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賈母鳳姐

字數:5101   加入書籤

A+A-




    賜行走賈母有思量說親事鳳姐自謀劃

    賈母出身四王八公中“八公”之一的史家,雖她父親襲爵時已降至侯,也算是金陵世勳。後嫁與榮國公賈代善,一過門便是正經的誥命夫人,又做了這麽些年的老封君,眼界自是極高的。

    當初賈敏與林如海的親事,在她看來乃是賈敏“下嫁”了的!若不是賈代善一力促成,又說林家祖上好歹也是列侯,她才不會樂意將獨生女兒嫁與林如海!再加之林如海雖早年喪父,其父好歹也頂了個正三品一等輕車都尉的爵,林如海襲的是正四品騎都尉,雖不太瞧得上眼,也不至太委屈了賈敏。

    眼下林赫玉得了探花,賈母也不過爾爾。偶有一兩家來走親戚的,說起林家父子雙探花的榮光,也隻是隨口說:“咱們這樣的人家,也不必指著科舉晉身。就是有幸得個狀元,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我瞧著我們寶玉就很好,年紀雖小,卻很是知道些個道理的。”

    畢竟現下林如海還在,林赫玉襲爵還有的等。就是襲了,也不過是個正五品雲騎尉罷了。再往下便是降無可降的正六品恩騎尉,民爵中最末一等,往後便不再降爵,世襲罔替。

    新科進士初授官也是有定例的,狀元授從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與探花皆授正七品翰林院編修。不過正七品,還入不了她賈太夫人的眼!

    然而,授官的旨意剛下,賈母便再也坐不住了。

    林赫玉是正七品翰林院編修不錯,不過後麵還有一句,特賜軍機處行走!

    滿朝文武,多少人熬了幾十年也沒能熬進軍機處!這軍機處行走可得是帝王器重寵信之人才有的榮寵!

    乾隆那日與養心殿欽定前十佳卷,因皆是館閣體,雖各有不同,實是沒有與前世王宇鳴所書相似之字跡。

    一時便也不說位次變與不變,隻叫讀卷大臣先拆了彌封。卻不見林赫玉之卷。

    “林赫玉之卷何在?”

    一時便有閱卷大臣命人去將剩餘策卷去了彌封,而後來回道,“因其文多為妄言,是為三甲。”

    乾隆奇道:“殿試策卷,竟有妄言?取來朕瞧瞧。”

    諸大臣無法,隻得尋了人去取來。乾隆親閱,並未見有不妥之處,更提不上“妄言”二字。

    “你們且同朕說說,此篇策文有何不妥?”

    讀卷大臣告了罪,便上前一一指了。乾隆看去,盡是些熟悉的字句。

    “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需塞其害,師其長”、“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師夷長技以製夷”“善師四夷者,能製四夷”

    乾隆笑道,“倒是有些個心思的。既未試過,又何來‘妄言’隻說?眾卿多慮了。”

    一大臣辯解道,“並非臣多慮,隻這人左一個‘加農炮’又一個‘榴彈炮’,竟不知是何物!再有其所言‘東印度公司’,那英吉利不過蠻夷小國,不足多慮。且英吉利常年有使來朝,此人卻多次直言須嚴加防範,意圖離間,其心可誅!”

    乾隆冷笑,“眾卿家還是多讀些書的好!番邦之事朕早有留心,爾等竟從未有所察覺!那英吉利所圖不小,若不多加防範,隻怕有朝一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眾讀卷大臣連聲請罪。

    “罷了,回去好好兒的想想番邦之事。過幾日拿出個章程來議議。”乾隆想了想,林赫玉到底年歲尚小,若直接點為狀元,難免惹人非議。“這林赫玉......便點為探花吧。其父原也是探花出身,父子雙探花,也算一段佳話!再賜其軍機處行走,小小年紀能思慮至此,也算難得。便早些為國效力吧,免得朕身邊一個個的盡是些居安不知思危的!”

    忙忙的行過了太和殿傳臚,又是簪花披彩、跨馬遊街,待赴了瓊林宴,又要進謝恩表。

    林赫玉閑下來,已是四月十五了。

    賈母忙使了鴛鴦往梨香院來,隻說四月二十六原是寶玉整十歲的生辰,又有赫玉得中探花之喜,竟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好生的樂一樂才好!

    赫玉心中暗自抱怨“一家人”隻說,嘴上隻作惋惜:“倒是不巧,因著四月二十六乃是餞花節,忠孝侯府早已下了帖子來,說是趁著節慶宴請。前幾日已是應下那頭了,也不好再做反悔。倒是辜負外祖母一番好意了。”

    賈母聽聞,略一沉思,便改了日子。隻說寶玉到底還小,往前挪一日過生辰也是使得的。

    一來二去的,王夫人愈加記恨林家了。

    原要將寶玉十歲生辰宴與賀探花之宴一同操辦,王夫人已是不喜。回頭便與金釧抱怨,“那林家小子不過得個探花,折騰太過也不怕折了福氣!他父親不也是個探花?還不是外放了!哪裏比得上京官!眼下不過得了個軍機處行走,又沒甚品級,算起來還是個七品小官罷了。也不知老太太在瞎折騰什麽!”

    待知曉要將寶玉的生辰宴往前挪一日,王夫人已是氣的說不出話了。

    不想二十二這日,賈母卻將王夫人與王熙鳳叫了來。

    “老二家的,孫子輩裏頭,我最疼寶玉。我瞧著黛玉很是不錯,想趁著這次把她說給寶玉。你到底也是寶玉的母親,便先與你說一聲。”

    王夫人自是不樂意的。

    她原想著讓寶玉娶了寶釵,一來寶釵雖出身不好,名下卻有好些個值錢的鋪子;二來寶釵到底是自己的娘家侄女兒,將來主持賈府,也好偏幫著自己些。

    因此聽聞賈母的話,王夫人當真是又急又怒。急著要阻止此事,又驚怒於寶玉的親事自己竟做不得主!

    說來真是急中生智,竟叫她想到一拖延之法。

    “老太太這是急著要孫媳婦了!黛玉這丫頭媳婦兒也喜歡,隻是這婚姻大事自是應當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理。眼下林家姑爺尚在,老太太卻與赫玉、黛玉兄妹二人提及親事,說出去到底不好聽。倒不如去信揚州,咱們是什麽家世,寶玉又是那般人品,林姑爺自沒有挑剔的。到時再議親,豈不更為妥當?”

    加上一旁王熙鳳也幫著說了幾句,賈母一想也是,便不再提。徑自去信揚州了。

    王熙鳳幫腔,卻不是為了寶釵。

    她自是看不上寶釵的。再者她也算看出來了,這麽些年王夫人扶持她打理家事,一來是她也是王家女兒的緣故,二來嘛...若這麽些年還看不出榮國府的弊端,她也不配叫一聲“鳳辣子”了!

    王夫人想討寶釵為兒媳,不過是想著寶釵也是她親侄女。再有,侄兒媳婦到底沒有親兒媳來的親近,到時隻怕要讓自己將管家之權交出去!

    想到這兒,王熙鳳不由嗤笑一聲。

    這榮國府襲爵的可是自己這房,將來榮國府的當家也該是賈璉!哪有賈寶玉什麽事!若不是老太太偏心,怎麽讓那賈政名不正言不順的住了榮禧堂去!

    黛玉的人品樣貌,樣樣兒都是出挑的,配給寶玉也太委屈了些!再有,黛玉素來也是得長公主看中的,此時幫她一把也算是對長公主賣個好。隻是此事還得讓長公主有個數才好......

    一路想著,便回了自己院子。等賈璉回來,便與他說了此事。

    賈璉連連稱是,第二日便修書一封,借著往熙鳳的名兒親自遞往長公主府。

    待四月二十六,侯府遣人來接林家兄妹時,又將當日為黛玉慶生辰請到的人再請了一遍。隻說今日湊巧長公主回了侯府小住,聽聞有宴請,便要請眾人再聚聚。

    賈家自沒有不答應的理。賈寶玉雖傷心自己生辰的正日子,眾姐妹都不能陪在身邊,一時倒也沒人顧及他。

    席間,寶鉉尋了個借口,與王熙鳳一同來到了花園裏頭。

    “這次還得多謝王宜人報信了!隻看書信到底簡薄了些,這才找個由子將宜人請了來。且同我說說,到底是怎麽個回事。”

    王熙鳳便將當日之事說了,也說了說王夫人的用心,隻沒提自己的私心。

    寶鉉倒也明白,王熙鳳既有意賣好,自己幫她一把也是可以的。因而說,“說起來這賈政住在榮國府也是名不正言不順的。論理老榮國公去後,嫡長子襲爵,餘下諸子就該分府另過了。那賈寶玉不過是個從五品小官的次子,又是白身,如何配得上黛玉?林如海也不是個傻的,必不會應允的。你且放心,這事我看著呢!”

    王熙鳳說道,“奴才也喜歡黛玉,也盼著黛玉嫁的好些。隻是還得請長公主多多費心黛玉的親事。黛玉親事一日不定,老太太總會想著。”

    “黛玉的親事......”寶鉉遲疑了會,突然想到那句“要這樣才好,咱們家裏也太花費了。我雖不管事,心裏每常閑了,替你們一算計,出的多進的少。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後手不接。”都說林妹妹清高,人家卻實實在在的是個懂家事的......

    想到這兒寶鉉心裏頭倒有個主意,隻是黛玉如今才九歲,提這事委實早了些,便隻說:“你且放心,我已是有了主意。隻是現下尚早,且等黛玉大些。此事你且多多留心,將來必定虧待不了你!”

    王熙鳳大喜,幸而自己早有思量,借著黛玉的麵子,也算與長公主搭上了關係,眼下自己也算是吃了定心丸。且等著吧!(WWW.101novel.com)