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張婕妤攛言設家宴 齊王府夜宴隱殺機(一)
字數:3851 加入書籤
平陽昭公主出殯後第五天,李淵感到身體稍為好轉,便開始正常上朝。
一月來不得上朝,朝中積疊政務繁多,大臣紛紛遞來奏章,李淵也不能一下子把每本奏章都祥細看了,隻準了魏征為幽州總管李藝、前洪州總管張善安平叛有功一本,升李藝為左翊大將軍;聖立皇侄李元軌為燕王、元慶為漢王,敕令陝西刺使陳洪佑籌集治理黃河水患,安置救濟兩岸饑民。
朝畢,留秦王李世民、侍中朗高士廉、刑部尚書蕭造,兵部尚書屈突通、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太子殿冼馬魏征到偏殿議事。
李淵攜同李世民及幾位大臣轉過偏殿,李淵習慣盤膝坐於榻上。李世民及幾位大臣垂手立於榻前,也摸不清李淵議何軍機大事,靜等著李淵喝了盅茶,才聽說了話道:“朕這裏收到幾分密奏,都說秦王在秦州遇刺,是不是有這回事呢!”
李淵說話時目光直射李世民,李世民聽了不禁一震,心想:自己本想息事寧人,不知誰進奏本了呢。遂答道:“回奏父皇,確有此事。”李淵又道:“奏本說此事與太子、齊王有關,卿等看看如何?”
魏征一聽,上前奏道:“太子素來不交朋結黨,平常與人往來皆與國事無關,太子性寬厚,斷不會做出謀刺胞弟之事。況且秦州商客雲集,賊盜劫持時有發生,秦王夜宿孤廟,賊盜視為商賈,夜半襲之以劫錢財也未可知。無憑無據,誣陷太子與齊王,實為離間其兄弟,請皇上三思。”
屈突通聽了奏道:“據回京軍士報,刺客武功高強,雖穿夜行衣服,卻掩不住大內功夫,由此斷定刺客裏有大內中人。”
長孫無忌等屈突通說完奏道:“屈大人說得是,這件事應清查各宮侍衛,生有來曆,死有根由,假如真是太子、齊王的侍衛所為,按兵部所造各宮侍衛花名冊一一查實便知,假如不是太子和齊王所為,也還了他們一個清白。”
李淵聽著,想來有些道理,行刺秦王的刺客也死了十幾個人,倘若是太子、齊王派去的侍衛,短缺了的侍衛即使冒名頂替也難免有不露陷的。想著,正想責成刑部調查此案,李世民卻奏道:“兒臣以為這事不必這麽興師動眾,太子、元吉皆兒臣同胞兄弟,斷不會做出這斷情絕義之事,兒臣親曆其事,倒不見得那幫刺客有什麽大內武功,隻聽得操的秦地口音,如魏征所言,想是強盜罷了,依兒臣看,責成秦州總管,查實此事,肅清匪患便可。”
李淵聽李世民之言,心想:世民倒是深明大義之人,但願他們兄弟關係沒有發展到這般田地,可我倒要看看太子、元吉是否真幹了這件事呢,想著便道:“朕想,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既然大臣有奏本,就由刑部查個明白。”說著轉視刑部尙書蕭造道:“蕭卿,朕賜你尚方寶劍,你到各宮核查侍衛,要做到一個個過關,不能有所疏漏,誰人敢阻攔,你可先斬後奏。”
蕭造站一旁應道:“臣遵命。”
李淵此刻也感困乏,便擺手讓世民和諸位大臣退出。正想躺了榻上休息,卻見內侍太監進來報說張娘娘請安來了,李淵便笑了,遂見張婕妤款款進來。那張婕妤見了李淵,先是抿嘴一笑,兩個笑靨鮮嫩燦若桃花,款身跪道:“臣妾給皇上請安來了。”
李淵便從榻上下來,扶了張婕妤說:“莫這般客套呢。”遂摟了張婕妤吻道:“朕也久不聽娘娘彈琴,娘娘便為朕彈一曲如何?”
張婕妤滿臉春意,扭妮著在李淵懷裏撒了一回嬌,李淵便叫宮女備琴焚香。
張婕妤在李淵懷裏站起,款步走到琴桌前坐著,隻見那玉指輕舒,在那紫擅古琴弦上緩緩輕撥,邊彈邊唱。
那清麗琴音伴隨那落玉吐珠般歌喉,時緩時急,驟又若平靜江流,和風吹皺水麵泛起粼粼碧波,驟又若九天飛瀑傾瀉而下,洶湧奔騰一泄千裏。聽那歌詞唱的是:
伯牙兮!琴音清,韻高雅,獨向鬆風覓知己。難遇知音兮,心與琴俱化,魂隨彩雲飛。
辛荑翠兮薜荔豔,清風流雲轉眼逝,人世間幾許悲喜恩怨情仇同消長。莫戀那榮華富貴金滿倉,莫戀那權傾朝野玉作殿,隻向這石罅鬆蔭高山水流長。
伯牙兮!琴音清,韻高雅,獨向鬆風覓知己。難遇知音兮,心與琴具化,魂隨彩雲飛。
杜衡香兮芳芷豔,清風流雲一瞬間,看人間忙忙碌碌得得失失幾時了,莫牽那富貴榮華金滿倉,莫戀那金尊美酒醉不讓,到頭來黃粱枕上隻是夢一場。
一曲彈罷,張婕妤兩腮緋紅,回眸一笑,見那李淵仍如醉如癡,便‘咭咭’笑道:“陛下可聽著臣妾彈琴呢?”
李淵在張婕妤脆玉般笑聲中回過神來,說道:“彈得好呢!你彈的是伯牙焚琴煮鶴吧?隻可惜彈得悲涼了點。那伯牙歎無知音,朕倒幸得知音。朕一生有兩大幸事,一者,晉陽起兵,聚天下英豪一舉滅隋而成大唐基業;二者,得娘娘如此美人,體己而知情。娘娘才情橫溢,堪稱天下第一才貌雙全女子。朕得江山也得美人,幸莫大焉!”
李淵說著又歎道:“可朕也有一失也!”說至此,臉色驟然暗淡。
張婕妤見李淵臉色暗淡,知其所言為誰,遂道:“皇上所憂是幾位皇子吧?不忍看他們明爭暗鬥,劍拔弩張,骨肉相殘。今平陽昭公主新逝,皇上皇後都悲痛欲絕,幾位皇子也非草木,皆有失親之痛也。皇上忙於國事,卻疏於家事,何不開一家宴,召皇後和三位皇子同聚,敘敘家常,說些昔今合家歡樂之事,或許能讓三位皇子眷顧以往骨肉情分,少些爭鬥呢。”
李淵聽罷,細想:這倒是個好主意,這些年來,自己當了皇上,一家子確很少開家宴聚在一起的。想了便道:“便按娘娘所說,明晚召他們兄弟幾個在他們母後那裏開個家宴。張婕妤聽了說道:“依我看最好是在齊王那裏開家宴,齊王和秦王素來不和,齊王開家宴請秦王,這關係不就親和了一層呢。”
李淵笑道:“娘娘說得有理。”遂拉了張婕妤的手。
再說李世民撫邊回京後,秦王府一反往日的冷清,平陽昭公主喪禮完畢,陸續上秦王府拜訪的客人便多起來。
李世民撫邊去了幾個月,剛回了京來,朝野都在議論李世民秦州遇刺之事與太子、元吉有關,皇上正敕令刑部調查,李世民在眾將臣心中,那形象更顯高大了起來。
往日主張廢太子的大臣都陸續到秦王府拜訪。這天早朝回來,李世民就一直在會客,剛送走兵部和刑部的大臣,家人又報說吏部尚書長孫無忌來拜,李世民從廳裏迎到院子來。那時長孫無忌已趨步入了府來。
看去這長孫無忌年紀四十開外,長李世民幾歲,這長孫無忌是李世民親舅舅,長孫氏的親哥哥,原是隋朝舊臣,當年和劉文靜等人輔佐李淵在晉陽起兵,既是大唐的開國功臣,又是皇親國戚,在朝中是首輔重臣。
他那時身穿紫色貂領勒腰玉帶別蕙一品朝服,頭戴鑲玉堂冕兩耳紫綢冠,足蹬鹿革黑皮長靴。方臉高顴,兩耳如輪,目光如電,身材高大,氣宇軒昂。
李世民出廳來見闊步進了府來的長孫無忌,忙上前執手攜入內廳,一邊說道:“何勞舅舅來訪,該是我攜眷到府上請安才是,可近日來客太多,便拖延了。”
長孫無忌笑道:“我這走親戚來的,一要看看我妹妹及外甥,二想跟殿下喝上幾杯,你總不會嫌我嘴饞吧!”李世民聽了笑道:“說那裏話,難得舅舅有此雅興,我求之不得呢。”
李世民說著,心想:這長孫大人是出名的冷麵大臣,從來辦事丁卯分明,素來不善飲酒,今日何來此雅興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