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諸侯四起
字數:3778 加入書籤
nbsp; 趙牧通過這次跟孫堅的坦白,直接就被孫堅說服了,一是他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二是他覺得亂世之下,去哪裏都差不多的。而且他也不想再回去找劉備他們了,怕自己在他們心裏的印象已經是沒有誠信的人了,更何況他也不認得路,所以他還是留下。
雖然趙牧在孫堅的長沙郡長時間沒有感受到戰亂,孫堅也因為戰績顯赫,後來也被加封為烏程侯。不過日子一長,趙牧在郡內所聽到的事情是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嚴重了。
這時的朝廷剛剛才結束十常侍之亂,卻引來了更加殘暴的董卓。董卓的到來,剛好是東漢上百年的外戚與宦官之爭終結的時候,所以他就很方便地率領大軍進入都城順勢奪取了朝政大權。董卓為了奪權,就開始鏟除反對者,手段異常殘暴,引起了諸多不滿。
董卓先是指使呂布殺死掌管都城禁衛的丁原,然後又把袁紹和曹操等原先掌握過兵權的將領通通趕出洛陽。最後董卓還廢除並殺死漢少帝,改立劉協為帝,也就是漢獻帝。漢獻帝算是東漢,乃至整個中國曆史上最出名的傀儡皇帝了。
就在董卓率軍剛進入洛陽的時候,在洛陽城內縱容手下士兵,到處殺人放火、搶掠財物等罪行,可謂是無惡不作,橫行跋扈。把整個洛陽城鬧得是雞犬不寧,百姓怨聲載道。
“若當年張溫聽我言將董卓除之,豈能有今日?”孫堅站在院裏捶著胸口感歎道,眼裏飽含憂傷地看著趙牧。這段時間以來,聽到很多關於董卓暴行的消息,孫堅每次聽到都頓首捶胸,無比的後悔。
趙牧心想:這隻是曆史罷了,無論是誰都無法改變的。
“主公,切勿氣傷身體。”趙牧也是第一次親曆這種事情,他感覺太可怕了。一個人可以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用權力來為非作歹,遲早遭天譴。雖然趙牧知道了董卓的下場,可是他聽聞此事都覺得氣憤難平。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矣。”孫堅覺得他有愧於幾代為漢室官卿的列祖列宗,要是有後悔藥,他都想回到當年,不顧張溫的阻撓,直接手刃董卓。
“主公當日未能殺掉董卓,雖有遺憾,但可能也是漢室的天命罷了,主公不必再作歎息。”趙牧繼續勸說道,既然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後悔也無補於事。
“時也,命也!”孫堅堂堂男子漢都落淚了。
“主公……”看到孫堅哭了,趙牧一時都不知道怎麽說。
“想我孫家幾代為官,今被董卓權傾朝野,身為漢臣,卻不能為也,吾有愧於列祖列宗矣!”孫堅直接跪倒在地,仰頭痛哭道。
趙牧感歎孫堅這種真性情,真可謂是鐵漢柔情,單單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朝廷,卻表現出為官為將的忠心耿耿,實屬難得。對於這種亂世,更朝換代其實就跟燒白開水一樣簡單,但是對於忠臣來說,無論身處哪裏,卻依然念念不忘自己的君主,這到底屬於風高亮節的忠誠?還是不識時務的愚忠?不論是什麽,有像孫堅這樣的忠臣,都不知道是慶幸還是不幸了。
好在孫堅也隻是一時興起,感歎完之後就直接愣在原地,一副悵然所失的感覺。而趙牧為了令孫堅改善心情,也隻好岔開話題了:“聽聞曹操刺殺董卓未果,今打算聯絡各路英雄,一起征伐董卓。”
“吾亦有耳聞,曹孟德作檄文以達諸郡,吾亦收到矣。”孫堅從懷內掏出檄文,遞給趙牧。
趙牧因為在這裏時間也長了,這字體也能看懂了許多,隻見檄文寫道:“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趙牧看完檄文,心想這曹操果然名不虛傳,寫得一手好文章,字還寫得很好看。奉承話暫且不說,雖知孫堅肯定參加的,他也依然問道:“主公認為如何?”
“吾食漢室俸祿,今天子有難,豈能袖手旁觀?文台自當赴湯蹈火,救黎民於水火之中,才不失為漢之將也。”孫堅堅定地說道。
“那有沒有想過主公在各英雄當中,打算擔當什麽角色呢?”趙牧問道。
“不論何職,隻為天下黎民。鏟除董卓,擁護漢室。”孫堅不知趙牧何意,但還是如實說道。
“主公,我隻怕其他英雄難以合作罷了,而且此次同盟起兵,也未能有個好的結果,望主公做好準備。”趙牧心中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說道。
“先生此是何意?”孫堅心中一驚,連忙問道。他知道趙牧此時說這種話,肯定是有所根據的。
“天下大勢,將會風雲變改,趙牧不是故意恫嚇主公,隻是希望主公能夠做足萬全的準備,應對各種情況罷了。”趙牧擔憂地說著,又來回踱步,接著說道:“董卓有百萬精兵,無論到時有幾路英雄,也不過是各自為戰,難以形成大力量。並且各路英雄之間肯定是勾心鬥角,相互猜疑,如果可以,我希望主公能單獨出兵,私自作戰。”
“天下英雄者集結一方,不比吾孤兵作戰為佳?”孫堅不解地說道。
“反正我也就說到這裏,應該如何,全憑主公抉擇。不過各路英雄勢在必行,也不缺我們一個,主公三思。”趙牧心裏還是覺得不要摻和在那些人身上為好,像袁紹曹操等人,肯定是孤傲自大的,像孫堅這麽真性情的人是很難融入他們的。
“這……”孫堅又猶豫了,見到趙牧說得可大可小的樣子,他心裏也有些飄忽不定。
“主公,袁紹此次肯定是當各路英雄的盟主,不知主公對袁紹這人怎麽看?”趙牧記得《三國演義》中袁紹這人不咋樣,還是不要靠近他為好。
“先生又如何得知袁本初為盟主?”孫堅心裏更加疑惑了。
“我猜測能響應的各路英雄,也屬他袁紹的家世最顯赫了。”趙牧還有點印象。
“先生所言有理。”孫堅說完就低頭思考著,他也在想袁紹到底是怎樣的人,他其實不算了解,隻是聽說而已。
“罷了,主公就當我的話隨便說說而已,而且憑我們自己的兵馬也難以立足。還是先去找曹操會合再說,不知主公打算何時起兵?”趙牧覺得跟孫堅說那麽多也沒什麽意思,單打獨鬥的話也怕被人懷疑別有用心,幹脆還是先去會合再說。
“即刻起兵!”孫堅也覺得趙牧說得有道理,他盡管對趙牧的話還有很多疑問,但是藝高人膽大,隻管響應曹操便是。
趙牧暗覺無奈,他知道孫堅是一個急性子,也沒想到會這麽急。不過也是閑得太久了,雖無戰事,但孫堅一直嚴加操練士兵,隨時都可以出戰。趙牧隻是覺得連收拾行李的時間都沒有,實在是太過於著急了。
當然,不止是他們在行動,收到檄文各個郡地都在整頓軍隊,隨即響應曹操的號召。數量不多不少,正好是十八路諸侯,從此開啟了“匡扶漢室,征討董卓”的曆史篇章,而趙牧也即將可以見到曾經差點結拜為兄弟的劉關張。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