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字數:8646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零二章

    這座由唐朝主建的‘大觀園’,是位於外城的。不但如此,園子裏的景色很多,但是卻沒有太多住的地方。

    因此,家下人等除了下人們提前入住下人房外,其他的主子都是在省親這一天的早上做著馬車過來的。

    前後三間院落,中間的院子,便是準備一會兒接待元春的地方。前院是爺們的休息處。後院是家中等著覲見的無職女眷。這裏麵就包括了黛玉等人。

    林省和黛玉雖有父孝,但是林黛玉畢竟是嫁人為婦的。夫家這種場合是可以讓她參加的。更何況元春也在宮裏下了口喻,今天想要見一見自己的這位弟妹兼表妹。

    唐朝和李凝也來了,唐朝是敕命,跟著在前麵接駕,而李凝則和黛玉迎春在一起,等著宣召。

    薛姨媽母女也想來,不過史氏和張氏都沒有同意。剛把人家的兒子打斷腿,就讓他們參加賈家這麽大的事兒,隻要腦子沒坑就不會同意。誰知道會不會當場鬧起來。至於鳳姐,那就是個是個順風倒,自然是視而不見薛家姨媽和表妹的請求。

    寶二奶奶林妹妹倒是有些同情薛寶釵的汲汲營取,但是她的年紀和身份,卻又是做不了主的。

    元春省親的時候,王子騰仍不京裏。若是在京城裏,至少薛家母女也會跟著王家的親眷們一起麵見。

    也是這個時候,薛寶釵才徹底的明白了仕農工商,商最末的根本意義。

    榮國府的大老爺,打斷了她哥哥兩條腿,竟然還能有持無恐的迎接皇妃娘娘的省親。這不得不讓她再一次認識到權勢地位的力量!

    而此時的薛寶釵又想到‘報應’二字。當年哥哥在金陵城將人打死,不照樣大搖大擺的帶著他們全家一起進京的嗎?

    今時今日,不過是換了立場而已。

    想到前兩天自己的哥哥,在鬼哭狼嚎,撕心裂肺中清醒過來的樣子,寶釵的心都抽痛了。更別提將兒子當成眼珠子的薛姨媽了。

    他們很榮國府的人下手狠辣,不顧親戚情分。他們更恨自己的無能為力。除了上門哭訴竟然毫無辦法。

    如果爹爹還活著,會不會後悔當初沒有嚴加管教哥哥呢?

    到了如今,是不是還要感慨榮國府的大老爺手下留情,沒有真的要了哥哥的性命,就如當年的那位馮淵。

    “媽,媽,一定是他,一定是他。是他還找我償命來了。媽,快趕他走,趕他走。”醒過來的薛蟠在知道自己的病情後,像著了魔一般的大吼大叫。

    “我的兒,我的兒。不能動,你說的是什麽呀。來人呀,快攔住大爺。”薛姨媽看著在床上就要起身亂動的兒子,心疼的直落淚。可想到大夫的話,連忙呼喚下人過來,將薛蟠按住。以免抻到傷口。

    “媽,是馮家的那個短命鬼,是他來了,是他來了。他來索命來了。你看,你看。”薛蟠激動的說完,就把被子掀開來,讓薛姨媽看著他那雙包了層層藥的雙腿。

    “他先拿走的我腿,然後還會讓人在我的腦子上狠狠的踢,他來索命了。真的,媽,快趕他走,趕他走呀。”說到最後薛蟠的聲音都嘶啞了。

    他想起來,當年他買香陵的時候,他是如何讓人打死馮淵的,他讓下人先是打斷了馮淵的腿,然後是拿棍子狠狠的打在他的身上,手腕粗的棍子都打斷了。最後他下了馬,一腳一腳的踹在馮淵的腦袋上,直到他再也不動了,他才帶著人離開。

    當薛蟠說完,無論是薛姨媽還是薛寶釵都驚駭了。難道真的是天理昭昭,報應不爽。

    看著一旁被嚇成鵪鶉樣的香菱,薛寶釵暗暗地歎了口氣,“去看看大爺的藥,好沒好。”剛才哥哥一醒來,還沒等喝藥,便先魔怔了。剛煎好的藥也都灑了。這會兒讓這丫頭出去看看吧。以免在刺激到哥哥。

    香菱一聽連忙提裙出去了。

    大爺就是不提這件事情,香菱每每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會想起當初的事情。那慘死的馮家公子。

    片刻,新煎來的藥,薛蟠終於喝了下去。藥裏有安眠止痛的作用,薛蟠喝下去後,沒多一會兒功夫便深深地睡了過去。

    將薛蟠安頓好,薛姨媽母女相互攙扶地走了出去。一直到薛姨媽的房裏,母女倆個都沒有話要說。

    “唉,我的兒。你哥哥這個樣子,將來可怎麽是好呀?”薛姨媽最後實在是忍不住,痛哭起來。

    薛寶釵也是神色凝重,她的哥哥,薛家的薛主,算是廢了。大夫的話,她還記得。雙腿難於行走,將來子嗣也會影響。

    “...媽,當務之急,還是捎封信讓蝌弟上京來吧。家裏的事情,總不能沒個爺們照應。”

    京城居,大不易。這兩年來,他們都是深有體會。現在哥哥又傷成了這樣,對於他們家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傷了哥哥的人,還是榮國府的大老爺。

    他們薛家在京城一直是以王賈兩家的姻關關係立足的。現在王家的舅舅不在京城,而賈家的大老爺竟然還將哥哥傷成這樣。若是京城裏的人知道了,還不知要怎麽打擊本就風雨飄搖的薛家呢。

    “可是你哥哥這樣,讓蝌兒過來,會不會?”守寡的人,都會下意識的對人進行防備,薛姨媽自然也不例外。兒子成了這樣,她和女兒又是弱質女流,若是這薛蝌真有個歹意,可如何是好呢。

    “一筆寫不出兩個薛字,一家人總要守望互助才是。到了如今,我們也沒有別的路可走了。再有兩天,便是娘娘省親的日子。母親不如再次上門,請求那日參見娘娘吧。”

    “什麽?我的兒,你莫不是糊塗了。賈家的人傷了你哥哥。你竟然還有心思去湊那份熱鬧。”薛姨媽一聽寶釵的話,立時便怒了。

    “媽媽,您消消氣。聽我說完。那娘娘雖然是賈家的姑娘,但也是我們家的表親不是。大老爺是娘娘的大伯,哥哥也還是娘娘的表弟呢。現在我們要的並不是別的,隻是希望娘娘能夠讓薛賈兩家和平共處。不然這京城裏虎視眈眈我們薛家的人,都不用等到蝌弟上京城,就能生撕了咱們母子三人。”

    難道她薛寶釵就願意低人一頭嗎?難道她薛寶釵就不恨賈家的人不顧親戚情份嗎?她也恨,可是形勢比人強。此時的她們除了上門去哭訴,是什麽也不能做的。

    哥哥出事的當天晚上,她就給王家舅舅去了信。一路快馬加鞭也要月餘的時間。就算是今天去信讓人將蝌弟早來,也要二月份才能到。

    所以這段時間,他們必須要穩住現在的情形,不能讓京城的人知道兩家鬧掰的事情。而且最重要的是薛寶釵害怕從來沒有見過麵的王家舅舅也懼於賈家勢大不伸以緩手。或者是薛蝌有了什麽另外的想頭。到了那時,他們可就真的孤助無緩了。

    至於想要讓官府出麵給了公道。薛寶釵搖頭苦笑。

    當年官府沒有給馮家公道,此時又怎麽會給他們薛家公道呢。

    看著聽到自己分析的母親終於平靜下來了,薛寶釵深深的感覺到一種無力。

    這樣的母親,那樣的哥哥。自己若是進了宮。這個家,還能等到她出人頭地嗎?更別說等到她站在高位,為哥哥討回公道了。

    ......

    視線回轉,榮國府裏娘娘省親,在闔家爺們輪留拜見後,賈政這位娘娘的親生父親跪在簾子外麵,用著激動又有些平板的聲音念了一段由賈瑚著筆潤色的應製文章。

    元春麵無表情的聽了,結束後,勉強鼓勵了兩句。便讓自家親爹退下了。

    這麽多年了,也沒見有多大的長進。也算是本事了。

    這座小型的大觀園,在風景上,是非常有看頭的。畢竟唐朝再不中用,也是經受過現代社會熏陶的。

    各種公園,園林也是見過不少。便是沒去過的地方,當初看中央台的那個名人故居也看了不了。再加上當初集各家所長,林妹妹的靈巧勁一起繪製出來的圖紙,怎麽可能真的比那個傳說中的山子野差太多呢。

    還因為這座園子是慢慢修建的,所以並沒有為了工期而出來的粗糙之處。整個園子是非常精美細致的。遊玩起來,更是一種享受。

    不過,當初唐朝為了省錢省事,並沒有建太大的湖子,遊船什麽的,就給省略了。不過當眾人從湖的中間走過時,腳下的蓮葉狀接引橋卻是獨具一格,別樣的吸引人。

    張氏和史氏的概念也有所不同,至少在她的影響下,賈家並沒有在這園子裏單獨僻出一處當做庵堂。

    好好的園子,姑奶奶省親的地方,弄一幫子小尼姑做甚。這是好事?還是詛咒呢。

    不過也可能是因為這園子裏,實在是沒有多餘的地方可居住,才省下這一步吧。

    眾人陪著元春遊玩了一番,便回到了正院。在那裏娘們幾個說了一會兒話,姐妹們又是作詩,又是聽戲的鬧了一番。

    無論是做席,還是用膳,元春都讓張氏和史氏坐在她身邊,次一等是唐朝及尤氏。

    至於邢氏,不好意思。元春忘記了。

    水氏和鳳姐都有誥命在笛。水氏的誥命是賈瑚一步一步為她掙來的。而鳳姐的,嗬嗬,賈珠能當官,能在幾年一次的考核中,緩慢的升到從五品,其實脫不離出身和家族的幫襯。

    鳳姐兒明白這個道理,無論是在今天,還是在平日的一言一行中,都會理禮水氏一二分。

    至於秦可卿。自從太子再次落了架,而元春成了皇妃後,整個人都升華到了氣態的狀態。往哪裏站上小半天,不說不動的情況下,都很容易讓人忽視不注意。

    張氏也不在把秦可卿放在心上,所以了不去管她。而賈家的其他人,雖說不敢怠慢了賈璉這一房,但是也盡可能的把秦可卿當成透明人。

    能不打交道,就不打交道。

    話說當下,元春紅著眼眶看著家裏人,按著禮部和家裏人安排好的省親步驟一步一步的走著。

    什麽時候賞賜,什麽時候更衣,什麽時候喝茶,都有著明確的規定。這讓本就有些傷感的省親,就漸漸地變了味道。

    好在禮部的人,還知道給元春一點自由的時間,讓她自己發揮。

    其中,在放賞的時候,李凝和迎春,獨得元春看重,光是得到的賞賜就高於其他人。其次便是黛玉和惜春,兩人又比探春等人高了一頭來。

    姐妹們做的詩,元春看過,一一點評了番,到是並沒有往外傳。而是讓身邊的宮女收了起來。說是要帶回宮去。

    省親一直鬧到了下半夜,元春才在宮裏的儀駕護衛下離開了園子。元春心裏是非常知足的。今年她比別人都早了一步省親。等到明年的時候,眾妃再省親,她還可以再有一次機會。

    現在比前幾年進宮的時候,還要好上一些,每個月都可以見一見家裏的人。前些年,她獨自在宮裏,雖然常聽現在的太後娘娘說起家中一切都好,可是不得音信,就會一直惦記。

    元春回宮後,賈家的人都累壞了。那些賈家的族人也陸續告辭。剩下榮國府的一幹人等以及唐朝母女。

    唐朝母女還好,差不多到了結束的時候,李狗蛋和李決父子便駕著馬車將人接走了。而賈家的這些女眷就有些個麻煩。

    最後眾人商議,老太太,寶二奶奶和以及二姑娘,四姑娘都留在這邊正院。邢氏帶著二房一眾先行回府,水氏也帶著秦可卿回府去。

    大太太和大老爺住在後邊的院子,留下來侍候老太太。

    男丁這邊,留了賈琮和寶玉,賈芝在前院,其他爺們也一同先行回去。

    這樣一來,這園子倒也能住的下來。

    第二天,簡單地用過早膳,府裏派來的馬車才將這些人接回了府。

    回到府後,張氏和水氏還要安排人看園子,封園子,等待明年的省親之用。而其他人都累的在自己房間休息。

    往日喧鬧的榮國府一下子便清靜了不少。這讓留在府中沒有去園子那邊幫忙的下人們,非常的不習慣。

    等到幾天後的二十二日,府中才正式回複到了往日的生活。

    而這一日,也是唐朝第一次進宮的日子。

    這一日,也是邢氏一生中的第一次進宮。

    老太太沒來,張氏領著唐朝和邢氏一路低著頭,靜靜地走在看不一盡頭宮道上。

    唐朝不敢抬頭,隻能用眼角的餘光描著往來的宮人以及他們偶而露出來的鞋尖。

    想一進宮前,家裏人和鴛鴦的期待,唐朝就滿頭的黑線。

    唐老娘說,讓她多看看,那皇宮裏都是啥個樣子。

    李凝和鴛鴦也對她說,看看宮裏的人都穿了什麽,怎麽畫妝的。

    張雲姬:......

    傅秋芳:......

    看來她是注定要讓她們失望了。

    到了元春的宮裏,唐朝看到了元春,心裏才鬆了一口氣。以前看電視,看小說的時候,都會說進宮來一定會碰見宮妃的冤家對頭。會被為難一番。

    幸好這些宮妃沒有按著那些套路來。

    張氏她們這些人進宮,本來按著本朝的規定應該是要先拜見太後和皇後,再去各自妃子的宮殿。但皇後自入了宮便‘水土不服’,纏綿病榻。而太後,也不願意見這些人,所以便直接讓人去宮妃住處。

    當然也有例外,太後聽說張氏來了,便著人去將她請了過來。張氏看了一眼唐朝,然後和元春點了點頭,便跟著來人走了。

    本來張氏在的時候,四個人還有些個話題,可等張氏走了,場麵便有些個尷尬了。

    “寶玉他們小兩口子也惦記著娘娘呢。來之前寶二奶奶還讓臣婦問娘娘好呢。”好不容易進宮一次,可不能啥也不說的就走吧。

    元春聽此了,臉上就露出了一絲微笑。

    邢氏自來是不會看人眼色的。這個時候,她也知道要巴著元春說話。隻是說出來的話就有些個不中聽了。

    “是呢,寶玉是個好的,又懂事,又孝順。就是林丫頭呀,卻是沒有寶玉一半懂事,見天的和咱們寶玉拌嘴,看得我那個心疼呦。”

    不等元春說什麽,唐朝便生氣了。這什麽人呀,誇人還不忘記踩別人一腳的。

    “二太太這話,說的就有些個偏頗了。我看寶二奶奶就很好。”說了這一句,唐朝轉頭看向元春,“也怪臣婦沒啥本事,讓寶玉小時候,隻能老實聽話,才能少挨兩頓苦頭吃。好不容易,小小年紀成了親,有了自己的院子,娘娘又有了今天這般的榮耀,寶玉的性子才活潑了些。不過就是這樣,也隻是和跟他一樣同病相憐的寶二奶奶,沒事逗個嘴罷了。”

    唐朝一說完,元春便想到了什麽,眼神有些個不對地看著邢氏。

    邢氏心裏一驚,麵上便是一慌。

    “我有些個不舒服,李夫人陪我去裏麵坐坐吧。太太就先在這裏用些茶點。”想到今時今日,自己仍不能對邢氏做些什麽,元春就是一陣氣悶。

    將唐朝叫到內室,說些貼己話。也省得看這蠢才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