把搶過信,看完後,長歎一聲,搖頭說:“我不願意。”
上輩子,她與範成白青梅竹馬,她喜歡他、慕戀他,想跟他演繹才子佳人的故事。怕小孟氏幹涉他們,她極力取悅陸太後,爭取到賽詩會自主擇婿的機會。
可範成白不懂她、不信她,還把蕭梓璘當成假想敵,自作聰明,與程文釵聯手搗鬼。結果怎麽樣?當了豺狼虎豹的助力,害人害己,悔之晚矣。
回想前世的慘痛,她最恨自己輕信、糊塗,其次就是恨範成白多此一舉。
當然,無論是她恨自己,還是恨範成白,跟恨小孟氏和程文釵這些仇人是不一樣的。她想把小孟氏之流抽筋削骨,讓他們比她前世的經曆更痛十倍。
而對於範成白,還可以是熟人、是朋友,卻不想再有任何情感的糾葛。
既然仍在這一方土地,不能此生陌路,那隻能守住自己的心,方是最好。
周氏把信搶回來,斜了汶錦,問:“我要是願意呢?”
“你願意?哈哈,那也不錯,你嫁吧!隻要父親和範成白……”
“臭丫頭。”周氏抬手就打,“我讓你胡說,你敢埋汰你娘?膽兒真肥了。”
汶錦想到周氏會動手,躲得不慢,但額頭上還是挨了一巴掌。她見周氏還要打她,趕緊滾到大炕角落,雙手捂著臉,嗚嗚痛哭,卻一滴眼淚也沒有
幹打雷不下雨,就是用來嚇唬爹娘的。
“繡兒還小,說話有時候口無遮攔,也不是什麽大事,你打她幹什麽?沒輕沒重的。”海誠斥責了周氏一頓,又坐到汶錦身邊,好言好語安慰她。
“那你說這事怎麽辦?範大人簪子、厚禮都送了,信也寫得明明白白。”周氏一直認為範成白是最佳女婿的人選,幾年前,她心裏就有想法了。
別說範成白能做到多大的官,賺多少銀子。單家裏沒有父母長輩這一條,就是周氏向往的。進門就當家作主,不用立規矩、看臉色,多麽自在舒適。
一想到自己嫁進柱國公府所受的欺侮、所生的閑氣女兒都能避免,周氏就對這門親事百分百滿意。何況現在範成白已是三品官,過門就能封誥命夫人。
可汶錦不懂她當娘的這一片苦心,連海誠似乎也不是很看好這門親事。
“這種事願意和不願意都好辦,關鍵是如何抉擇。”
“你想如何抉擇?”周氏瞪了汶錦一眼,又說:“別看這臭丫頭平日表現得乖巧懂事,畢竟經曆少、見識淺,不知人性狠毒,婚姻大事可不能由她作主。”
海誠笑了笑,說:“我的抉擇就是——我聽臭丫頭的。”
汶錦衝周氏做了一個大大鬼臉,又用雙手捂在臉上,很誇張地放聲大笑。
二比一,完勝,周氏幹瞪眼,沒話說了。
範成白出局了。
海誠沒問汶錦為什麽,別看考慮的時間不長,他也知道女兒做出這個決定已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聽汶錦的,就沒必要知道那麽多因由了。
至於如何回複範成白,那簡單,他能把理由編得很動人,這是為官者的強頂。
周氏倒想知道汶錦為什麽拒絕範成白,隻是問到這個問題,汶錦的嘴閉得比死河蚌還緊。她白費了許多唇舌力氣,也沒問出所以然,就放棄了。
海誠和周氏都很重視女兒的及笄禮,以此擺席設宴,也是在京城結交朋友的由頭。之前,海誠職位落定,汶錦遷入新居,他們大擺宴席
入新居,他們大擺宴席,收獲頗豐。
“老爺今日不著急去衙門嗎?”
“我請假了,還有五天繡兒就及笄了,我也該幫你準備才是。下個月連上端午共能休沐六天,我全都倒在這幾天一起休了,下個月也該農忙了。”
周氏很高興,忙說:“我要去趟密州請大哥一家來觀禮,還要到銘親王府請銘親王妃,又要到府裏去請國公爺和老太太,這都需要我們兩個人去。”
“好,你來安排。”
夫妻二人商量一番,決定先去密州,周賦和蔣氏也要回密州祖宅,正好同行。
因天氣不好,他們未帶汶錦同去,周貯一家要帶觀禮,很快就能見到了。
汶錦留在家裏準備禮物,有些賓客需要登門邀請,送禮必不可少。
海誠和周氏第二天下午才回來,周賦和蔣氏辦完事,同他們一起返回,周貯一家也來了。周達把汶錦接過去同周貯一家見麵,自是一番熱鬧喜慶。
次日,海誠和周氏備下了厚禮,帶汶錦去銘親王府,請銘親王妃做汶錦及笄禮的正賓。他們一家登門,唐融和清華郡主都很興奮,早早就到門口迎接了。
銘親王見了海誠,說了幾句不閑不淡的套話,就進宮了。唐融和銘親王的第三子蕭梓崇陪海誠說話,蕭梓崇善談,也會調節氣氛,才沒冷了場。
清華郡主和銘親王府的幾位庶出姑娘把汶錦和周氏接進內宅。
自唐融回來,又得了銘親王世子的封號,銘親王妃又得意又舒心。當家主母高興,府裏來湊趣、討喜、捧場的人自是不少。
今天又有銘親王妃母女看重的客人來訪,內宅可就熱鬧多了。
“我的融兒與家裏失散時剛啟蒙,統共沒讀三五本書,這些年又沒有先生教導,學問確實太差了。我現在也想開了,我們這樣的人家,怎麽也少不了他一世富貴,我也就不苛求他了。今生我們母子還能團聚,也不枉我吃齋念這些年。”
銘親王妃等人與汶錦母女分賓主坐定後,就開始說一些家常閑話。她也為遮掩,把唐融曾在海家做家仆護衛的事說給眾人聽,邊說邊感慨。
“王妃娘娘逢人見人就說世子爺的事,總把世子爺吃了十幾年苦、沒學問掛在嘴邊上,就不說昨天皇上賞賜了誰一大堆寶貝,連王爺都看得眼紅了。”
說話的是銘親王一個姓盧的側妃,蕭梓崇的生母,最後討銘親王妃歡心的人。
周氏明知皇上賞賜了唐融,故意裝作不知道,給她們捧場,“盧側妃快說說皇上賞賜了誰,連銘親王爺都眼紅,那肯定是價值連成的寶貝吧!”
“我跟你說吧!昨天皇上高興,召了二十名喜好武藝的皇族子弟比試。我們家世子爺橫掃一片,打敗了十八個人,隻敗給了臨陽王殿下。
臨陽王殿下說他也不是我們世子爺的對手,隻因我們世子爺打了太久,體力透支,才敗了他。皇上很高興,賞賜了他們二人,我們世子爺得的賞賜最多。
王妃不讓提這件事,怕別人知道了,會把我們世子爺得的賞賜搶走。那些寶貝還留著給世孫壓櫃底呢,到時候孫子成了群,不夠分可怎麽辦?”
銘親王妃打了盧側妃一下,說:“你這貧嘴滑舌的,真沒個正經,我服你了。”
眾人都跟著湊熱鬧,盧側妃就說得更高興了,逗得銘親王妃放聲大笑。
周氏也適時湊趣,恭維的話說了不少,趁銘親王妃高興,她說明來意。
之前,銘親王妃就跟清華郡主說過要在汶錦的及笄禮上做正賓的事。今天海誠和周氏帶汶錦登門邀請,她很爽快就答應了,還叫銘親王府幾位側妃去捧場。
“多謝銘親王妃。”周氏帶汶錦鄭重行禮。
銘親王妃答應了,周氏心裏那塊石頭也就落了地。不管銘親王妃是不是要謝他們家對唐融的恩情,有一品親王妃做正賓,汶錦在京城的名氣定會大漲。
這也給海誠和周氏乃至柱國公府上下莫大的臉麵。
“不用謝我,這件事就這麽定下了。”銘親王輕歎了一聲,說:“其實我該好好謝謝你們家才是,我的融兒沒什麽出息,能平安回來,就是我的福氣。”
盧側妃忙說:“又在妄自菲薄,等著我們說好話呢,大家快接上了。”
“去去去,就你沒一點正經。”
汶錦衝銘親王妃福了福,說:“稟王妃娘娘,世子爺武功極高,定有為朝廷效力的機會。還有一點恐怕大家都不知道,世子爺通瑤醫,會解奇毒和蠱毒,得過高人的真傳。平常醫者救死扶傷,他能從閻羅手裏搶命,這還算沒出息嗎?”
清華郡主瞪大眼睛,“真的?是真的嗎?教我,一定要教我。”
“不是我懂,是世子爺精通。”
“哎呀,我都懵了,我去找他。”清華郡主一溜小跑兒出去了。
聽說唐融有這等本事,不管是真心為他好的,還是覬覦他的份位、有不良居心的,都被鎮住了。他專解奇毒,內宅那些陰鷙手段,對於他來說就是小兒科了。
“聽聽,聽聽,唉!我不說話了,免得說我沒正經,我躲一邊嫉妒去。”盧側妃陰陽怪氣地說著奉承話,又為銘親王妃引來了鋪天蓋地的恭維討喜。
“行了行了,我不說你了,多說一句都是我沒理。”銘親王妃笑得都合不上嘴了,揮手道:“把
手道:“把我賜給琇瀅縣君的禮物呈上來,你們也不能落了空。”
一個穿戴體麵的嬤嬤帶著八個丫頭魚貫而入,每人手裏都端著一個重重的托盤。她們把托盤羅列到桌子上,揭去上麵的紅布,才整齊劃一地退出去了。
這些都是銘親王妃送給汶錦的及笄禮,頭麵首飾、錦緞麵料,樣樣華貴,琳琅滿目。在這精致華美、各式各樣的首飾中,隻缺了一樣,那就是簪子。
汶錦明白銘親王妃的用意,暗暗鬆了一口氣,而周氏臉上則閃過遺憾。
因為前世種種,她拒絕了範成白,令周氏著實鬱悶了一把。
唐融跟她相處時間不短,他們一家都知道他品性不錯,可汶錦不會做側妃。
若能做正妃,這確實是一門不錯的姻親,這也正是周氏遺憾所在。
盧側妃順應銘親王妃,送了汶錦一隻成色不錯的翡翠鐲子,其他側妃也給汶錦送上了禮物。周氏一一記下了,禮尚往來,人家送了禮,她也要回禮。
在銘親王府吃過中飯,又把行及笄禮那天的程序捊了一遍。銘親王妃讓人做了記錄,大概熟悉了過程,汶錦和海誠、周氏才帶上她賜了禮物回去了。
他們剛回到家裏,陸太後的賞賜就到了。除了首飾麵料、羅帕香囊之類的小女兒家喜歡的物品,還有一根碧玉蘭花簪尤其精致貴重。
周氏打賞了傳懿旨、送賞賜的人,海誠又寫了謝恩的折子,讓人送到了宮裏。
天快黑的時候,海貴妃的賞賜也到了。
銘親王妃賞了,陸太後賞了,海貴妃這姑娘不賞大概覺得過不去,才讓人送來了賞賜。她賞賜的東西不多,卻也價值不菲,其中一根紅寶石簪子很是名貴。
海誠歎了口氣,說:“我們該給貴妃娘娘封一份禮送到宮裏才好。”
“應該的,我今晚就準備好,明天老爺送進去。”周氏輕哼一聲,又說:“我們二房跟貴妃娘娘沒有怨結,都是老虔婆瞎攪和,國公爺又不敢說句公道話。現在貴妃娘娘和憫王殿下除了四房,對其他人都不理不睬,才鬧得這麽生分。”
“你別埋怨了,明天還要帶繡兒去府裏呢。他們做事缺禮也好,但凡有規矩的人家,還沒分家,也不允許兒媳和姑娘住到外麵躲清靜。”
周氏輕哼一聲,沒再說什麽,拿出陸太後和海貴妃賞賜的簪子讓汶錦看,“太後娘娘賞賜了簪子,貴妃娘娘也賞了簪子,娘再給你打磨一根,也就齊了。”
汶錦愣了一下,問:“娘送我簪子還要現打磨嗎?”
“放心,不會誤了你的大事。”
“我知道。”汶錦心存疑問,海誠在場,她也沒多問。
周氏點點頭,又囑咐道:“明天去國公府,把太後娘娘和銘親王妃賞賜的那些精致的小東西,還有我們從西南省帶回的特產帶一些給你的姐妹們。國公府大姑娘十八歲了,七位姑娘也十三歲了,都年紀不小,這待嫁可是件熱鬧事。”
汶錦明白周氏的話外之音,趕緊應聲,吩咐丫頭去準備。
本月底,陸太後會在宮中設宴,招官宦勳貴之家十三歲以上、十八歲以下未曾定親的姑娘進宮。說是赴宴,其實是想品評她們,為皇族子弟指婚選妃。
皇上還未到知天命之年,很可能會選出幾位得才兼備的美人來填充後宮。
柱國公府這麽多姑娘,還不知道哪個有造化、哪個有出息呢。
第二天,海誠帶上給海貴妃的禮物去了憫王府,周氏帶汶錦回了柱國公府。
今天柱國公府來了幾位貴客,很熱鬧。汶錦和周氏事先不知道,正好碰上了。
聽說周氏母女來了,大太太蘇氏和四太太蕭氏就迎了出來。相比蘇氏虛情假意的熱情,蕭氏就淡漠了許多,禮數上卻很周全。
四太太蕭氏是英王府二房的庶女,也是宗室出身,心裏對周氏自是百般輕視。
“去老太太房裏吧!今天有客人,可熱鬧呢,你該帶四姑娘去見見。”
周氏暗哼一聲,“大太太此言差矣!就是沒客人,我們也該去給老太太請安。”
蘇氏訕訕一笑,就引著她們去了海老太太的椿安堂。剛到大門口,正巧碰上兩位貴婦打扮的女子很親熱地手挽著手往外走。
看清這兩個人,汶錦的心頓時被滔天的恨意淹沒了,殺氣自心頭而起。
這兩名貴婦一個是程汶錦的繼母小孟氏,一個是程汶錦的婆婆葉夫人。
在柱國公府碰上她們,真是冤家路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