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字數:8039 加入書籤
第六十四章
鳳姐跟著賈珠一起去了寧府。上了族譜又扶著小史氏回了房。這才在尤氏的陪同下,簡單地在寧府坐了坐。
鳳姐是個會辦事的,來之前便準備了賈蓉和賈惜的禮物。賈蓉比賈璉小,卻比寶玉大。看著也是一副好麵貌。隻是鳳姐自小看著榮國府的幾個遠近表哥長大,對於賈蓉的麵貌,倒覺得有些虛華。
太女氣了些。
小史氏的身子是越來越不好了。太醫也看過了,不過是熬日子罷了。剛剛鳳姐看到了。心下對於生孩子,便有了一分膽怯。
還是聽大伯母的吧。過個幾年,等骨頭長開了再提生產吧。
鳳姐心高氣傲,對於不受寵的尤氏,心裏也不怎麽瞧得起。說了兩句話,鳳姐便告辭了。
三朝回門後,鳳姐做為嫁入賈家的賈王氏之一,便開始了大家族小媳婦的生活。這一回,她不再是客居賈府的貴客,而是成為了這府邸的眾多女主人之一。
鳳姐生性張揚,又是談說逗趣的一把子好手。往往她一個人往那裏一站,都頂得上的一副全套的京戲班子。鳳姐無需管家,又有的是時間,所以常常留在榮慶堂這邊,和大太太張氏兩人,日日逗得老太太史氏每日都是樂嗬嗬的。
不過短短一旬,榮國府上下誰不知道珠大奶奶最是幽默風趣,俏語詼諧,最得府中長輩喜歡。
鳳姐得寵,別人還沒什麽,邢氏卻首先不樂意了。邢氏心眼子小,跟針鼻子比,針鼻子的孔都會顯得更大一些。對於原配留下的,分了六七層家產,卻一分不願意孝敬她和補貼一下他舅舅的賈珠,邢氏一直看不上。
再加上娶妻王氏女,邢氏心裏眼裏便更容不下這對小夫妻。於是成親前,便將身邊的丫頭賞給了賈珠做通房。以期能夠隔應到鳳姐。
做為賈珠生命中的第一個女人,也確實隔應到了鳳姐。但鳳姐心思深,隻是記了小黑賬,準備秋後一起算。可沒有想到,這女人趁著鳳姐被絆在梨香院時,堂而皇之地衝破了鳳姐的重重封鎖,又湊到了賈珠麵前。
於是鳳姐生氣了,邢氏也跟著倒黴了。不但抓了一個錯處打發了那通房,還順手挖了個坑給邢氏。
這一日,是鳳姐嫁進來的十九天。唐朝正陪著史氏說話,剛說到李決的婚事,就有小丫頭說鳳姐一出梨香院便暈倒了。屋中眾人一聽,便忙打發人去看。
提前準備好的大夫,很快便從‘外麵’請了進來,一番望聞問切,珠大奶奶的病便出爐了。
“大夫說,珠大奶奶,營養不良,飲食不調。......連日來胃空不支所致”小丫頭越說聲音越小。她是真的不敢說珠大奶奶並不是得了什麽重病,而是餓壞了,才會如此。
榮國府最得寵的珠大奶奶病了,府中老太太,太太們打發了丫頭看了一遍,回來一說大夫的診斷,眾人都默了。
“去把鳳丫頭身邊侍候的人叫來。”史氏一聽,眉頭便皺了起來,新媳婦進門還不到一個月,這就弄成這樣了,讓外麵的人知道了,賈家剩下的幾個孩子還能不能娶媳婦了。
那丫頭立馬應了一聲,快步退了出去。少時,風姐身邊的平兒,便小步走了進來。
“你們奶奶,倒是怎麽個回事,剛那小丫頭說的不清不楚的。你跟在鳳哥身邊多年,也是老人了。有什麽便說什麽。”
平兒樣貌極是清秀,很讓人有好感。俏生生的小抬了下頭,看到屋中隻做著史氏和大太太張氏,便將主仆兩人之間便想好的說詞一一道來。
“回老太太,太太,我們奶奶,我們奶奶隻是過了飯食有些個,食欲不振。所以,所以。”
“渾說,平兒,我和老太太都不是傻子。你老實到來,侍候不好主子,也是你的過錯。”張氏一看這樣,再一聽平兒的話,心中便有所悟。隻是最近焦頭爛額的事情,讓她跟本就沒有什麽心思陪著平兒主仆玩把戲,直接叫她有什麽話,就趕緊說。老太太也不是吃素的。大風大浪都過來了,什麽事看不明白。
“是,我們奶奶平裏侍候了老太太一日三餐後,便要去梨香院侍候二太太一日三餐。往往二太太吃過早膳,便又到了午膳的時候。我們奶奶便說等到侍候完了午膳,兩頓一起吃。可有的時候,二太太午膳後,便留著我們奶奶說話,或是讓我們奶奶一邊念經書,好午歇。一來二去的,雖然不過短短幾天,但我們奶奶年紀小,就敗壞了胃口。這邊有些體力不支。......”
當然了,鳳姐雖然在這幾天裏沒有叫膳,但也不可能不吃東西。再一個,就是邢氏真的留了她一會兒,鳳姐為了狠狠地惡整她一番,也是要靠一會子時辰再出來的。
至於念佛經,親,開什麽玩笑。鳳姐便是這輩子受了很大的文化熏陶。但也不過是家常用字。那佛經上的字,十個裏,正經有就十個是不認識的。
給邢氏念佛經,好大的臉噢。
反正無論怎麽說,裏麵有多大的水份。鳳姐是著實地坑了一把邢氏。惡婆婆的皇冠是徹底的戴在了邢氏的頭上。
這邊且不說別的,史氏聽了,那是好一陣生氣。她也知道平兒的話有水份。但大多數的事情,卻是一定會有的。她都沒有這麽磨磋過兒媳婦,邢氏一個繼室憑的什麽如此做。
於是史氏啥也沒有說,一直讓鳳姐養著,並告訴邢氏,鳳姐替她在自己身邊孝敬。以後不去梨香院了。不但如此,以後邢氏也不用去侍候自己用膳了。
鳳姐與邢氏的第一回會,鳳姐完勝。
......
鳳姐和刑氏的官司,張氏也隻是看了一眼事情走向,轉頭便繼續發愁去了。張氏是死活也不會同意秦家這門婚事的,別管這秦氏有什麽大背景。
張氏這裏堵上了門,秦家一係,又找上了史氏。史氏倒也不是不知事的,直接便道了一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都在,也輪不上她這個祖母來做主。於是也不知道這秦家的姑娘是不是犯賤,人家不同意,卻死活要嫁進來。
被著張氏尋到了賈赦。不過讓秦家沒有想到的卻是那賈赦也是個光棍性子。這種兒女婚事是一蓋不管的。
張氏對這一切,倒是了然於胸。坐看那家人到底還想要怎麽個折騰。
這件事情,張氏也沒有讓人封口,反正也不是她賈家和張氏的姑娘,隨便別人怎麽說,所以一般的人家也都知道了這麽一回事。
這是一個皇權大過天的年代,就算是太子的私生女,從來沒有被人承認過,但不得不說,被人知道後,還是會影響皇家的臉麵的。
廢太子雖然被圈禁著,但這些年在外麵還是有些一定影響力的。而且也因著種種原因,皇帝又想到了廢太子當初的一些好處。近年來,對廢太子也和顏悅色了一些。
今年三十,還破天慌的賜了兩道年夜上的福菜給圈禁中的廢太子。一時間京城的風向倒有些莫測。
廢太子是最心疼這個女兒的。如今看著女兒有了少女情思,非君不嫁的模樣。再讓人調查了一下賈璉和榮國府的事情,便也覺得自家女兒有眼光。
隻是那個未來的婆婆卻是個麻煩。若是弄死了吧。這賈璉至少還要守上三年孝。不弄死,閨女嫁過去了,一定會給氣受的。
張家因著自己的事,被株連滿門。兩家早就是不死不休的世仇了。這個仇也沒有辦法解。本來想讓閨女嫁到寧國府去的。卻沒有想到出個門,上個香竟然會看到賈璉那個小子。
這小子年紀輕,現在也是舉人了。過個幾年考個進士,前程也有了,倒是比那個小閨女幾歲的賈蓉看著靠譜了些。
隻是婚姻這種事情,卻難強求。不然便不是結親,而是結仇了。
他可憐的閨女呀。
這個時候的廢太子也不想想她閨女的教養是不是出了問題。這種不知羞恥,不顧身份的事情,也是她一個姑娘家能做的出來的?
一直不太懂內宅事情的廢太子,卻並不知道太子妃特意安排到秦可卿身邊的兩個嬤嬤為什麽把閨女教的隻顧著風花雪月了。
雖然管家理事也都一一教了,但這性情卻是徹底的教歪了。
秦可卿茶飯不吃的,想著賈璉如何如何呢。廢太子知道後,又是心疼,又是無法的。最後隻能在圈禁的地方,四處托人幫忙給賈家施壓了。
原太子妃聽到後,也隻是冷笑一聲。她閨女沒了。憑什麽小賤人生的賤種還能好好的活著。
當初太子妃所出的郡主在太子剛一謀反時,便暴斃了。最後是怎麽死的,也隻有天知道了。說是自己亡故的,太子妃可是不相信。但不相信又如何,閨女已經沒了,她還有兒子呢。就算是想要孤注一擲為女兒報仇,也隻能咬著牙慢慢等了。
本來秦可卿去廟裏燒香,便是太子妃安排的。她是知道太子相中了寧國府的賈蓉,但賈蓉才多大,倒是其父賈珍正值壯年,聽說人長得也精神,這才準備‘好好的’安排一番,讓兩人來個偶遇的。卻沒有想到中間出了差頭,竟然讓那小蹄子看上了賈璉。
唉,便是賈珠也成呀,到時候看太子是讓賈珠休了原配表姐,還是讓自家閨女上門作妾。
此時的太子妃卻不得不想,也許這就是天意吧。
這邊原太子妃準備看看情況再出手。那邊的太子卻是托上了關係。成功的讓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去了賈家。
廢太子私生女弄出來的這件事情,皇上很快便知道了。按著皇上的意思,是一定不肯留這便宜孫女的命的,就算是看在廢太子的麵子上,也不過是青燈古佛過一輩子。
不過,人老了。可能也是真的心軟了。再加上廢太子想辦法求人的樣子。讓他這個同為人父的皇帝也有些感觸。於是便在後麵推了一把。
皇帝的親兄弟媳婦來說媒,又帶著皇帝陛下的暗示,廢太子的明示。別說是張氏了,便是整個賈家都有些挺不住。
史氏看著張氏氣得變了顏色的臉,對著親王妃笑著答應了。並許諾近期會挑個好日子上秦家提親,這才罷了。
張氏氣的無法,當天回去便將身邊的丫頭送到了賈璉的小院,言明這是給他的通房丫頭,待成親後,便提成姨娘。
水氏看到張氏如此,心中頗為未來的二弟妹感到一絲同情。
活該,她們水家怎麽會出現這種水性揚花的賤東西。幸好不姓水,不然她都會臊的沒臉見人。
不管張氏如何不願意,賈璉和秦可卿的婚事便算是定了下來。一般講究一點的人家,從定親到成親,中間最少也要隔上一年左右。
賈珠和鳳姐,看著是時間短,那也是因為這婚事是賈珠守孝前便定了下來的。所以才會如此。可張氏在不能阻止秦氏入門的情況下,便又想到了一個折辱人的方式。
三個月內,六禮走完。
聽到消息後,太子這個就算是什麽都不太懂的粗爺們也覺得不對了。更何況至少也跟嬤嬤學過半調子管家,人□□故的秦可卿了。
三個月,繡妝都繡不完。更別提打家俱了。這不是難為人嘛。
可誰讓人家張氏就這麽做了。而別人雖然也覺得是有意刁難,但也覺得至少婚前讓婆婆出出氣,婚後的日子還能好過一些。
不然一總的都在婚後受,一般人還真的受不住。
就這樣,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趕在三月份,秦氏便進了門。
也是在這個時候,唐朝還真的看到了‘兼美’到底是如何的美貌。
也不過如此,跟後世的那些人造美女也差不多。
最近張氏的心情一直不好,眾人都是能躲便躲的。唐朝經常帶著四歲左右的寶玉和賈芝卻前院。
前院男孩子多,而且也能離張氏遠一些。
前幾天,唐朝又想起了一件事情,便是在寶玉的心中嫡庶是非常明顯的。記得以前看電視的時候,寶玉曾經和林妹妹說,他們都是沒有兄弟姐妹的獨身子女這句。
那時賈珠已死,元春雖然在血緣上是親姐,卻因著進宮封妃一係列的事情,站在了主子貴人的位置上。如果寶玉說自己沒有兄姐,也可以說的過去。但為什麽要說沒有弟妹呢,探春和賈環不是嗎?
可見在寶玉的心中,是沒有這兩個弟妹的。一個對著自家從小一起長大的弟妹都可以無視的人,其品性是非常涼薄的。而現在寶玉要是無視探春和賈環,唐朝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中間有著王氏和邢氏卡在那裏。要知道那個時候,趙姨娘雖然得寵,卻一點不敢越雷池一步,被王夫人壓得死死的。
探春曾經是跟著寶玉一起養在史氏那裏的,就是這樣,還能說出和黛玉都是一樣的人。現在唐朝便隻能想辦法讓他改變這種天性中的涼薄了。
四歲的男孩,正是對這個世界好奇的時候,讓他們多接觸一下男孩子,也不至於少原著那般,身邊除了姐妹再沒有什麽玩伴,生生將一個大小夥子熬成了小姑娘。
因為年紀太小的原因,和上麵的幾個哥哥感情也不是很深,唐朝希望趁著這會大家都在府裏的時候,好好的聯絡一下感情。
一個家族,一個人,都不可能獨立的存在於世上。他是需要很多的相互提攜的。
今天剛出了碧紗櫥,便看到了元春帶著抱琴要去後麵的小花園裏走一走。
唐朝上去見禮,“大姑娘安好,這麽冷的天,姑娘怎麽還要出來。園子裏光突突的,可有什麽看的呢。”
“我也不過是閑來走走罷了。嬤嬤帶著他們,這是要去哪?”
“大姐姐好。”,“大姑姑好。”寶玉和賈芝一起向元春問好。
元春笑著應了。又上前的摸了摸兩人的手爐,發現是暖的,便順手拉了拉兩人的小毛帽子。
“前麵小書房還上著課呢。領著兩個小主子去那邊玩一會兒。”天天聽著,就算是不背,也會耳熟一些。
“嗯,璉二嫂子似是有孕了。你們別去那裏,免得打擾到璉二嫂子休息。”進門兩個月便有了身孕,這件事情,在元春看來也算是有好有壞了。
好處是以後立規矩什麽的,大伯母不會再著重折騰她了。好處便是既婚前的兩個妾,大伯母又賞下了兩個通房來。
唉,大伯母心裏也是苦呀。一會兒去花園子裏看看,若是臘梅花開了,便摘上一些,去看看大伯母吧。(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