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米國之行

字數:4357   加入書籤

A+A-




    這一次兩國間的百萬大移民的確幫了亞華國的大忙,你想一個國家的企業靠著銀行貸款發薪水,這日子到什麽是個頭哇?

    企業不發薪水又不行,人總要吃飯,總不能餓死人吧?

    還要考慮到社會的安定等因素,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企業沒有錢為職工發薪水便找政府,政府便讓銀行給企業貸款,銀行是國家的,全民所有,發出的貸款有去無回,等待的結果早晚是國家破產。

    也就是放在亞華國這種製度下,若是放在資本主義製度下,這些銀行早就破產了。

    銀行的壞賬越來越多,到後來國家組建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專門攬下來銀行所有的壞賬,這才讓那些被壞賬壓彎了腰的銀行得到挽救。

    送出去百萬人,就節省了百萬人的薪水,各地政府一下子鬆了口氣,心裏別提多舒坦了。

    當然,高興的還有銀行,發出去的貸款一下子減少了許多。

    漢國得到的好處也很多,這一百萬移民,其中轉業軍人二十多萬。

    可惜大部分都是陸軍,海軍兵種僅有一萬人,空軍更少,才僅有數千人。

    漢國是一個島國,最需要的是海軍和空軍兵種。

    這還是進一步協商的結果,畢竟培養一個技術兵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亞華國也不想讓這些技術兵種的人移民。

    八十萬人當中,高級技術人才以及各行各業的專才占有百分之十幾的樣子,剩餘的人也大多有一定技術的工人或者手藝人。

    這樣一個大國,人才真是麵麵俱到,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漢國的人心裏樂開了花。

    雙贏,這才是真正的雙贏結果。

    這一次百萬大移民,平均年齡僅有二十六九歲。

    那些夠條件可以帶家屬移民的高級人才,其家屬還要等待下一步辦理。

    這些人隻是少數,漢國不反對移民帶家屬,但是,你必須有能力養活家屬,或者出類拔萃,達到讓家屬移民的條件才行。

    漢國的工作人員明確告訴所有的人,漢國是一個富裕的國家,不允許國內出現窮人。

    你們剛剛移民到這個國家,萬事剛剛開頭,沒有能力養活家人,去了豈不是窮人嘛。

    這在漢國是不允許出現的現象,等到你們做出成績或者薪水足夠高的時候再考慮此事吧。

    這一政策無疑帶給人希望,也讓人發奮工作。

    有目標才會有動力,為了自己的家人能夠移民誰都想混出個人樣來的。

    而此時,浩瀚無際群島的道路、基礎設施已現雛形,初見成效的還有漢國唯一的一座城市坐落在浩瀚無際海峽兩岸,起名字叫鳳凰城。

    工業方麵,各大集團公司的前期工作已經就緒。

    企業開工就必須有人,這些移民的到來無疑是很及時的,經過培訓、學習,很快便會有用武之地。

    漢國外長宋偉罩的米國之行也非常成功,並與總統布施會麵。

    “對米國來說,你們是英雄,米國人民歡迎你。”

    漢國打擊南蠻國,無疑讓華鬆頓無比高興,所以,布施的心情很好,也不吝嗇讚美之詞。

    “總統先生,漢國感謝米國人民的支持,漢國也會遵循承諾,繼續打擊那些發動侵略戰爭的國家。

    漢國很同情當年貴國在南蠻遭受不幸的軍人,這個國家無疑是邪惡的,不可饒恕的。

    漢國軍隊將保持這種強壓狀態,不能讓這個邪惡的國家有能力反撲。”

    漢國外長宋偉罩的一番言論更加讓布施高興,米國在南蠻傷亡慘重,不得不退出東南半島,這段曆史也是米國人的心中抹不去的傷痕。

    “米國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漢國維護主權,懲罰那些邪惡的國家,漢國的行動必將受到大多少國家的支持。對此,米國政府的態度是明確的。”

    “漢國將繼續發展與米國的友好關係,在國際事務中密切配合米國的外交行動。

    漢國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積極配合行動,維護世界和平。漢國與米國的關係,將作為漢國對外關係索要考慮的重中之重。”

    米國的報刊發表了漢國外長的言論,引起米國民眾的轟動。

    本來在前段時間與肥島和南蠻兩國的海戰中,漢國海軍出盡了風頭,已經成為米國民眾眼中的英雄國度。

    如今漢國更是信誓旦旦地承諾繼續打擊南蠻,能不讓米國民眾高興嗎?

    於是,在米粒堅掀起了一場漢國熱。

    而漢國的外交部長宋偉罩,無疑出盡了風頭。

    其實,這也是米國人民的一種發泄。

    長達十二年的南蠻戰爭,造成近五萬六千人的死亡,三十萬人受傷,耗資四千多億米金。

    米國人是主動撤離東南半島的,不得不說,這是一場奇怪的戰爭。

    米軍幾乎打贏了每一場戰鬥和戰役,半島戰爭中米越雙方的戰死比例是1:50,也就說每死2個米國兵,米國就能殲滅越供整整一個連的兵力。

    按理說這樣的戰績簡直就是輝煌,遠遠優於二戰中米軍對德軍的戰死比例。

    也就說米軍在越戰中打得比二戰打德軍還要好,而南蠻的人口和國力還遠遠低於德國,不是一個等級。

    而德國僅能抗住了米國10個月的進攻就滅亡了,而南蠻居然抵抗了如此之久,最後還把米國人趕跑了?

    尼瑪,這算什麽?

    更關鍵的是,米國有強大的海軍,南蠻是一個狹長的沿海國家。

    米國能像在韓戰仁川登陸一樣,可以在南蠻任何一處戰線後方海灘登陸。

    但是,米國卻從來沒有這樣做過,這是為什麽?

    整個越戰期間,米國根本沒有進攻北方的打算。

    由此可見,米國介入南蠻的戰略目的絕對不是為了消滅北方政府。

    米國人僅僅是想幫助南方政府守住南方,形成類似南北韓的局麵,這才是南蠻戰爭中米國的戰略目的。

    正是這個確保堅守南方的戰略,才是北方南蠻能夠存在的重要因素。

    這也讓北方南蠻能肆無忌憚的天天來騷擾進攻南方,而南蠻隻能防守,不能進攻。

    米軍對北方政府的戰略轟炸也是受高層束縛,很多重要目標都不準炸,海上的蘇聯和亞華國的運輸船更是在米軍強大的海軍眼皮子底下大搖大擺的給北方南蠻輸送軍火。

    這應該是這場被米國高層嚴格管製的戰爭打了那麽長時間的根本原因。

    否則如此弱國,根本不可能經受得住米國3個月的真正進攻。

    有人說米軍是迫於國內反戰運動強烈才撤軍的,這是典型的不知道米國到底發生了什麽的人才說的話。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