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建立大元(上)
字數:4956 加入書籤
忽必烈通過吏員出職選拔官員,為了保證官員的行政效率,製訂係列吏員出取和官吏考核、監察製度。還規定,每年各級官員都要向朝延舉吏員。稱為發貢,這一套官吏選拔、考核製度,基本上屬於中原王法係統。
阿合馬找到真金:“殿下,此為漢法治國,還是蒙古人的天下嗎?”
“父皇不是我們蒙古人嗎?”真金也是一肚子氣。
“長此以往,還不是劉秉忠把持朝政嗎?”
“劉秉忠能反不成?到時有人治他。”
“如何治他?”
“他言行嚴謹,現在是找不到辦法。”真金歎一口氣。阿合馬說:“辦法倒是有,怎麽能找不到辦法呢?”
“什麽辦法?”
“劉秉忠儒吏兼通,他的弟弟在下麵辦學斂財。”
“阿合馬,你聽好。”
“有何吩咐?”
“這財權歸你掌管,如有紕漏,還不是你的責任嗎?”太子真金歎了一口氣,“阿合馬,你鬥不過他。”
“會的。”
“不可能。”
“為什麽不能鬥過他。”阿合馬心中不服,把牙咬得咯嘣作響,“劉秉忠,到處任用漢人。”
“這是陛下應允的。”真金談了一口氣
“陛下有時縱容他。”阿合馬說,“讓我說,該銷一下漢人的權勢。你想,將來你紙張天下,如何管得了這麽多漢人,不如現在趁早除去。”
“除去什麽?”
“漢人官僚。”
“這不行。”
“為何?”
“有違聖命。”
“那當如何是好?”
“阿合馬,劉秉忠任用漢人,就是安插親信。”真金說,“咱們也可以任用自己的人,對嗎?”
“殿下英明。”
“安童如何?”
“他才多大,能給他安一個什麽職?”
“去稟告陛下,就說安童有經天緯地之才,不就行了?”真金說,“話是可以說的,看有誰來說。”
“誰說?”
“劉秉忠。”
“讓劉秉忠薦安童?”
“對。”
“行嗎?”
“行。”真金說,“先讓安童到沉堂寺去,那裏正是劉秉忠之弟辦的學堂不少蒙古貴裔都在那裏。”
“在哪裏?”
“三座樓和尚樓之間,主持是幾位德高望重的法師。”真金說,,“我聽過他們的經課。”
“如何?”
“習行移算術,字畫謹嚴,能言善辯。”真金說。
“不簡單。”
“是的,那裏人士才識明敏,吏事嫻熟,日後都會補充為吏。”真金說:”劉秉忠還能不信他弟弟?”
“會的。”
“那就快傳安童。”
“是。”阿合馬應聲而去。
安童衣甲整齊,麵色沉靜地走了進來,真金曾和他是兒時夥伴兒,幾年不理,都已成了大人。
阿合馬把安童帶到真金麵前時,真金都愣住了。
阿合馬說:“這位就是安童。”
真金說:“小弟,咱們有些日子未曾謀麵了。”
安重說:“是的,多謝殿下還把我記在心上,真是感激涕零。”
安重身材端端方方,胸脯寬寬大大,他那大腦袋上的頭發卷曲著,穿著金黃的綢襯衫,絨布褲子。他的頭發發亮,濃眉底下一對大眼,還有年輕的小黑胡子底下雪白的牙齒,都閃閃發光。他穿著黑袍子,舉動裏有一種溫雅,很有些特別。
安童見真金在盯著自己,就笑了笑說道:“我是老樣子,不太注重裝飾,隻是隨便慣了。”
真金說:“這樣很好。”
安童說:“殿下召我來有何重要之事呢?我隻想過一種平民生活,安居樂業,恪守家訓。”
真金說:“你乃建國棟梁之後,怎能以平民論之?”
安童說:“不能以民眾視之,將是我最大的遺憾。”
真金說:“什麽遺憾,我沒有聽懂你說的話。”
阿合馬說:“安童的意思,是想過一種與世無爭的生活。他守著木華黎的封地在宮中做怯薛頭領,他就很知足。”
安童說:“是很知足”。
真金說:“很知足?難道不思報國就知足了嗎?”
安童說:“在下時刻念著忽必烈殿下的恩典,以圖報效。”
阿合馬說:“安童真是少年英才,難得的英才。”
真金說:“既是難得英才,就請出來為汗國做事。”
阿合馬說:“應當出來。”
安童說:“在下不敢。”
真金說:“有何不敢?現在汗國正在用人之際。”
阿童說:“不敢以人在自居,隻是一個書蠢而已。”
阿合馬收:“怎麽能這樣說呢?咱們都是汗國的精英,為汗國效力,以後更應勤思為汗國效命。”
安童說:“我也是一個散漫之人,已過慣了散漫的生活,不想理政事再者,從政需要一顆激進不敗的心,在下不思進取,怎敢妄言為國效力,隻怕誤了軍國大事。”
安重說完之後,長歎了一口氣。阿合馬看一眼真金,又看一眼安童,也長歎了一口氣。真金有些抑部,他不明白安童為何會淡泊名利,也不明白安童為何突然對他冷淡了許多。
真金回去後對母親察必說:“安童為何會是這樣一個人?”
察必聽了真金的述出,卻感到安童是一個難得的人才。
察必說:“孩子,你應當多親近像安童這樣的人。”
“多親近他?”
“對。”
“那就是要遠離阿合馬這樣的人?”真金問,“母親,你是不是有個言外之意讓我疏遠阿合馬?”
察必點一下頭
真金說:“這怎麽可能?阿合馬大智大勇,他人才難得呀。”
“比劉秉忠如何?”察必說,阿合馬總在你父皇麵前說劉秉忠的壞話,可你聽說過劉秉忠說過阿合馬一個不字嗎?沒有,這就是說阿合馬不及劉秉忠。”
“不及他什麽?”
“氣量。”
“什麽氣量?”
“就是包容之心。”察必說:“為政之人當有包容之心,也要有寬
容之心,這樣方能不斤斤計較。隻有這樣,才能不計個人得失,不搶功名利祿。眼下,安童正是這樣的人才,難得的人才。”
“怎麽?“”你是皇太子,不正是你來舉薦安重的嗎?“察必說。
“是我舉薦的。”真金有點懊惱說了過多的讚美安童的話。
察必說:“這樣吧,等你父皇來了之後,咱們再議一下安童的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