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後

字數:4561   加入書籤

A+A-




    這一夜是山杏帶著秀兒一共六人值夜,山杏在裏間上夜,秀兒在外間,隻聽得太後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又要驚醒,問山杏幾更天了,皇後那裏可有信來,天剛亮,太後就起了身,帶著她們又往坤寧宮去。

    秀兒心中叨念,莫說天家無真情,太後這個出身蒙古未受過什麽教育的女子,就是一片真心待人。

    這次太後來了,的嬪妃也全都來了,就為了守著皇後這次產子,秀兒見她們一個個都容色哀淒,裝扮簡單,心裏卻明白,皇後難產,不定如了多少人的意!有多少人盼著皇後一屍兩命!

    到了辰時,康熙下了朝,也來了,鶯鶯燕燕飄飄下拜,康熙皆不放在眼內,“給皇額娘請安。”太後如此關懷赫舍裏氏,甚至不顧身體在此看守,康熙是領嫡母的情的。

    “免禮。”太後虛扶了一下他,“皇後吉人定有天相,如今有真龍天子在此守著,必定能平安無事。”竟不提要康熙以國事為重的事了,太後是經曆過順治與董鄂妃一段情史的,深知愛新覺羅家的男人在情這個字上一但入了魔障輕易走不出來,與其讓皇帝因不能陪著皇後而後悔,不如縱著她。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巳時,康熙的第二個嫡子出生,乳名保成,保成出生後兩個時辰,難產血崩的皇後赫舍裏氏撒手人寰。

    秀兒扶著太後,聽著產房裏康熙壓抑的哭聲,也有幾分的鼻酸,她原以為康熙和皇後之間是政治聯姻並無多少真情,想來康熙真是可憐之人,幼年順治帝獨寵董鄂氏,對他這個兒子極為忽視,再長大些父死母早喪,在太皇太後的撫育下長大成人,朝堂上受盡鼇拜欺淩,他除了鼇拜,又下乾綱獨斷下令撤藩,逼得三藩造反,他內外交困,又逢發妻早喪,怎能不悲?

    過了一會兒康熙從裏麵出來,已經是擦幹淚水表情恢複平靜:“請太後節哀,爀以皇後為念,傷了身子。”

    “也請皇帝節哀,咱們大清國還指望著皇帝您呢。”太後拍了拍康熙的肩,這個動作做起來有些生疏,她與皇帝畢竟不是親生母子,太後歎息了一聲,順了康熙的意,坐了鳳攆回宮。

    秀兒心想康熙與太後淡淡的,太後若是趁康熙因失了皇後傷心難過,多安慰幾句,沒準兒這淡淡的情誼能加濃幾分,天家母子又不是親生,感情也要靠經營啊,可太後竟然就這麽回慈仁宮了。

    又聯想太後的為人,她若是能以皇後之死獲利極有心計手段之人,她與康熙母子感情怎會淡淡。

    索性也就撂開手不再想了。

    赫舍裏氏去了,宮裏的各項禮儀也都有條不穩地開始了,可是比起這些虛禮,紫禁城裏的眾人們,真正關心的是活著的人。

    太皇太後竟與秀兒想法一樣,對自己侄孫女不知籠絡皇帝一事頗有微辭,“眼下哀家年歲一年比一年大了,還能護著你幾年?皇帝人大心也大,哀家若是早早的去了,你……”太皇太後把話再往深裏說,就不是那麽回事了。

    “太皇太後疼我,我豈能不知,我就是那樣的人,也沒有什麽大出息了。”皇太後笑道。

    太皇太後歎了一聲,又指著山杏、眉芬、綿兒、秀兒她們四個,隨侍太後的宮女,“你們這些人,平日裏也不說勸勸太後。”

    她們四個人立刻跪了下去,“是奴才們服侍不周。”

    “太皇太後怪我嘴拙也就罷了,怪她們幾個孩子幹什麽。”太後笑著蘀她們四個討情。

    “你啊!”太皇太後歎了一聲,“都起來吧,一個個都機靈些。”她又見這四個人裏唯有秀兒是個眼生的,身量仍未長成的樣子,五官卻是極清麗端莊,“這個丫頭哀家倒有些眼生。”

    太後看了一眼秀兒,“這是今年新進宮的,我瞧著她倒伶俐,難得的是個心正的,就帶著了。”其實太後給太皇太後請安,要帶著這種事一直是山杏安排的,眉芬自然要占一個名額,她又跟綿兒是死黨,非要帶著,山杏索性把第四個名額給了秀兒。

    “哦,就是自己手燙傷了也要忍著,不肯當眾叫嚷失了慈仁宮麵子的那個?你做生日時,那些絡子也是她的主意,隻為提攜一同進宮的姐妹?”秀兒不過是慈仁宮裏的一個小宮女,太皇太後竟娓娓道來,把她的來曆甚至是一些隻有宮女之間才知道的事說得一清二楚,秀兒額頭上見了汗,太皇太後在慈仁宮裏有眼線這事很正常,可是她竟毫不避諱,她與太後婆媳真的肝膽相照毫無猜疑?

    “正是。”太後含笑點頭。

    “是個好的。”太皇太後笑道,她又與太後說些別的事,這個話題就被撂開了。

    秀兒左思右想,慢慢的竟把這其中的關竅想明白了,她把這些古人想複雜了,現代的一些定律,在古人身上是一樣的,比如這婆媳關係,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雖說是血親,又是婆媳,可要說毫無芥蒂是不可能的。

    皇帝隻有一個,皇帝若是與皇太後親近,太皇太後對皇帝的掌控力自然下降,皇太後本身又自知無什麽才幹,自然後退,不肯與太皇太後相爭,可太皇太後對皇太後,仍有防備,一開始說得那些話,竟是試探!

    太皇太後一個寡婦,失了兒子,自然要把親孫子牢牢地握在手心裏,豈容他人覬覦!

    她當著太後的麵說了慈仁宮裏的內情,連小小宮女一舉一動都在掌握之中,何況旁人?可她既明說了,就表明了她的態度,她對皇太後是信任的,非常信任,以至於慈仁宮裏有她的眼線都不避諱。

    有芥蒂,有感情,皇太後隻要不過線,過份拉攏皇帝,她就仍然是太皇太後保護下的好兒媳。

    皇太後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又要與太皇太後好,可也不能真的與康熙淡到了極點,皇太後雖有真的一麵,可她也是紫禁城裏的女人。

    這些都是秀兒半夜睡不著想明白的,想明白了也隻有一聲歎息了,巧兒碰了碰她的肩,“明天還要去給大行皇後哭靈呢,早些睡吧。”

    “嗯。”秀兒閉上眼,又想到另一件事,太皇太後既然如此重視皇帝,為何皇後難產,太皇太後竟不見人影?太皇太後的說辭是人老了再見不得這些,真正的理由呢?

    難道宮裏的傳聞是真的,裁撤三藩之事,太皇太後與皇帝實際上是意見相左的?太皇太後八成是意識到了,康熙與順治不同,康熙要有主見有智謀得多!並不是她能夠完全掌控的!

    秀兒想到這裏又笑了一下,她一個小宮女,在清宮中螻蟻一般的存在,竟然想了這麽多,這也是她上一世的習慣使然,做到中下層小主管,就開始注意公司裏的各派動向了,大公司、小社會,一不小心成了各派相爭的炮灰可就慘了,她任職的第二個公司就是她發現內鬥太厲害,鬥的主力又都是老總的親人,甚至還有小三夾在其中,對公司前景嚴重不看好,果斷辭職轉換跑道的。

    後來那公司果然倒閉,原來的同事見她在新公司裏如魚得水甚至做到了高管,都說她見機得快,他們都是後來內鬥激烈了才走的,耽誤了不少的時間,其實非她比別人強多少,實是因為她想得多,一旦做了決定又比別人果決,絕不拖泥帶水罷了。

    如今嘛——她百分之百是太後的小小小卒子,反正也沒聽說皇太後有什麽不好的下場,還是依照既定計劃,一步一步爬到掌事的位置,再得一樁不錯的賜婚,好好過她的小日子!

    秀兒想到這裏就踏實了,一覺睡到大天亮。

    給皇後哭靈其實是百分之百的技術工種,按照班次排好,排到你之前要表情肅穆,排到了你時掌禮的太監喊:“哭!”就要哭出眼淚來,要多真誠有多真誠,不知道的人以為是死了親娘,當然了若是梨花帶雨哭成個淚美人兒就更好,隻不過這種高難度的動作都是各宮小主的活兒,宮女一般不搶戲。

    掌禮的太監喊:“收。”你要收放自如,麵仍有淒色卻要收淚,把哭的位置讓給下一個人,眼淚收不住就是失儀。

    這不是哭靈,這個是瓊瑤劇選角啊!

    太後是長輩,自然不用像宮裏的嬪妃一樣去給皇後守陵,身邊不能沒人伺候,本來是免了慈仁宮宮女哭陵的,太後卻說赫舍裏氏對她們照應良多,讓她們輪班去哭,哭完了還要跟太後講皇後在宮中多麽有人望,人人痛哭追憶皇後之類的。

    秀兒緊張自己哭不出來,可是輪到她時,想想自己離家在宮中做宮女,種種淒涼,又回憶赫舍裏氏音容笑貌,竟也哭出來了,收的時候倒真的是費了半天的勁。

    她是太後身邊的人,掌禮太監也沒有為難她,一混就混過去了。

    據秀兒觀察,慈仁宮裏的人在演技方麵還是達到了群眾演員的水準的,都能哭出淚來,收得方麵控製得也很好,想想也是,哪個宮女不藏著一肚子的淚,無非是借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罷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