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字數:5878 加入書籤
第一百一十六章
唐朝自己不能接受幫著賈芸去邢家說親。但並不妨礙她暗戳戳的讓邢氏不舒服。
上個月她可是聽說了邢氏給她閨女擺臉色看了。這回不讓她受點氣,那她就不是親媽了。
“他嬸子說的是誰?”
“珠大奶奶。”鳳姐兒唄。那人的性子,決定是不會錯過任何一個讓自家婆婆不高興的機會。
“珠大奶奶?這,...能成嗎?”那可是兒媳婦呀,雖然整個京城的賈氏族人就沒有一個不知道這對婆媳關係不好的。
可這麽明目張膽的跟自家婆婆作對,也不怕將來婆婆給她穿小鞋。
唐朝看出賈芸娘的疑惑,笑著說道,“二太太將來是要跟著環三爺一起過的。珠大奶奶便是有心孝敬,也不能不聽娘娘的口諭。現在二太太的親侄女遇到了好婚事,做為表嫂,珠大奶奶又怎麽可能不盡心幫襯呢。
再一個,這也是親上加親的大喜事。二太太雖有些個糊塗想頭,但是自已的親侄女,又怎麽不心疼呢。咱們芸哥兒,可是賈氏旁係裏頂有出息的哥兒了,便是那寧府的薔哥,跟咱們芸哥都比不得。這樣的女婿上哪找去。”
賈芸娘眼睛一亮,確實是這樣呢,她還真把這件事情給忘記了。於是兩人又簡單地說了兩句,賈芸娘就迫不及待的去了榮國府。
那一邊賈芸娘見到了鳳姐,把來意說了,鳳姐的單鳳眼便笑得迷成了一條縫,拍著胸脯保證這事一定辦得熱熱鬧鬧。
鳳姐一頓神忽悠,成功地將賈芸娘送走了,然後換了身衣服,喜滋滋地去了史氏的院子。
她得去報喜去。她便宜表妹有了身家,這樣的事情,怎麽也要讓府裏都樂嗬樂嗬。
至於她的那位便宜婆婆,早晚都要知道的,也不急在這一時。
鳳姐之前還聽說她婆婆正等著邢家低頭呢。雖然嫁不到薛家去。不是還可以進宮嗎。哼!真把他們邢家的姑娘當成寶兒啦,也不是照照鏡子看看德行。鳳姐也明白,她這是把侄女當成最後的一顆救命稻草,唯一的翻身機會了。
可惜呀!這稻草就要成為別人家的了。
......
這邊唐朝將人送了送,一抹有些壞的笑容慢慢的浮現。
不過轉念一想,那個在自家閨女院中工作的小紅,唐朝又有些個牙疼。這亂七八遭的事情,怎麽都趕到了一起呢。
幸好張氏管家夠嚴,沒有讓外男進了內院。小紅應該是沒有看到過賈芸才對。不然再撩起了一池春水,那還了得。
小紅是沒有看到過賈芸,但她卻是看到了一表人才,滿身儒雅氣息的商人薛蝌。小紅是見過薛蟠和薛寶釵的,今天再一看薛蝌,小戲是真的覺得薛蝌才是寶釵的親兄弟。
這樣的氣質,這樣的容貌。真真是把薛蟠比到了泥地裏去。
兩人是在一次小紅休假,跟著林之孝出去采買物件的時候遇見的。小紅機靈,又沒有像原著中怡.紅院被各色嬌花打壓的低調。
明媚張揚,聰慧樂觀。隻是一個眼神,便能讓人不知不覺間被吸引。更別提那整齊亮麗的五官了。
一個是國公府管家的獨女,一個是普通的商戶之子。論財力,林家可能有所不及,但論起社會地位來,卻是半斤八兩。
薛蝌上心了,小紅也有了心思。所以,兩人的婚事,也不過是早晚的事情。而這些唐朝卻是不知道的。
若是她知道,一定會找個地方好好地靜一靜的。因為相較於享得了富貴,守得住清貧的邢岫煙,張揚聰慧的小紅更適應薛蝌這位走南闖北的生意人。
無論是什麽時候,無論是怎麽變化,小紅這妮子對於如何找一隻績準狠。
當唐朝聽到兒媳婦傅秋芳說起要不要隨份禮時,唐朝的心情就有些個低落。都是家生子出身,她怎麽就找了個馬夫,而人家小紅的目標就從來都是那麽合眼緣呢。
出孝這一年,京城到處都是成親的,訂婚的。唐朝,張雲姬,帶著傅秋芳沒少去隨禮。想到今年過後,還要有不少的新生賀禮,唐朝就覺得京城居,大不易。
這花銷真的好大呀。
今年寶玉十四歲,黛玉和探春同年,也都十三歲了。雖然年紀不大,但探春的婚事卻是交給了賈珍來處理。
這也就代表著,無論是趙姨娘還是邢氏,都沒有辦法左右探春的婚事了。
寧國府那裏,還守著孝,至少後年才會出孝。而後年探春便是十五歲。雖然還等的起,但是不得不說,若不抓緊,就會真的誤的韶華光陰。
寶玉,賈芝也開始收拾行囊,準備回金陵參加科舉的啟程考試。唐淨的戶籍,也是落在了金陵的。這一會兒倒是一起出行,還有個伴。
“今年我不在家過年,一個人要是沒有意思,便去找琮三嫂子和四妹妹玩去。明年二月份雲妹妹出閣,我估計是回不來了。你去添妝的時候,把我架子上的那個紅酸枝匣子給她吧。那是一款金鑲玉的首飾,和她日常佩戴的那個金麒麟很相配。還有這次回南考試,我會照顧好省哥兒的,你不要太擔心。”
家裏讓他們幾個到年紀的,今年回金陵趕考,等到考上了舉人再回來。寶玉估計了一下自己的能力,若是一切順利的話,也要明年秋天才能回到京城。然後後年的春天參加進士考試。
“嗯,我記下了。你在那邊也要注意身子,看書不要看太晚了。小心累壞了眼睛。”黛玉一邊指揮著下人給寶玉收拾行李,一邊不放心地叮囑。
“身邊的下人,都是侍候老了的。還有淨哥呢,他也會一起去。倒是你,別又嫌絮煩不肯好好吃補品。
你看你這兩年,終於長了點肉,前兒奶娘來了,還說你養的好呢。我看呀,有一半都是平時的補品的功勞。可不能我走了,再就讓人停了。”
黛玉瞪了一眼寶玉,“知道了,真是越來越囉嗦了。時間差不多了,去老太太那裏吧。”
小倆口這幾年的生活,仍是跟著老太太史氏用著一日三餐,外加點心。老太太喜歡熱鬧,也不趕他們,不然院子裏就隻有惜春豈不孤單。
尤其是惜春還守著孝,忌著口,一個桌上吃飯,靜悄悄的。
榮國府的規矩大,但是法理不外乎人情。就好比此時,陪在老太太史氏身邊一齊用飯的,便有惜春,賈芝,林省,以及寶玉黛玉倆口子。
雖然都大了,但是為了老太太高興,幾人倒是真沒有因著規矩而不來。
至於其他的小輩,就算是想來,老太太上了年紀,也認不清幾個人了。
擇了一個益出行的日子,唐淨跟著寶玉一行人出行了。唐朝對於十幾歲的兒子出行,是不怎麽擔心。雖然此時不比現代,但是跟著榮國府的人出門,還真的不怕什麽土匪地痞呢。要知道這一行人裏,可是有榮國府的長房嫡長孫賈芝在裏麵。
做為親爺爺,賈赦還是非常負責任滴。此次回南,光是家丁護衛就占了八十多人。說實話,別說震懾一般的山賊土匪了,就是自己去占山為王,也能搶到個小山頭。
想到那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從京城出發回金陵,更可恥的竟然是走了陸路。唐朝就尤為心疼那些被這幫漢子當成零吃的野味。
要知道她兒子出發前,光是騎馬打獵的衣袍就帶了五六件呢,更別提她男人給他準備的弓箭及剔肉的刀了。
...抬頭望天,這是去考秀才舉人的吧。
賈赦一年渾似一年,這一次說什麽也沒人讓他去帶隊。為了這個,史老太君還特意裝了病。
賈赦大孝子圍著老娘轉了n天,直到邢氏領了一個劉姓的姥姥的到來,這才被放出來。
沒了王夫人,還有珠大奶奶。沒有了周瑞家的,不是還有王善寶家的嗎?一個是可憐前者貧困,一個是想要人都知道豪富的王家也有打秋風的窮親戚。
前兩年,這劉姥姥到是找上門來過,人也是王善寶家的送到她院子裏的。鳳姐兒看到王善寶家那一副挑眉的樣子,也懶得搭理。
“...我年輕,不大走動。倒是知道姥姥家與我們是多年前就成了一家人。一起寫不出兩個王字來。雖不是親的,但勝似親的。你們大老遠的能來,便是親戚走動。......一點子東西,千萬別客套。”直接大手筆的送了一些銀兩和布料子。
鳳姐財大氣粗,賈珠繼承的財產也都攏在了鳳姐的手上。再加上她們這一房也沒有多大的開支,這個時候,正是壯麵臉的時候,自然是可著盡的送東西。
之前兒邢大舅一家三口走的時候,可是沒有帶多少東西呢。鳳姐兒想要借著劉姥姥這事,用王善寶家的嘴,告訴邢氏,她王家一個連了宗的外姓之人都可以這麽大方,可比你對自己親弟弟強了百倍不止。
果然用這事,狠狠地氣了邢氏一番後,鳳姐兒也沒有當回事。哪成想那劉姥姥是個知恩圖報,有著民間大智慧的人物,家裏緩過氣來,便收拾了一些鄉間賤物送了過來。
隻是剛到後門,就又碰到了王善寶家的。那年的事情,劉姥姥雖然沒看出什麽來,但是在鳳姐兒說完話的時候,王善寶家的臉色幾度變化,還是看見了的。心中也明白這可能是大戶人家的一些私密事情。
這一次,劉姥姥自行到了後門,便是想要直接找鳳姐兒,哪想到好巧不巧又碰到了王善寶家的。
王善寶家的,也是個心中沒有成算的。就說她敢跟著眾人一起抄撿大觀園,然後上手摸探春衣服這一點,就能看出智商堪憂。
在知道二太太與府中女眷都在老太太那裏時,也不看這一回劉姥姥是來幹什麽的,直接帶著人去了史氏的上房。
鳳姐兒正在侍候老太太用茶點,聽了有些個難為情,不過人劉姥姥此時卻是送禮來的。倒也不願意讓邢氏一幹人看了笑話。
“老太太有所不知,這位姥姥家的女婿的祖上,跟我們家老太爺那輩連了宗。這不,前兩年鄉下收成不好,找到了我這裏,想要周轉周轉。哪想到今年收成好了,家裏緩過來了,竟是大包小包的送起禮來。您說咱們什麽樣的人家,誰還稀罕那點子東西。沒得讓人覺得眼皮子淺到燈芯裏了呢。”
說完便讓身邊的豐兒好好的招待一番劉姥姥。可這時老太太卻是來了興趣。經年的老婦人,講了些鄉俗。也能解解悶。
邢氏再一旁聽了,撇了撇嘴。
說的比唱的還好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