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字數:5714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二十二章

    眾人說笑時,惜春便借故悄悄地退了出去。畢竟這種事情,就算是惜春並不覺得羞澀和難為情,也是要避一避的。

    雖然誰也不知道惜春的內心是多麽地盼望著這一場婚事。

    成了親,她就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再也不是寄住的可憐蟲了。

    成了親,她就是家裏名正言順的主人,再也不會像是三姐姐背地裏罵的那樣是個死賴在這裏不走的外人了。

    回到房間的路上,正好看到了跟著唐朝一起進府的小丫頭,那小丫頭偷偷地看了她一眼,便把頭低了下去。

    惜春心裏一動,給身邊的入畫使了一個眼色,入畫微微點頭,慢慢地脫離了惜春小隊。

    少時入畫便回來了,打發走了屋裏的下人。惜春眼睛亮晶晶地看著入畫。入畫笑眯眯地自衣袖中拿出一封信,在惜春麵前晃了晃。惜春滿麵笑容的接了過來。

    信封是空白的,裏麵的信,卻是很像嬤嬤曾經寫過的行書。不過更加剛硬了些。信裏是描述自然山水風光,以及教導村童啟蒙時的趣事。

    看完信,惜春又在信封最裏麵,找到了一根竹片做成的花簽子。

    惜春拿起來,對著太陽的光亮照了照。笑眯了眼。

    “姑娘,夫人說了,讓您回信呢。”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入畫都習慣了。再加上又是姑娘未來的婆婆幫著稍信往來的,就更沒有什麽了。

    隻是府裏人多口雜,這才想著小心行事的。

    惜春道了一句知道了,便去了一旁的書案處。準備寫點什麽。想了半天,惜春也沒有想到要寫什麽,最後翻看一本書,將裏麵的東西抄了一段。又在信紙的最後一頁用工本畫了一個小畫,就收了筆。

    入畫倒茶回來,一看姑娘桌上的書,無語了半晌。

    姑娘真是的,好像怕別人不知道她饞肉似的。

    惜春將信裝在信封裏,也沒有封口。抿著嘴,笑眯眯地將信封交給了入畫。

    入畫伸手接過,放在袖袋中。

    很想問一問自家姑娘,您的矜持和羞澀呢。

    可惜了,那東西,她家姑娘自來就是短缺的。

    而隨著夏風吹過,桌案上的那本書便被靜悄悄地合上了,書皮上赫然寫了四個大字——《易牙遺意》。

    這一天,唐朝的收獲是非常豐厚的。

    她先是在史氏那裏確認了唐淨和惜春的婚期。然後又在李凝院裏的嬤嬤那裏知道了宮裏的甄氏,當年走的是小白花路線。也就是說天真,善良,軟棉的角色。

    她宮裏的人,都被她的美好所感動了。一直到新皇登基前,都沒有出現過什麽大的傷亡。一是自已得寵,二一個便是現在的太上皇當寶似的護著。

    唐朝雖然聽了這嬤嬤的話,還有些個不相信。但是這些年她也使勁打聽了,現在能做的也不過是聽之信之。

    在榮國府鬧了大半天,在晚膳前回到了家裏。到了家,正好唐婆子也帶著傅秋芳生的閨女過來了。

    傅秋芳經過多年的抗戰終於把唐朝的那套老坑玉的首飾弄到手了。不過唐朝倒是沒有覺得心疼,畢竟全家就得了這麽一個閨女,那真真是嬌嬌女一般的寶貝。

    李家兩房上一代就李凝一個姑娘。這一代呢,二房的都還小,大房李決成親幾年,三個兒子,這第四胎才生了個閨女。唐淨年底才成親,等到了唐朝可以接受的圓房年紀時,估計也要好幾年。

    所以,幾年內,這都是李家唯一的姑娘了。不說唐朝如何喜歡,就是唐婆子也是走到哪抱到哪的。

    “可是回來了,每次去那府裏,你就屁股沉的跟什麽似的。怎麽樣,淨哥的婚事沒問題吧?”

    唐朝剛換了衣服,她老娘就進來了。“就是咱們說的那個日子。回頭讓人把他們婚後的要住的院子收拾出來就行了。等過幾年,再搬到之前買給淨哥的宅子裏去。”

    “幸好這兩年陸續擴了院子,不然還真的住不下。晴雯成親後,還回我院子裏來,我這兩年都習慣她了,別人說書,都不是那個味,扭扭捏捏的。”唐婆子看了一眼正在逗著小閨女的晴雯,隨口跟自家閨女說了一句。

    “這是自然。您是咱家的鎮山太歲,隻要您高興,有啥不行的。不行也行。”唐朝喝了口下人遞過來的茶,對於現在的生活非常的滿意。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除了不順心的時候說句‘拖出去,杖斃’外,其他的,都是理想中的生活了。

    “母親回來了,正好晚飯已經得了。您看?”傅秋芳忙完了手裏的活,也趕了過來。

    “你讓人看看你二嬸在家幹什麽呢,若是無事,就讓她早點過來,說我找她有事。”晚飯仍是大家一起吃,隻是現在不比以前事少的時候,總會提前過來。

    “可是二弟的事情?”傅秋芳笑著問道。

    唐朝點頭告訴了她,也沒有賣關子。傅秋芳聽了也是一陣高興。然後便出門讓門外的小丫頭去請張雲姬過來了。

    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傅秋芳對於唐淨的婚事,還是有些個想法的。尤其是唐淨娶的媳婦還是正經的國公府的姑娘。

    那四姑娘雖然沒了父母,可畢竟是寧國府嫡出的姑娘。又是被史老太君養在膝下,張夫人親自教養的。

    既是宮中得寵多年的賈貴妃的堂妹,又是現在獨掌北靜王府生殺大權的北靜王妃的堂妹。聽說嫁妝豐厚,成親時,還能請下一道賜婚的旨意來。

    這樣的弟媳婦,這樣的妯娌,誰家的嫂子都要擔心會不會動搖自己在夫家的地位了。

    雖然她們一個是李家的媳婦,一個是唐家的媳婦。

    後來還是心細的張雲姬看到了傅秋芳每每在提起唐淨婚事,或是提起榮國府四姑娘的時候,臉色微微有些不對勁後,才悄悄地提示了唐朝。

    都是在大戶人家曆練過的,傅秋芳的這一番心思,兩人一通氣,便明白了七七.八八。之後唐朝還特意找了一個方便的時候,將話說開了。

    “咱們家就隻有李決和唐淨兩兄弟。一個繼承了李家的姓氏,一個接了唐家的香火。因著兄弟兩姓,所以家產是要平均分配的,這一點,當初將管家一事交給你時,便告訴過你了。”

    傅秋芳恭敬的點頭答是。這一點她早就明白。所以在婆婆將家中產業分成兩份,讓自己挑選的時候,傅秋芳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當初,除了凝姐的嫁妝,家裏的財產,我一共平均分成了十份。你們大房和唐淨各得四份,剩下的兩份,是我們三個老的養老和後事的費用,以及分家前,這個家的所有花銷。等到我們三個百年後,這兩份裏,剩下的所有的財產,你們兄弟加上凝姐,三人再一齊分。”

    傅秋芳沒有想到自家婆婆會這麽說,她有些嚇壞了,她害怕的是自己什麽地方做得不對,所以婆婆才會拿話暗示什麽。

    可還不等傅秋芳張嘴去解釋些什麽,唐朝又繼續往下說,“無論將來唐淨媳婦怎麽樣,這個家,至少在我們三個活著的時候,是不會讓她來管的。等到我們三個都沒了,那這個家也就分了。所以,你也不用有什麽擔心,便是我因著唐淨媳婦小,多疼了她幾分,你也不用想太多。”

    ‘噗通’一聲,傅秋芳就跪了下來。好嘛,她這一跪,也把唐朝嚇著了。

    “老大媳婦,你這樣幹嘛呢?好好的,你跪著做什麽?”唐朝是真的沒有反應她說的這些話裏,是多大的指責。可傅秋芳卻是嚇成了篩子。

    “母親在上,兒媳若是做錯了什麽,你隻管訓斥,媳婦一定改過,......還請母親看在媳婦往日不曾懈怠的份上,饒過媳婦這一遭。”

    唐朝深吸了一口氣,又重重地吐了出來。

    她有這麽嚇人嘛,不就是把自己對這個家,和對未來的事情規劃說一遍嘛。對於自己兒媳婦,又是這麽個婆婆至上的時代,她不就是說話直了些,沒有學好語言的藝術便說話了嘛。

    知道是兒媳婦誤會了,又自己把自己嚇著了。唐朝這個從現代過來的,一直沒有擺過婆婆譜的婆婆,現在終於不用擔心兒媳婦看她好說話,以後上房揭瓦了。

    親自將人拉起來,又是好一番安慰後。傅秋芳的神色和臉色才慢慢好轉,唐朝又挑了一回私房,拿了套首飾,將人送走了。然後頭又開始疼了起來。

    她都可以想像未來的日子,她這個本來就有些個細心的兒媳婦,會如何地過一陣小心翼翼的生活了。

    之後,唐朝也覺得可能是自己說法的方式語氣或是本身的立場,都會讓傅秋芳想的太多,於是便請了李二嬸子張雲姬去幫著說和了一回。

    那之後,傅秋芳對於唐淨的婚事和未婚妻的事情,便再也沒有什麽想法了,便是有想法,也不敢去深想了。

    想多了,那絕對是一出狗血大戲,然後再把自己嚇個半死。

    少時,張雲姬便過來了。而和張雲姬一起到正房,正是那些上衙門裏上班的爺幾個也回到了家裏。

    於是本來是想飯前說的事情,便挪到了飯後來說。

    而李家人在吃飯的時候,是沒有辦法說正事的。男人那一桌,老的老,小的小,會吃飯的,不能自己吃飯的。一直在忙碌著人心。

    說來李家男人那張飯桌,一直在添丁進口。而女人這一桌,這麽些年,走了李凝,也不過是多了一個李決和傅秋芳所生的大妞妞。

    想到等到年底的時候,女人的這張炕桌也就是多了一個惜春。湊夠六個人而已。而每每看到那邊大小不一的男人們,唐朝就覺得這年頭,生兒子也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

    華夏上千年,生兒子所代表的事情,唯有一件,從來沒有改變過,那就是——提供婚房。

    此時此刻,唐朝這個當娘的,又開始心疼起自家的大兒子了。

    再不計.劃.生.育,老大就不隻三兒一女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