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敗陰謀可達誌替罪 遠避暑仁智宮驚變(一)
字數:2396 加入書籤
那可達誌交了刑部審理,刑部明知此案不能尋根究底,也隻能糊裏糊塗,給可達誌定了個無端調軍馬罪名,發配晰州了事。
太子和元吉看著可達誌作了替罪羊,事情沒有完全敗露,遂密令楊文幹繼續四方招募勇士充實長林軍。再說秦王李世民離開河陽還走不到二百裏地,忽傳來皇上聖諭,讓他速速回宮,李世民不知聖意是啥意思,也隻好讓李世勳單獨往秦州,請房玄齡去,自己帶著侍衛勒馬回頭,速速轉回長安。
卻說李淵皇帝,每年都得找個地方避避暑,今年夏天來得早,五月的長安已是個火爐。白天太陽像個火球懸在天空,烘烤著長安城,熱烘烘的,人都像熱鍋上的螞蟻,煩躁不安。宮中雖然從西南的雪峰上遠運冰塊供皇宮帝室擋熱,可一離居室,這些龍尊貴體就感到難受。
李淵今年打算帶著張、尹二妃到雲南仁智宮避暑,由建成留守京成,世民、元吉隨駕。李淵這樣安排,自是處心積慮,世民和元吉向來不和,讓他倆多些呆在一起的機會,這對培養兄弟感情,多少有點好處。四月底,李淵便下了口諭,傳快馬往河陽召李世民速速回京。
李元吉也幾乎同時接到了聖諭,他這個人,遇事便能生出詭計。聯想上次家宴,他猜透了父皇心理,無非是讓他和世民多培養些親情。李元吉想著這些,“嘻嘻”冷笑道:“老頭子也真是煞費苦心。”五月十五是李淵離京往仁智宮的日子,朝中文武百官皆出長安城外送駕。
李世民、李元吉各率護軍二千在前麵引駕,殿中監護陳福率一千禦林軍殿後,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司農卿宇文穎和十數位老臣伴駕,宮中一、二百宮女、太監徒步伴隨。文武百官於城外送駕十裏,這支幾千人的避暑隊伍,便離開了長安,浩浩蕩蕩的朝西南去。
李世民與李元吉並轡而行,表麵看來,這倆兄弟神情自若,一路談笑風生,在旁人看來,這對同胞兄弟親密無間,無話不談。
未接到宮裏傳旨之前,李世民已於河陽城外一個叫“於守”的小鎮,先接到了燕王李元軌派人送來有關太子從他那裏調取三百匹戰馬的密報,李世民慶幸他這位堂弟心向著他。也在心裏盤算太子和元吉,究竟又在搞什麽陰謀。因此,離京前,早以安排密探監視東宮和長林軍的一舉一動。
一路上,李世民忐忑不安,每到一險要地段,看看前麵隱晦在暮靄中的驛道,李世民都先派他的護軍,疾步往前探視一番。這一路皇宮人馬,浩浩蕩蕩,走了一個多月才到了仁智宮。這仁智宮是前朝隋煬帝建的避暑宮殿,從勘地開始,用了近十年時間方建成這座宮殿。
遠看去,宮殿倚山旁水,樹木蔥籠,翹簷飛宇,雕梁畫棟,巍峨壯觀。皇宮人馬來到仁智宮外六十裏的毛鴻賓堡停下來,先由李世民、李元吉的護軍清了一次宮,然後才移駕入宮。
入夜,這一路旅途勞頓的人馬,也隻草草安頓,眾太監和宮女們侍候李淵和張、尹二妃於頤安殿入寢,世民、元吉也請了安。元吉先回翠微宮寢宮歇息,李世民卻放心不下,又查看了宮外的軍營,方回了承德殿自己寢宮。
李世民心神不寧,總難入寢,他有一種莫名的預感,覺得仿佛有什麽事情要發生。他睡不著,下床走出寢宮,又折轉著出了宮門,站在門外玉階上眺望著前方,看那北鬥,星垂龍嶽。
前麵平靜湖水倒影出一輪斜彎細月,微風習習撲麵吹來,卻見得山如隱蛟,仿拂你爭我奪的都朝這邊湧來。李世民見這番景象,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心想,此刻要是太子在長安調兵朝這邊開來,與元吉裏應外合,自己如何抵擋得住?“不行,得派軍士於百裏之外要道設暗哨,若發現有軍隊行動跡象,則先罷了元吉兵權,便可保父皇平安。”李世民暗暗想道。
隨即轉身往自己統率的軍營密挑幾十名軍士,分乘快馬,朝來路要隘設防去。看著那些軍士離了仁智宮,李世民才安心回了寢宮歇息,那時已是三更時分。
李元吉呆在寢宮二天不出門,第三天才獨自乘馬裝著出宮溜達,馳馬於高崗俯察這仁智宮地形。這仁智宮三麵環山,一麵旁水。他所率的二千兵馬安營於仁智宮左側營盤,世民所率二千軍馬安營於右側營盤,中間是禦林軍營盤。
路過禦林軍營盤,恰巧碰上陳福巡營,陳福遠遠見了元吉即迎上來請安。元吉笑臉相迎道:“陳監護,你是皇上的殿前監護,保護皇上的安全責任重大,你可要恪盡職守,不能出半點紕漏啊。”
“請齊王放心,有我陳福在,皇上萬乘龍體就不會受驚。”陳福雙手抱拳,朝元吉一揖道。
李元吉微微點頭笑道:“那好,那好。”看這陳福穿一身鎧甲,一臉堆著微笑,心想:“這陳福好對付。”遂心裏高興,放心回了宮來,便傳侍人設宴,喚幾位宮女作舞喝酒取樂,正喝得有三分酒意,忽傳皇上聖諭,李元吉大吃一驚,端在手裏的酒杯抖落在地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