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侯府大婚

字數:4568   加入書籤

A+A-




    按照軒轅昭的想法,既然他和墨元瑛都是孤兒,又在一些耳病廝磨好幾年,什麽求婚、相親、下聘禮、下定禮等等這些繁文縟節,可以一概皆免,隻需擇一個黃道吉日,遣人在京城中發送一通結婚請柬,把那些王公卿相、六部百司堂官等等有頭有臉的人物請到府中暢飲一番,然後再敲鑼打鼓把新人迎娶進門、拜堂成親、洞房花燭夜,這樣一來,既簡單、體麵,又經濟、實惠,多好!

    葉正途點頭表示同意,說是我尊重你的意見,這樣低調結婚沒什麽不好,不過我是令尊生前的摯友,同時也是你的先生和長輩,理應為你操辦這樁終身大事,你隻管安心做你的新郎官吧,其它的一切就都交給我了。

    軒轅昭見葉正途答應的如此爽快,心裏簡直樂開了花,興奮之餘,隻是有一點稍稍放心不下,自從那天葉正途把墨元瑛請到府上聊敘之後,兩人就再也沒有見過麵了,他當時覺得心裏很不踏實,後來找人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京城坊間有規矩,在洞房花燭夜新郎官挑下紅蓋頭之前,未出閣的閨女不能與夫婿私自見麵。

    元旦新年即將到來的前一天,正是適合婚配嫁娶的黃道吉日,靖國侯府裏裏外外煥然一新,從大門前麵的廊房、花岩台階以及青麵石獅,到後苑花園的角角落落,整個府邸鋪天蓋地全以大紅喜色為底,裝扮得比以往所有的節日都要隆重熱烈。

    府裏的丫鬟婆子、小廝雜役、采買幫辦等等差使下人如走馬燈一樣,來來往往忙個不停。這些大的結婚陣仗,侯府大管家程仲甫一個人肯定是忙不過來的,葉正途從禮部茶酒司借調了幾名專司皇親國戚婚嫁事宜的高級司儀,由他們負責迎親、招待、宴飲、婚典等一應禮儀。

    將近正午時分,諸多皇親國戚、王公大臣,以及六部百司各級堂官,大家乘轎的乘轎,騎馬的騎馬,坐車的坐車,陸續從侯府的後門魚貫而入,他們一路指指點點,說說笑笑,在數名司儀人員的導引下,穿過鳥語花香曲徑通幽的後苑花園,徑直朝著寬敞闊綽的宴會大廳走去,那裏早就已經擺好了幾十桌山珍海味的上好酒宴虛位以待。

    一品宰臣葉正途頭戴七梁進賢冠,身穿紫金魚服,拱手站在大廳門口笑臉相迎各位賓客。

    眾人都很清楚他和靖國侯的關係,兩人說是師生,其實情同父子,靖國侯力挽狂瀾,功勳卓著,現如今仕途恰如日中天,聖眷正隆,而葉正途位極人臣,又是執政黨事功宗的宗主,名符其實的權傾朝野,師生二人相得益彰,幾乎撐起了炎宋皇朝的半邊天,試問在場的眾人誰不上趕著巴結呢。

    小魯王皇甫旬頭戴王冠身穿蟒袍玉服,昂首挺胸,邁著兩條小短腿走在眾人的最前麵,他徑直來到葉正途麵前,滿臉堆笑拱手說道:“葉相國,恭喜恭喜啊!”

    葉正途趕緊拱手應道:“微臣恭迎魯王殿下,同喜同喜!”

    此前因為小梁王公然在朝堂之上對當今聖上不恭,皇甫旬作為館伴使難辭其咎,是以到現在還沒能膺登東宮太子之位,他心裏著急,不過有人比他更著急,那就是他的親外祖父韓貴胄,韓貴胄眼看他的姑母,也就是韓氏太皇太後年事已高,說不定哪天就駕鶴西遊了,後宮現如今由楊槐花把持,前朝由其兄楊維山與天道宗在掣肘,這日子還讓不讓人過了?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都堂的宰執大臣總共有四位,除了葉正途是本家東道主之外,國用使楊維山、參知政事錢思祖都來了,惟獨平章軍國事韓貴胄沒有來,按理說靖國侯新婚大喜之日,連當今聖上都會派內侍入府傳旨賀喜,他和葉正途、軒轅昭是拴在一條繩上的螞蚱,為何在如此重要的場合不現身呢?

    軒轅昭此刻沒功夫操心邀請的貴賓誰來誰沒來,他正在關注另外一件事情。

    自從定好了今日大婚,他不光沒有看到墨元瑛,也沒有看到墨家八雄,甚至連一個墨家人都沒看到,這就令人非常奇怪了,就算墨元瑛因為是新娘子,不方便在這種時候拋頭露麵,為何所有的墨家人全都不見了?軒轅昭曾滿腹狐疑的問過葉正途,葉正途讓他不要心急,該見的時候自然全都會出現。

    此刻吉時已到,早就在侯府外麵等候的送親隊伍,突然之間嗩呐、鑼鼓、鞭炮一起聒噪起來,震耳欲聾的聲響瞬間傳入內宅。

    軒轅昭頭戴羅花襆頭,身穿綠袍雲裳,腳登烏頭長靴,斜挎一條大紅的錦線綬帶,一副標準的新郎官派頭,禮部派來的一位年邁司儀官,正在絮絮叨叨的跟他細說婚典時需要注意的禮儀,他聽到外麵喧鬧的動靜,知道送親的隊伍準備進府了,一時按耐不住激動的情緒,他把羅花襆頭一摘,隨手塞到司儀官懷裏,然後火燒火燎的急步走了出去。

    他徑直來到大門口,正好看見一乘披紅掛綠的八抬大轎穩穩的停在台階前麵,稍傾之後,新娘子頭罩鮮紅蓋頭,在一名窈窕侍女的攙扶下款款走下花轎,然後那雙穿著紅鞋的三寸金蓮,穩穩的踏在轎前的青錦褥上。

    按照規矩,她走到哪裏,青錦褥就鋪到哪裏,前麵走過的青錦褥會拿起來接續到後麵,反反複複,一直延續到內宅,這有個說法,象征著傳宗接代香火延續,新娘子被送到一間中間懸掛著一頂大帳子的房屋裏,就在那裏暫時歇息,坐等良辰吉時好拜堂成親,這也有個說法,叫坐虛帳。

    此時送親隊伍、迎親隊伍、鼓樂手、嗩呐手、司儀官,以及看熱鬧的都人百姓、追逐玩鬧的市井小兒,足足有幾百號人堵在侯府大門周圍,熱鬧鬧亂哄哄喜洋洋。

    軒轅昭混跡在人群之中,一直怔怔的盯著那雙蓮步輕移的三寸紅鞋發傻,在他的印象中,似乎蘭香從來都沒裹過足啊,怎麽來了一個小腳新娘?是自己看錯了,還是對方搞錯了?

    他正在疑惑之際,猛然注意到攙扶著新娘子的那名窈窕侍女竟十分眼熟,定睛仔細觀瞧,原來是蘇婉兒!這一驚非同小可,軒轅昭差點沒叫出聲來。自從上次在都亭驛分別之後,蘇婉兒一直跟韓元熙在一起,軒轅昭再也沒有見過她,這個時候她怎麽會在出現在這種場合?莫非這位新娘子不是墨元瑛,而是韓元熙?

    軒轅昭當即打了個寒顫,正想擠開人群去問個究竟,忽然感到綠裳後襟被人拉了一下,回頭一看,原來是程仲甫,他急忙拉住程仲甫問道:“老程,我好像看到婉兒了,她怎麽會在這裏?”

    剛才程仲甫正在忙著指揮小廝下人幹一應雜活,那位年邁的司儀官跑過來告訴他,你們侯爺突然從內宅跑了出去,不知道幹什麽去了,正巧這個時候葉正途過來催軒轅昭到宴會廳裏給貴客敬酒,兩人分頭帶著人滿府裏找,終於在大門口被程仲甫率先找到了。

    程仲甫用衣袖擦了一把一臉汗水,忍不住埋怨道:“公子啊,都什麽時候了,您還有閑心管什麽婉兒,先生到處在找您,請您去給王公大臣們敬酒呢。”

    軒轅昭聽了這話,猛的一摔手道:“敬什麽酒?我問你,蘇婉兒怎麽在這裏?新娘子是蘭香嗎?”

    程仲甫見他臉色變得很難堪,登時不知說什麽才好,正在尷尬之際,忽聽身後有人緩緩說道:“元朗,你這是太多心了,新娘子還能有假的嗎?蘇婉兒是我叫她來的,蘭香身邊沒個知冷知熱的女伴怎麽能行?”

    軒轅昭急忙回頭一看,葉正途負手站在三步開外的地方,正意味深長的看著他,不用問,他和程仲甫的對話,葉正途一字不拉都聽到了,是以才說出那樣的話。

    軒轅昭見先生一副不苟言笑的樣子,不像是開玩笑,再說了,先生什麽時候給他開過這種玩笑?是以使勁拍了一下腦門兒,暗自啞然失笑,自已這天生敏感多疑的壞毛病怎麽時候能改一改?

    就在這時,那名年邁的司儀官也氣喘籲籲的跑了過來,軒轅昭衝他笑了笑,伸手從他懷裏拿走那頂羅花襆頭,規規矩矩的戴在頭上,然後衝著葉正途抱歉一笑道:“先生,元朗失禮了!我這就去給各位大人敬酒。”他說著轉身大步流星朝著二門裏的宴會大廳走去。

    葉正途與程仲甫互相對視了一眼,誰也沒有說話,隨即跟著軒轅昭走了進去。

    軒轅昭剛一走進宴會大廳,裏麵的達官顯貴立即停止吃喝,全都站起來拱手稱賀。那個長得粉麵油頭的內侍陳公公率先走過來諂笑道:“軍侯大喜啊,官家命咱家給您道喜了!”

    軒轅昭見他手裏托著一隻琉璃香盤,上麵放著一件黃綢包裹的物什,以為有旨意,正準備撩衣跪倒接旨,哪知陳公公嘎嘎笑道:“官家沒有旨意,不用跪接,隻是有兩樣東西要送給你。”

    軒轅昭低頭拱手道:“謝聖上恩典。”

    隻見陳公公拿起琉璃香盤上的黃綢物什,輕輕抖開一看,原來是一枚紅棗,一枚栗子。軒轅昭一下子怔住了,聖上這是什麽意思?

    他十分疑惑的回頭望了一下葉正途,想聽聽先生的解釋,葉正途瞥了一眼那兩件物什,哈哈一笑道:“元朗啊,聖上這是催你早生貴子呢!”

    軒轅昭這才明白過來,原來紅棗和栗子代表的寓意就是早立子,連聖上都為他傳宗接代之事操心,由此可見,傳言說他聖眷正隆,看來所言非虛啊。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