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慶功宴齊王醉舞劍 苑獵場秦王獲冤罪(四)
字數:2591 加入書籤
一會兒,李元吉接過侍者送上來的長劍,緩步從容入了殿中,隻見他抖擻精神,“哼哈”兩聲,便舞劍而歌曰:
力萬傾之拔山兮,英雄蓋世。驚失鴻門之一念兮,怵走蛇龍。將淮侯之十麵伏兵兮,楚歌四起,騅不逝兮,時不利,虞之斷腸兮,鳥夜啼。幽恨對重瞳兮,何聊生。鯨彭之失節兮,他年醢,為君之飲劍兮,楚帳中。惜意氣之短兮,流水長。豈為無顏兮,絕烏江。壯士之遺恨兮,無可複,後人之頓足兮,泣項王……
眾人原以為齊王舞劍是學項莊,意取秦王,可見他一路劍法柔若軟蛇,絲毫沒有逼殺秦王之意,聽那歌,知是為項王所歌,其歌之悲壯慘烈,幽怨遺恨,溢於言表,眾將臣聽了都不禁喝采叫好。
那李世民靜靜坐著,他向來處亂不驚,看李元吉執劍起舞,他倒以為元吉是在借酒撒潑,來個項莊舞劍,意取沛公。
他隻在心裏冷冷一笑,心裏想,但願元吉你別學項莊,要學項莊那你就是自取滅亡的了,因為他深知元吉那點武功功底,要這樣明取他,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李世民也裝得很悠閑的一路看著元吉舞劍,見他也隻是仗劍作模樣罷了,雖一路舞著,卻一直不敢靠近他李世民。
聽他那歌裏之意,驟明白元吉此舉不過是在眾將臣麵前作色自我安慰罷了。這麽想著,搖了搖頭,想這骨肉兄弟,相猜相忌,相輕相殘,真狠不得你一口吞下我,我一口吞下你,這究竟為的什麽呢?
自己心裏雖一片誠摯,可他偏偏不能理解,偏偏視為眼中之丁,肉中之刺,這又有何奈呢?本想互相諒解,屏棄前嫌,他卻一副仇人心肝;本想坦誠相處,他卻狡詐以對;本無提防之心,他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欲置你於死地;雖有不念舊惡之心,他卻不知悔改,仍我行我素,非置你於死地而後快,這又怎使他李世民不提防呢?
李世民一麵看著李元吉舞劍作歌,一邊想著他們幾兄弟之間這些撓心之事,越想就越沒心緒,越想越不是滋味,遂也無心再喝酒,便自先離席,走至禦花園想一人清靜去,忽聽身後有人叫道:“殿下為何不宴樂同歡卻自尋寂寞呢?”
李世民回頭看時,見是長孫無忌,遂問道:“你怎麽也跑出來了?”長孫無忌走到李世民身邊歎道:“唉——我就不知齊王心胸為何這般狹窄,什麽事情都看不開,剛才他那番作歌舞劍分明是向殿下你示威,這又何必呢?”李世民聽著,說道:“這話不能亂說,齊王心裏想啥,隻有他自己才知道,糊亂猜測會傷和氣的。”
長孫無忌聽了,搖了搖頭笑道:“你們兄弟之間的事,我也不好說,但國家的事總可以說一說。你征剿楊文幹之時,突厥入侵原州和隴州,朝廷派鄯州刺史龐太師、秦府護軍尉遲敬德分別打退了突厥入侵。緊接著吐穀渾又入侵岷州、鬆州陰盤等地,朝廷又令刺史蔣善與前兩支人馬在鬆州赤磨鎮會合,一舉打退了吐穀渾。兩天前,又有邊關急報,突厥、突利又入侵並州,而且這次突厥集兵八十萬,來勢之猛是前所未有的。如今,邊關屢屢告急,朝野人心惶惶的,你看是不是勸皇上車駕還京,以安國民,同時也該商討征討突厥大計了?”
李世民在征討楊文幹同時早得知突厥入侵消息,也知道朝中有主戰主和兩派,自己也知道這些年來突厥的勢力越來越強大起來,這實為國家一大患,至於如何根治突厥入侵問題,他也還沒有想出好辦法來,聽長孫無忌這麽一說,他也覺的有理,國家有戰患,皇帝避暑在外怎能安民心呢?
“長孫大人說的是,是該勸皇上回京的時候了,這樣吧,明天我們一起覲見皇上,你就把你的想法向皇上說說。”
第二天,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一起覲見李淵,長孫無忌委婉陳言,希望皇上車駕返京以安民心。
李淵是個明白人,便決定三日後甲子日起程返京。二人看陳言奏效,便辭了李淵。李世民折轉禦花園,要走便道回行宮,剛穿過垂花門,忽聽一串笑聲從遊廊那邊傳來,李世民走上遊廊,正好和一宮女打了個照麵,那女子見是李世民,施禮道:“不知秦王殿下駕到,恕奴婢冒犯之罪。”
李世民看那女子身邊有幾位同伴,知剛才是她們在嬉鬧取樂,遂笑道:“你們自得其樂,何罪之有?”正待回身走開,不禁又回頭打量了那女子,隻見她一身淡青色宮女裝束,眉如遠黛,鬢若堆鴉,腰如扶風弱柳,臉若天邊舒霞,一對秋波脈脈含情,羞澀間含笑卻又燦若桃花。
李世民不禁暗暗讚歎,遂問道:“你叫啥名字,主子是誰呢?”那女子抿嘴笑道:“殿下真是貴人多忘事,奴婢叫翠兒,是張娘娘宮裏的。”李世民驟然想起一年前,母後生日拜壽那天,張貴妃身邊的那位小宮女。一年不見這翠兒成熟了許多,長成豔麗俊俏的大姑娘了。
可翠兒是張娘娘宮裏的,李世民因知道元吉與張婕妤的齷齪之事,心裏一直存厭惡之感,連帶到這翠兒,心裏便有了呢喃,遂勉強朝翠兒笑了笑道:“原來是娘娘宮裏的。”正又想說:“代向向娘娘請安吧。”卻話到嘴邊,又未肯說出。隻又點了點頭,往前走了幾步,又回頭看了翠兒一眼,便徑直朝寢宮去了。
那翠兒倒不曾知道李世民心思,隻低頭跪送那李世民走遠,才站起身來,拍著心口道:“不知秦王殿下突然便到了跟前了,真嚇了我一跳。”(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