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

字數:5520   加入書籤

A+A-




    雖然康熙說了,此次南巡不得擾民之類的,可讓過往各地官員不搞麵子工程是不可能的,往來所走的官道早就整修一新,田間勞作的農民衣著整齊紅光滿麵,為防有人行刺兩邊的田地青紗帳早就被清理幹淨了,每過一地都在當地的積年老農之類的,奉上來當地特產,主要是小米、麥子、粟米、高糧等,康熙每次都會自己嚐一嚐,再分給隨行的皇子和後妃們嚐,秀兒憋了許久總算沒問出,她印象裏河北一帶是玉米主產區,這些特產裏為什麽沒有玉米。

    “額娘,這就叫太平盛世嗎?”

    秀兒摸摸他的頭發,“這要問你阿瑪。”她不想跟這麽小的孩子討論什麽叫麵子工程,“但也要問問孫公公和小安子。”小安子是胤祚身邊新來的小太監,原來的那個因為他落水事件,早就不知所蹤了。

    “為什麽?”

    “孫公公和小安子都是河間府的人,他不會騙你。”

    “懂了。”胤祚點點頭,他扭頭問小安子,“小安子,河間府什麽樣?”

    小安子有些為難,他看了一眼秀兒,秀兒點了點頭,“你隻管說實話就是了。”

    “窮。”小安子道,“若不是窮,奴才爹娘也不會托人送我進宮,奴才家還算好的,能湊齊銀子交給引薦的人,有些連這些銀子都湊不出,隻能借印子錢。”

    胤祚又不懂了,“窮?”他說了這麽多·胤祚隻看懂了窮。

    “窮就是沒有衣服穿,沒有飯吃······”

    “肚子餓也沒有?”

    “沒有。”

    “天冷也沒有?”

    “沒有。”秀兒一邊說一邊搖頭。

    “我知道了,所以你才切掉小**進宮,這樣就能有衣裳穿有飯吃了。”

    小安子搔搔頭,“奴才還要有出息,像孫公公那樣。”

    秀兒笑了,“懂了嗎?”

    胤祚點點頭又搖搖頭,“我治好了病,就能全懂了。”

    秀兒親親他光溜溜的腦門·“嗯。”

    沿途上的那些事,說起來都要被載入史冊的,對秀兒來講卻沒有替胤祚看病這一件事重要,隻是這一路巡視過來,難免走得極慢,她甚至想自己帶著胤祚離了南巡的車隊,隻帶幾個人護衛著直奔榮太醫所說的道士所在之處,替胤祚治病,治好了病直接回宮,什麽威勢、派頭、一路的經曆那都是給別人看的·她一個女子,不想幹政也不想左右什麽曆史。

    康熙心情卻似不錯的樣子,一路上多數是跟秀兒住在一處的,每日經常講在外麵的見聞,秀兒微笑,點頭,再問一句,“然後呢?”做了最優秀的聆聽者。

    “朕聽說你跟胤祚講了一番道理?”康熙知道秀兒在神遊,這女人是真的對政事絲毫不感興趣。

    “皇上是如何得知的?”

    “胤祚又把這一番道理比比劃劃的跟胤講了,胤又教導了他一番讓他既然外有饑餒·就當惜福,日後不要隻吃肉不吃菜了,要嚼得菜根香。”

    “胤終究是大些·懂得道理多。”

    “他隻不過是書讀得多罷了,胤祚才是懂得多。”康熙攬過秀兒說道,“胤若是從小就跟著你就好了。”

    秀兒笑笑,沒再說話,她當日不過是一介貴人,怎麽能養得住皇子,別的事她恨佟佳氏,在抱養胤這事兒上·她得謝佟佳氏·若非有她這個當日宮中最有地位的女子護著,胤未必能長這麽大·隻是佟佳氏在失女之後,做得太過了。

    康熙親了親她的發頂·攬住她肩的手緩緩下移,摟住她的腰,“晚了,咱們歇了吧。”

    就在此時,梁九功隔門薄薄的門簾咳了一聲,“皇上,京裏來了急奏。”

    康熙懊惱地瞧了秀兒一眼,捏了捏她的腰,“等著朕。”

    秀兒退開了一步,耽擱皇上處理朝政的罪名可不是好擔的,“妾恭送皇上。”

    她剛送走康熙,又見康熙身邊的人都跟著他走了,此處雖然暫叫行宮,其實不過是當地士紳的宅子,秀兒占了其中的一個小跨院罷了,與康熙日常起居之處隻有一牆之隔,閑雜人等輕易接近不得。

    “剛才我好像瞧見李嬤嬤回來了,她可還在?”秀兒問冬青。秀兒在康熙在的時候就瞧見了李嬤嬤的腳尖在簾子邊閃過,心裏也惦記著,也怕她的行跡露了。

    “回小主的話,李嬤嬤見萬歲爺在,本來想走,看見梁公公來了,就避到了茶水房裏。”

    “讓她來吧。”

    李嬤嬤進來頭一件事就是施禮問安,秀兒賜了坐給她,“榮太醫可找著了周大夫?”

    “奴才接著了榮太醫的信兒,他現在跟周大夫在一處呢。”

    “那位道長呢?”

    “那位道長據說道號叫無顏,輕易不離他所居的那個小道觀,榮太醫的身份他也是知道的,榮太醫的意思是請托大夫去求一求他,隻說是京裏富紳家的公子病了,他經不哀求給用了藥,結果現在聽不見了,人家也不怪罪他,隻是想求他幫著想想法子治,孩子畢竟還小,有一輩子要過呢,想請師叔相助。”

    秀兒點了點頭,“是這個道理,那位無顏道長所居之地離咱們這裏還有多遠?”

    “據說還有八百多裏呢,咱們這般走走停停,要走半個月才能到。”

    “若是那邊道長應下了,本宮就去求一求皇上,帶著幾個宮女、侍衛,輕車簡從,扮做普通富人前去求醫也成。”

    李嬤嬤低頭沒說話,皇上這次南巡,雖說帶了皇貴妃、宜妃、德小主三個妃子,可多半是在德小主這裏歇著的·對德小主的寵愛可見一斑,如今雖說還算太平,可難免有山匪流寇,皇上必定不會放心,德小主雖說替子求醫心切,怕也太急了。

    “京裏還有別的消息嗎?”

    “回小主的話,之前奴才說的那人……已經找到了。”

    秀兒點了點頭,左右看了看,“既然已經找到了·就依計行事吧。”

    “。”

    直隸與山東交界之處,有一座不算高的山,當地人因著山勢取了個渾名叫牛背山,山勢緩而厚重,山腳下隻有一個村子,就叫牛家村,這個村子裏卻沒有一戶是姓牛的,要說這裏為何叫這個名字,說得上來的人也不多,離了牛家村再往山上行·半山腰上有一座道觀,道觀裏供著元始天尊,觀上的牌扁早已經舊得看不出本來的顏色,隻依稀可辯子虛觀三個字,牌篇如此,道觀卻是極幹淨,有幾個身穿布衣之人經常打掃,僅有的三間正殿,左右各三間廂房,都是窗明幾淨的。

    掃院子的人一見來人是周良程·都合什而笑,“無量天尊,您來了。”

    周良程的義父去了·隻有一個師叔在,一年倒要來兩次子虛觀,隻為了看一看長輩盡一盡孝道,子虛觀的人與他都算相熟。

    周良程回了一禮,“請問我師叔可在?”

    “他老人家昨日進山采藥方歸,周大夫可算是與他有緣。”這位答話的人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婦,隻因無顏道長救過她的兒子又不收診金,這才發了願替子虛觀掃三年的院子·掃完了三年·卻覺得這清靜之地,倒比煩擾人士要好·留了下來依舊做灑掃之事。

    “那我就進去了。”周良程心裏一鬆,師叔在就好。

    他進了院子·往廂房而去,見門虛掩著,知道是師叔聽見自己來了,把門打開了,師叔最煩的就是敲門開門這一套繁文縟節,他瞧見這門,不由得一笑,“侄兒來給師叔請安了。”

    “既然來了就進來,難道還要我起身替你開門不成。”無顏身量比常人略高,皮膚黝黑,滿麵紅光,隻是耳畔有一道疤,略顯有些猙獰,尋常人見了他,定不會猜他是以醫術見長的高人,就算身穿道袍,也常有小兒被他嚇哭。

    “是。”周良程推了門進屋,見師叔盤腿坐在臨窗大炕上,炕上的八-仙桌上擺著燒雞、熏牛肉等物,還有一壺上等的好酒溫在爐邊,自己這位師叔雖說為了不剃頭出了家,可半點戒律都未曾守過。

    “你這孩子,鼻子怪靈,我好不容易得了些好牛肉,你便來了。”

    “侄兒這些年,一直想著師叔的牛肉呢。”周良程笑道,脫鞋也上了炕,拿了筷子就要吃。

    “咦,你怎麽白吃我東西?”

    “怎說是白吃呢?侄兒給您帶了上等的好物。”周良程一邊說一邊從懷裏掏出來一個紙包,紙包裏是四十幾條幹幹的像蟲子似的東西,可他無顏道長眼睛卻直了,“這可是上等的冬蟲夏草,我在這深山裏,已經幾年未見品相這般好的了。”

    “這是侄兒在京裏的朋友送給侄兒的······”

    “就是那個替韃子皇帝看病的吧……”無顏道長撇了撇嘴。

    “他無非是為養家糊口罷了。”

    “哼!”無顏辟手奪過那一包冬蟲夏草,“這東西落到我手裏,正好替幾個老病號治咳喘,也算替他積功德,隻是他出這般重禮,怕是要有事相托吧?”

    “不是他有事相托,是侄兒有事要請托師叔。”

    “你不年不節的來,就必是有事,有什麽事說吧。”無顏的眸光閃了閃。

    “侄兒與榮兄本是至交好友,他在京裏開了藥鋪,請侄兒去做幾天的坐堂大夫,偏巧遇上了一位京郊的士紳之子病了,連著幾日高熱不退,他…···”

    “閉嘴無顏道長斥道,他一拍桌子,“這麽多整須整尾的冬蟲夏草,你說拿出來就拿出來了,還想騙我說什麽京郊士紳,你到底把誰家的孩子給治壞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