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失望

字數:7025   加入書籤

A+A-


    思量間就到了內院主屋泠泠堂前。

    如佑打量著外孫和外孫女滿臉疲憊的樣子,略略遲疑,就打算徑自路過不入。

    許如涼依稀記得自從外婆過世後外公就不住內院了。

    泠泠堂供著外婆的牌位,等閑不敢有人來打擾。今天夜已經深了,這裏卻還點著燈,隱約還能看見人影……想來外公應該原本希望他們給外婆上柱香的。

    許如涼就指向泠泠堂喚了聲“外公”,道:“阿涼還沒去叩謝外婆保佑我和哥哥一路平安呢。”

    “你兩個累不累?”如佑問許如淨。

    祭拜是件莊重的事,一番洗漱、跪叩、上香、申告……少說也得要兩個時辰。而現在已經是深夜,一般孩子早都舒服地躺在床上休息了,更何況他們剛剛日夜兼程地趕了十多天的路,隻怕吃不消。

    許如淨忙道:“不累!”

    如佑欣慰地點點頭,放下許如涼,領兄妹二人進泠泠堂。

    自有候命的仆婦和侍女服侍二人去耳房洗漱更衣。

    大半時辰後,許如涼披了麻衣短褐出來,看見如佑站在蒲團前,盯著亡妻的靈位出神。

    “外公。”她輕輕地喚了一聲。

    如佑轉頭來看她,眼中似有點點瑩潤,“小妹乖,過來給你娭毑上把香。”親自取了一小把檀香香湊到燭台上點燃,分三支給許如涼。

    許如淨也換了短褐出來,接過三支香,站到許如涼旁邊的蒲團前。

    兄妹倆恭恭敬敬地向嚴玟楚的靈位叩拜。

    起身後,如佑親自接過二人的香插到香爐小鼎裏。

    就有仆婦上前服侍兩兄妹再去更衣。

    許如涼站著不動,雙手合十對著外婆的牌位又拜了拜。心下默默禱告,希望外婆在天有靈,保佑外公和哥哥平安長壽,保佑她早日替娘親找回公道……

    走出泠泠堂時,已經聽見五更天的打更聲。

    如佑吩咐人送許如淨去檀園,自己親自送許如涼去澤庭。

    泠泠堂出來有兩條路,一條往南。一條往西。

    往南走兩盞茶左右的時間。就有座水榭,尚名淵,聯通三個方向——北、東、南。往東去走到底是垂花門。中途有條往北的岔道。

    沿岔道走到底,就到檀園。

    而去澤庭要走泠泠堂朝西的路,半途北拐走半盞茶的時間就到。

    澤庭臨湖,與梅園隔湖相望。

    梅園是如襄的閨邸。

    如佑送許如涼到澤庭。把她交給早就選好的嬤嬤蔡嬤嬤,囑咐蔡嬤嬤好生照顧許如涼。又事無巨細地交代了一番,這才起身要走。

    許如涼急切地喚了聲“外公”,道:“阿涼有話想跟外公說。”

    時間真的很緊迫,她一刻也不舍得耽擱。

    如佑回身慈愛地摸摸她的頭。“今天好晚咯,小妹先睡覺,有事明天再說。明天嗲嗲留在屋頭專門陪你兩個好不好?”

    望著外公眼底的濃重倦意和不經意顯露出的老態。許如涼如鯁在喉。

    她默默地點了點頭。

    如佑走了。

    許如涼倚在門邊,久久地望著。心緒闌珊。

    外公分明還未到花甲之年,卻已經這般滄桑……這些年,壓在外公心裏的苦、痛和無可奈何,是怎樣地煎熬著他的心血?

    外公的心血,還能支撐多久?

    這輩子,她不知道,如果沒有哥哥的事,外公能活到幾歲。

    自己能趕在外公有生之年替娘親討回公道嗎?

    蔡嬤嬤安排下值夜的事,過來勸道:“先歇息吧,養足精神頭明天才有力氣跟公爺說很多的話。”

    如佑擔心下人聽不懂官話,不能很好地接受兄妹倆的指令,早幾年就特意挑了些人送到京城去學官話。這些人就專門派來照顧兩兄妹,說的都是官話。

    許如涼抬頭笑笑,“嬤嬤,好久不見。”便就回身進了內室,徒留蔡嬤嬤在原地怔了怔,自己做錯什麽了嗎?

    她忐忑不安地跟進去,許如涼卻已經睡著了。

    這一覺就睡到了日上三竿。

    蔡嬤嬤親自服侍許如涼洗漱後,帶她去前院請安。

    正值親兵操練的時辰,雄渾的號令聲和呐喊聲時不時傳來,其間還夾雜了一道突兀的。

    許如涼想了想,去演武堂。

    從窗戶望去,外麵的情形一覽無餘。

    將士們在耍長槍。

    如佑督軍。

    許如淨也在其中,排在隊首,在一眾膀大腰圓的兵丁比對下,顯得格外瘦小。那道突兀的聲音,屬於稚嫩男孩才會有的聲音,應該就是來自他。

    不過,人稚嫩,槍卻耍得不錯。

    許如涼不懂武藝,唯獨了解慕連煊。

    慕連煊學的武功招式以輕靈飄逸著長,但他使的武器卻是長槍——戰場之戰,一寸長,一寸強。閑暇時他也勤練不輟。每每他在驕陽底下揮汗如雨,許如涼就搬座軟榻到屋簷下,品著瓜果看著他。

    久而久之也就有點印象了。

    此刻見許如淨把一招青龍出海耍得大開大合,氣勢恢宏,形體姿態比之慕連煊的毫不遜色,許如涼情不自禁撫手叫好。

    驚動了如佑,回身朝她招招手:“小妹過來。”

    許如涼暗自一窘,去到前庭。

    “看哥哥耍得好不好?”如佑指著許如淨問她道。

    許如涼急忙點頭似搗蒜般。

    如佑隻道她無原則偏幫親哥,作勢為難她:“好在哪裏嘛?”

    許如涼說不出行話。

    前世哥並不會耍長槍,看來應該是早上剛剛跟外公學了幾招。雖然神韻上還差了火候,相比經年老練的親兵實在算不上好,但臨時學就能做到這樣,已然可以歸於出類拔萃。

    她想了想。道:“好在悟性高。”

    一本正經地賣萌。

    如佑朗聲大笑起來,“你懂哪個是‘悟性’?”

    “在書上看到過,”許如涼隻好打哈哈,“可惜我認識的字不多,隻看到一點點皮毛。”苦惱得鼻子皺了皺,忽然又欣悅起來:“軟蝟甲也是那書上說的!”

    剛好解釋了她畫的那份圖紙。

    如佑沒有接話。

    許如涼心思微沉,麵上卻不見異常。天真模樣問道:“外公您說。這世上真有那麽寶貝的甲衣嗎?如果真的有,那豈不是穿上它的人都天下無敵了?”

    如佑神情肅穆地對領隊的親兵交代了一番,對許如涼說話時又緩和了神色。道:“你隨我來。”

    便就去到第三進院子的東廂房,明靈齋。

    明靈齋是如佑的私人書房。

    如佑從多寶格的暗格裏取出許如涼傳給他的圖紙,攤在她麵前。

    許如涼茫然地望著他。

    如佑問道:“你還記得是從哪本書裏頭看見的不?”

    事實上根本不存在那麽一本書。

    許如涼搖頭。

    如佑就歎了聲氣:“嗲嗲幫你找了好多工匠,都沒得辦法做出來。”又到多寶格下麵的櫃子裏取出個箱子。打開給許如涼看,“你看看。這些都是照你圖紙做嘚。”

    這七八件甲衣外形上確實與前世許如涼穿過的軟蝟甲一模一樣,都是遍布倒刺的黃金軟甲。

    然而,所有軟甲上麵都有一道口子——試驗時被匕首插的。

    可見按照這張圖紙做出來的甲衣並不是軟蝟甲。

    許如涼的心情沉到了穀底。

    如佑並不知道外孫女要軟蝟甲具體做什麽用,還道她隻是為了新奇。見她不高興,忙勸道:“不要難過,做不出來就算咯。嗲嗲手頭還有更稀奇的寶貝。”便就去到博古架前拿了顆拳頭大小的渾圓珠子給她:“你看看,好看不?”

    許如涼不想外公跟她一起擔心。勉強地笑了笑。

    如佑摸摸外孫女的頭,“這個珠子老實稀罕,不信你回自己屋裏頭去蒙起被子去試試看去。”

    夜明珠嘛,在暗中就會光輝璀璨。

    許如涼掂量著手中的碧綠珠子,沒有絲毫玩樂的興致。

    蔡嬤嬤上來勸解。

    許如涼直接甩了對冷眼過去。

    韶國公府的仆從以紀律嚴明著稱,以至於前世韶國公府被另賜給衡陽王後,向來嚴講軍規的衡陽王也決定留用大部分舊人。

    一部分如家世仆不願侍奉二主,離了家去。

    還有另一部分無處可去,留了下來,其中就包括蔡嬤嬤。

    如佑在世時,蔡嬤嬤待許如涼不可謂不盡心,許如涼也很感激她。

    可是後來,蔡嬤嬤變了。

    慶安四年許如涼重歸故裏,見到了義舅如校的妻子齊氏,才知道如校在永和十七年剛開春就病逝了,給她留了個遺腹子。

    此前他們已經育有一女。

    齊氏獨力撫養兒女,坐吃山空,生活很快變得拮據。

    走投無路之下,找到蔡嬤嬤求助。

    那時候蔡嬤嬤已經隨著如家私家花園一起轉給了富商,並擢升為總管嬤嬤。

    齊氏想求一份差事。

    蔡嬤嬤前腳答應得好好的,後腳卻聯合老鄉騙走了孤兒寡母最後的安身立命之所,導致齊氏母子三人流落街頭。

    這還不算完。

    蔡嬤嬤怕齊氏把事情鬧大,就仗著自己曾在衡陽王府當差,疏通關節想斬草除根。若非齊氏醒悟得早,及時帶一雙兒女離開韶陽,去鄉下躲避,怕真就如她所願了。

    齊氏帶著兒女在鄉下忍辱偷生,隻盼兒子長大能進京去找許如涼。

    好在許如涼先來了。

    皇後駕臨,是天大的事,百姓看熱鬧不及。

    消息傳到鄉下,齊氏這才決定冒險進城,帶兒女來見許如涼伸冤。

    想想表妹和表弟骨瘦如柴、麵如菜色的模樣,再看眼前蔡嬤嬤珠圓玉潤、紅光滿麵的模樣,許如涼實在和悅不起來。

    蔡嬤嬤一愣,感覺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哪裏做得不好。

    如佑正要說話,卻聽有人來稟,道是京中來人。

    公務上門,耽誤不得。

    如佑想了想,吩咐蔡嬤嬤:“哄小妹回去休息,哄好咯!”(未完待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