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楊業歸宋
字數:4491 加入書籤
五代群英!
卻說趙匡胤死時,他的長子(實際是次子,趙匡胤的長子已死)趙德昭已經26歲,如果能繼承大統,也不算“幼主”。但趙光義謀害哥哥繼承皇位,是為宋太宗。趙光義既然做了皇帝,為了堵住眾人的嘴,他做了兩件事情。
第一,趙匡胤在位時,他的兒子並沒有被封王,趙光義繼位,立即封趙德昭武功郡王,位置在宰相之上。第二,趙光義下詔 ,把趙匡胤的幾個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同列,一律稱為“皇子”和“皇女”,但實際上沒過多久,這個稱呼就被取消了。
3年後,趙光義自恃兵強馬壯,蠢蠢欲動,想完成哥哥未完成的事業北伐契丹,也就是征討遼國,收複燕雲十六州。這一年,發生了著名的“高粱河”之戰。在高粱河 ,宋軍和遼軍展開了激烈的冷兵器之戰,趙光義禦駕親征,結果宋軍大敗,趙光義身中一箭,倉皇奔逃,場麵極其狼狽。這一戰讓北宋元氣大傷,更為滑稽的是,趙光義隻顧逃命,竟然和大軍主力失去聯係,整個宋朝群龍無首。此時有大臣認為趙光義可能去世了,國不可一日無君,趙德昭是太祖的長子,如今又官居高位,由趙德昭繼承大統,再合適不過。
可偏偏趙光義又回來了,聽聞有人想推舉侄子繼位,巴不得自己去世,心中十分窩火。這時又發生一件事情,因為這次戰敗,趙光義不打算對將士們論功行賞,但趙德昭仁厚,覺得雖然兵敗,但將士也有戰功,應該封賞。趙光義認為趙德昭拉攏人心,再加上之前的窩火,於是當著眾人的麵說了9個字“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這句話其實是在譏諷趙德昭想當皇帝)。
謀逆可是大罪,趙德昭聽完叔叔的話,如五雷轟頂,回家惶恐不安,最終祭拜父親之後,手提長劍在房內自刎。趙光義聽聞侄子自殺,跑到趙德昭府上大哭“癡兒何至此邪”。據野史記載,趙光義隻是幹哭,並沒有為侄子留下一滴眼淚。
公元979年,趙光義又率軍親征北漢。宋軍先擊潰援漢遼軍,而後猛攻太原,北漢主劉繼元被迫出降。但是楊業這個硬骨頭死戰不降,殺敵甚多,一度讓宋軍膽寒。
本來順順利利就可以掃平六合,偏偏遇到了楊業,宋太宗也很尷尬,實在沒辦法了,幹脆叫北漢主劉繼元勸降。
楊業一看皇帝都來了,自己還有什麽理由堅持呢?於是君臣抱頭大哭,歸順大宋。後人有詩讚太宗曰
聖主龍飛重俊良,
英雄雲集豈尋常。
幹戈直指風聲肅,
管取河東獻域疆。
山西太原,自古以來便有“龍城”之稱。除了它做過多個朝代古都的原因外,還與它出過多位皇帝有關。除了世人熟知的李淵、李世民父子外,趙國開國君主趙襄子、漢文帝劉恒、漢景帝劉啟、後漢高祖劉知遠、後唐莊宗李存勖等人,都先後做了皇帝。但令人納悶的是,為何從北宋之後,山西就再也沒有皇帝出現呢?其實這也與宋太宗趙光義有關。
卻說北漢主劉繼元出降,趙光義正打算受降接受城池,太原軍民居然還在抵抗。在費盡艱辛打開城門後,太原百姓又利用地理優勢與北宋軍隊展開
巷戰,宋軍死傷慘重。趙光義大怒,命令部下火燒太原城,將城中富戶遷到洛陽,普通百姓被燒死和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宋太宗深感晉陽自古為帝王龍興之地或割據政權反抗中央政權所在,傳為“龍脈”,而晉陽城地形險要,城高池深,易守難攻,百姓習於戎馬,人性勁悍,難以掌控,宋太宗懼怕此地再出割據政權危害北宋政權,同時憤恨於晉陽城軍民的長期頑強抵抗,稱此地“盛則後服,衰則先叛”,於是又征調萬人削平晉陽北部的係舟山山頭,謂之“拔龍角”。之後他又讓人引來汾水和晉水,水淹太原城廢墟,禁止百姓在此地居住,要徹底將其摧毀。
在毀掉太原城後三年後,趙光義又讓人在原唐明鎮的基礎上重修太原城。所以咱們現在看到的太原城,並不是北宋之前的太原。新太原城修好後,趙光義還是不放心,便讓人找來了道士,向他們詢問解決之策。道士說“隻要釘死龍脈,便可高枕無憂。”於是在道士的建議下,趙光義讓人將太原新城的路口全都設計成“丁字路”。
當然這是迷信說法,筆者認為,山西再也沒有出過皇帝,這是經濟、政治中心轉移造成的。在北宋之前,山西一直算是中原地帶,不管是在經濟、政策還是軍事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太原作為山西的重點城市,自然容易出現皇帝。而在兩宋之際,經濟中心南移,太原在經濟水平上就與發達城市落了一大截。在明朝之後,政治中心又移到了北京,太原就更難與大城市爭鋒了。
隨著影視劇《忠烈楊家將》的熱播,楊業為國盡忠、戰死沙場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傳說中,楊業是深受北宋重用的有功之臣,大宋江山若有十分,楊家擔了七分。但事實是,楊業歸宋時並沒太受重用,也沒受重賞。宋太宗封賞降臣之時,除了北漢主劉繼元之外,馬峰、郭萬超等四人受的封賞最重,楊業根本靠不上邊,所以都未在記錄之列。
歸宋三個月後,因為要被派往邊防前線,才有了對他的所謂厚賜。宋朝的用人之計是密賞,跟今天企業的密薪製相似,賞了些什麽,賞了多少,別人無從知曉。
楊業在宋朝的地位不高,從沒有成為宋軍的主將。歸宋時,楊業受封“左領軍衛大將軍”,說白點隻不過是個“環衛官”的角色,而所謂的鄭州刺史,也不過是個從五品的虛職。以這樣的官位是無法近得皇帝身邊的,離朝廷重臣相去甚遠。他在北漢官至建雄軍節度使,是二品以上大員。兩相比較,天壤之別。
楊業在宋廷不過是位列偏裨的邊將,入宋不足8年就戰死在邊關,《宋史》 甚至連他的出生年月都搞不清楚。楊業不受重用,事出有因。這既與他的家庭出身有關,也與宋朝軍事體製的結構有關。
首先,楊業的家世背景讓他難獲信任。楊業的父親楊信原為麟州刺史,當時各種割據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楊家雖然也算是一方豪強,但勢 力相對較弱,隻能於夾縫中求生存。
楊業20歲就被派給劉崇,這可能是一種家族謀略。楊業年少英雄,很有才幹,所以很快被劉崇賞識。但是,951年劉崇在晉陽自立為帝時,楊業的父親已經
歸降後周了。這就出現了一個非常複雜難解的現象,楊業在北漢聽差,他的父兄卻在後周為臣,父子三人效力於互相敵對的兩個國家。
由此可見,哪怕親如父子兄弟,在亂世的紛爭年代也都是以自保為主,各自為政。當然啦,楊業的父兄與自己敵對,也能從側麵看出來楊業並不受楊氏一族的重視及疼愛。這樣一種局麵的形成,當然有事出偶然的不可控因素,但也不排除楊業父親的預先設計。在那個時代,腳踩兩隻船,誰先到岸就靠誰的現象並不鮮見。按今天的話說,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也許更為安全。楊信去世之後,楊業的弟弟楊重勳繼承了麟州刺史的職位,因為楊業效命北漢與後周為敵,當然不可能返回後周繼承父業。
麟州地處北漢與後周邊境,楊氏的 武裝力量有限,沒有強大到足夠自保或自立,為了保全自己、保存實力,楊重勳在北漢與後周之間不停地搖擺,他以麟州刺史的身份幾次投降北漢又數次回歸後周。 有這樣的家世背景,楊業投降北宋之後,難免讓人覺得不夠放心,而他自己也會虛上幾分。後來當監軍責問他是否有異誌時,他顯得格外敏感。
降將的日子是最為難過的,在正統方看來,你既然可以棄城降我,在危急關頭也可以降他。實際上,楊業並沒有可值得懷疑的前科,與他的兄弟不同,楊業跟隨劉崇之後,30多年間,不管北漢發生什麽樣的變動,他一直忠心耿耿,從無二誌。但是,光自己覺得忠心耿耿還遠遠不夠,對於降將而言,檢驗和考驗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這個過程可能足夠漫長。降將很難被重用,這也是曆朝曆代的通例。看看《三國演義》赤壁大戰中蔡、張二將的下場,也就不難理解身為降將的難處。
再者,以楊業在北漢軍中的地位,他也很難再受重用。他與北宋征戰多年,積怨不淺。他在抗宋過程中獲得了很高的聲譽,現在又轉過來依宋抗遼,難免會受到歧視或嘲弄。
楊業之所以不被重用,更為重要的根源還在於宋朝的軍事製度。宋朝非常注意限製武將權力,從宋太祖開始,就對武將處處防範,決不會任由任何武將決定朝廷的事務,更何況是能征慣戰的降將。重文抑武是宋朝的國策,後來慢慢形成一種製度,演變為一種文化。
宋太祖經曆了皇位頻繁更替的五代亂世,由陳橋兵變起家的他,對武將左右朝局的曆史認識得非常深刻,為了確保大宋江山的長治久安,防治武將擁兵自立。他精心設計了限製武將權力的種種措施,杯酒釋兵權之後,許多開國大將都被解除了兵權。
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則是在“燭光斧影”中上台的,他對手下的猜忌之心更重,即使是親弟、親子也概莫能外。每次大戰之前,他都給大將賜陣圖,讓他們“各遵成算”,不能有絲毫變動。對嫡係將領如此,對降將是什麽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以上就是北宋降將楊業不受重用的原因。盡管如此,楊業依然是北宋的一代戰神,他在為北宋效力的幾年時間裏幾次重創遼軍,留下了流傳千古的楊家將故事。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