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鍾相楊幺起義

字數:6437   加入書籤

A+A-




    五代群英!
    卻說靖康二年初,鍾相組織民兵三百人,命長子鍾子昂率軍北上“勤王”。這支隊伍未與金兵接觸,就被剛即位的宋高宗趙構命令遣返。鍾相以這支隊伍為基礎籌劃起義。
    1130年,鍾相利用摩尼教起來反宋。摩尼教又稱明教,公元3世紀波斯人摩尼創立,唐代宗時傳入中國,武宗時禁止傳播,此後一直處於秘密傳教狀態。方臘也曾利用它發動起義。鍾相向群眾宣傳說,“法分貴賤貧富,非善法也。我行法,當等貴賤,均貧富。”這對當時的貧苦百姓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鍾相的起義隊伍迅速擴大到40萬人。
    起義軍“焚官府、城市、寺觀、神廟及豪富之家;殺官吏、儒生、僧道、巫醫、卜祝及有仇隙之人”,並占據地主的土地歸為己有。他們把殺官吏等稱為“行法”,把平分這些人的財產稱為“均平”,斥宋朝國法為“邪法”,對於“執未之夫”和“漁樵之人”,則加以保護。
    鍾相起義不久後自封楚王,改年號為天載(一作天戰),立妻尹氏為皇後,子鍾昂為太子,彷宋王發布聖旨。
    鍾相起義後不久,宋廷即任命“遊寇”孔彥舟前往鎮壓。孔彥舟對抓住的起義士兵或砍手指,或割耳鼻,還在每人頭發上插一根竹簽,竹簽上寫道,“爺若休時我也休”,爺指的是起義軍,就是說起義軍投降他才撤兵。後來孔彥舟派奸細混入起義軍內部,偷襲攻破鍾相營寨,鍾相被俘遇害。
    眾所周知,唐朝的後宮男女關係、倫理關係比較混亂,而且皇族的關係也很混亂。
    那麽唐朝後宮究竟是怎麽個亂法,一起來看看
    從唐太宗李世民開始,就霸占了弟弟李元吉的媳婦楊氏。登基之後,李世民更納她為嬪妃,演出了一曲”哥霸弟媳”的豔史。
    而李治幹脆就來個”子娶父媳”,唐高宗李治娶的是自己父親、李世民的後宮”才人”武氏,即後來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唐太宗曾娶大臣徐堅的長姑為妃,而唐高宗則娶其次姑為妃,父子倆分娶姐妹倆,父子關係變成了連襟關係。
    到了唐玄宗時,就上演了”父娶兒媳”,李隆基與楊玉環之戀堪稱中國古代帝王豔情史上的絕唱。開始楊玉環是李隆基兒子、壽王李冒的妃子。但好色的李隆基硬是搶了兒子的媳婦。
    另外武則天還與女兒太平公主”共享”情人、麵首薛懷義。
    唐中宗李顯的皇後韋氏,和武三思是親家,韋氏的女兒李裹兒嫁的是武三思的兒子。
    誰知武三思和韋後成了兒女親家以後,通過上官婉兒中間的串通,武三思和韋後之間的關係也發展到不正常的狀況。
    不僅如此,韋氏見女婿一表人材,竟然用皇後的權力”命令”女婿侍寑,像武則天與太平公主一樣,韋氏與安樂公主也”共享”一個男人。而李裹兒竟然也同意母女共事一夫。
    不過這些人與孔彥舟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孔彥舟,今河南林州人,是當地出了名的潑皮無賴,以偷盜為生,後來不下心鬧出了人命,為了逃脫罪責,他便應募從軍,做到了小將領。
    孔彥舟十分好色,將很多美女強行擄回自己家中,數年間,被他搶走的女子不計其數。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他的一個小妾生下了女兒,等女兒漸漸長大後,孔彥舟發現女兒長得極為貌美,就動了不該有的心思。
    為了把女兒納為小妾,他逼小妾承認女兒是她和別人生的,小妾當然不肯說。孔彥舟十分生氣,將小妾送到軍隊中去受侮辱,小妾備受屈辱隻好答應了他。
    最後他終於如願將女兒納為小妾,他這樣的做法實在是禽獸不如。
    不過破濠州時,孔彥舟命令將士不要殺戰俘,免者數千人,人皆以此稱之。
    所以說壞人也有好的時候,好人也有壞的時候。
    卻說鍾相被殺後,幼子鍾義被立為太子,楊幺自稱大聖天王,建立大聖天王政權。自楊幺以下,所有人都要對鍾義俯首稱臣。
    “等貴賤”儼然是“內外有別”,“均貧富”又能否實現呢?鍾相曾許諾“凡入法者”,必“田蠶興旺,生理豐富”,給廣大的貧苦百姓許下理想國的美好藍圖。實際上早在鍾相楊幺起義前,洞庭湖地區由於長期橫征暴斂,加上金兵的搶奪,鼎州一帶已是千瘡百孔殘破至極,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起義發生後,雙方長迭6年的交戰更加加劇了對這裏的破壞。為剿殺起義軍,宋將程昌寓甚至“決堤四百丈”,淹沒起義軍占領區的大片農田。
    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二月,高宗調集20萬大軍,命張浚為諸路兵馬都督,嶽飛為荊湖南北路置製使,趨洞庭湖圍剿。
    張浚領兵下湖邀戰。楊幺等即駕輪船照前衝突。張浚的小船被輪船衝殺得七斷八續,一時首尾難顧。輪船難敵,張浚收軍屯立湖岸。使人伐木釘入水中,將小船圍在中間,以防輪船衝突,楊幺一見大笑,遂與眾兄弟上山,隻吩咐戰艦應敵。張浚無計可施,不勝納悶。
    五月底,南宋朝廷命張浚回朝,張浚認為楊麽水寨一時難以攻破,所以對嶽飛說“楊幺輪船行如掣電,勢若泰山,人皆不敢攖其鋒;屢次進兵,實難取勝。少保務必小心,我即解印入朝待罪。”嶽飛則向張浚保證八日內一定會“俘諸囚於都督之庭”。
    張浚聽了不勝驚訝道“少保此言母乃太謬?你我皆能陸地勝人,這水麵上的事實非慣熟。水麵行兵如果同用舟楫還可致勝。今楊幺據水仗用輪船,衝到之處俱被覆溺。少保雖有神謀力勇,吾謂一二年間或可收服,何言殲滅巨盜於八日耶?此言吾不信也。”張浚部下亦同聲說“ 我們在此徒食君祿,少保此言特以示辱耳!”嶽飛聽了忙正色說道“?嶽飛言不亂發,言必有中,豈可視為戲言?我今以官兵去破湖賊,勢必遷延;若以湖賊去攻湖賊,楊幺等豈能出我範圍?旦夕可擒。”張浚遂將一應軍務交割明白。
    打仗不是下棋。下棋的時候,永遠不用考慮棋子會不聽命令,也不用的擔心自己的棋子會反水。但部隊會不聽命令或反水。
    嶽飛知道這一點,所以上前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戒三軍,造反者大多是“純良百姓”“不可濫殺”,接著對楊幺的各路部將分化瓦解,繼以大軍壓境,示師威脅。
    這天有傳宣來稟“有兩個漁戶求見元帥。”嶽飛即命進見。元帥看見那二人眉粗眼大,膀闊身長,便問道“你二位姓甚名誰?到此何幹?”漁翁道“小人耿明初,這是兄弟耿明達。我兄弟兩個原住在這裏太湖邊打魚,那一年來了這個楊幺,聚集人眾霸占洞庭山,不容人在湖內打魚。因此小人和他打過幾仗。這楊幺本事高強,小的勝不得他,他也贏不得小人,就與小人結為兄弟,單許我二人在湖內捉魚。他幾次差人來邀小的入夥,隻因老母在家,恐他受不得驚嚇,因此力辭不去。如今聽說老爺來征剿太湖,我兄弟二人思想捉魚怎得出身,因此特地來投麾下做個小卒,望大老爺收錄!”
    嶽元帥道“楊幺宵小奸頑,據湖生亂,殘我百姓,流離赤子,皇上特諭嶽某進剿。其實本帥已備進取之策,擒楊幺於反掌。因思賊眾奸頑,內中亦有忠良,或迫於饑寒,或迫於懼罪,或迫於受愚,豈人人願為盜賊以取臭名乎?今二位前來歸順,嶽某願與二位結為兄弟。”耿家弟兄忙說不敢。眾將道“我們都是這樣的。”耿家弟兄推辭不過,隻得又拜了幾拜。元帥吩咐安排慶賀延席,合營眾將都來暢飲。
    飲至半酣,嶽爺向耿明初問道“二位賢弟既與楊幺相交,必知他用兵虛實,有何本領,就占得太湖,官兵奈何他不得?”耿明初道“元帥不知,這楊幺水裏本事甚好,陸戰卻是有限。他有四隊兵船十分厲害,所以官兵不能勝他。若遇交戰時節,元帥命人掘閘放水,伐木塞港,並於湖麵散放青草,那楊幺就不足為慮了。”嶽飛大喜道“二位賢弟到此,真乃天子洪福也!”當日開懷暢飲盡歡方散。
    次日清早,嶽飛悄悄來到後營,對耿氏兄弟說道“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二位賢弟肯行否?”耿氏弟兄道“蒙元帥厚恩,若有差遣,我兄弟兩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元帥令下便是。”
    嶽元帥道“你二位照舊時打扮前去詐降,楊幺決然不疑。等到開戰之時,你二人假裝替他看守山寨。等到楊幺出兵,你們再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二人領命而去。
    那小卒先來報知楊幺,楊幺即命請到大寨相見。兩弟兄跪下叩見,楊幺連忙扶起道“二位賢弟少禮!不知今日甚風吹得到此?”耿明達兩弟兄齊聲應道“小弟蒙大王恩情在湖中生業,家裏豐足皆是大王之德。今聞嶽飛領兵到此,欲與大王作對,因此家母命小弟前來相助。大王若有差遣,上天下地並不敢辭!”楊幺大喜道“多承美意!幾次相勸二位共圖大業,皆因令堂不肯。今惠然肯來,真乃天助我也!”吩咐取袍服過來與二位兄弟換了。一麵整備延席慶賀,不表。
    卻說嶽雲、牛皋砍伐了許多大木,俱編成木筏,從小湖內撐出。嶽飛即指揮將這些木筏分布湖中,有十多餘處;木筏外,俱是船隻,遠看來並不知有木筏。準備停當,到了五更時分,即便鼓炮喧天,大聲喊殺。楊幺命耿明初兄弟守禦山寨,其餘弟兄都跟了楊幺上了輪船
    這時嶽元帥站立於小船之上,高聲叫道“楊將軍!你今大事已去,不若早早歸降,上與祖宗爭氣,下得封妻蔭子,休要自誤了!”楊幺道“嶽飛,你休誇大口!不要說我兵強將勇,這太湖水勢滔天,進則可攻,退則可守,你怎生奈何得我!”嶽元帥大笑道“楊幺!你兀自不知,你那巢穴已被我搶了,還在那裏說夢話!你回轉頭去看看。”楊幺回頭一看,但見滿山紅焰,火勢滔天。早有小嘍羅飛船來報“大王不好了!耿家兄弟劫了山寨,四麵放火,回去不得了!”楊幺大叫一聲“好嶽飛!俺怎肯饒你!”說完催動戰船駛將上來。
    嶽飛見了忙將青旗招展,嶽軍船一齊分散,露出湖中許多大木筏來,象百十道小湖一般。嶽軍船隻俱在木筏中穿走。楊幺大怒,直將戰船衝入木筏中。不期嶽軍船小,轉折快捷,這輪船卻漸行漸慢,不似往時迅速。楊幺催督水校緊踏車輪,誰知道隻踏不轉。往下看時,一齊喊聲“不好了,宋軍掘閘放水,我們船大水小,船底都被腐草護住了,車輪行走不動!” 楊幺大驚,果見船如站立。嶽軍一齊跳上木筏,望輪船處殺來。楊幺泅水突圍,結果為牛皋所獲,英勇就義。
    至此相繼六年之久的農民起義被鎮壓。對於被俘人員,有人主張全部殺死,嶽飛告戒諸將不得濫殺無辜;凡精壯之士一律收編入伍;而老弱瘦軟不堪服役者,皆“各給米糧令歸田”。這樣所得丁壯五六萬,被安置歸業的有二萬七千餘戶,十萬餘人。繳獲船舶一千餘隻。嶽飛返回潭州向張浚複命。此役全程從初二日到初十日大獲全勝,恰好八日。張浚感歎說“嶽飛真神算也。”嶽飛以平賊之功加檢校少保,進封武昌郡開國公。
    嶽飛駐軍徽州時,其舅姚某飛揚跋扈仗勢欺人,老百姓舉報到嶽飛那兒,嶽飛告訴他的母親姚夫人,姚夫人嚴加訓斥其弟,其舅懷恨在心。有一天嶽飛和他的舅舅外出,其舅打馬前行,約有數十步之遙時,忽然回頭張弓搭箭,一支凋翎冷箭徑直射向嶽飛,嶽飛驚懼中閃身躲過,冷箭正中馬鞍。嶽飛知道這是舅舅銜恨報複,必欲置其於死地,於是縱馬追逐,然後輕舒猿臂擒落馬下,嶽飛取下隨身攜帶佩刀,一刀結果了舅舅性命。回家後嶽飛把此事秉報給母親,姚夫人責怪他下手太狠。嶽飛辯解道,如果當時射向我的那一箭我躲不過,現在已經成為死人了,今日不殺舅,日後必為舅所殺。
    嶽飛是曆史上有名的孝子。他把母親姚氏接到軍營中後,侍奉唯恐不周,每晚處理好軍務,便到母親處問安。當母親生病時,嶽飛親嚐湯藥跪送榻前,連走路都微聲屏氣而行,生恐吵擾了母親的休息。凡遇率軍出征,必先囑咐妻子李娃,好好侍奉母親。姚氏病故後,嶽飛與長子嶽雲赤足親扶靈柩近千裏,自鄂州歸葬於江州廬山。
    嶽飛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又會左右開弓,成為大將後,又親自將射箭技術教授給全軍將士。臨陣作戰,嶽飛常常身先士卒,自己充當“旗頭”。
    嶽飛16歲時與劉氏成婚,生雲、雷二子。嶽飛從軍抗金,讓劉氏照顧母親,她卻兩次改嫁。劉氏後嫁於韓世忠軍中一押隊,韓世忠讓嶽飛來取劉氏,嶽飛此時已娶李娃為妻,不願再續舊情,於是派人給劉氏送去數百貫錢,以資助其生活。嶽飛與李娃感情和睦,生有霖、震、靄(霆)三子。嶽飛遇害後,李娃隨家卷流放嶺南,仍堅持將兒孫撫養成人。
    宋代的統治階層納妾是很平常的事。如抗金名將吳玠服用金石,酒色過度,咯血而死。韓世忠不僅納妾多人,還喜歡侮辱部將妻女,竟迫使猛將呼延通自殺。有一次,蜀帥吳玠屬官出差到嶽飛軍營,對於嶽家軍中別無姬妾、歌童、舞女等勸酒作陪,頗感驚訝。回去報告吳玠後,吳玠特別花了兩千貫錢買一士家姑娘送給嶽飛。見麵時嶽飛對她說“我家的人穿布衣,吃家常便飯,女娘子倘能同甘苦就請留下,否則我不敢留。”姑娘隻是在屏風後麵吃吃地發笑。嶽飛於是鄭重地說“既然如此則不可留也。”遂把那個姑娘連同嫁奩全退了回去。有些部將勸其把此女留下以結好吳玠,嶽飛說“如今國恥未雪,豈是大將安樂時耶?”吳玠聽說後對嶽飛愈加敬重。
    有人曾問嶽飛“天下何時太平?”嶽飛回答“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命,則太平矣。”
    嶽飛根本不是戀棧的官迷,他幾次上奏,都表白了準備功成身退的心跡。“三十功名塵與土”的名句,正是表達他賤視官爵的心態。南宋的百姓對此有廣泛崇高的評價,說他“手握天戈能決勝,心輕人爵隻尋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