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抵韶

字數:6263   加入書籤

A+A-


    臨走的時候,許如涼要走了老婦的孫女,張菱兒。

    張菱兒又黑又瘦,身量矮小,還有點駝背——看著就知道平時吃不飽還得幹重活。她今年也十二歲,和依瑤同歲,性子卻與依瑤截然相反,木訥內向幾乎不說話。

    許如涼說身邊剛好需要一個安靜的人,並透露每個月會給十文工錢。

    祖孫倆沒猶豫多久就同意了。

    看來,所謂的軍戶的榮譽,也不得不向食不果腹的現實低頭。

    許如涼讓張菱兒在城裏等依瑤她們,跟她們一起去韶陽,自己就先馬不停蹄地往前去了。

    緊趕慢趕,進韶陽城的時候,已經是二十四日晚上。

    守城將早收到如佑招呼,親自值守,不需一行人申報即開了城門放行。

    這越發刺激了許如淨從軍的信念。

    韶國公府在城東南方。

    他們從西門進,穿城而行,又過了兩刻鍾才到。

    在街口就可以看見韶國公府門前燈火通明。遙遙望去,府門的前兩尊大石獅半坐半立,威武雄壯。

    一如記憶中的模樣。

    許如涼的心情更迫切了。

    如佑親自出府來迎接外孫和外孫女。

    許如涼不等人攙扶就迫不及待自己從馬上翻下來,奔向如佑。跑了兩步,又突然駐足。望著眼前胡子花白、笑起來眼角眉梢全是皺紋的慈祥老人,和記憶深處外公的形象逐漸重合,她鼻子一酸,淚水就漫上了眼眶。

    許如淨緊著下馬跟過來,取笑她道:“日思夜想盼著見到外公。現在見了,怎麽光顧著激動啦?快叫外公啊。”

    不無為妹妹辯解的意味。

    許如涼稍稍收斂心緒,急忙就要給外公行大禮。

    如佑上前來一手一個拉住,“跟嗲嗲不講虛禮,先進門。”帶人進府,問道:“今年伢兒還住檀園,小妹住澤庭好不好咯?”

    往年兄妹倆都是一塊兒住檀園的。許如涼住正屋。許如淨住東廂房。

    許如淨呆呆地問今年為什麽要分開。

    如佑捶了他一下:“瞧你哪樣做哥哥的,不曉得自己小妹長大咯!”

    許如淨不由得臉色微醺,想起趕路的時候他都摟著許如涼睡。那時候隻想著得把妹妹看在身邊。以防給人欺負了,或者抱走了,也沒想這麽多……

    如佑沒在注意到,突然想到一件事。就問:“小妹幾時學的騎馬?”

    “沒學。”

    許如淨就把當時情況說了。

    如佑聽了又好氣又好笑,“小妹吃了虎豹膽咩?你就任由她胡鬧騎這一路?萬一摔咯。我看你到哪裏去哭。”

    因為外孫女已經平平安安到他身邊,他現在開起外孫的風涼玩笑,卻更顯寵愛。

    許如淨作勢辯解:“摔不了,您看她騎得好著呐!”

    他反正算是見識了。

    如佑想起剛才遠遠地看許如涼騎了一段。還真是有模有樣,就哈哈笑了起來,“不虧是我的外孫女!”

    “那是。必須的。”

    平安抵達,許如淨也如釋重負。偶爾調皮一番,惹得如佑開懷大笑。

    這千裏迢迢的路,難為兩個崽了!

    如佑又問了路上順利不,吃得香不,睡得安穩不,發生過什麽事……事無巨細,想到什麽問什麽。

    許如淨一一回答,報喜不報憂。

    如佑就安心了,突然發現另外一邊這個一直忒安靜,就把她抱了起來,“小妹怎麽不說話咯?見了嗲嗲高興不高興?路上累不咯?”

    許如涼好像神遊在夢境裏似的,心思飄忽在沿途的一景一木之間。

    韶國公府是敕建府邸,總體外觀上秉承禮製規定的青瓦白牆,與京中大部分府邸並無不同。

    真正的別樣洞天在府門之內。

    進大門後幾丈路就是一道影壁,峨峨獨立,上蓋瓦頂。青石板麵上刻有梅、蘭、竹、菊四君子,中央鑲嵌“得天獨厚”,四個黃銅鎏金的台閣體大字,筆鋒蒼勁,傲然有力,是拓的盛鼎帝下江南時賜的字。

    盛鼎帝是慕連煊的祖父的祖父。

    繞過影壁就是第一進的天井,左右延伸十八丈,縱深六丈,比一般人家的第一進天井大許多,也不像一般人家的庭院擺放秀氣花木,而是一片光禿禿的方磚鋪的平整空地。

    這是國公府家將平日操練的地方。

    天井北方位的五闊房屋“演武堂”是第一進的正屋,采用官製的重簷歇山頂、粉牆青瓦、窗戶上玻璃。比尋常官宦之家的主屋規製還高些。不過裏麵卻放著刀、槍、劍、戟等十八般兵器。

    穿過演武堂,就到了外院第二進。

    這裏才像別人家的外院第一進,用作會客接待等。

    二進天井東西各開有一道月亮門,分別連通東二跨院和西二跨院。

    兩間跨院分別又往南再開一間附院,和第一進在同一橫線上。

    外院一共五進,後麵三進的布局大抵類似第二進,隻是越往深處去,細節設計更為精巧雅致,漸漸展現出江南水鄉的細膩味道來。

    第五進後麵隔一條橫向貫穿的長巷,再往後就是後院了。

    至此為止都是敕建的,嚴格依據禮製建造,不能隨意更改布局,所以前世即使後來這府邸換了主人,依然得以保留原貌。

    前院的一磚一瓦,許如涼都還記得。

    但是後院……

    剛才她一路看下來,已經找不出太多的印象了。

    後院占地超四千五百畝,橫寬六十餘丈,縱深四五十丈。原本是敕建韶國公府後成片的民居,百年前被如佑的祖父買下來,請來蘇州有名的園林工匠改造修建,經過幾代人經營,終修得如今瑰麗的園林式後院。其間繚山繞水。環境清幽;草木蔥鬱,生機勃勃……蒼翠輝映中庭院錯落、台閣相望,噴泉引著假山,假山圍著湖水——婉約而不失活潑,輕靈又不失典雅,說不盡的妙趣橫生,堪稱韶陽一枝獨秀。

    如佑的父親、如佑和如襄都是在這裏出生、成長的。

    可以說。這座庭園承載了如佑一生的悲喜哀樂。

    可惜的是。前世如佑病逝後無子襲爵,爵位被朝廷收回。敕建韶國公府,連帶如家的這座私家花園。都被永和帝另賜給衡陽王——南疆之戰中新晉起來的軍功之王。

    衡陽王出身寒族,愛兵如子,想撫恤下屬陣亡將士的家眷,卻囊中羞澀。就想到賣了自家後花園。

    等慕連煊親政,幫許如涼拿回舊邸。已經是四年以後。

    那時候,許如涼已經貴為皇後,坐鎮內庭,等閑不得離宮。便一直沒機會過來看看。

    直到慶安四年,出使瓊崖。

    返程途中,特意繞路過來瞻仰外公的故居。

    她是帶著十二萬分的期待踏進後院的。可看到的卻是一座已經被改造得麵目全非的……甚至不能稱之為庭院了。

    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座土豪的庫房。

    各種火樹銀花金碧輝煌。珠光寶氣閃閃發亮簡直要亮瞎人眼。

    那一刹那的刺激,太強烈了,烈得許如涼一瞬間徹底忘記了這座庭園本來的模樣。

    時隔多年,再次回到原本應該熟悉的地方,她卻一點印象也沒有了——分明不是失憶,卻比失憶更煎熬。

    許如涼心思飄忽地感到彷徨,耳邊聽見外公和她說話,她卻沒想到去回應。

    許如淨忙出言道:“一路上都想早天見外公,這真的見著了,都不知道說話了。是高興得傻了,還是近鄉情怯啊?”邊搖了搖她手臂。

    許如涼緩緩回過神來,羞愧地低頭訕笑:“沒有……”

    “那你幹嘛不回答,外公問你累不咯?”許如淨明目張膽地提醒著她,邊伸手想把她從外公手裏接過去:“多大人了還要外公抱,羞不羞?外公很累的,來哥抱你。”

    要外公抱就得羞,那要哥哥抱就不羞了嗎?

    而且,似乎打從見到外公起,哥就對外公保持了一種淡淡的疏離,好像把外公當外人似的。格外注重為她解圍圓場,儼然深怕她在“外人”麵前出糗。

    這是為什麽?

    外公是這世上最疼愛他們的人,哥為什麽不親近外公,在外公麵前還講究這麽多?

    前世明明不是這樣的啊。

    許如涼琢磨著,心思微沉。

    是了,前世父王也不親近哥。

    難道父王先發製人,對哥說了什麽?

    許如涼感覺胸腔一窒,眼風從許如淨臉上掠過,下一瞬返身攀上了外公的脖頸,“不!我就要外公抱。我才這麽小,外公抱我不會累的。”

    任性!

    不過,他如佑的外孫女,就合該這麽的理直氣壯!

    如佑哈哈大笑,中氣十足,振聾發聵。

    許如涼作勢捂耳朵:“外公笑得我耳朵都快聾了,笑得這麽響,力氣肯定大。”

    “小妹眼光好嘛!”如佑笑得越發暢懷,隻用一隻手抱住許如涼,空出一隻手來,作勢朝許如淨攬去:“伢兒老是叫小妹下去,是不是眼熱,也想叫嗲嗲抱你,就不好意思說?”

    “才不是!”許如淨窘得閃開,臉色微紅。

    如佑笑得前仰後合。

    像個小孩似的。

    許如涼望著外公眼角的皺紋,心事沉沉。

    剛才一番試探,她確信,外公現在的身體好得很。那麽,前世外公的“驟然”病逝,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她該從哪裏開始防範?(未完待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