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府城平叛(一)

字數:4452   加入書籤

A+A-




    nbsp;   聽到有人公開責罵,為了顧全大局,軒轅昭隻好耐著性子給他解釋道:“那兩個人是在下讓他們出去搬救兵的,你難道沒有看到嗎?為了迷惑外麵當值的禁兵,他倆特意換上夥頭軍的號衣作掩護。你們現在沒有任何掩護,就這樣明目張膽的往外闖,不是送死是什麽?”

    這些州府官員見他是個毛頭小子,俗話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生死攸關之際,沒一個人願意相信他說的鬼話,一個個挺起胸脯氣勢洶洶的往前擠,眼看再僵持下去就會把當值的禁兵招來。這個時候如果被子城禁兵發現兩名夥頭軍被人掉包,嶽畢二人就十分凶險了。

    軒轅昭急忙衝人群中低聲喊道:“甄大人,你是路級監司長官,趕緊出來說句話啊,再這樣鬧下去會壞了大事的!”

    甄世淮奮力擠到眾人前麵,陰沉著臉厲聲喝道:“都給我滾回去!找死也不是你們這個找法!”說著回頭一指軒轅昭道:“知道他是誰嗎?他是當今聖上欽命的淮西冶司提點官,再敢不聽提點大人調度,肆意胡鬧下去,就算逃得了叛軍這一關,朝廷也要治你們的罪!”

    這些州府官員一聽,原來眼前這個英氣勃發的年輕人,就是名聞遐邇的文武雙探花軒轅昭。他可是名符其實的天子門生,有當今聖上做靠山,誰敢太歲頭上動土?眾人立馬閉起嘴巴不敢再喧鬧了,片刻之後,各自朝著軒轅昭拱了拱手,慢慢退到自己的窩鋪位置。

    風波平息之後,冶司屬員們趕緊簇擁著提點官大人回到原位,幾個吏胥爭先恐後給軒轅昭拿饅頭、盛熱粥。軒轅昭咬了一口饃饃之後就開始怔怔發愣起來。程仲甫見此情景,從懷裏摸出一個油紙包,鬆開來之後塞到軒轅昭的手裏,然後笑著問道:“公子,是不是吃不慣這裏的牢飯啊?”

    軒轅昭低著瞅了一眼手裏的油紙包,原來是一坨熟牛肉!這個老程,什麽時候學會變戲法了啊。不過這個時候他可沒心思享口福,平定叛亂的第一步已經邁出去了,驚心動魄的時刻緊接著就會如期而至。

    嶽鍾麟和畢宗卿身穿夥頭軍禁兵的號衣,從關押他們的大屋子裏出來之後,大搖大擺地往院外走去。在大院裏當值的幾名禁兵正蹲在門口低著頭喝粥,其中一個瘦得像麻杆一樣的士卒,像是個小伍長,聽到身後有動靜,隨口問道:“這麽快就完事了?”

    畢宗卿路過麻杆士卒跟前的時候,大大咧咧的用手按了一下他的小腦袋,假意罵道:“廢什麽話?吃都堵不住你的嘴嗎!”嶽鍾麟見狀嚇了一大跳,這個畢老二膽兒真肥,什麽時候了還敢開這種玩笑?

    沒想到麻杆士卒不僅沒生氣反而嬉皮笑臉地說道:“想堵我麻爺的嘴啊,嘿嘿,拿好吃的過來!奶奶個腿兒,晝夜看押這些貪官汙吏,這麽辛苦的差事,你們夥頭軍的孫子卻隻會拿牢飯來對付哥幾個!再有一個時辰就要開堂開審,兄弟們也該交差了,我說中午能不能改善一下夥食啊?”

    麻杆士卒絮絮叨叨的還沒發完牢騷,嶽畢二人早已閃身出了院門,徑直往子城南門走去。

    他倆走到城門樓洞的時候,正好和一個頂盔掛甲的黑臉軍將迎麵撞上。二人定睛一看,當即又驚又喜,都說無巧不成書,看來不是虛的,眼前這個黑臉軍將,正是他們準備策反的城門郎杜佐彪。

    雖說當事之人就在眼前,可惜他們此刻最想見到的卻不是他,而是他的老婆。昨晚軒轅昭給他們講的很清楚,先找到杜佐彪的婆姨甄桂英,隻要說服了甄桂英,就等於成功策反了杜佐彪。

    昨晚杜佐彪親自安排了八名親信禁兵,讓他們將軒轅昭一行四人交接給子城禁兵,不料一直等到翌日天光大亮,也沒見那八名親兵回來複命,杜佐彪在城門驛館裏實在坐不住了,別是這幾個猴崽子在半道出了什麽岔子吧?

    杜佐彪哪裏會想到,昨晚那八名親兵交完差之後,直接跑到衙前大街的妓館青樓裏尋歡作樂,哥幾個喝得昏天黑地,爛醉如泥,到現在還在摟著小姐呼呼大睡,早把回去複命的事兒忘得一幹二淨了。

    杜佐彪連朝食都沒吃便快馬加鞭趕往子城,路過衙前大街自家門口的時候,也沒顧上進去瞅一眼老婆孩子,剛走到子城門洞口,正好與嶽鍾麟和畢宗卿二人不期而遇。這次巧遇得太突然了,嶽鍾麟和畢宗卿事先沒有一點心裏準備,當下也不知該如何應對。

    按照炎宋皇朝軍中禮節慣例,士卒遇見將官必須行施軍禮問安,嶽鍾麟和畢宗卿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與杜佐彪擦肩而過的當口,為避免露出馬腳引起對方疑心,兩人規規矩矩行了個軍禮,並一起低著頭稟道:“杜將軍安好!”說完便匆匆離去。

    杜佐彪身為一名禁兵將軍,每天向他行軍禮問安的禁兵不計其數,起初他並未完全在意,隻是覺得兩人有點眼熟而已,說不定是此前任營指揮使時的舊部,往前走了幾步之後,猛然意識到有點不對勁,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騎射營的禁兵皆習慣於稱呼他為指揮使大人,剛才那兩人為何稱呼他為杜將軍?

    杜佐彪突然聯想到八名親兵夜不歸宿之事,心頭一緊,立刻回轉身斷喝了一聲道:“你們給我站住!”

    前麵就是衙前大街,此刻嶽鍾麟和畢宗卿快步走出子城的城門洞,正準備混入鬧市之中,聽到杜佐彪在身後高聲呼喊,知道身份已經暴露了,這個時候還有什麽好尋思的?趕緊撒丫子跑吧!

    此地無銀三百兩,這一跑正好說明做賊心虛,杜佐彪立馬意識有問題,趕緊疾步追了出來。子城門口負責戍衛守備的一名禁兵校尉慌忙跑過來問道:“指揮使大人,發生什麽事情了?”

    杜佐彪黑著臉下令道:“那兩個身穿夥頭軍服之人是假冒的,趕快抓住他們!”

    此刻在關押州府官員的大屋子裏,兩名被軒轅昭打暈的夥頭軍士卒,醒來之後立馬傻眼了,全身光溜溜的隻剩下一條大褲衩子,當即臊得滿臉通紅,捂著褲襠就跑出去了。

    不大一會兒功夫,一名身穿鎖子甲的禁兵校尉,領著幾十個手持腰刀的士卒,氣勢洶洶地踹門而入,挨個審問屋子裏的每一個人,追查剛才逃走的是什麽人。

    這裏麵除了軒轅昭和程仲甫,誰也不了解嶽鍾麟和畢宗卿的底細,就連冶司衙門裏那幾個屬官吏人,也隻是聽軒轅昭介紹的時候說了一嘴而已,這個時候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全都裝聾作啞一聲不吭。禁兵校尉嗓子都喊啞了,也沒問個所以然來,眼看開堂公審的時辰已到,來不及再細究此事,於是大手一揮,全部帶走!

    子城禁兵像趕鴨子上架一樣,把這些被囚的官吏全都趕到府衙大堂裏。幾十個人在堂前站成了五排,好在大堂裏比較寬敞,一點都不顯擁擠。軒轅昭如鶴立雞群一般站在最後一排,仔細觀察著大堂裏的格局布置。

    這座公堂實質上是一明兩次三大間屋子連在一起的,明次之間沒有用山牆隔開,而是分別用四根水桶粗細的立柱頂起,進深至少有十一楹,大約有四五十步的樣子,是以顯得非常闊綽。

    正堂之上高懸一方朱漆墨字的橫匾,上書公正廉明四字。橫匾下麵是一張五尺多寬的朱漆雕花大堂案,上麵放著驚堂木、文房四寶以及紅綠頭案簽等審案用物。堂案後麵並排放置了三把高腳的太師椅,這就讓人很費解了,按照以往審案的慣例,主審官不都是一個人嗎?

    此刻侍立在大堂書案下麵左右兩側的,不是手執水火棍的衙前將吏,而是兩排頂盔掛甲手持利劍的禁兵校尉,他們一個個彪悍穩健,精氣神十足,一看就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兵強將。軒轅昭仔細數了一下,共有二十二人之多,其中兩人在隊列外麵四處遊動,來回巡視,顯然是這些禁兵校尉的現場指揮官。

    軒轅昭忽然心中一動,昨晚甄世淮不是說,張士豪特意從雄邊軍一千多人之中遴選了二十名出來,想必就是眼前這些人吧。他們顯然都是百裏挑一的軍中驍將,看來今天有惡仗要打了。

    兩排禁兵校尉的前麵各擺置一張長條書案,大概有五六尺長,上麵空空如也,什麽都沒有,說是陪審的席位吧,後麵也沒設座位,不知道究竟是幹什麽用的。

    軒轅昭悄悄扭過頭掃視著大堂外麵的狀況,兩扇朱漆棗木的厚重大門外麵,就是一個三畝見方的大坪,大坪前麵是一堵灰白的影門牆,過了影門牆應該就是府衙的正門了。

    此刻在公堂前麵的大坪上,已經黑壓壓地站滿了服飾各異的府城百姓,足足有幾百人之多,這些人應該就是城中數十萬百姓的代表了。這幾百人被限製在一個臨時圍成的柵欄裏,半人多高的柵欄外麵,站了一圈手持紅纓長槍的子城禁兵,粗略估約一下,大概有五十人左右。

    軒轅昭正在扭著頭向外麵張望,忽聽背後傳來低沉的威喝之聲,聲音由低到高,由沉到揚,漸成黃鍾大呂之音。他不用回頭就知道,這是軍中主將升帳時的威喝之禮,看來張黃二人要正式登台亮相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