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字數:5725 加入書籤
第一百一十五章
寶釵同意了婚事,那麽薛柳兩家的聯姻便走入了進程。隻是剛剛商訂了婚期,國孝便來了。無法,保能將婚事向後延了過去。
不過柳湘蓮卻是個有心思,有手段能為的。既然六禮走了五項,他嫁進薛家,成為薛家女婿的事情,便差不多是板上釘釘了。
於是自國孝開始,便自覺的到薛家去上班簽到。雖然十次裏也不一定能有一次見到心上人,但是人家風雨無阻的誠意卻是滿滿的。所以寶釵也會偶爾給他看了背影,側臉。時不時的,也會燉些補湯送到前院去。
到是尤三姐,因著早就不是當初那個濕了腳的無奈女子。又早早嫁進了薛家,過著相對有規矩的內宅貴婦生活,倒是也自尊自愛了起來。
當然,因著對於寶釵和柳湘蓮好相貌的肯定,對於將來的孩子,倒是十分的上心。所以時常想著,自家兒子閨女的相貌來。
此時的尤三姐,早就忘記了當初定親的時候,薛家答允柳湘蓮的隻過繼一子一女到薛家的事情。
若是薛寶釵一生隻有一子的話,雖過繼給薛家。但其子卻要身挑兩房的。當然這件事情,卻是眾人都不願意考慮的事情。
也許在原著中,尤三姐會想要嫁給柳湘蓮,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柳湘蓮曾經是個戲子吧。兩個人,一個濕了腳,卻有一些嫁妝資產。一個是窮困潦倒的世家子弟,卻要以串戲為生。
那是一種極致瘋狂後的唯一選擇。不然也不會是多年後才想起這個人來。婊.子無情,戲子無義。本就是千百年來被人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多年前便知道了柳湘蓮,為什麽在看到尤二姐終身有靠後,才會在想到有個出路時想起他呢。
為人俊俏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可能便是靈魂深處,濃濃的自卑吧。
貞潔於一個女人來說,無論是什麽時候都是彌足珍貴的。她像是最珍貴的禮物,她想要把它送給自己最珍愛的人。
在現代,就算是情投意合時,失去了童貞,也會在那麽一刹那間感覺到一絲絲悔意。更何況是尚未開放的古時呢。
已經失去了的,便再也找不回來了。不想放縱,卻隻能去放縱。不是男人嫖了她,是她嫖了男人,是真的如此想,還是在自欺欺人。想來夜深寧靜時,唯有她自己才知道的吧。
為什麽要嫁給薛蟠?那不過是不得不為之的選擇。
尤三姐是怨過,也恨過。恨父親的早逝,恨母親的隨波逐流。唐朝的事情,尤三姐因著尤氏的關係,早早就知道了的。
同樣是失去了父親,可是唐婆子卻保護住了自已的女兒。可她呢,良民的身份,誥命夫人的繼妹。還有足夠她們母女三人安穩度日的薄產。哪一點,都不會讓她們母女三人無依無靠。
母親對姐夫的縱容,已經到了臨界點。姐夫每每看自己和姐姐的眼神,都讓尤三姐想到年幼時,偷偷跑到村裏的野狼。尤三姐知道,若是再不采取措施,真的會留下不可挽回的隱患。
與其沒名沒份的毀了前程和名聲,還不如讓姐姐嫁給薛家的薛蟠呢。薛家富貴,又與榮國府聯絡有親。想來姐夫是沒有辦法再向姐姐伸手的。
果然,看在薛家的富貴根基上,母親同意了薛家的婚事。就連姐姐,也沒有反對。雖然她一向懦弱。
隻是尤三姐沒有想到,姐姐嫁了,姐夫也沒有打算放過她的意思。無論是哪個姐夫。不過尤三姐自來是有些城府心機的。一個是繼姐家的姐夫出麵,一個是親姐家的婆婆出麵,哪個得利更大,不用想也明白。
心中已經認可了這門婚事,尤三姐仍是拿了一番喬,才嫁進了薛家。正好自家親姐也是剛入門沒多久,很順利的便掌控了自家爺們房裏的大小事情。
這一點,尤三姐知道,就算是她嫁進了寧國府,估計也不會如此順利的。
她的那位繼姐,可比自已的親姐有個性得多。
再一次看到柳湘蓮,尤三姐的內心是有些個驚訝的。但也不過片刻間。想到一直高高在上的小姑子,就要嫁給這樣的人,尤三姐的心中,沒由來的感覺到一種快感。這是比騎在自家爺們身上縱橫馳聘還要讓她興奮的感覺。
尤三姐不知道若是她沒有跟著姐姐嫁進薛家,那時候的自己會是如何巴著柳湘蓮。可她現在卻是知道這個家裏一直比她和姐姐還名正言順管家的小姑子,卻要嫁給這麽樣一個靠串戲謀生的落魄子弟。
這一切,隻能說是造化弄人了。
相對於尤三姐的輕視,寶釵這門親事還是滿意的。既然滿意,就要維持好熱度。在成親前,讓未婚夫對未來的生活更加的期待。這一點,寶釵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今天繡個荷包,明天弄個扇墜子。後天做套衣服什麽的,對於寶釵,或是對於薛家都是輕而易舉的。
而收到未婚妻禮物的柳湘蓮,也是左買個釵,右買個花的,大大方方地讓人送到內宅去。
就這樣,小夫妻兩個你來我往了小一年,在情濃意濃的時候,國孝結束了,終於可以成親了。
薛家八麵玲瓏,不但送了喜貼給榮國府,寧國府,還送了兩份給李家。唐朝家一份,李漱家一份。
唐朝沒去,卻打發了傅秋芳去奏個熱鬧。
其實以現在薛家的地位,一般人家也是不會去參加婚禮的。但唐朝等人卻不能如此做。畢竟薛家也算得上是賈家的姻親。
寶釵又是宮裏元春的表姐,這個麵子卻是要給的。所以唐朝才準備帶著誥命的兒媳婦去參加婚禮。
但是當天唐朝沒有去的原因,竟然是出在了賈芸的身上。
賈芸的娘,在薛寶釵出閣的當天來了李家。唐朝也隻能換下出門的大衣裳去接待了一番。
賈芸家裏雖然解決了溫飽,奔入了小康階段。但是歸根究禮也隻是普通小民。所以出門拜訪是從來沒有想過要下貼子這種事情的。
不過唐朝也不在意,人既然上門了,自然是要好好的招待了。
唐婆子又去鄉下了。她覺得京城裏的貴人多,出門見到誰都要行禮避讓的。還不如去莊子上,過她官家小老太的生活,然後在那些不如她的老婦人麵前,回憶一下過去,再展望一下未來。
這種老年人的通病,唐朝一般不去管她。反正現在家裏有錢了,侍候的下人也多。唐婆子出門去莊子上小住,自然會帶著一直侍候她的下人。飲食起居,自然不會差了什麽。
所以此時,打發走兒媳婦去薛家,能接待賈芸娘的就隻有唐朝一個人了。
“五嫂子,我沒聽錯吧。您是我讓幫著去邢家提親?”因著榮國府裏的輩分亂得很,所以唐朝也隻是隨口喚賈芸娘‘五嫂子’。
賈芸娘笑著點頭,“是呢,我在認識的人裏扒拉了個遍,唯有你是個最有福氣的。那邢家的姑娘,真真是好。我想著這已經出了國孝,我們芸兒也老大不小了。早點把婚事辦了,也好早點讓他爹在九泉之下安心。”
賈芸娘最開始便很是相中邢岫煙,隻是邢家就隻有這麽一個閨女,將來二老的養老,就都要壓在兒子肩上了。對於大半年前的賈芸家,實在是一份不小的壓力。
但是現在,她家賈芸既然已經盤下了個店麵。雖然隻是個雜貨鋪子,但卻是足夠他們兩家人生活了。這還不提她兒子在其他地方出工得的工錢。
她想著,有了這個雜貨鋪子,再加上平時繡個繡品,也能維持正常的生活水準,而且雜貨鋪子雖小,卻是需要有人看店和整理貨物的。這樣一來,親家公親家母就都能幫著搭把手。也省得去外麵雇人了。
生活有了著落,那些細枝末節的事情,就可以忽略不記了。這才想著請唐朝幫著去提了親。說個媒。
誰讓她認識的貴婦裏麵,就隻有唐朝最接地氣,人最和氣呢。
唐朝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小紅和薛蝌這對被搶了對象的小男女,哪還想到要去給人說親呢。
“五嫂子,不是我推脫。隻是這事,我出麵不太好。”想了想唐朝還是回絕了。
“怎麽會?可是其中有什麽緣故不成?”一聽唐朝這麽說,賈芸娘有些個不解,這樣的事情,不太像是唐朝會拒絕的。而且能找人說親,一般情況下都已經是男女雙方私下裏互相通了氣。此時不過是想要婚禮更好看一些罷了。
“五嫂子也應該知道我和榮國府的二太太關係不睦。邢家姑娘此番進京,便是那二太太極力讚成的。隻是因著邢家疼閨女,這才搬出府去的。”
“好幾年前的事情了。我倒是有所耳聞,難不成真是大家傳的那樣?”賈芸娘是聽說過榮國府的二太太先是想要侄女進宮,後又想要讓侄女嫁個殘廢。隻是後來沒成。也就不知道是個什麽情況了。今天聽到唐朝提起,她才恍惚想了起來。
唐朝點頭,“你也聽說了吧。就是那樣。邢家老兩口就這麽一個閨女,怎麽可能讓人這般算計。就為了這事,二太太和邢大爺都鬧翻了,誰也不肯低頭,現在還僵著呢。”頓了頓,“因著寶二爺和宮裏娘娘的關係,二太太一直看我不順眼,我們家姑娘還嫁了過去,雖然是隔著房的,但那也是長輩。若是讓她知道這事,我怕閨女受委屈呢。”
唐朝這話就有些個睜眼說瞎話了。自家閨女什麽樣子,她能不知道。不欺負別人就不錯了,還怕被人欺負。
李凝自來就不是好性子,賈琮又護著媳婦。再加上老太太偏疼她和黛玉,一般人還真的不敢給李凝排頭吃。
而正經的婆婆張氏,自小便是李凝抱著胳膊撒嬌著長大的。疼李凝的心一點不摻假。三個兒媳婦裏,張氏最器重的便是大兒媳婦水氏,而最疼的便是小兒媳婦李凝了。
別說邢氏有沒有那個能力讓李凝吃虧,就算是有,也要看看李凝那口牙,同不同意咽下去了。
所以說唐朝怕的自然不是這一點,她是真的無法麵對拆了cp的賈芸和邢岫煙。
你可以拆,想怎麽拆,就怎麽拆。但是不能借她的手去拆。這一點唐朝非常堅持。
賈芸娘:“...到是我思慮不周了。”人家都這麽‘實在’的把擔心說了出來,賈芸娘也不好再強人所難了。
唐朝看著賈芸娘有些失望的臉,心中升起一抹壞笑,“不過我倒是有個好人選。”(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