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章三十一 有匪君子

字數:5365   加入書籤

A+A-


    章三十一  有匪君子

    命人妥妥帖帖的送走了都水監的判事程聲,包拯無奈的坐在後堂會客廳的主位之上,按揉著額頭,頗為疲憊。

    公孫策從前門進得廳來,同包拯道:“這回是都水監的程大人?”

    包拯無奈的搖頭,“嗯,這程聲倒是呂相的侄女婿。”

    公孫策無奈笑道:“這幾日來,開封府可當真門庭若市!”

    七天之內,皇帝趙禎先後下了七道詔書,赦雲川四條罪狀,除雲川翊麾副尉。

    結果全被雲川直挺挺的頂了回去,就是拒不接詔。

    她的理由十分冠冕堂皇,洋洋灑灑引經據典出口成章,從前代武人亂政割據到大宋律典訴訟,簡直把飽覽群書的公孫策都說得瞠目結舌,更遑論來傳旨的內侍?然則細細聽來,核心觀點就一個:請神容易送神難,任你怎麽赦,我雲川就爛在開封府獄裏不出去了。

    “軟硬不吃油鹽不進,展護衛實在一語中的。”包拯苦笑。

    七天之內接連七道敲鑼打鼓的明詔,又七次被乒乓作響的頂了回去,這下長定關一案再怎麽掩也是掩不住的了。

    三十八年前,西夏李繼遷西擴河西,重兵圍攻靈州,時任靈州知州的瞿錚派三百精銳浴血突圍報信,自己一介文官則親披戰袍,以五千士卒堅守孤城待援。三百精銳在夜戰突圍之中戰死了足有二百九十七人,最終在同袍以性命送出的三人將靈州被圍的消息送到陝西路經略使司衙門之後,竭盡因重傷倒斃。然而李守恩、陳緯所帥的宋軍馳援援軍卻在瀚海遭到李繼遷的伏擊,因為兵力懸殊人困馬乏,千裏荒沙之中十萬援軍全部損失殆盡,李守恩、陳緯力戰而死,屍骨無還。

    最終沒有能等到援軍的瞿錚箭矢糧草耗盡,拒不降夏,五千守城士卒在十萬夏軍的圍攻之下,血戰七日,最終眼見城破,瞿錚帶領最後剩下的二十餘名親兵在城門被破之時,全部在城頭自刎殉國。

    靈州城自此更名西平府,為西夏國都。

    自那以後,陝西一路從原本的中原腹地變作了邊關塞上,整整三十八年,大宋與西夏的兵爭,竟是從未勝過!

    而這一次的長定關一戰,仿佛便是三十八年前曆史重演:同樣是五千士卒,同樣是孤城力守,同樣是大軍千裏馳援。可是這一次,長定關不僅未失,甚至還與援軍裏應外合,在長定關下痛擊西夏大軍,連斬兩名西夏主帥,逼得西夏倉皇撤軍。

    一時之間,朝堂上下震蕩,民間奔走相告。一時之間,汴京之中,雲川聲名鵲起。

    比起民間的狂熱和朝堂的議論,兩府的腦子還算清醒。長定關一役,比起最後的慘勝,令人憂心之事卻是更加凸顯:如今整個陝西路的兵困馬乏,與那七封快馬戰報不達天聽的真正原因。

    與憂心對應的,是契機,是這個名為雲川的年輕人身上,那仿佛能就地生錢的政治資本。

    是以整整七日,開封府大牢外麵喧囂熱鬧,流水價的詔書,以及流水價的訪客。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兩府宰執們位高持重,自然不會親身而來。但是門生故吏卻是絡繹不絕源源湧來。

    來了開封府,自然不能直奔大牢,理當先拜見包拯這個開封府尹。

    而這也便是麻煩之所在。包拯除了知開封府事,他還是蘭台之首,禦史中丞,專門負責的就是監督百官。這種時候,他放誰見不放誰見都會授人以柄,是以自然得一碗水端平,不得不替雲川一律把人擋在開封府大牢之外。

    是以,此時誰都想拉攏雲川,但是誰都不想讓包拯看出來己方想拉攏雲川。

    可包拯和開封府上上下下又都不傻!

    一時之間,雲川在開封府大牢裏拒接詔書拒得瀟灑痛快,開封府後堂內包拯同朝臣們周旋得頭大如鬥。

    “這已經是今天第四位了。”包拯歎氣。

    正得此時,卻聽門口一陣腳步聲傳來,一個皂隸慌慌忙忙的跑了進來,道:“大人、大人,大牢……大牢出事了!”

    包拯和公孫策同時心中一驚,公孫策忙道:“何事?”

    見那皂隸臉色,公孫策不由心中更沉,“難不成是雲川沒忍住把傳旨的內侍給打了?”

    包拯聽公孫策問,也不由看向那個皂隸,卻聽那個皂隸道:“不、不是……是……是雲川他……他把國.子.監直講石大人……給打了……”

    公孫策但覺眼前一黑,差點跌了個跟頭。

    --

    其實雲川這一次當真是冤枉的,她是真沒想打石介這麽一個連雞都打不過的文人。當然,以她的素行,隻怕是無人相信而已。

    她本在大牢裏睡的好好的,隻覺身邊似乎有人躡手躡腳而來。迷迷糊糊間憑借多年訓練的本能,一拳揮出自衛。結果“碰”的一聲,來人被打飛了出去,悶頭倒地。

    待她發現,對方已經被這一拳打得鼻血橫流,哼哼唧唧,倒地不起。

    她回過神來,出得牢門要去扶那人。可這些早已見識過雲川毆打那些重犯時殘暴重手的皂隸隻道她這是還要補幾腳,又哪裏敢攔她,連忙一個飛快跑去找展昭救人,另一個則疾奔去找包拯報訊。

    國.子.監直講石介,剛介且果斷、直白又執拗。

    說白了,就是缺根筋且認死理。雲川抱臂看著此時坐在對麵拿手絹擦著鼻子,卻同時用熱切的目光盯著自己並且滔滔不絕的石介。

    這人壓根來開封府壓根都沒想過要拜見過包拯,直奔大牢就過來了。

    雲川看了一眼站在身邊的展昭:朝廷裏還有這種不通官場事務的奇葩?

    展昭無聲歎息:石大人確實是個例外。

    雲川挑眉:這人在國.子.監教書,教出來的太.學.生得成什麽樣子?

    展昭無聲搖頭:石大人是鴻儒大家。

    雲川齜牙道:鴻儒大家們都喜歡不打招呼直接奔大牢的麽?

    &nbs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p;兩人無聲的交流石介卻沒有主意,卻是如一見如故一般拉著雲川的袖子。

    “……雲君自困囹圄,豈不是對陛下生了怨望之心?這如何當是士大夫之行?雲君既有馬上安邦之才,便當報效家國。石某一介書生,每每徒望西北,卻隻恨儒冠誤身!如今聞聽雲君在西北長定隻大勝,幾乎喜極欲狂。雲君還當速速接旨……”

    麵對對麵簡直毫無城府真誠無偽、卻又滔滔不絕沒完沒了的國子監直講,雲川不得不在心中為國子監的太學生們掬一把同情淚。

    等到石介說完,卻隻見雲川壓根沒理他,一扭身,徑自回牢裏去了。

    石介絲毫不覺得受了冒犯,反而不屈不撓,竟是跟著雲川也進了牢裏,“雲君豈不聞苟利社稷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陛下雖然下令將雲君押解入京,但是雲君切不可心生不滿,需知西夏恨未滅,靈夏恨未複,當此際者,正是雲君一展抱負……”

    石介一邊滔滔不絕的勸說著雲川,一邊一手扯著雲川的袖子要將她拉出大牢,而雲川卻一手拉著牢房大門,十分不耐煩的瞪視著石介,一邊卻向展昭吼道:“展大人,這人公然劫囚你倒是管也不管?”

    展昭看著這個死賴在開封府大牢裏劫都劫不走的囚犯,和這個手無縛雞之力、還被囚犯打得一臉鼻血的劫犯,隻覺太陽穴嗵嗵直跳。

    這廂石介卻是越說越起勁,那邊雲川目錄凶光顯然離動粗不遠,中間的展昭兩頭都勸不動,一堆皂隸重重圍觀。

    “雁回,恕展某確實管不了此事……”

    “展昭你這是胳膊肘向外拐!”

    “雁回如此待在開封府大牢卻也並非解困之法。”

    “展護衛此言得之,雲君自當出得大牢,接受朝廷敕封……”

    “你閉嘴!你再拉我就真動手了!”

    “雲君如此不出開封府大牢確實不妥。”

    “石大人此言甚是。”

    “甚是個屁,展昭你不管就一邊去!我還就不出去了!”

    整個開封府大牢一時間雞飛狗跳,吵鬧不休。

    正得此時,卻聽一個聲音在牢門口響起,“小川,不許胡鬧,出來。”

    那聲音並不響亮,柔和而低沉,徐徐緩緩地傳來。

    展昭側身看去,但見牢門口一個年約三旬上下的青年、坐於輪椅之中,由兩個青衣小童緩緩推來。來人修眉鳳目,清瘦俊秀,一身黛青色衫袍,木簪素履,身披雪裘大氅,臉色蒼白頗帶病容,卻是目光星炯。

    更令展昭驚訝的是,素來無法無天氣焰囂張、敢掀香案敢砸詔書、連皇帝和包大人都無法從牢裏勸出來的雲川一見到來人,幾乎瞬間就如被拔了牙的老虎,立刻夾起尾巴,從牢裏騰地蹦了出去,兔子一般乖順的蹲在來人的輪椅前,輕聲叫道:“師兄!”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一物降一物!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