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建立大元(下)
字數:2210 加入書籤
真金說:“我是笑阿合馬畢竟是一個生意人出身。”八思巴說:“生意人?阿合馬大人會滿打細算呀。”真金說:“那他是不是過於苛刻了,光想讓人給他平活,卻不想管人家飯吃,給也不讓吃胞。”八思巴說:“忽必烈陛下又在路、府、州、縣之下分設鄉、都等級,統稱為裏,城鎮之中有隅、坊組織,統稱為坊。裏和坊有裏正、主首、正、坊正等辦事人員,負責催辦稅糧,負責督促徭役。”真金心中暗暗稱奇,心想,如此龐雜機構,劉秉忠還真是費了些神。這種層層設職之法,政事逐級上傳下達,各地都如此建製,也就全了然了。阿合馬說:“這一定又是劉秉忠的怪點子,設那麽多職位,還不都是留給漢人當,這真是蒙古人江山漢人坐了。”真金說:“蒙古人的江山,肯定是蒙古人坐的。”八思巴說:“事實上也是蒙古人江山蒙古人坐的。”阿合馬說:“不對,那麽多州長、裏長、縣長、省長,還有坊正、隅正、主首,不都是漢人?”八思巴說:“坊正、隅正、主首可以是漢人的。”阿合馬問:“為啥?”八思巴說:“因為太多的漢人,應當由漢人治理。”阿合馬說:“漢人人多勢眾,將來要反了,且不易如反掌。再說,劉秉忠古裏古怪,不知葫聲裏賣什麽藥呢?”八思巴說:“劉秉忠是忠於忽必烈陸下的,可以說赤膽忠心。”阿合馬說:“我可不這麽認為,殿下,八思巴大人總說劉秉忠大人忠於忽必烈陛下,我倒想問一下,八思巴大人有什麽可以令人信服的證據。”八思巴說:“阿合馬大人,你能拿出劉大人不忠之證據?”阿合馬歎一口氣說:“那還用說嗎?他濫用漢人。”八思巴說:“劉大人奉聖命,任用漢官也是經過忽必烈陛下首肯,怎能說他濫用漢人呢?”阿合馬說:“可笑。”八思巴說:“可笑什麽?阿合馬說:“殿下錯看了你,八思巴大人。”八思巴說:“阿合馬大人,我剛才已經說過,我隻是忠於忽必烈陛下,因為他對我有知遇之恩,平定吐蕃之亂。全憑忽必烈陛下神威。我永遠忠於他一個人。”阿合馬氣的臉色發青:“你!不知好歹,我和殿下是專程來找你商討軍國大事的,不知你會有如此蛇蠍心腸,不明是非,不識大體,不識時務。”八思巴笑了起來。阿合馬說:“你笑什麽?”八思巴說:“阿合馬大人真是好口才,會做生意。”真金也有些生氣,大口大口地呼著氣。八思巴說:“多有得罪!二位大人,你們也都是汗國棟梁,我們所做一切,都要為汗國著想。”阿合馬說:“八思巴,難道我們不為汗國著想了嗎?”八思巴說:“我能聽出來,八思巴不是一個笨人。”阿合馬說:“八思巴是笨人,天下第一大笨人。”八思巴說:“我不笨。”阿合馬說:“殿下就在你麵前,你居然不承認是對他十分忠誠,真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八思巴說:“不是傻瓜。”阿合馬說:“就是。”八思巴說:“隻有不忠於忽必烈陛下的人才是傻瓜。”阿合馬說:“忽必烈陛下早晩要傳位於真金的。”八思巴說:“阿合馬,做臣子的忠於陛下有錯嗎?”阿合馬說“真金專為你而來,未想到他錯看了你,你居然不識時務。”真金歎了一口氣。阿合馬和八思巴都止住言語,愣愣地望著真金。真金悄然離去。阿合馬尾隨真金來到府門前,低聲問道:“殿下,對八思巴這樣的該用什麽辦法對付他?真金說:“你看著辦吧!你是最忠於我的,阿合馬。”可是最後真金的計劃還是失敗了,公元l260年5月,也就是在忽必烈設立中書省一個月後,隨即設置了十路宣撫司,“以總天下之政”。這十路分別是:燕京路、益都濟南等路、河南路、北京等路、平陽太原路、真定路、東平路、大名彰德等路、西京路、陝西四川等路。每司分領一路或數路,派藩府舊臣出任宣撫使、副,作為朝延的特命使臣,監督和處理地方政務。但宣撫司無處置軍務的權力,使、副又多數沒有宰臣職銜,如果發生叛亂或社會治安等方麵的特殊情況就不足以應付了。於是忽必烈把一些地區改置行中書省。公元1261年l1月,忽必烈撤銷了十路宣撫司。在第二年的12月,重新設立十路宣撫司,但將它作為中書省的派出機構。忽必烈在外路設立的第一個行中書省是陝西四川行省(京兆行省)。陝西四川行省設立在阿裏不哥叛亂時期。公元l260年,京兆宣撫使廉希憲到任時,為防止阿裏不哥已派來的親信大臣劉太平聯絡六盤山及四川素古軍帥,占據京兆地區。廉希憲果斷地捕殺了劉太平等人,征調秦、鞏等處駐軍進入六盤,發倉庫金銀充軍餉,同時遣使入奏,自劾越權的罪過。忽必烈沒有責怪他,因為這是他建立的製度存在缺陷而造成的。所以在這件事後,他讚賞廉希憲善於行權應變。這一年的8月,怎必烈將京兆宣撫司改置為行省,即陝西四川行省,以廉希憲為中書右丞,行行省事。這以後,忽必烈又在其他地區先後設立了行省。由於種種原因,幾經置廢分合,最後穩定為十個行中書省,分統除中書省直轄諸路以外的各大地區,形成了“都省握天下之機,十省分天下之治”的行政區劃格局。吐蕃地區直屬中央機構宣政院統轄,所以不執行省機構,但也被視為一個行省。這樣,元朝全境共劃分為十二個一級政區,即中書省直轄、十行省及吐蕃。在公元l286年以前,行省仍屬於中書省的臨時派出機構。直到公元l290年,忽必烈在晚年再次調整了行省建製。他將山東、山西、河北等地直接規劃中書省管轄,稱為“腹裏”。腹裏以外的地區則分置嶺北、遼陽、河南、陝西、四川、甘肅、大理、江浙、江西、湖廣十個行省。自該年始,行省各長官不在是中書省銜。這樣行省就成為了最高地方行政機關。不過,吐蕃和畏兀兒地區另立管轄機構,不在這一範圍之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