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吳昊隕落歸娘穀
字數:5341 加入書籤
A+A-
吳昊在遮路寨休整部隊,準備返回興慶府,得到青澗城宋軍來攻的情報,立即召集諸將部署迎戰。次日出寨,前依寨門列好陣勢,等待宋軍。
種世衡和閤門祗侯張繼勳領兵來到,隻見夏軍嚴陣以待,旌旗迎風招展。種世衡瞪眼望著夏軍的陣勢,隻見夏軍列出五個方陣,中間一個大的方陣,高樹黃色旗幟;大方陣四個陣腳各連接一個稍小的方陣,左前方陣高樹紅色旗幟,右前方陣高樹黑色旗幟,左後方陣高樹藍色旗幟,右後方陣高樹白色旗幟。吳昊騎在紅如火炭的汗血寶馬上,懷抱黃紅藍白黑五色旗幟。左右兩員威風凜凜的大將,身後是五名護衛的騎兵。
種世衡觀望了好一陣子,也沒看出夏軍列的是什麽陣。他問張繼勳:“張將軍,你認得夏軍的陣勢嗎?”
張繼勳搖頭:“末將沒見過這個陣勢。”
種世衡提馬向前走了幾步,對夏軍高喊:“陣前大帥可是吳軍師嗎?”
吳昊也提馬向前,對種世衡道:“本帥正是西夏副軍師吳昊,敢問將軍可是種將軍嗎?”
種世衡回答:“本帥正是。”
吳昊對種世衡抱拳施禮:“鄙人聊列小陣,請種將軍領兵,在陣中玩耍一回。”
種世衡一愣,沒有回答。
吳昊微微一笑,“種將軍可能不知在下所設何陣,讓鄙人告訴將軍,此陣叫‘玄襄陣’,乃戰國時期先師孫臏十陣之一。”
種世衡又是一愣,他飽讀兵書戰策,聽說過玄襄陣的陣名,確實是孫臏十陣之一,但此陣已失傳,兵書上隻有陣名,不見陣法。他不相信對麵這位號稱西夏副軍師的年輕人,會演練玄襄陣,不過是擺出一個陣勢欺詐於他。
種世衡笑了,“吳軍師,本帥就領一軍進陣與你玩耍一回。”
張繼勳連忙上前,諫言:“知事大人,不可輕敵,末將見此陣陣容嚴密,煞氣衝天,大有玄機,不可貿然攻陣。”
種世衡覺得張繼勳的建議有理,於是對吳昊一抱拳,“今日天色將晚,明日辰時與你陣上見。”
吳昊付之一:“今日別過,在下送大帥幾句話。”隻見他將懷中的白旗和紅旗同時舉起,就聽得陣中響起呼喊:
“種世衡真有種,築城鑿井是英雄,見了夏軍玄襄陣,立馬收兵變孬種。”
“你……你,吳昊,你等著!”種世衡氣得哇哇大叫,回身對張繼勳道:“此子甚是可恨,不能讓其蔑視我等,我帶一軍攻陣,等夏軍陣亂,你領軍衝殺。”
張繼勳諫道:“大人,不要誤中吳昊圈套。”
種世衡咬著牙:“吾寧可死於陣中,也不能長了孺子威風。”
張繼勳抱拳:“大人身係全軍,如有閃失,全軍就危險了。大人定要攻陣,就由末將率軍前往。”
“好。”種世衡下令:“就由將軍衝陣,我為後援。”
吳昊見宋軍殺來,不慌不忙地將紅旗和黑旗一舉。隻見紅旗方陣和黑旗方陣旗幟搖晃,戰鼓震天,將士呐喊著,呼啦啦向宋軍兩側衝去。籃旗方陣和白旗方陣也擂起戰鼓搖旗呐喊,合為一陣,圍成半圓圈,黃旗方陣中旗幟搖晃,鐵騎如從天降,洪水般殺向宋軍。張繼勳大驚,率軍奮戰,卻被藍旗軍和白旗軍合圍,夏軍收住陣勢,關門打狗般斬殺宋軍。
種世衡見衝陣宋軍支持不住,率軍救援。吳昊將藍旗和白旗舉起搖晃,兩軍迅速閃開陣勢,放種世衡軍入陣。
種世衡見勢不妙,對張繼勳高喊:“快撤兵,快撤兵。”
張繼勳勒馬回身,且戰且退,帶著宋軍往陣外衝。吳昊率軍追殺一陣,鳴金收兵。
種世衡敗了一陣十分惱怒,久經沙場的他,竟然敗在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手上。此時,他才知道吳昊這個副軍師名副其實。
張繼勳道:“吳昊乃西夏副軍師,此前火燒我軍,這次又列陣戰敗我軍,其人不可小覷。”
“是啊,吳昊不可小覷。”種世衡想想,對張繼勳道:“吳昊以玄襄陣戰敗你我,明日定能再布此陣。我想好破陣之法了。”
張繼勳問:“大帥想出何法破陣?”
種世衡道:“我軍進攻時,夏軍紅旗方陣和黑旗方陣向前,藍旗方陣和白旗方陣合成一陣,四方陣形成包圍之勢,再由黃旗方陣騎兵衝殺。我軍可分成三軍,一軍攻陣,夏軍必成合圍之勢,我第二軍攻擊紅旗方陣和黑旗方陣,其兩軍開陣,誘我軍入陣,我軍不入陣,向兩軍衝殺,第三軍助攻夏軍黃旗方陣,夏軍對我軍不能形成包圍,夏軍必敗。”
張繼勳不住地點頭,“大帥破陣之法甚好,明日定破吳昊的玄襄陣。”
次日辰時,兩軍對陣已畢。
種世衡和張繼勳觀陣,夏軍果然又列玄襄陣,二人大喜,按計而行。
張繼勳領兵攻陣,夏軍紅旗方陣和黑旗方陣果然向前衝去,藍旗方陣和白旗方陣又合成一陣。種世衡心中暗喜,等夏軍紅旗方陣和黑旗方陣形成包圍圈,就
派第二軍衝殺。
隻見吳昊將紅旗和黑旗交叉晃動,紅旗方陣和黑旗方陣突然變陣為顛倒鴛鴦陣,橫在宋軍陣前,紅旗方陣堵截攻陣的宋第一軍,黑旗方陣堵截宋第二軍。黃旗方陣中的騎兵卻不接戰,飛奔向前,從夏軍顛倒鴛鴦陣兩翼衝出,將宋軍包圍。此時的宋軍被夏軍圍成兩塊,宋軍大敗。種世衡和張繼勳殺開血路,逃出夏軍包圍圈。
兩人率殘兵敗將回到青澗城,愁眉不展。沒想到玄襄陣變化莫測,再次敗北。不破玄襄陣,何以攻取遮路寨。正在兩人無計可施之時,探馬來報:“大帥,馬將軍攻占了要冊寨,海溝、茶山、龍柏、安化等寨都被我軍攻破。範太尉命大帥速取遮路寨。”
種世衡對探馬道:“知道了,你回去稟報範太尉,明日破城擒賊。”
“是,大帥。”
探馬走後,種世衡對張繼勳道:“要冊等寨被我軍攻占,吳昊一定去攻打,必走歸娘穀。明日你率軍對陣夏軍,不要攻陣,隻堵截夏軍增援。我率一軍埋伏在歸娘穀兩側,吳昊必束手就擒。待我回師與你同攻遮路寨,其寨必破。”
當晚,種世衡率一軍進發到歸娘穀,在山穀兩側林中設好埋伏。
皓月如盆,高高地懸掛在歸娘穀上空,整個山穀亮如白晝。山穀間靜悄悄,隻有鳥語空山。
吳昊率軍進入山穀,腳步聲、馬蹄聲在山穀間回響。突然間,山穀中一聲炮響,箭如飛蝗,從兩麵山坡射來。夏軍頓時大亂。
“啊——”吳昊大叫一聲,翻身落馬。
幾名親兵撲過來,用盾牌保護,慌忙扶起吳昊,已昏迷不醒,氣息奄奄。一名親兵背起他,將士們冒著如雨的利箭,殺開一條血路,且戰且退,衝出包圍圈,逃回龍州。
張元扶屍痛哭:“吳昊啊吳昊,你我二人同來西夏,欲展雄心才華,輔佐國主,你為何早早西歸?獨留我一人!悲哉吳昊,惜哉吳昊。”
李元昊得知吳昊中箭身亡,十分傷感,親臨靈堂拜祭,對著靈柩沉痛地道:“長生天何不憐憫,斷我一臂!”下旨厚葬,優恤其家。
為了報複宋朝,給吳昊報仇,李元昊和張元經過縝密籌劃,醞釀了一場更大的戰爭。
為了迷惑宋軍,張元建議李元昊派使者,去見範仲淹和韓琦請和。
李元昊遣指揮使骨披奔涇原路,到涇州見韓琦。韓琦接見了西夏使者,看完和書,對部下道:“無故請和,詐也。”遂下令諸寨戒嚴,親領兵巡視邊界。
李元昊釋放了塞門寨主高延德,讓他去延州見範仲淹,奉上和書。
範仲淹見書信上書寫西夏皇帝的僭號,也沒有表奏,十分氣憤,不能將這封書信上報朝廷。於是,寫書予以批駁。遣監押韓周、張宗永出使西夏。
範仲淹的信洋洋灑灑近兩千言,看得李元昊心跳不已。他不是被範仲淹的言語嚇著了,是敬佩範仲淹的才學。雖然李元昊從小就學習漢文,詩詞歌賦都懂,也讀過很多漢籍,有些篇章對他的觸動也是很大的,但看了範仲淹的書信,敬服之情油然而生。有理有據,引經據典,先朝故事,當今形勢,既說得理直氣壯、義正詞嚴,又振振有詞、言之有理。
李元昊雙手不忍放下,雖然是在規勸他削去帝號,複歸王爵,可他還是佩服範仲淹的心胸與文筆。
“國已立,帝號已明,豈能改變。大軍征討沒能動搖我的意誌,你老人家的一紙書信豈能改變我的主意。對不起了,老人家。”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