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字數:5984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二十一章

    話且說回來,唐朝算計完了李狗蛋好不容易攢下來的那點私房後,又惦記起被下放到莊子上當教書先生的小兒子了。

    連忙打發了下人,送了些衣物吃食過去。又讓人告訴唐淨寫一封家書,及一封日常生活瑣事的信來。

    一封自然是她看,而另一封就是要送到榮國府給小兒媳婦看看。讓兩個孩子沒事的時候通通信,也好互相了解了解。

    今年下半年,惜春就出孝了。年底的時候,正好一個幾年裏最好的黃道吉日,唐朝的意思,便是那個時候將惜春娶進來。也不知道之前和大太太說的事情,她考慮得怎麽樣了。

    雖然今年惜春才十三歲。但總的來說,也是可以成親的年紀了。要知道鳳姐嫁給賈珠的時候,還沒惜春這麽大呢。

    早點娶回來,等到惜春十五歲以後,再圓房也就是了。而且唐朝還想著等到唐淨成了親,就讓李狗蛋辭官呢。

    七品的官,在他們看來,真的是可做可不做。尤其是李決的官,越走越順。李漱現在在朝堂上也有了一定的臉麵時。李狗蛋就更不能扯著弟弟和兒子的後腿了。

    官場險惡,誰知道會不會有政敵,利用他們狗蛋來陷害他的兄弟和子侄呢。

    要知道,在他們家,就是李決的大兒子都比李狗蛋有心眼子呢。

    辭了官,也讓她們放心些。

    後宮,官場,內宅,都是戰場。

    ......

    說來,她都奔四十的人了。這麽多年還一直惦記著那麽一件事情。雖然她多番打探,都沒有聽說過那年宮裏出了什麽事,或是甄妃宮裏有什麽人員傷亡,可是這些年,心裏就一直是過不去這個坎。

    當年剛來到這裏,覺得這些人都是書裏的人,覺得這個世界都不是真實的。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會離開,所以總是做了一些違背道德的事情。

    在她的想法裏,甄家早晚得完,賈家也好不到哪裏去。她總想著在那倒黴的日子來臨之前,多積累一下財富,帶著老娘跑路。

    說句不貼切的話,她總以為自己是在玩一個大型的網絡擬人仿真遊戲。在這裏她做的很多的事情,都像是在做任務,打小boss,得到的東西都是任務的獎勵。

    一直到那一回唐婆子因為唐朝出事,再加上多年的單身生活,壓力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大病了一場,她才對這個世界有了真心的感受。

    她為曾經她做的那些事情,而感到羞愧。

    她上過學,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曾經最是鄙視那樣行為的人,如今她卻理直氣壯的去偷竊,去......

    她愧對了那些她所受的教育和當年認真教導過她的人,也愧對那些信任她的人。老太太,大太太,還有先二太太,元春,寶玉......

    她不值得,她也配不上那份信任。

    雖然她用了幾十年,在極力的努力讓自己配得上眾人對她的信任和讚賞。

    可是她心中仍然,惶惶不安,兢兢戰戰。

    想到多年來一直塵封在小空間裏的那盞燈,唐朝又一次歎了口氣。這輩子就做了這麽一件不能訴之於口的事情。估計是到死也要惦記了。

    她是真的,真的知道錯了。這些年,她有心行善,心中卻一直惦記著她可能因為此事,而造成的殺孽。

    ......但求佛祖慈悲,不要禍及子孫。

    她已經在贖罪了。

    不想了,說來她也有一陣子沒有去榮國府了。正好明天過去看一看。也可以向她閨女院裏的那個宮裏出來的嬤嬤再側麵的打探一下三十年前宮裏的舊事了。

    這一邊唐朝正在家裏無病呻.吟。而一邊的榮國府也正在說著唐朝。

    “凝姐她娘,可是有一陣子沒來了。也不知道她在家裏忙些什麽。”史氏在歇了晌後,有一句沒一句地和大兒媳婦聊著天。

    張氏這兩年的身體一直有些個不好,上了年紀了,這不是這疼,就是那難受的。史氏看著麵前的大兒媳婦,不禁感慨歲月不饒人。

    這麽多年過去了,她們都老了。最近一些日子,她總是會夢見國公爺。

    夢裏的他,總是站在院前的那棵大樹下,看著她,對她笑。

    “老太太不說,媳婦還沒覺得。可不是有陣子沒進府了嘛。估計是又得了好東西,在家吃獨食呢。”

    張氏毫不客氣的打趣話,張嘴就來,史氏笑著搖頭罵她狹促。

    “今年林丫頭也十四了,老大家的,回頭挑個好日子,給他們小倆口圓房吧。”史氏活到八十來歲,兒女雙全,現在最放心不下的,便是這對小兒女了。

    張氏點頭,看著老太太這幾個月來,都有了下世的光景了。倒是沒有直接說出什麽拒絕的話來。“這事媳婦想著了。前兒凝姐她娘過來,還說四丫頭下半年出嫁,想著年前便把四丫頭的婚事辦了。說是什麽‘娶個媳婦回家過大年’。媳婦還想著四丫頭還小,再留她一兩年,也使得呢。”

    “今年嗎?是不是太倉促了些。”史氏不知又想到了什麽,歎了口氣,“今年便今年吧。早晚都是要嫁過去的。早點嫁過去,我也能早一點放下心來。”

    人生七十古來稀,她都八十多歲了。有今天沒明天的。可不能因著一時不舍,再耽誤了四丫頭的年華。

    四丫頭自小養在她身邊,跟親孫女也不差什麽了。她那個哥哥嫂嫂也不曾真的把她放在心上。現在趁著自己還在,好好的打發她出門子,總比哪一日,自己突然閉上了眼,讓這孩子跟著受罪。

    老太太話裏的不祥之音,甚重。張氏聽了出來,隻是卻不好接個茬。“說來也是凝姐娘會算計。剛賠了一個閨女到咱們家,這不,又要了一個回去。真真是一點虧都不吃呢。這一回,四丫頭成親,咱們這聘禮可是要要的足足的。差一星半點,這閨女,咱還就不嫁了。”

    “呸,還是當人家太太的呢。聘禮的事,我且不管。我隻問你四丫頭的嫁妝可都收拾出來了?”

    “瞧老太太說的,媳婦是那麽懶怠的人嗎?四丫頭自從接過來教養,她的嫁妝媳婦就開始張落了。除了她先太太留給她的,媳婦也出了一份。再加上珍哥兩倆口那年拜托府裏張落四丫頭的婚事時,也送來了一些他們哥嫂準備的嫁妝。這些林林總總的加起來,不比我們二丫頭少。自打那年定下了親事沒多久,媳婦給四丫頭準備的好木頭,便都湊齊了。家俱也挑了四丫頭喜歡的式樣打了出來,那漆都和清油已經上了兩遍了。”

    接下來,張氏一樣一樣將給四姑娘惜春準備的嫁妝說了一遍。史氏聽了認真。然後笑著點頭道,“我那裏還有給四丫頭準備的一些個物件,回頭你讓人過來取了放到四丫頭的嫁妝裏。”

    張氏一笑,“我就知道老太太少不得要添一份呢。嫁妝單子的第一頁,就給您老留差點呢。”

    “就你巧。”史氏笑著拿手指著張氏笑罵了一句。

    “再巧也巧不過老太太您去呀。趁著這會她們都沒在,媳婦讓人娶了黃曆來,您給寶玉小倆口挑個好日子如何呢。”

    人老了,覺就少了。不管張氏還是史氏,歇晌的時間都比前幾年醒的早,所以這會家裏的一幫大小媳婦們,都還在自己的院子裏睡的正香呢。

    當下就有丫頭去後麵取了黃曆過來,張氏捧著,湊到史氏的麵前,而史氏帶上老花鏡,就和張氏一起商量了一番。

    上半年沒有,下半年倒是有一個。十二月十六,就是個黃道吉日。不過那是幾年之內最好的一個成親的日子。倒是不適合寶玉和黛玉。

    婆媳倆個有些個失望,又繼續往下翻看。一直到明年的正月十六,才算是個比較好的日子。

    “就這天吧。”史氏迫不及待的指著那頁對張氏道。

    張氏將那頁黃曆紙折了折,“媳婦記下,過完了年,就讓人給他們操辦。”這日子也好,過完年,林丫頭十五,寶玉十六,都不算太小。

    史氏點頭,老大媳婦辦事,她放心。

    “芝兒也到了歲數了,他的親事,可有什麽眉目了?”

    “芝兒是長房嫡長孫,他媳婦將來雖不是宗婦,卻也是要有見識的。媳婦和瑚哥家的,也相看了幾家,竟是都沒有太理想的。”張氏也對長孫的婚事發愁,可是看來看去,就是沒有什麽太讓人滿意的。

    “...若是京裏的不行,看看京外的。我前兒恍惚聽說太原李家,琅琊王氏這一代都有不少嫡出的姑娘。回頭著人去細細打聽打聽。大家族的教養還是信得過的。”

    張氏也是這麽想的,早些日子就讓兒媳婦水氏自己派人去相看了。

    她之所以不自己派人,而是讓兒媳婦去做。不過是不想讓未來的孫媳婦難做罷了。要知道,當初她剛嫁進來的時候,不得婆婆喜歡,就是因為她是太婆婆相中,並做主娶進來的。若不是她機靈,肚子也爭氣,誰知道會不會是現在這樣的光景呢。

    所以,便是為了這個家裏,也不能幹涉太多。

    她老了,也到了要享一享子孫福的年紀了。

    又說了兩句話,黛玉,李凝,惜春和鳳姐幾個日常沒有什麽事的媳婦就都午睡起了,有孩子的抱著孩子,沒孩子的,帶上自己又都跑到了史氏的上房,陪說笑,陪打牌,蹭點果子,蹭點點心去了。

    剛剛還有些個冷清的大屋,立時又被這些花一樣的大姑娘小媳婦們弄得熱熱鬧鬧。

    ......

    第二天,吃過早飯,唐朝便坐著馬車去了榮國府。到了榮國府,還沒等下轎,便聽到迎過來的下人說,太太奶奶們都在老太太房裏呢。知道唐朝來了,讓直接過去呢。

    唐朝聽了一笑,也沒客氣。當真是直接穿堂過巷到了史氏的榮慶堂。

    眾人見麵說笑了一頓,史氏和張氏就怪唐朝許久不過來。

    唐朝嘿嘿一笑,好不得意。“這不是在家裏收拾聘禮呢嘛。老太太也知道,我惦記我那小兒媳婦好幾年了。年底的好日子,可不能錯過了呢。”

    “你們瞧瞧,剛來就惦記我們家的姑娘了。還不快打出去。”史氏一聽便笑了。真真禁不起念叨的,昨兒才說完,今天就上門來了。

    唐朝聽了這話,一臉驚奇。“咦,老太太連聘禮單子都沒看,怎麽就不滿意了呢?”

    唐朝這話,說得眾人一笑。就沒見過這麽打蛇隨棒上的人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