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章六十七 平生之意
字數:7740 加入書籤
章六十七平生之意
福緣巷,範府。
雲川一口飲盡杯中清茶,打量著範府的後園。
白牆青瓦,烏沉桐木,修竹翠柏,寒石細泉。
整個後園將素簡清淡為美之道發揮的淋漓盡致,使得這夏末的陽光都仿佛清涼了三分。
雲川輕輕挪動了一下跪坐的姿勢,一股酸痛從腰腿上傳來,心中不禁默默的再次問候了一句展昭的大爺。
而此時,範仲淹一身常服,做在雲川對麵,仔細的打量著麵前的年輕人。
眉目鋒銳,潤鼻薄唇,一身文士青袍,但衣袖腰身等處,卻又一把將寬袍闊袖悉數裁掉,利落的束收起來。腰間也並未配有時下文人常配的玉玨或者折扇,甚至也沒有佩劍,而是配了一柄雁翎刀。
劍乃君子之器,刀卻是殺伐之物。本朝素抑武功,便是尋常武將,平日也均是佩劍,滿朝文武士大夫,從未見如她這般隨身佩刀以為裝飾的。
而這雁翎刀的殺伐之意,卻似乎並未有損她眉間眼角的文氣。她的眸中有著隱隱光華,每一流動,就讓範仲淹不由自主的想起長定關城北那陋室之中,雪藏的二百餘冊《滄浪堂文稿》第三卷。
《論君權》、《論仁政》、《論司法》、《論戰爭》、《論經濟》、《論農商》。每一冊,仿佛都若打開了一整個完整又全新的天地寰宇,令他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橫波三萬裏,脫去九霄天。
但盡平生意,千古一夢還。
這一首五絕,被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題寫在了那《滄浪堂文稿》第三卷的封箱之上。
隻區區二十個字,乾坤肱骨之誌蕩人胸臆,磅礴浩瀚之氣滾滾而來。
範仲淹眼見著雲川將麵前的一整壺茶飲得一滴不剩,溫和笑道:“雁回覺得這雪芽如何?”
雲川放下茶杯,眨了眨眼,煞有介事道:“十分不錯!”
範仲淹道:“此茶乃永叔所贈。這雪芽是他家鄉所產,市井之間十分稀少,味道頗是絕妙。”
雲川砸吧了砸吧嘴,倒吸口了氣,頗有些惋惜的看著手中已經飲幹的茶杯:“這茶……很貴麽?”
範仲淹一怔之下,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雲川方才那句“十分不錯”,卻不過是跟他客套,全未喝出此茶有何特別之處,不由十分驚訝的看她。
此茶他平日素舍不得引用,今日特意吩咐老仆拿出來待客。卻不成想這客人卻是半分不解雅意之人。
雲川倒是毫不尷尬,厚著臉皮道:“不瞞範大人,雲某小時候師門裏窮得很,飯都吃不起,茶這東西實在是一竅不通。所以雲某是個俗人,這比起茶呢,雲某實在是對肉更感興趣些。街邊茶攤和頂級絕品,在雲某的口中實在是喝不出什麽區別來的。範大人這次可是暴殄天物了。”
範仲淹先是訝異萬分,隨即不由暢聲笑道:“哈哈,雁回當真是個妙人!”他看著眼前這個鋒銳如刀的年輕人,捋了捋長須,“雁回說笑了。滄浪堂主人,名動文壇士林,眼光才略,無不精絕,又如何會是個俗人?”
雲川等著範府的仆人上來續過了茶,這才挑眉道:“範大人,滄浪堂主人,本就是個俗人。平日操心的是柴米油鹽、田畝稅收;平日喜歡的是紅燒蹄髈、豔情話本,風雅之事,還是留給風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雅之人罷!”
範仲淹這次卻不再驚訝了,他目光蘊含著久曆世事、宦海浮沉的滄桑,凝定沉靜的看著對麵的年輕人,似乎是要看破她的鋒利、囂張、輕狂、不羈之下,到底是何樣的本心。
良久,他微歎一聲,低聲吟道:“橫波三萬裏,脫去九霄天。但盡平生意,千古一夢還……但盡平生意,千古一夢還。”
雲川聽到範仲淹念出自己題在《滄浪堂文稿》第三卷封箱上的詩,雙眸微垂。
但盡平生意,千古一夢還。
她忽然發現,當初一揮而就寫下這兩句詩時,那毫無所懼之心,是如此無知而無畏。而陳州血枯症發作那夜之後,她又猶疑起來,不知從今以後是否能夠秉持初心如一。
“能寫出如此磅礴浩瀚,乾坤獨擎的詞句,雁回又何必自謙?老夫今日請雁回過府,隻是想請教雁回一事。”範仲淹緩緩道。
以範仲淹此時身份地位,能用“請教”二字,實是沒有將雲川當做一個年輕後輩。
而雲川卻絲毫沒有感到榮幸或者不安。
她坐直了身體,靜靜的看著範仲淹,等待著他的下文 。
“但盡平生意,千古一夢還……不知,雁回的平生意,可是什麽?”範仲淹一字一句問道。
雲川眨了眨雙眼,唇角微挑,“雲某的平生意,範大人,不是看過了麽?若非如此,範大人今日,又何必邀雲某過府呢?”
雲川此言一出,園子裏瞬間沉默下來。
良久,範仲淹輕輕的從懷中拿出一本書放在雲川麵前。
《論君權》。
“雁回,你可知這本書若是流傳出去,會引出多大的風波是非嗎?”範仲淹目光沉沉的看著雲川。
“知道。可範大人您看了,不也不僅沒燒了它,反而卻千裏迢迢從長定邊城,將它帶回了汴京是非之地麽?”雲川雙眉高挑,“管仲、商鞅、李斯、諸葛、魏征,又有哪一人,引出的不是滔天是非?”
範仲淹一滯,他不成想雲川的所圖竟如此之大。可轉念一想此書中的內容,不由頓了頓,苦笑道:“雁回這話若是別人聽了,必當雁回乃是狂妄無狀之徒。”
“可範大人,您知道雲某不是,這便夠了。雲某將這二百餘卷書留在長定邊城,就是為了讓您明了雲某並非狂妄無狀之徒。”
“讓老夫明白?”,範仲淹立刻明白了雲川話中所包含的意思,不由一驚,“雁回,以你才學,加以時日,待得二十年後,必是兩府乾坤肱骨。屆時此書中事,你隻需將其實現片語隻言,便必能成為一代千古名相。為何,卻要偏讓老夫施為?”
雲川目光些微迷離,搖了搖頭,輕聲道:“因為,我沒那麽多時間了。大宋,也沒有那麽多時間了。”
範仲淹徒然一怔,卻忽然想起雲川詩中那句“千古一夢還”,再看向眼前的年輕人,“雁回此言……”
雲川卻忽然打斷範仲淹,“範大人,關於這本書,您就不想問些什麽麽?”
雲川此言一出,範仲淹忽地沉默下來,仿佛一瞬間醞釀了數月的無數疑問,卻悉數梗在心頭,問不出半個字。
雲川靜默而坐,不發一言。
良久,但聽範仲淹緩緩開口道:“老夫宦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海沉浮三十餘載,幾曆艱辛,所思所求,不過便是能至國泰民安,清平盛世的萬世法。”
雲川笑道:“而自古以來,所有的士大夫,都相信這萬世法,均在孔聖之學,先人之道。是以自古以來,天下世子無不要求君王、臣子、百姓們要尊孔尊聖。可是,孔子以後到如今千百餘年,卻沒有哪朝哪代能夠萬世萬代。範大人,晚輩敢問,您如何看待此事?”
“禮崩樂壞,人心不古,德化不複。”範仲淹緩緩道。“秦漢以降,曆朝曆代,無不崩毀於此。”
雲川點頭道,“範大人說的不錯。那麽範大人,假設我把孔聖給您請來,讓他來做皇帝,您覺得大宋,能夠千秋萬代麽?”雲川臉上的表情無比真誠,仿佛隻要範仲淹點一點頭,她當真就能立刻把孔聖揪到他麵前一般。
範仲淹為她如此大膽的假設吃了一驚,然則凝神細思,卻越發覺得心底隱隱發涼,麵色愈發難看起來,良久終於開口道:“不能。”
雲川挑眉勾唇,“為何?”
“便是孔聖再生,也亦隻是一人。我大宋泱泱九州,文武百官數之不盡,又焉能使文武百官都得如孔聖,德化淳厚?”範仲淹一聲長歎。他宦海浮沉幾十載,官場人心與治術有如何不明白?天底下哪位士大夫又不是讀著孔聖之道長大的?而若要讓滿朝文武百官都有五孔聖一般的聖心,根本便是天方夜譚。
雲川笑道:“我於師門求學之時,曾與教授曆代治政史的先生研讀過曆代治政得失。當年我便曾與先生說過一句話:曆朝曆代若治國要靠人心,那麽其清平盛世的最高點決定於其賢德者的仁心德化;而其國破家亡的最底線,決定於其卑鄙者的卑鄙劣行。”
範仲淹心有感慨道:“雁回此論,寫於這本《論君權》中,確實一語中的。而若是連孔聖為帝都無法至萬世之法,那……”
“那麽範大人,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朝代,要靠著他的君主、臣屬、子民個個都是孔聖再世才能良性運行下去的話,那這個國家的治政本身便是失敗的。而士大夫們若是真的想要一個長久穩定的清平盛世,那麽他們應該追求的是一個不依靠君主與臣子的賢能的體製。如此,當君主與臣子賢能時,這個國家可以達到清平盛世的最高點,而當君主與臣子昏庸之時,這個國家也可以依靠其獨立的體製,保證正常的運轉下去。”雲川說著忽地笑了,“不信的話您可以去問問開封府尹包大人,若想減少開封府的盜竊小賊,是指望著開封府所有子民都涵養出一顆聖人之心容易些,還是指望著律條明文‘盜竊者囚’容易些。”
範仲淹雙目微合,似是在整理自己思緒,又似在猶疑不定。整整一盞茶的時間,他方才緩緩睜眼,看向雲川的目光迥然有力,全不似一個年過五旬的老者的目光:“所以,天子之上,必有製衡,方能令天子懷聖心、求聖道。百官之上,必有製衡,方能令百官懷德化、求德行。”
雲川笑得意味深長的點頭,“故而古今學者大儒們,都會擺出所謂的‘天道’,來製衡天子和百官。可天道自古高難問,誰又真的見過天道降下道雷來劈死昏君的麽?於是學者大儒們隻能解釋說,一個朝代的滅亡,就是天道而為。是以治亂循環,最後因為天子昏庸而遭殃的,還是平民百姓。可見真要是靠這些學者大儒們口中所謂的‘天道’,本就不是為讓百姓安居樂業而所存在的。”
“所以……雁回認為,真正用來製衡天子的天道,不在天道,而在人心。”範仲淹長歎一聲,“……在聖人之心。”
雲川拿起那本《論君權》,翻到了其中被範仲淹反複摩挲到已經光滑如緞的一頁,上麵的墨跡勁瘦鋒銳,“……官治民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者,律也。君治官者,法也。而治君者,非在天道,而在聖人之心也。聖心為衡,臧否天子;德化為章,約束百官,方可治世也……”
範仲淹亦垂眸看著被雲川播弄的書頁,良久道:“雁回你可知,單是這聖人之心為何,便可有引發無窮爭端?”
“當然!然則便讓那些士大夫為了聖人之心四字,掐得你死我活,也好過君主無人製衡,不過百餘年間,便要再一次天下大亂的好,不是麽?”雲川大笑道。
範仲淹訝然。
雲川卻道:“便是要士大夫們爭論這聖人之心才好。敢問範大人,孔聖之時,這天底下多少戶人口?多少策稅負?多少耕地牲畜?多少戰事兵丁?而如今,這天底下多少戶人口?多少策稅負?多少耕地牲畜?多少戰事兵丁?”
範仲淹欣然點頭,竟是輕鬆接受了雲川這一觀點,“所以這‘聖人之心’,也是要依時而變的。或一二百年,或三五百年,隨著天下之勢而動。”
雲川攤手道:“而且,以晚輩所慮,這聖人之心,還是留給廟堂之外的學者大儒們來訂吧!兩府的士大夫們光是忙著治他們的德化,大概就無片刻閑暇了!”
連範仲淹想起兩府裏日日的唇槍舌戰,被雲川這般一說,也不禁莞爾。隻覺這年輕人雖然輕佻張狂了些,但其促狹之處卻有著令人耳目一新的犀利。
然而片刻之後,範仲淹緩緩沉靜下來,摩挲著手中的茶杯,看著雲川,終於開口,問出了盤踞在他心中整整數月數年數十年的問題:“雁回,你這,可會是萬世法麽?”
“哈哈哈!”雲川大笑出聲,“範大人,您想什麽呢?孔聖都提不出萬世法,我一個小小的翰林院編修,又有什麽萬世法可提?!”
說著,她盯著對麵的老者,一字一頓道:“範大人!這世上從沒有、也不會有萬世法!這世上唯一有的,就是不停變化的‘聖人之心’。所以晚輩終究也隻能寫‘但盡平生意,千古一夢還’,而不是‘但盡千古意,平生一夢還’。”
“‘但盡千古意,平生一夢還……”範仲淹反複長久的念著這兩句話,看向對麵的年輕人。
她靜默的坐在那裏,臉頰清瘦蒼白,眉目鋒銳如刀。
但盡平生意,千古一夢還。
---------
ooc小劇場,看完了交出長評!!
閱讀理解古詩解析題:請結合作者背景,解釋“橫波三萬裏,脫去九霄天。但盡平生意,千古一夢還。”之意,並分析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範仲淹捋須微笑:滄海萬裏可變桑田,九霄之上天道難問。但盡此生一己之力,隻為千古可得清平。 此詩充分體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
展昭雙眉微皺:滄海橫流可至萬裏,脫去樊籠九霄如履。但為平生所思所意,甘願千古羈旅人間。此詩充分體現了作者鞠躬盡瘁的情懷。
雲川一臉麻痹為啥還要老子解釋自己詩的不滿:老子牛逼就要橫著走,一眼沒看住老子就能上天!這輩子要幹的活兒怎麽特麽的這麽多啊這麽多?!趕緊幹完了老子下輩子要去high啊要去high!此詩充分體現了作者的牛逼!
學渣安歌哈哈哈哈:所以說古詩解析這種題都是純扯淡嘛純扯淡!
作者有話要說: 雲川任務列表top1任務:忽悠範仲淹。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